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列傳第九十六》閱讀答案
黎貫,字一卿,從化人。正德十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御史。刷卷福建,劾鎮守內官尚春侵官帑狀,悉追還之。世宗入繼,貫請復起居注之制,命詞臣編類章奏備纂述,從之。登極詔書禁四方貢獻,后鎮守中貴①貢如故。貫上言:“陛下明詔甫頒,而諸內臣曲說營私,希恩固寵。其假朝命以征取者謂之額,而自挾以獻者謂之額外。罔虐百姓,致朝廷之澤壅而不流,非所以昭大信,彰君德也。”
嘉靖二年,帝從玉田伯蔣輪請,于承天立興獻帝②家廟,以輪子榮奉祀。貫言:“陛下信一諛臣之說,委祀事于外戚。神不歆非類,獻帝必將吐之。”不聽。尋疏言:“國初,夏秋二稅,麥四百七十一萬,而今損九萬。米二千四百七十三萬,而今損二百五十萬。以歲入則日減,以歲出則日增。乞敕所司通稽祖宗以來賦額及今日經費之數,列籍上聞。知賦入有限,則費用不容不節。”帝嘉納焉。
出按江西,父喪歸。久之,起故官。會帝從張孚敬議去孔子王號改稱先師并損籩豆佾舞之數編修徐階以諫謫御制《改正祀典說》,頒示廷臣;而孚敬復為《祀典或問》,以希合帝意。議已定,貫率同官合疏爭之。帝震怒,曰:“貫等謂朕已尊皇考為皇帝,孔子豈反不可稱王?奸逆甚矣。其悉下法司按治。”于是都御史汪鋐言:“比者言官論事,每挾眾以凌人曰:‘此天下公議也’,不知倡之者止一人。請究倡議之人,明正其罪。”帝然之。已而刑部尚書許贊等上其獄,當贖杖還職,帝特命褫貫為民。久之,卒于家。
方貫等上疏時,禮科都給事中華陽王汝梅亦率同官抗論,且曰:“陛下萬幾之余,留神典禮,甚盛舉也。但恐生事之臣望風紛起,今日獻一議,謂某制當革,明日進一說,謂某制當復,國家自此多事矣。況祖宗成法,守之百六十年,縱使少不如古,循而行之,亦未為過,何必紛紛事更易乎?”帝覽奏,斥其違旨,以《祀典說》示之。
(節選自《明史列傳第九十六》)
【注】(1)鎮守中貴:皇帝派往各地的鎮守太監。(2)興獻帝,明世宗生父,明世宗追尊生父為皇帝一事引起了朝廷長期爭論。
1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會帝從張孚敬議/去孔子王號/改稱先師/并損籩豆佾舞之數/編修徐階以諫謫/
B.會帝從張孚敬/議去孔子王/號改稱先師/并損籩豆佾舞之數/編修徐階以諫謫/
C.會帝從張孚敬/議去孔子王/號改稱先師/并損籩豆佾舞之數編修/徐階以諫謫/
D.會帝從張孚敬議/去孔子王號/改稱先師/并損籩豆佾舞之數編修/徐階以諫謫/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庶吉士,是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的重要職位,明代往往由通過科舉考試的進士中選擇優秀者擔任此職,許多內閣成員都有庶吉士經歷。
B.刷卷,明代地方科舉步驟之一。每年鄉試時,朝廷派遣御史參與主持地方的科舉考試并檢驗、復核考試試卷,防止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
C.皇考,古時對亡父的尊稱,也可用來稱呼先祖,如屈原《離騷》中寫到“朕皇考曰伯庸”。這一稱謂從宋徽宗時起成為皇家專稱,用以稱呼先皇。
D.都給事中,明代諫言、監察之官。明代將給事中按六部分為六科,每一科的掌印長官稱都給事中,官位僅七品,卻能封駁圣旨,監察六部。
12.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黎貫重視民間疾苦,揭露盤剝百姓的行為。他在明世宗登基不久就上疏檢舉鎮守太監以額外的名義大肆進貢物品來謀取皇帝寵信的行為。
B.黎貫能夠堅持己見,不在朝堂上迎逢上意。他認為皇帝任命的外戚祭祀興獻帝家廟是錯誤的,因為先帝神靈不保佑不同家族的人。
C.黎貫工作恪盡職守,建言開展財稅核查工作。他發現朝廷財政日益惡化,請求下詔讓有司考核并通報建國以來賦稅數額,查明財政實情。
D.黎貫堅守儒家正統,反對隨意更改禮儀。他率領同僚一起上書,批評明世宗頒布施行的祭祀典禮不恰當,這是后來他被罷免的重要原因。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罔虐百姓,致朝廷之澤壅而不流,非所以昭大信,彰君德也。(6分)
(2)況祖宗成法,守之百六十年,縱使少不如古,循而行之,亦未為過,何必紛紛事更易乎?(4分)
參考答案
10.A【解析】“去”的賓語是“孔子王號”,“編修”是官名。
11.B【解析】元代由肅政廉訪使清查所屬各衙門處理獄訟案件有無拖延枉曲。稱“刷卷”,明代承襲并發展了這一制度,排遣御史到地方“刷卷”,其意是代表皇帝出巡,清查地方違法行為。
12.B【解析】“神不歆非類”的意思是“神靈不享用非本族的祭品”。
13.翻譯:
(1)欺騙殘害百姓,致使朝廷的恩澤閉塞不流暢,不能用來彰明朝廷的信譽,顯示君主的恩德。(罔、虐、壅、所以、昭、彰各1分)
(2)況且祖宗創建的制度,保持了一百六十年,即使略有不如古代的地方,因循執行下去,也沒有過錯,何必處處加以修改呢?(前兩句和最后兩句各1分,第三句、第四句每句1分)
參考譯文
黎貫,字一卿,從化人。正德十二年考取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官御史。前往福建刷卷,彈劾鎮守太監尚春侵奪公款的行為,并盡數奪回交還。世宗繼承皇位,黎貫請求恢復記錄起居注的制度,并請求文學侍從將文章分類編排以備撰寫。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雖然登基詔書禁止各地進貢,但是后來各地的鎮守太監仍然像以前一樣進貢。黎貫進言說:“陛下詔書剛剛發布,各位宦官便曲解圣意來營私,邀恩以鞏固其受寵的地位,他們假借朝廷命令征收的貢品為定額貢品,而稱自己進獻的為額外貢品,欺騙殘害百姓,致使朝廷的恩澤閉塞不流暢,不能用來彰明朝廷的信譽,顯示君主的恩德。”
嘉靖二年,皇帝聽從玉田伯蔣輪的請求,在承天為興獻帝建立家廟。讓蔣輪的`二字蔣榮負責祭祀。黎貫上言說:“陛下聽從一個阿諛奉承的臣子的話,將祭祀之事委派給外戚。神靈不享用非本族之人的祭品,興獻帝一定會將祭祀之物吐出不受。”皇上不聽從,黎貫又說:“建國之初,夏秋之稅,共收麥471萬石,可今天減去9萬,收來2473萬石,而現在減去250萬石。每年收入日漸減少,可每年的開支卻日漸增加,請求敕告主管部門通盤考核太祖以來賦稅數額及現在經費的數額,造冊上報。既然知道稅收有限,費用就不能不節省。”皇上嘉許并采納了他的意見。
黎貫外任江西巡按,因父親生病回家。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擔任原來的官職。適逢皇帝聽從張孚敬的建議,去除孔子王號,改稱先師,并減少籩豆佾舞的數量。編修徐階因為勸阻遭到貶職。皇上親自撰寫《改正祀典說》,頒布給朝臣看;張孚敬又編寫《祀典或問》以應和皇上的心意。此事論定后。黎貫聯合同僚一起上疏爭議。皇帝發怒說:“黎貫說朕既已追尊皇考為皇帝,孔子難道反而不可以稱王?真是奸詐悖逆至極。將他們全部送交刑部審治。”于是都御使汪鋐進言說:“近來諫議官議事,每每依仗勢眾而欺騙人說‘這是天下的公議’。豈知倡議者只有一個人。請求皇上追究倡議的人公開判罪。”皇上同意他的意見,不久刑部尚書許贊等人匯報黎貫的案子,應當以贖金免去廷杖后復職,皇上特地下令奪取黎貫官職變為平民。過了一段時間后,黎貫在家中去世。
黎貫等人上疏的時候,禮科都給事中華陽人王汝梅也率領同僚上疏爭議,并說:“陛下日理萬機之余,留意典禮,是很大的盛舉。但恐怕好事的臣子紛紛望風而起,今天獻一個建議,說某個制度要改革,明天上一個建議,說某個制度要恢復,國家從此就多事了。況且祖宗創建的制度,保持了一百六十年,即使略有不如古代的地方,因循執行下去,也沒有過錯,何必處處加以修改呢?”皇上閱覽奏章后,斥責他違背旨意,把《祀典說》拿給他看。
【《明史列傳第九十六》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明史·張溥傳》閱讀答案03-08
《明史·楊繼盛傳》閱讀訓練及答案06-26
《舊唐書列傳白居易傳》閱讀答案11-03
《史記·田叔列傳》閱讀答案10-27
滑稽列傳閱讀與答案11-19
《宋史列傳》閱讀原文及答案07-01
《史記淮陰侯列傳》閱讀理解及答案12-20
宋史列傳第七十一吳充閱讀理解及答案08-17
《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三》閱讀練習及答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