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魯山山行》閱讀答案
《魯山山行》閱讀答案1
【原文】
魯山山行①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注釋:①魯山,一名露山,故城在今河南魯山縣東北,接近襄城縣西南邊境。仁宗康定元年(1040),梅堯臣知襄城縣,作此詩。
【問題】
10.(1)有人說,頷聯的“改”“迷”二字下得妙。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
(2)詩的尾聯(第四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參考答案】
10.(1)“改”,即變化;緊扣了題目“山行”(或:點明詩人隨峰同路轉,欣賞不斷變化的美好景色的愉悅心情。)。“迷”是沉迷,沉醉。表現作者行走山間獨享美景的`陶醉和喜悅。
(2)運用設問修辭手法;表達詩人淡泊、恬靜的心境。(意對即可)
《魯山山行》閱讀答案2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14.頷聯中的“迷”字極為傳神,它與詩中的“ ”字相呼應。(2分)
15.對作品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頷聯中的“好峰”,“峰”即是指“千山高復低”,“好”則包含了詩人的美感,與“適與野情愜”契合。 B.頸聯兩句是互文見義,描寫了“山行”所見動景,更襯托了環境的幽靜,而“熊升樹”、“鹿飲溪”并非親眼所見。 C.從章法上看,頸聯不僅緊承上句的'“幽”和“獨”而來,而且對首句“適與野情愜”作了充分的表現。 D.尾聯和杜牧的《山行》中“白云深處有人家”的景不同。杜詩中的“人家”是眼中所見,而梅詩中的“人家”則并非親眼所見。
16.結合具體詩句分析這首詩在寫作上所運用的主要手法。(3分)
參考答案: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第14-16題。(8分) 14.(2分)改 15.(3分)B 16.(3分)主要運用了動中有靜的寫作手法。山林空蕩,熊在爬樹,鹿在飲水,構成了一幅很動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圖。這畫面是動的,可是詩意卻是靜的,表現了山中人跡罕到、非常幽靜的境界,尤其“云外一聲雞”,非常自然,確實給人以“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的感覺。(或虛實結合的寫法,意近即可)
《魯山山行》閱讀答案3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 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8.、簡要分析詩中的改字的妙處。(4分)
答:
9、簡要分析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參考答案:
8、(4分)因為行,所以好峰才處處改,由一個畫面換成另一個畫面,以改字體現行,點明詩題山行,著一改字,將前句高復低具體化,呼應吻合。
9、(4分)詩人通過描繪魯山層巒疊嶂,高低起伏,熊鹿林泉,云外雞聲等自然美景,抒發了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1)林空鹿飲溪一句描繪的景物,是作者遠觀所見還是近觀所見?請說明理由。(4分)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山行時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任意一聯詩句分析。(4分)
答案:
13、(1)是遠觀所見。(1分)上句霜落交代時令已是深秋,霜凍使得樹葉都落光了,山中樹木都光禿禿的',顯得疏朗空曠。林空表明詩人是透過稀疏的樹枝,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飲水。(3分)(回答鹿是很警覺的動物,詩人只可遠觀,得2分)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或閑適自得)的思想感情。(1分)可結合任意一聯分析,答案要關涉景與情兩個方面。如首聯:恰恰和我愛好山野風光的情趣相合,千萬座山峰時高時低。表明詩人正有寄情山野的閑適之情,而時高時低的山巒剛好合乎詩人的心意。如頷聯: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隨著觀看的角度而變化,幽深的小路,令獨自出行的我迷路。好峰幽徑寫出了詩人游賞時的愉悅心境。如頸聯,寒霜降落,熊爬上樹,樹林空寂下來,鹿悠閑地在溪邊飲水。寫出了山林的空曠和生機,表達了詩人的閑適之情。如尾聯:云外傳來一聲雞叫,暗示著有人家,仿佛在回答詩人心中的疑問。景與情契,表現了詩人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3分)
【《魯山山行》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山行》閱讀答案10-17
杜牧《山行》閱讀答案07-14
山行閱讀理解及答案08-11
關于古詩《魯山山行》原文鑒賞10-30
杜牧《山行》閱讀答案及賞析09-17
山行劉禹錫閱讀題及答案07-19
杜牧《山行》閱讀答案附賞析05-31
溫庭筠《商山早行》閱讀答案10-14
《江南春 山行》閱讀答案范文09-05
江南春山行閱讀練習及答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