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答學生問閱讀答案
【原文】
答學生問(節選)
余秋雨
不久前,南京大學的董健教授要我去主持博士生的學位論文答辯,順便作一次演講。演講結束后有五位學生來到我的旅舍,問了一些問題,于是有了一次愉快的談話。
①問:這些年,報刊上有不少對您的評論,有些評論明顯帶有惡意,您為什么不反駁?
答:有的文章用詞比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個錯訛或疑點。作個比喻,這是包裝粗礪的無價饋贈,你至多只能說“惡詞”而不是“惡意”。
②問:他們為什么不能心平氣和地評論?
答:有時周圍雜音太多,批評者怕大家聽不見他們的聲音,就喊得響一些,沖一些,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的聲調而拒絕批評。世界對我們的關愛多種多樣,烈日當頭,朔風撲面,【 】,【 】,哪能把它們都調適得溫煦柔和?全都調適了,這個世界也就會變得毫無意思。
③問:有些文章散布了有損您人品的一些謠言,您剛才在演講中說了,那都是不真實的。對這樣的文章,您難道也不氣憤?
答:署了自己的名字來寫這些謠言,可見他是相信這些謠言的,因此他肯定不是造謠者。他只不過是把別人早就在悄悄傳播的話大聲喊出來了,這有什么不好?至多未經實證,有點莽撞而已。
④問:如果人家真的對著你沖過來了,你也不在乎?
答:那也要分一分。有一次我和一位教師上街,看到一起車禍,便停步觀望,一個保安人員推了我們一把,還厲聲喝道:“有什么好看的,快走!”和我在一起的教師非常生氣,覺得是侮辱了我們,要去理論。我說算了,他確實推了我們,但并不是針對我們這兩個具體的、特定的人。他與我們無冤無仇,只是在泛泛地維持秩序。這種情況在文化評論中也有,沖著我們來并非對我們個人有惡意。
⑤問:那么,世界上還有沒有事情值得我們奮起抗爭的呢?
答:有,太多了。世界上有大量違背人性人道、侵害人民利益、玷污人類尊嚴、阻擋文明事業的惡人惡事,需要我們去尋找、去追逐、去搏斗。我主張大力消解文化界的無謂紛爭,正是希望大家省出精力來參與這一崇高的戰斗。如果文明的力量不斷地自我耗損,真正的野蠻和邪惡就會橫行無忌了。
⑥問:是的,有時我們也覺得,最費精神的事情過后想想最沒有價值,但一遇到麻煩就不由自主地粘在里邊出不來了。你碰到這樣的情況是如何快速地解脫自己的,譬如一個警句,一個座右銘?
答:我老想四個字——人生太短。
鏈接:余秋雨語錄四則
(甲)我是行路者,不愿意在某處流連過久。安適的山寨很容易埋葬憧憬,豐沛的泉眼很容易滯留人生,而任何滯留都是自我阻斷,任何安頓都是創造的陷阱。(選自《千年一嘆·自序》)
(乙)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貼住一具高貴的生命,高貴的生命之所以高貴就在于受不得污辱,然而高貴的生命不想受污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價,一旦付出代價后人們才發現生命的天平嚴重失衡。這種失衡又倒過來在社會上普及著新的恐懼:與小人較勁犯不著。(選自《歷史的暗角》)
(丙)文明的傷心處,不在于與蒙昧和野蠻的搏斗中傷痕累累,而在于蒙昧和野蠻錯看成文明。(選自《文明的碎片"題敘》)
(丁)丑像傳染病一樣極易傳播,而美要保持潔凈于瘟疫之中,殊非易事。從一般狀態而言,丑吞食美的幾率,大大超過美戰勝丑。(選自《美的無奈》)
【問題】
20、說一說①中的“惡詞”與“惡意”有什么不同?(2分)
21、在②中的橫線上加兩個四字句,要求與“烈日當頭,朔風撲面”句式相同,意思連貫。(4分)
22、③中余秋雨說“他肯定不是造謠者”,請你讀懂相關文字,給文中的“他”再命一個名字。(2分)
23、⑥中余秋雨說的“人生太短”是什么意思?說說你的理解。(2分)
24、①從余秋雨答問的過程中,能看出他的學識與睿智,也能看出他的人品。對你啟發最大的是什么?說說理由。(3分)
②余秋雨的四則語錄中你讀懂了哪一則?你是如何理解的?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談。(3分)
【參考答案】
20.“惡詞”只是用詞不當,是無意的;“惡意”是有意的造謠中傷。
21.如“陰霾密布,狂風聚雨”(只要意思對即可)。
22.指散布謠言的人。
23.我們要做的事太多,沒必要耗費在這些無謂的紛爭里。
24.如:余秋雨先生能坦然面對批評甚至謠言。因為這是難能可貴的,非有超凡睿智與胸懷是做不到的,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言之成理即可
【答學生問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問菊閱讀答案11-11
說問的閱讀及答案11-11
答蘇武書閱讀答案05-08
《要善問》閱讀答案11-25
“龍井問茶”閱讀答案10-16
《要善問》的閱讀答案07-04
要善問的閱讀答案10-29
問說閱讀答案及翻譯07-31
學與問閱讀題答案06-22
學與問閱讀題及答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