- 相關推薦
《岳陽樓記》三則補注
李玉山一、“守”課本注作“指州郡的長官”,是籠統(tǒng)的說法。把郡一級的地方組織的最高長官稱為“守”或“太守”,最早起于戰(zhàn)國時期。當時的郡主要設在邊境地區(qū),稱其最高長官為“守”,實際上有保衛(wèi)邊疆、守衛(wèi)國土的意思,所以郡守這一職務總是由武將擔任。秦統(tǒng)一天下后,在全國范圍內設立郡一級的地方行政機構,郡的長官一律稱為“守”,如李冰曾做過蜀郡的郡守。漢朝的官制與秦朝基本相同,只是改稱郡守為“太守”,東漢末年又稱州的軍政長官為“牧”,《三國志袁紹傳》記載,袁紹先是作渤海太守,后又“領冀州牧”。宋代州一級的行政長官,已經不稱太守,而稱“知州”或“知府”,但習慣上仍沿用“太守”這樣的稱號。巴陵郡在宋代叫岳州,宋代的州分不同的等級,岳州是比較小的一個州。在“滕子靜謫守巴陵郡”這個句子中,“守”用作動詞,“守巴陵郡”即擔任巴陵郡的太守,按當時正式的說法叫作“知岳州”。滕子京就是岳州的知州。二、“游泳”“游泳”課本無助,人教版《教師用書》將“錦鱗游泳”譯為“五光十色的魚兒游來游去”,很明顯是將“游泳”等同于現(xiàn)代漢語的“游泳”了,不確。“游”指在水里浮行或潛泳,王力先生釋為“在水面浮行”(《古代漢語》常用詞十一);“泳”指潛泳,《說文》注:“泳,潛行水中也。”可見古漢語中“游”、“泳”二字統(tǒng)言之則相同,都是游水之義;析言之則有“浮游”與“潛泳”的區(qū)別。從本文的具體語境看,“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是工整對偶句式,“翔集”與“游泳”相對。“翔集”課本注為“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那么“游泳”也當“分而述之”,可譯為“時而浮行水面,時而潛行水中”才更準確、恰當。三、“斯人”“斯人”課本無注,《教師用書》以批注的形式指出“斯人”“暗指滕子京,照應開頭”,并在分析“作者的基本構思和文章的特色”時做了具體解釋:“開頭敘述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后,不過一年功夫,就做到‘政通人和’,已暗含‘不以己悲’的意思,說明他不同于一般的‘遷客’。”這種理解有悖于作者寫作此文的背景及用意。教材的“閱讀提示”交代了作者寫作的目的有二,即表達自己的曠達胸襟和政治抱負,對滕子京加以慰勉和規(guī)箴。為什么要“規(guī)箴”呢?因為滕子京“自慶陽帥謫巴陵,憤郁頗見辭色”,到任一年小有政績便“其喜洋洋”地“重修岳陽樓”,這與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襟相去甚遠。但作者又不能在文中“直言”,于是巧妙用“遷客騷人”以顯一般人的平庸,用“古仁人”暗喻自己的抱負,文末用“微斯人,吾誰與歸”向滕子京提出含蓄的規(guī)勸,希望他能“寵辱偕忘”,成為自己真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可見,“斯人”應指“古仁人”,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
【《岳陽樓記》補注】相關文章:
岳陽樓記09-10
岳陽樓記09-20
《岳陽樓記》教案05-21
岳陽樓記賞析03-07
范仲淹 岳陽樓記08-31
岳陽樓記說課稿07-29
岳陽樓記教案09-08
《岳陽樓記》的賞析精選09-04
《岳陽樓記》精選賞析07-19
《岳陽樓記》導讀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