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站牌下的約定》閱讀理解答案
西湖往南。一路景區。有一個公交車站,叫九溪。
每天一早,這個公交站牌下,就會站滿了人,趕著上班的,背著書包去上學的,轉車去景區看風景的。
一輛公交車來了,一輛公交車開走了。
早晨的陽光,淡淡地將樹梢點亮。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站牌下,出現了一對母女。女孩手里捧著一本書,媽媽彎下腰,手指著書,一行行教女孩讀。偶爾會抬起頭,看看公交車來的方向。
春寒料峭,女孩的雙手和小臉,都凍得紅紅的。女孩的讀書聲,清脆,響亮,細聽聽,還有一點點顫音。
候車的人紛紛側目,好奇地注視著這對母女。連等車的時間,都不放過,教孩子拼音識字呢。這個母親,可真夠操勞,真夠費心的。
一輛開往郊區的公交車駛來了。媽媽匆匆交代女孩幾句,跑向公交車。媽媽跳上了車,女孩捧著書,看著車門關上,目送公交車開遠,才捧著書,走開。
每天早晨都是這樣。
奇怪的是,有時候是媽媽先到公交車站,有時候卻是女孩先到。
遇到天氣不好,媽媽就會領著孩子到車站邊的一家單位的門廊下,教孩子讀書。
一天也沒有間斷過。
有一天,終于有位乘客忍不住,走過去問媽媽:“你女兒學習真用功,幾歲了?”
媽媽抬起頭,搖搖頭,她不是我女兒。
那你們是……
“媽媽”說,我也是等公交車的。她是附近一個清潔工的女兒,我見她沒學上,經常一個人在車站附近孤單地游蕩,我就想,能幫她一點兒,是一點兒。所以,我就和她約定,每天我早一點來等車,教她十幾分鐘。
原來是這樣。
說完,“媽媽”走到一邊,繼續教孩子。那天,教的是課文《春天來了》:“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們仔細地找啊,找啊。/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位乘客,偷偷地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寄給了報社。
報社進行了跟蹤報道。記者很快了解到,女孩叫花花。花花在老家已經讀過一年級了,今年春節之后,在杭州做環衛工的父母,將花花從老家接了過來,卻一直沒聯系上學校。花花每天孤單地跟著父母去掃馬路,遇到了等公交車的“媽媽”,于是,便有了這個公交站牌下的約定。
花花和公交站牌下“媽媽”的故事,感動了杭州。熱心的人們四處奔波,為花花聯系學校。很快,花花的學校落實了下來。花花可以像別的孩子一樣,每天背著書包,去寬敞亮堂的學校讀書去了。
而那位公交車站的“媽媽”,記者根據其本人意愿,沒有透露,人們只知道,她是一位普通的職員,也是一位普通的母親,她的孩子,正在讀中學。她給記者發了一條短信:“不要把筆墨放在我這里,好心人很多,誰都會去做的。”
1、文意把握。請用一句話概括這篇文章的故事內容。
思路提示:抓住全文情節的核心概括故事內容。
2、要點概括,個性解讀。文中的“媽媽”具有什么樣的思想品質?你怎樣看待“媽媽”的這種做法?
思路提示:從具體做法中歸納品質特點,再分析這種做法的意義。
3、結構梳理。文章先寫“母女倆”每天在公交站學習的情境,然后才逐漸揭示出真實情況,這樣安排結構有什么好處?
思路提示:從這樣安排結構的效果上分析其好處。
4、寫法賞析。文中寫景的地方雖然較少,但這些景物描寫在文中仍然有著重要的作用。試結合原文加以具體分析。
思路提示:找出具體寫景的句子,結合文意進行賞析。
參考答案:
1、一個普通母親利用等車時間幫助一個失學兒童學習的故事。
2、平凡善良,富有愛心,關愛兒童,樂于助人,默默無聞。“媽媽”的這種做法,是在她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盡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事情雖小,精神可貴。如果人人都這樣去做,我們的社會將更加美好和諧。
3、這樣按事情發生的先后時間順序來寫,既脈絡清楚,又富有懸念,使文章曲折起伏,富有吸引力。也讓我們更感到這對“母女”的不尋常,“母親”善良無私,“女兒”勤奮好學。
4、開頭寫西湖一路景區,早晨陽光等,是通過美景襯托人物的美麗心靈;再寫春寒料峭,反襯“母親”善良無私的精神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