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岳陽樓記》全文翻譯注釋原文

時間:2024-07-10 16:40:07 嘉璇 岳陽樓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岳陽樓記》全文翻譯注釋原文

  這篇文章通過遷客騷人登樓時或喜或悲的覽物之情的分析議論,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并以此勉勵友人,警策自己。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吧。

《岳陽樓記》全文翻譯注釋原文

  原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譯文

  慶歷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很多長年荒廢的事業又重新興

  辦起來了。還重新修建了岳陽樓,擴大它舊有的規模,還在上面刻上唐代賢人和當代人的詩賦,(滕子京)并囑咐(我)寫一篇文章用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麗的景色,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連接著遠處的群山,吞吐長江的江水,水波浩蕩,寬闊無邊。或早或晚(一天里)時陰時晴,景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對它的描述已經很詳盡了。然而,因為這里往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到瀟水、湘水,被降職遠調的官吏和南來北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如果遇上陰雨連綿繁密,有時連著整個月沒有晴天,寒風怒吼,濁浪沖天,太陽和星星隱藏了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哀啼。(此時)登上岳陽樓,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批評指責的感覺,滿眼是蕭條的景象,感慨悲傷到極點啊。

  至于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風平浪靜,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在湖中游來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草木茂盛。而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閃耀著金光;無風時靜靜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一唱一和,這樣的樂趣哪有窮盡!(此時)登上岳陽樓,就會有心胸開闊,精神愉悅,忘卻榮辱得失,舉起酒杯面對和風,喜氣洋洋的感覺!

  唉!我曾經探求過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這是為什么呢?他們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作官的人為君王擔憂。這樣在朝為官也擔憂,在野為民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于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通假字

  1.屬予作文以記之(通囑,囑托,托付)

  2.百廢具興(通俱,全,皆)

  注釋

  (1)選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謚(shì)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蘇州吳縣(現江蘇省吳縣)人,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2)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慶歷,宋仁宗趙禎的年號(1041-1048)。本文句末中的時六年,指慶歷六年(1046),點名作文的時間。

  (3)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職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諒,字子京,范仲淹的朋友。謫,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守,指做太守。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陽市。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慶歷五年(1045)。越,經過。

  (5)政通人和:政事通順,百姓和樂。政,政事;通,順利;和,和樂。這是贊美滕子京的話。

  (6)百廢具興:各種該辦而未辦的事都興辦起來了。廢,該辦而未辦的事。具,通俱,全、皆。興,興辦。

  (7)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乃,于是;就。增,擴大。舊制:原有的建筑規模。

  (8)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屬,同囑,囑托。作文,創作文章。以,用來

  (9)予觀夫巴陵勝狀:夫,指示代詞,相當于那。勝狀,勝景,美好景色。

  (10)銜(xián)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銜,銜接。吞,吞納。浩浩湯湯(shāng):水勢浩大的樣子。 (11)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橫:廣遠。涯,邊。際涯:邊際。(際、涯的區別:際專指陸地邊界,涯專指水的邊界)。

  (12)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或早或晚陰晴多變化,一天里氣象變化多端。朝,在早晨,名詞做狀語。暉:日光。陰,陰暗。氣象,景象。萬千,千變萬化。

  (1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此,這。則,就。大觀,雄偉壯麗的景象。

  (14)前人之述備矣: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說的唐賢今人詩賦。備,詳盡,完備。矣,語氣詞了。之,的。

  (15)然則北通巫峽:然則:(既然)這樣那么,那么。北:名詞用作狀語,向北。

  (16)南極瀟湘:南面直達瀟水、湘水。瀟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極,盡,到……盡頭。

  (17)遷客騷人,多會于此:遷客,被貶謫流遷的人。騷人,詩人。戰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后人也稱詩人為騷人。會,聚會。于,在。此,這里。

  (18)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觀賞自然景物的觸發的感情,怎能不會有所不同呢?覽,看,觀賞。得無……乎,莫非……吧,大概……吧。異:不同。

  (19)若夫淫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下文的至若用在又一段話的開頭引起另一層論述。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又如淫(yín)雨,連綿不斷的雨。霏霏(fēi),雨(或雪)繁密的樣子。淫,過多。

  (20)開:放晴。

  (21)陰風怒號,濁浪排空:陰,陰冷。號,呼嘯;濁,渾濁。排空,沖向天空。

  (22)日星隱曜: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曜,光輝,光芒。

  (23)山岳潛形:山岳隱沒了形體。岳,高大的山。潛,潛藏。形,形跡。

  (24)檣(qiáng)傾楫摧:桅桿倒下,船槳折斷。檣,桅桿。楫,槳。傾,倒下。

  (25)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樣子。

  (26)斯:這,在這里指岳陽樓。

  (27)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則,就。有,產生……(的情感)。去國懷鄉,憂讒畏譏:離開京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去,離開。國,京都。去國,離開京都,也即離開朝廷。畏,害怕,懼怕。憂,擔憂。讒,讒言。譏,譏諷。

  (28)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蕭然,蕭條的樣子。感,感慨。極,到極點。而,表示順接。

  (29)至若春和景明:如果到了春天氣候暖和,陽光明媚。春和,春風和煦。景,日光。明,明媚。

  (30)波瀾不驚:波瀾平靜。驚,起伏。這里有起、動的意思。

  (31)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萬頃,極言其廣。

  (32)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沙鷗,沙洲上的鷗鳥。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棲止,鳥停息在樹上。錦鱗,指美麗的魚。鱗,代指魚。游:指水面浮行。泳,指水中潛行。

  (33)岸芷汀蘭:岸上的香草與小洲上的蘭花(此句為互文)。芷:香草的一種。汀:水邊平地。

  (34)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35)而或長煙一空: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而或,有時。長:大片。一,全。空:消散。

  (36)皓月千里:皎潔的月光照耀千里。

  (37)浮光躍金: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這是描寫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38)靜影沉璧:湖水平靜時,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塊玉壁。璧,圓形的玉。

  (39)漁歌互答:漁人唱著歌互相應答。答,應和。

  (40)何極:哪里有盡頭。極:盡頭。

  (41)心曠神怡:心情開朗,精神愉快。曠,開闊。怡,愉快。

  (42)寵辱偕忘:榮耀和屈辱都忘了。偕,一起。寵,榮耀。

  (43)把酒臨風:端酒當著風,就是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把,拿。臨,面對。

  (44)洋洋:高興得意的樣子。

  (45)嗟夫:唉。嗟夫為兩個詞,皆為語氣詞。

  (46)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嘗,曾經。求,探求。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

  (47)或異二者之為:或許和以上兩種人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或,近于或許也許的意思,表委婉口氣。異,不同于。為,心理活動。二者,這里指前兩段的悲與喜。

  (4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為互文)。以,因為。

  (49)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在朝中做官擔憂百姓。意為在朝中做官。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下文的進,即指居廟堂之高。

  (50)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處在僻遠的地方做官則為君主擔憂,意思是遠離朝廷做官。下文的退,即指處江湖之遠。之:定語后置的標志。

  (51)是:這樣。進:在朝廷做官。退:不在朝廷做官。

  (52)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他們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人享樂之后才享樂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必:一定。

  (53)微斯人,吾誰與歸:(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微,沒有。斯人,這樣的人。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歸,歸依。

  成語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人享樂之后才享樂。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皓月千里:皎潔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心曠神怡:形容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曠:開闊;怡:愉快。

  氣象萬千:氣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順暢,人民團結;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百廢具興:許多被廢置的事業又都興辦起來。現在規范詞形寫作百廢俱興。

  浩浩湯湯:浩浩蕩蕩。指水勢壯闊的樣子。

  薄暮冥冥:傍晚時天氣昏暗。

  霪雨霏霏:形容細雨連綿不絕的樣子。

  春和景明: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

  波瀾不驚:是岳陽樓月夜里風平浪靜時的景色. 現在一般的說法是"無論遇到什么事都不會自亂陣腳,不驚不詫。

  一碧萬頃:一片碧綠,廣闊無際。頃,極言其廣。

  岸芷汀蘭:岸邊的香草,小洲上的蘭花。

  寵辱偕忘:受寵或受辱都毫不計較。常指一種通達的超絕塵世的態度。

  字詞講解

  夫:

  1)予觀夫巴陵勝狀 那

  2)夫環而攻之 發語詞,不譯

  3)未幾,夫鼾聲起 丈夫

  觀:

  1)予觀夫巴陵勝狀 看

  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雄偉景象

  極:

  1)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盡

  2)浮光躍金,靜影沉壁,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窮盡

  3)感極而悲者矣 十分

  去:

  1)去國懷鄉 離開

  2)西蜀之去南海 距離

  3)委而去之 逃離,逃亡

  或:

  1、而或長煙一空 有時

  2、或異二者之為 或許

  空:

  1、濁浪排空 天空

  2、長煙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順利

  2、北通巫峽 通向

  詞類活用

  1.百廢具興(動詞作名詞,荒廢了的事業)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名詞作狀語,在……之前)

  3.后天下之樂而樂(名詞作狀語,在……之后)

  4.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名詞作動詞,作郡的長官)

  5.憂讒畏譏(名詞作動詞,說別人壞話)

  6.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形容詞作名詞,賢明之人)

  7.錦鱗游泳(用錦鱗代指魚群)

  古今異義

  1.氣象萬千(古義:事態; 今義:天氣變化)

  2.微斯人( 古義:如果沒有;今義:微小)

  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古:景象;今:看)

  4.橫無際涯(古:廣遠;今:與豎相對)

  5.濁浪排空(古:沖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觀夫巴陵勝狀(古:指示代詞,表遠指,相當于那;今:丈夫,夫人)

  7.前人之述備矣(古:詳盡 今:準備)

  8.增其舊制(古:規模 今:制度)

  中心思想

  通過遷客騷人登樓時或喜或悲的覽物之情的分析議論,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并以此勉勵友人,警策自己。

  主題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一提起岳陽樓,人們就會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范仲淹,千古名文《岳陽樓記》,

  想到其中表明范仲淹寬闊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還會贊頌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生活態度。可以說,人們把太多的目光和關注給了范仲淹,而很少會有人想到功不可沒的滕子京。 既是自勉,又是與友人共勉。

  后世影響

  影響力洞穿史冊,成為延綿千年的治國理念之一,政事通達、人心和順成為后代無數治國理政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后世有居官警語云:善為治者,貴運軼民之隱,達民之情。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閡。上下之交而不隔閡,其核心就是個通字,揭示了政通人和的關鍵所在。

  文章理解

  1.本文的立意和構思有什么特點?

  據史料記載,滕子京函請范仲淹作記,特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并說: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但《岳陽樓記》卻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全篇看似閑筆漫敘,實際上卻大有深意。滕子京與范仲淹為同榜(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進士,兩人交誼頗厚。滕子京是被誣陷擅自動用官錢而被貶的,他到岳州后,憤郁頗見辭色,別人慶賀岳陽樓將落成,他卻回答說:落甚成?只待憑欄大慟數場。可見他的情緒極為低落。范仲淹正是借作記之機,含蓄委婉地規勸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試圖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和樂觀精神感染老友。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決定了文章敘議結合的風格。

  2.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幼年喪父,生活貧苦,卻刻苦讀書,少有大志。據《宋史》記載,他從小就立下不能利澤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歐陽修給他寫的墓碑文也說:公少有大節,于富貴貧賤毀譽歡戚,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語,而藉《岳陽樓記》一文廣為人知。先憂后樂的思想,究其淵源,即是儒家的仁愛思想。孟子就曾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范仲淹把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思想進一步發展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就是要超越個人的憂樂,以天下為己任,以利民為宗旨,補救時弊,積極進取。為此,就要不為外物所動,不論是自然界的陰晴明暗,還是社會環境的順逆艱難,都不能動搖心中的信念。范仲淹的從政生涯,始終踐行了這一信念。例如,天圣七年(1029),30歲的范仲淹還在沒有資格進諫的小小秘書閣校理任上,就上書諫止皇帝宋仁宗率百官為章獻太后朝拜上壽;第二年又直接上書請章獻太后還政退位──那時章獻太后正垂簾聽政,權傾朝野,滿朝文武,無敢言者。范仲淹因此被貶離京,三年后才回來。又如,景三年(1036),范仲淹向宋仁宗進《百官圖》,指斥宰相呂夷簡結黨營私,任用讒佞,反被誣為越職言事,薦引朋黨,離間君臣,又遭貶斥,連為他鳴不平的歐陽修等人也被貶放。范仲淹仕途沉浮幾十年,數遭貶黜,但他澄清吏治、憂國憂民之心始終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祿,在家鄉買義田千畝,救濟貧窮的族人,而自己卻貧苦一生,以至于死時身無以為殮,子無以為喪。為民請命,憂民之憂,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精神的具體體現。

  3.敘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全篇僅368字,卻內容充實,情感豐富,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自然結合起來,既有對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對湖光水色的描寫;既有精警深刻的議論,又有惆悵悲沉的抒情。記樓,記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簡馭繁,巧妙地轉換內容和寫法。如以前人之述備矣一語帶過無數敘述,以 然則一語引出覽物之情,以或異二者之為展開議論話題,等等,千回百轉,層層推進,敘事言情都入化境。

  4.本文的句式是如何駢散結合的?

  這篇記文以單行散句為主,間以駢偶短句,既流利暢達,又簡潔凝練。散句駢句的運用,依文章內容而變化。如開頭結尾的敘述文字用散句,莊嚴而質樸;中間寫景狀物的語句多用駢句,辭彩華美,音韻和諧;議論抒情語段(嗟夫一段)也用散句,抑揚頓挫,富于變化。這樣,駢散交替,敘議結合,文質兼美,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5. 文中的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實際也許并不存在,那作者為何要議論這種實際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結合作者當時被流放的背景,顯然古仁人在某種情況下也是作者的理想所在。作者所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想境界也應合了古仁人擁有的堅定意志和不為外界所動搖的品格。也表明這一類人的境界是不為自己進退而悲喜的。所以在文中議論這個人物。

  6.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喜的兩個四字句是: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7.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悲的兩個四字句是: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8.沙鷗翔集,錦鱗游泳一句的修辭是:對偶、借代。

  9.總寫: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10.銜(xián)遠山,吞長江,浩浩湯(shāng)湯,橫無際涯是空間描寫

  11.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的作用:承上啟下

  文章分段段意

  第一段:敘述了重修岳陽樓的作記緣由

  第二段:由岳陽樓的大觀過渡到登樓覽物的心情

  第三段:覽物而悲者

  第四段:覽物而喜者

  第五段:點明文章主旨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與抱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千古名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賞析

  《岳陽樓記》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章開頭即切入正題,敘述事情的本末緣起。以“慶歷四年春”點明時間起筆,格調莊重雅正;說滕子京為“謫守”,已暗喻對仕途沉浮的悲慨,為后文抒情設伏。下面僅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八個字,寫出滕子京的政績,引出重修岳陽樓和作記一事,為全篇文字的導引。

  第二段,格調振起,情辭激昂。先總說“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設定下文寫景范圍。以下“銜遠山,吞長江”寥寥數語,寫盡洞庭湖之大觀勝概。一“銜”一“吞”,有氣勢。“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極言水波壯闊;“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概說陰晴變化,簡練而又生動。前四句從空間角度,后兩句從時間角度,寫盡了洞庭湖的壯觀景象。“前人之述備矣”一句承前啟后,并回應前文“唐賢今人詩賦”一語。這句話既是謙虛,也暗含轉機,經“然則”一轉,引出新的意境,由單純寫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筆法來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從而構出全文的主體。

  三、四兩段是兩個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兩股不同的情感之流,傳達出景與情互相感應的兩種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三段寫覽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筆,意味深長。這是一個引發議論的詞,又表明了虛擬的情調,而這種虛擬又是對無數實境的濃縮、提煉和升華,頗有典型意義。“若夫”以下描寫了一種悲涼的情境,由天氣的惡劣寫到人心的凄楚。這里用四字短句,層層渲染,漸次鋪敘。淫雨、陰風、濁浪構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無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嘯猿啼”之際,令過往的“遷客騷人”有“去國懷鄉”之慨、“憂讒畏譏”之懼、“感極而悲”之情。

  第四段寫覽物而喜者。以“至若”領起,打開了一個陽光燦爛的畫面。“至若”盡管也是列舉性的語氣,但從音節上已變得高亢嘹亮,格調上已變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寫,雖然仍為四字短句,色調卻為之一變,繪出春風和暢、景色明麗、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鷗鳥在自由翱翔,魚兒在歡快游蕩,連無知的水草蘭花也充滿活力。作者以極為簡練的筆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圖,讀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段的句式、節奏與上一段大體相仿,卻也另有變奏。“而或”一句就進一步擴展了意境,增強了疊加詠嘆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氣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樓也”的心境也變成了“寵辱偕忘”的超脫和“把酒臨風”的揮灑自如。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開啟,兼有抒情和議論的意味。作者在列舉了悲喜兩種情境后,筆調突然激揚,道出了超乎這兩者之上的一種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動,因物悲喜雖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堅定的意志,不為外界條件的變化動搖。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憂國憂民之心不改,“進亦憂,退亦憂”。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議。作者也就此擬出一問一答,假托古圣立言,發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誓言,曲終奏雅,點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一句結語,“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悲涼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標明寫作時間,與篇首照應。

  本文表現作者雖身居江湖,心憂國事,雖遭迫害,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同時,也是對被貶戰友的鼓勵和安慰。《岳陽樓記》的著名,是因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時的另一位文學家歐陽修在為他寫的碑文中說,他從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岳陽樓記》末尾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一生行為的準則。孟子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已成為封建時代許多士大夫的信條。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本來可以采取獨善其身的態度,落得清閑快樂,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應立身行一的準則,認為個人的榮辱升遷應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朋友,這是難能可貴的。這兩句話所體現的精神,那種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品質,無疑仍有教育意義。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寫于慶歷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內憂外患的年代,對內階級矛盾日益突出,對外契丹和西夏虎視眈眈。為了鞏固政權,改善這一處境,以范仲淹為首的政治集團開始進行改革,后人稱之為“慶歷新政”。但改革觸犯了封建大地主階級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而皇帝改革的決心也不堅定,在以太后為首的保守官僚集團的壓迫下,改革以失敗告終。“慶歷新政”失敗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范仲淹貶放河南鄧州,這篇文章便是寫于鄧州,而非寫于岳陽樓。

  按照宋代人的習慣,寫“記”以及散文一類的文章,本人并不一定要身在其地,主要是通過這種文章記錄事情、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時,邀人作記通常要附帶一份所記之物的樣本,也就是畫卷或相關文獻之類的資料,以供作記之人參考。滕子京雖然被貶岳州,但他在任期間,做了三件政績工程,希望能夠取得朝廷的諒解。重修岳陽樓便是其中之一,完成于慶歷五年(1045)。滕子京為了提高其政績工程的知名度,贈給范仲淹《洞庭晚秋圖》,并向他求作兩記,一則就是《岳陽樓記》,另一則是《偃虹堤記》。《岳陽樓記》所述內容有實物可查,然而《偃虹堤記》則無跡可尋。但是在《偃虹堤記》中,歐陽修也同樣將偃虹堤描寫得具體翔實,相較岳陽樓毫不遜色。因而,便引發了少數學者關于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時是否去過岳陽樓的爭議。

  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及第。慶歷三年(1043),參與慶歷新政,提出了十項改革主張。慶歷五年(1045),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皇祐四年(1052),溘然長逝,享年六十四歲,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學成就突出,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有《范文正公文集》。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閱讀和欣賞文言文興趣,提高在比較中鑒賞文言文的能力。

  2.積累文言詞語,豐富知識面。

  3.了解文章主旨,體味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

  4.體會詩與散文兩種體裁的異同點。

  評價任務:

  1.通過檢查預習情況,檢驗學生對文學常識及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2.朗讀課文,試著給課文中的語句斷句,并能較流暢地朗讀課文。

  3.再朗讀課文,在老師指導下能不能試著將課文翻譯出來,并能把握課文內容。

  4.探究問題,看看作者是怎樣通過寫景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5.比較一下,這篇課文與前幾篇以岳陽樓為題材的課文有什么異同?

  教學過程:

  一、導。(切入、引導、激發)

  同一個岳陽樓,一樣的洞庭湖,由于觀賞者的處境和心情不同,而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本節課我們再來看看袁中道筆下的岳陽樓又是怎樣的呢?它與前幾篇有什么不同?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積。(記憶、積累、鞏固)

  指導語:俗話說“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我們學習每一課,都要學會積累一些文學知識及基礎知識,以便于以后的學習。下面我們通過幾個練習題來檢查一下同學們預習積累的情況。

  教師出示練習題——多媒體投影。

  1.介紹作者。

  學生活動:指名完成投影中作者介紹填空。

  教師活動:學生回答后,明確答案并作簡要評價。袁中道——明代文學家。字小修,一作少修。號鳧隱居士,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萬歷進士,少即能文,長愈豪邁。與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時稱“三袁”,同為公安派。

  2.生字注音。

  學生活動一:指名讀出加點字的讀音。或指名學生到黑板上寫出注音。教師活動:多媒體出示注音,與學生的答案作比較,糾正錯誤,或強調易錯處。

  學生活動二:正音后,齊讀字詞,加強記憶。

  淼(miǎo )屏息(bǐnɡ )襝衽(liǎn rèn)詘(qū) .....

  妖蒨(qiàn)泫然(xuàn)玄鬢已皤(pó)增堞(dié) ....

  三、讀。(朗讀、批注、感受)

  指導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為了進一步感受此文,下面我們按照要求來朗讀課文。

  活動一:教師讀課文(有條件者可以播放課文朗讀錄音),要求學生認真聽準字音,及朗讀節奏。

  活動二:學生自由朗讀,試著將課文讀熟練、流暢,體味作者寫景與抒情。活動三:再讀課文,用鉛筆圈出較難理解的字、句和不好停頓的句子。提示:學生朗讀的同時,教師應到下面巡視,收集信息,為下一步的點撥作準備。

  四、點。(點撥、引導、示范)

  指導語:課文我們就讀到這兒,同學們可以以小組的形式提出不理解的詞、句或不易掌握停頓的句子。(教師巡視下方,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如果課件中存在,就可以出示投影;如果課件中沒有,可以直接講解或指名學生幫其解決。)出示投影(可以練習的方式完成):

  (一)斷句:

  學生活動一:你點我斷。

  活動要求:生生互助。

  活動方式:學生提出自己讀不準的句子,請求其他同學幫助斷句,并作示范性朗讀。

  活動緣由:由于這是篇文言文,而且有些句子斷句較難,不容易把握。運用這種方法既能體現生生互動,達到“兵教兵”的效果,同時檢查學生對課文朗讀的情況。

  活動示例:

  ◆及春夏間,九水發|而后有湖

  ◆昔|滕子京|以慶帥|左遷此地

  ◆蓋從|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

  ◆而|文法吏|以耗國|議其后

  ◆炮車云|生

  (二)詞、句。

  學生活動二:你點我譯。

  活動要求:生生互查。

  活動方式:以小組為單位,互查互練。一個小組提出認為較難理解的詞語或句子,提請其他小組來解釋或翻譯。被提名的小組可以以一名同學為主答手,回答不出時,可以向其他成員求助。整體活動時間為5分鐘。

  活動設置緣由:通過這種活動方式達到學生對課文詞語和句子的理解目的。從而打破傳統文言文教學中,教師逐字逐句地講解、翻譯的方法方式。

  活動示范:

  ◆洞庭為沅湘等九水之委。委,匯積。 .

  譯:洞庭湖是沅水、湘水等九條河流匯積而成。

  ◆九水方奔騰浩淼,以趨潯陽淼:同“渺”。 .

  譯:九條河流之水奔騰浩蕩,直奔潯陽

  ◆竭九水方張之勢,不足以當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斂衽而不敢與之....

  爭。

  屏息,屏住呼吸,抑止氣息。襝衽,把衣襟夾在帶間,表示敬意。

  譯:竭盡那九條河流的正漲潮的勢頭,不足以抵擋長江旁溢的波浪。這九條河流只得像人屏住呼吸裹緊衣服一樣不敢和長江爭雄。

  ◆以窮其吞吐之變態,此其所以奇也

  譯:看盡它變幻無窮的吞吐之態,這是岳陽樓奇特的地方。

  ◆政須君山妖蒨,以文其陋...

  政,通“正”。妖蒨,嫵媚文,裝飾。 .

  譯:正好必須以君山的嫵媚來文飾它的丑陋。

  ◆故樓之觀,得水而壯,得山而妍。

  譯:所以樓的觀覽,有水而顯得雄偉,有山而顯得美麗。

  ◆予時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

  譯:我這時環顧四周一片慘淡,放下筷子站立起來,憂懼悲傷,傷心流淚而且不能自制了。

  ◆昔滕子京以慶帥左遷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樓為岳陽樓左遷,貶官。

  譯:從前滕子京因在慶州統領軍隊抗敵的事情被貶官到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憂郁,擴大原有城樓的規模而有了現在的岳陽樓。

  ◆文法吏以耗國議其后:

  譯:后來執掌法律的官員以耗費國家資財的罪名上奏彈劾。

  提示:此步驟為靈活多變的,要根據學生上一環節自學情況來定,如果學生整體程度較好,在字、詞、句方面沒有疑難,則可以直接轉到下一環節。如果使用多媒體來操作,教師在準備過程中,應備好學生這一“課”,認為哪些是學生不會的,哪些是學生一看就理解的。為適應不同人群,教師在準備課件時須多選擇些詞句以備用。

  五、議。(合作、探討、交流)

  1.議水奇之故。

  問題設置: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洞庭湖水“奇”的原因,大家來探討一下,課文從幾個方面突出水“奇”的?

  (學生活動:自讀課文第一段;同桌之間合作、交流;對課文作必要的批注;展示成果)

  展示要求:學生以同桌為小組合作探究,并指派代表回答,每小組回答一處,如有錯誤,其他成員或小組可作補充。

  教師提示:可用課文原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展示一:是“九水”,九條江的水匯集了,才有湖的規模。

  展示二:是長江的水奔騰而來。

  展示三:二者相遇,九水不能抵擋長江的水勢,水面擴大了,才“澄鮮宇宙,搖蕩乾坤八百里。”

  展示四:岳陽樓正好在“江湖交會之間”,因而才能“朝朝暮暮”看到“吞吐之變態”。

  展示五:樓前有君山,在君山上觀景,“得水最多”,“千里一壑,粘天沃日為奇”。

  展示六:在岳陽樓上看水比較少一點,但有“君山妖蒨”彌補了缺陷。展示七:如果沒有君山,“莽莽洪流”一覽無余,比較單調;有了君山,就富于變化了。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作相應的評價。

  教師小結:袁中道的文章客觀、準確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在文中談到如此盛大的水勢,目的就是為突出岳陽樓的景觀之美原因,就在于“得水而壯,得山而妍也。”

  2.議情感之變。

  過渡語:景是情的依托,情是景的靈魂,情與景自然交融,才能寫出好文章來。我們感受一下作者是如何將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

  設置問題:找出文中表作者因景變而發生感情變化的句子,對于這情感的變化,你有什么看法?

  學生活動:學生讀課文第二段;標出作者觸景生情的句子;合作、交流探討對語句的理解;討論成熟后舉手口頭展示。

  教師活動:點撥、引導、評價。

  學生展示一:予始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學生展示二:作者居然因為風景變幻而哭將起來,可見不但感情容易激動,而且對感情相當放任。

  教師小結:作者袁中道的這種寫法,與他的反對復古擬古的主張是一致的,他認為文學是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天下無百年不變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寫性靈。這種敢哭敢笑,在封建道學自矜自持、喜怒不形于色蔚為風氣的時代,明清小品作家敢于表述自由的性靈,正是其可愛可貴之處。

  3.議人生之苦。

  教師指導語:作者通過寫景來抒發自己對人生的感慨,為什么還要提到其他的人物呢?

  質疑探究設置:作者在文中還聯系了哪些歷史人物?有何用意?

  學生活動:找出課文中提到的歷史人物;合作探究,討論寫其他歷史人物的作用;回答展示。

  活動要求:以前后位為一小組,展開討論,探討出作者的寫作用意。預設時間為3分鐘。

  學生展示回答一:作者在文中還聯系了宋朝滕子京、范仲淹,聯系了修建岳陽樓的滕子京因在在官場上受到打擊而賓客間大哭的典故,以及范仲淹在其流傳千古的《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學生展示回答二:用這樣的聯系來對照自己當時的人生經歷,表現自己的.人生感慨。

  教師評價。

  教師課件補充:

  袁中道認為滕子京不應該哭,因為他已經在中央朝廷為著名的諫議,在地方也是著名的將帥,又有范仲淹這樣的知己,到了岳陽這個地方,用不了多久,就該有政跡可報,如此境遇,“有何可哭?”而像自己這個樣子,四十多歲了,頭發都白了,還沒有為保衛國家作出什么貢獻;遭逢兄長病故,加上飄零異鄉,又是面對“寒雁一影”這樣的遭遇,“是則真可哭也,真可哭也!”他這不僅是為自然現象而哭,更是為個人政治遭遇而哭!

  設計意圖:以上幾個思考題,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這幾個問題進一步了解課文,因此,應完全交給學生合作探討,老師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在回答過程中,學生有可能回答得不夠完整、全面。所以,同一個問題最好多找幾個學生作補充回答,直到回答得較全面為止,教師不必過多地參與。但可作評價或小結。

  六、引。(比較、拓展、延伸)

  指導語:文“飯”詩“酒”,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幾篇以岳陽樓為主題的課文,有散文,有詩歌,下面我們探討一下,詩與散文的情感變異。

  教師出示多媒體投影:

  拓展探究一:孟浩然、袁中道表達的思想境界與杜甫、范仲淹有什么不同?設置意圖:讓學生從單元主題出發,了解同樣都是以洞庭湖為題材的詩文,但其從中提煉出的立意、表達的思路、描寫的方法和文章的風格卻各具其妙的核心。

  教師指導:結合課后練習題三,合作完成探究題一。

  學生活動:你一言我一語,比較;回答,歸納。作簡要筆記。

  教師評價。

  教師出示多媒體投影明確:

  杜甫、范仲淹總是把自己個人的命運、親朋離散、老病異鄉和遠在視線之外的戰亂(戎馬關山)、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從而表達出了宏大思想境界。而孟浩然、袁中道的詩文只限于自己個人的政治命運,思想境界很狹小。

  拓展探究二:對比所學內容(《詩兩首》、杜詩《登岳陽樓記》與本課《游岳陽樓記》、范文《岳陽樓記》),歸納概括詩歌與散文的異同。

  設置意圖:通過比較閱讀,學生了解同一題材下,詩歌與散文的特點。活動方式:師生共同探究。

  提示:由學生比較回答,教師作引導,然后教師通過多媒體小結歸納。學生積極參與探討,教師給予引導、點撥。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針對性地評價。

  多媒體出示參考答案:

  ⑴詩言志,“志”是獨特的情感世界、個人的感情,而文以載道,文章的社會功能,比詩歌嚴肅得多,也沉重得多。所以在散文中,人格往往帶有理想化的色彩。

  ⑵歌與散文的“意”,也就是內容,沒有什么區別,不過就是形式不同而已。如果內容是米,散文就是把米煮成飯,詩歌就是把米釀成酒。飯沒有改變米的形狀,而酒把米的形狀和質地都改變了。詩歌是想像的、變異的,而散文則比較寫實。

  教師簡要板書:

  比較:詩歌言志

  散文寫實

  教師小結:

  過古代詩文的對比學習,我們感受到了古代詩歌與散文的不同文化魅力,同時,也學習了同一題材,不同寫作形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寫作方法。希望同學們能汲取前人文化的精髓,巧妙運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通過物象表達自己的情感,不斷創作出佳作。

  板書設計:

  游岳陽樓記

  袁中道

  吞吐之變態

  千里一壑,粘天沃日

  散文寫實

  教學反思:

  亮點:本課堂采取導、積、讀、點、議、引等幾個環節進行了文言文教學,不僅使學生增長了知識,也培養了他們的能力,同時還使他們受到了美的熏陶。這樣,既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把文言文當作古漢語課來上,將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離破碎;也避免了脫離雙基,大講特講其藝術特色,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但合上書本卻一臉的茫然。

  不足:但這一課堂設計也存在著一個最大的不足,就是一課時的時間確實有些緊張。學生雖然都很積極參與,一堂課下來,學生搞得筋疲力盡。

  建議:由于問題的設計深淺不一,在教學過程的實際操作中,應首先備好自己的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來選擇教學的問題設計。

【《岳陽樓記》全文翻譯注釋原文】相關文章:

岳陽樓記全文注釋翻譯08-13

岳陽樓記原文全文及翻譯04-23

關于岳陽樓記原文、翻譯及注釋11-30

《詩經·南有嘉魚全文》原文注釋及翻譯10-18

岳陽樓記全文注釋10-14

范仲淹岳陽樓記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17

《木蘭詩》全文注釋及翻譯04-12

《勸學》原文翻譯及注釋08-13

勸學的原文、翻譯及注釋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