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大自然的語言》閱讀測試題和答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試題,試題是用于考試的題目,要求按照標準回答。那么一般好的試題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大自然的語言》閱讀測試題和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后面的練習:
(一)
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地沉睡中 (A、清醒;B、蘇醒;C、醒悟; D、復蘇)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 (A、次第;B、連續;C、陸續;D、全部)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 (A、紛紛; B、刷刷;C、簌簌)的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這#者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1、在語段中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
2、解釋詞語:銷聲匿跡 翩然
3、這兩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 )
A、物候現象;
B、氣候變化;
C、物候規律;
D、四季景色變化。
4、這兩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 ,主要的說明方法是: 。
5、去掉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這幾個詞語行不行,為什么?
(二)
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呢?
①首先是緯度。②越往北桃花開得越遲,候鳥也來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現象南北差異的日數因季節的差別而不同。③我國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冷夏熱。④冬季南北溫度懸殊,夏季卻相差不大。⑤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⑥所以在華北常感覺到春季短促,冬天結束,夏天就到了。
1、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第 句。( )
A、第①句
B、第③句
C、第⑤句
D、第⑥句
2、第二段第一句話是個省略句,請把它補充完整。
3、第二段可分兩層,這兩層的關系是( )
A、總分
B、并列
C、解說
D、補敘
4、第二段未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
A、作比較
B、列數字
C、舉例子
D、打比方
5、第⑤句中的早春、晚春兩個詞在文中指公歷三、四、五月,其實農歷對正月、二月、三月也有稱呼。請問農歷五月與三月分別稱作什么?
6、氣候是氣與候的合稱,我國有二十四氣,七十二候的說法,請寫出兩個節氣的名稱。
7、選文第一段中能表明不止一個因素的詞是 ;選文第二段表明按主次順序說明這些因素的詞是 。
8、選文第一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運用這種手法有什么好處?
9、再寫出兩個影響物候來臨的因素。
【參考答案】
(一)
1、B A C
2、銷聲匿跡:這里指消失了鳴叫聲,藏起了形跡。翩然:動作輕快的樣子。
3、A
4、時間順序;舉例子
5、不行。以上情況只限于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
(二)
1、A
2、物候現象的來臨首先決定于緯度因素。
3、C
4、D
5、孟春、季春
6、二十四節氣名稱選其二即可
7、哪些首先
8、設問 引起讀者的注意,引人思考
9、經度因素、高度因素、古今因素三者選其二
(三)
1、選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樣的說明順序說明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詩句。結合選文內容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自然現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選文,回答下面問題。(6分)
(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凡是”有什么表達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文節選自《大自然的語言》。請問,以“大自然的語言”為標題,有什么好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但在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時卻舉了兩個例子,這是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4分,每一問2分)說明對象: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4分)因為高下的差異會影響到物候的變化。(或答“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也對)。
3、(6分,每小題3分) (1)“凡是”表示范圍,說明無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春天寒冷。這就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大自然的語言”是物候現象形象化的說法,以此為題,顯得新穎別致,引人入勝,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或答: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物候現象比喻為“大自然的語言”,顯得新穎別致,引人入勝,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4、(4分) 舉例多少應按需要而定。近海地區的氣溫,一般人籠統地以為比內地暖和,事實上近海地區春天比內陸反而寒冷,這是讀者比較陌生的現象,如果只舉一個例子,讀者會以為有偶然性,舉兩個例子,更具說服力,讀者就確信無疑了。
【小學語文《大自然的語言》閱讀測試題和答案】相關文章: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答案04-24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及答案09-15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題及答案05-18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附答案06-06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試題及答案08-29
《托爾斯泰傳》語文閱讀和答案06-10
《談漢字》語文閱讀和答案08-30
《生命的姿勢》語文閱讀和答案08-05
《山村小路上》語文閱讀和答案07-29
語文考試閱讀文段的試題和答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