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后漢書孔奮傳》閱讀答案及譯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閱卷打分時的參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后漢書孔奮傳》閱讀答案及譯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后漢書孔奮傳
孔奮字君魚,扶風茂陵人也。奮少從劉歆受《春秋左氏傳》,歆稱之,謂門人曰:“吾已從君魚受道矣。”
遭王莽亂,奮與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將軍竇融請奮署議曹掾,守姑臧長。八年,賜爵關內侯。時天下擾亂,惟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致豐積。奮在職四年,財產無所增。事母孝謹,雖為儉約,奉養極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時天下未定,士多不修節操,而奮力行清潔,為眾人所笑,或以為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苦辛耳。奮既立節,治貴仁平,太守梁統深相敬待,不以官屬禮之,常迎于大門,引入見母。
隴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財貨連轂,彌竟川澤。唯奮無資,單車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謂曰:“孔君清廉仁賢,舉縣蒙恩,如何今去,不共報德!”遂相賦斂牛馬器物千萬以上,追送數百里。奮謝之而已,一無所受。既至京師,除武都郡丞。
時隴西余賊隗茂等夜攻府舍,殘殺郡守,賊畏奮追急,乃執其妻子,預以為質。奮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終不顧望,遂窮力討之。吏民感義,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習山谷,其大豪齊鐘留者,為群氐所信向。奮乃率厲鐘留等令要遮抄擊,共為表里。賊窘懼逼急,乃推奮妻子以置軍前,冀當退卻,而擊之愈厲,遂禽滅茂等,奮妻子亦為所殺。世祖下詔褒美,拜為武都太守。
奮自為府丞,已見敬重,及拜太守,舉郡莫不改操。為政明斷,甄善疾非,見有美德,愛之如親,其無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稱為清平。
弟奇,游學洛陽。奮以奇經明當仕,上病去官,守約鄉間,卒于家。
(節選自《后漢書·孔奮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財貨連轂,彌竟川澤彌:滿
B、吏民感義,莫不倍用命焉感:感謝。
C、奮自為府丞,已見敬重見:被。
D、為政明斷,甄善疾非甄:表彰。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孔奮“力行清潔”的一組是(3分)
①奮在職四年,財產無所增
②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③唯奮無資,單車就路
④奮謝之而已,一無所受
⑤終不顧望,遂窮力討之
⑥上病去官,守約鄉間
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③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奮年少時跟隨劉歆學習《春秋左氏傳》,深得劉歆稱賞敬服;他與老母幼弟到河西躲避王莽之亂,受河西將軍竇融邀請代理議曹掾,擔任姑臧長;建武八年被賜爵為關內侯。
B、孔奮侍奉母親孝順謹慎,在艱苦的生活中努力給母親最好的食物。當時天下未平,士大夫多不重操守,孔奮卻力行清潔,堅持樹立節操,施政注重仁義平和。
C、孔奮為姑臧長時,因清正廉潔,仁義賢明,而深受當地吏民和少數民族的愛戴感激;他做武都郡丞時,率領督促當地氐人大豪齊鐘留等,攔截抄襲,里應外合,終于擒獲消滅了叛賊隗茂等人。
D、孔奮在武都為府丞時,已深受官民敬重,擔任太守后,全郡的人受他影響,無不注重修行操守。他為政明斷,親美德,仇無行,郡中稱贊他清廉公正。后來為了給弟弟孔奇讓出官位,他就稱病辭官了。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太守梁統深相敬待,不以官屬禮之,常迎于大門,引入見母。(5分)
(2)賊窘懼逼急,乃推奮妻子以置軍前,冀當退卻,而擊之愈厲。(5分)
參考答案
4、【答案】B【解析】感:被…感動
5、【答案】C【解析】
6、【答案】D【解析】“為了給弟孔奇讓出官位”錯
7、(1)太守梁統對他深為敬重優待,不以官署的禮節對待他,常到大門口迎接,帶他進入內室引見給自己的母親。(考點:相,他;以,按照;禮,以禮節對待;文意順暢2分)
(2)賊人窘迫惶恐,被逼急了,于是推著孔奮的妻子兒女放置到陣前,希望以此來抵擋,使孔奮退兵,而孔奮卻攻擊得更加急迫。(考點:妻子,妻子兒女;冀,希望;被動句;文意順暢2分)
參考譯文:
孔奮,字君魚,扶風茂陵人。曾祖孔霸,在漢元帝時任侍中。孔奮少年時隨從劉歆學習《春秋左氏傳》,劉欲稱贊他,對學生說:“我已從君魚那里學到了大道。”
遭王莽之亂,孔奮與老母親和幼弟到河西地區躲避兵禍。建武五年,河西將軍竇融邀請孔奮為自己官署的議曹掾,擔任守姑臧長。八年,賜爵位為關內侯。當時天下紛擾混亂,唯有河西地區較安定,姑臧被人們稱為富縣。這里與羌胡通商貿易,每天有四次集市。每一任縣官,沒有幾個月便都富裕起來。孔奮任職四年,財產卻一點沒有增加。他侍奉母親非常孝敬謹慎,雖然自己生活儉樸,卻極力以美食孝敬母親。親自帶著妻子兒女一同以普通飯菜為食。當時全國仍未安定,士大夫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奮卻盡力以清廉行事。因此被眾人所笑,有的人說他身處富庶地區,不能使自己富裕起來,只是徒然自討苦吃。孔奮注重節操,施政以仁義平和為本,太守梁統對他深為敬重,不以官屬的禮節對待他,常到大門口迎接,領入內室引見給自己的母親。
隴西和蜀地被平定后,河西地區的太守、縣令都被征召入京,官員的財物連車滿載,塞滿了山川。只有孔奮沒有資財,乘一輛空車上路。姑臧的官員百姓以及羌胡都說:“孔君清廉仁義賢惠,全縣都蒙受他的恩惠,他如今離去,我們為什么不報答他的恩德!”于是共同湊集收斂了成千上萬的牛馬器物,追了數百里送給孔奮。孔奮只是拜謝而已,一點都不接受。
孔奮抵達京城后,授職為武都郡丞。當時隴西殘余的賊人隗茂等人在深夜攻擊官府殘殺了郡太守。賊人害怕孔奮窮追不舍,于是抓住他的妻子兒女,企圖作為人質。孔奮當時年已五十,只有一個兒子,但他一心為國,毫不被賊人所動,仍盡力征討。官員、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動,都拼力與賊人作戰。郡中居住著許多氐人,熟悉山川道路,大首領齊鐘留,深為氏人信賴。孔奮便率領督勵齊鐘留等人,命他們在要道阻擊抄掠賊兵,與官軍互相呼應,里應外合,賊人窘迫惶恐,被逼急了,于是把孔奮的妻子兒女推到陣前,希望孔奮退兵,而孔奮卻攻擊得加急迫,終于擒獲消滅了隗茂等人,但他的妻子和子女卻被賊人所殺。光武帝因此而下詔褒揚贊賞了孔奮,拜他為武都太守。
孔奮在任府丞時,已深受官民敬重,他擔任太守后,全郡的人都以他為榜樣,修行操守。孔奮施政清明有決斷,甄別和表揚善行,痛恨錯誤行為。見到人有美德,愛之如同親人;對不良行為,則嫉惡如仇,郡中的人都稱他清廉公平。
弟弟孔奇,到洛陽求學。孔奮認為孔奇精通經史應當出來做官,上奏稱病辭官,在鄉間遵守鄉約,病死在家中。
后漢書·趙傳
趙字伯陽,南陽宛人也。少有節操。從兄為人所殺,無子,年十五,常思報之。乃挾兵結客,后遂往復仇。而仇家皆疾病,無相距者。以因疾報殺,非仁者心,且釋之而去。顧謂仇曰:“爾曹若健,遠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信義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嘉年未二十,既引見,即除為郎中,行偏將軍事,使詣舞陰,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尋、邑,被創,有戰勞,還拜中郎將,封勇功侯。鄧奉反于南陽,素與奉善,數遺書切責之,而讒者因言與奉合謀,帝以為疑。及奉敗,帝得書,乃驚曰:“趙真長者也。”后拜懷令。大姓李子春先為瑯邪相,豪猾并兼,為人所患。下車,聞其二孫殺人事未發覺,即窮詰其奸,收考子春,二孫自殺。京師為請者數十,終不聽。時趙王良疾病將終,車駕親臨王,問所欲言。王曰:“素與李子春厚,今犯罪,懷令趙欲殺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無復言。其年,遷平原太守。時平原多盜賊,與諸郡討捕,斬其渠帥,余黨當坐者數千人。上言:“惡惡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師近郡。”帝從之,乃悉移置潁川、陳留。于是擢舉義行,誅鋤奸惡。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賜爵關內侯。時南單于稱臣,烏桓、鮮卑并來入朝,帝令典邊事,思為久長規。建初五年,疾病,帝親幸視。及薨,車駕往臨吊。時年八十四。謚曰正侯。(節選自《后漢書#8226趙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將軍李寶降之/不肯/云/聞宛之趙氏有孤/孫熹信義著名/愿得降之/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熹耿直磊落,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節操,從兄被害,為給從兄報仇,他有備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暫時放過仇家。
B、趙熹忠于朝廷,除惡得到支持。他雖與鄧奉友善,但屢次譴責鄧謀反,最終受到皇上贊賞。擔任懷令時,堅持誅殺李子春,皇上也拒絕了趙王求情。
C、趙熹制止禍患,大力推崇義行。他擔任平原太守時,誅殺盜賊首領,但對待余黨卻能區別處理,只是將他們遷往異地,并教導他們應該棄惡從善。
D、趙熹忠于職守,身后深享哀榮。他官拜太尉時,南單于稱臣,烏桓等來朝,于是受命對邊事作長久規劃。他患病去世期間,皇上親自前往慰問吊唁。
1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無復言。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
【參考答案】
10、A【解析】“孫”做“孤”的補語,中間不能斷開,故排除C、D兩項。一般情況下,一個單句中只有一個謂語動詞,“不肯”和“云”中間不能連在一起,故排除B項。
11、C【解析】“并教導他們棄惡從善”于文無據。
12、(1)皇帝說:“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違反的,再說說其他要求。”趙王沒有再說話。
(2)后來青州出現蝗災,蝗蟲進入平原地界就死了,(平原郡)連年豐收,百姓歌頌。
【解析】(1)句中的“枉”“更”“它”“復”,加被動句式。(2)句中的“大”“界”“輒”“屢”“之”,加省略句。
【參考譯文】
趙字伯陽,南陽郡宛人。從小就有節操。堂兄被人殺死,無子,趙時年十五歲,一心想著為兄報仇。于是操練兵器,結交賓客,后來就去復仇。而仇家都生病了,無人抵抗他。趙以為因病報仇把人殺死,不是仁者想法,暫且放棄而離去。回頭對仇者說:“你們如果病愈,應遠遠避開我。”更始即位,舞陰縣城大姓李氏擁城不降。更始派遣柱天將軍李寶去招降李氏,李氏不肯,說:“聽說宛人趙氏有孤孫趙,信守節義,非常著名,愿向他投降。”更始就征召趙。趙還不到二十歲,召見后,即任為郎中,代理偏將軍事務,讓他到舞陰,李氏就向他投降。光武攻破了王尋、王邑,趙受了傷,有戰功,回來后拜為中郎將,封勇功侯。鄧奉在南陽造反,趙平素與鄧奉友善,屢次寫信給他,懇切地指責他,而造謠的人就誣告趙與鄧奉合謀,帝以此感到懷疑。等到鄧奉失敗,光武帝搜得趙寫給鄧奉的信,于是大驚道:“趙真是一位長者啊。”后來拜為懷縣縣令。大姓李子春起初擔任瑯邪相,豪強掠奪兼并,為人所患。趙一到任,聽說他的兩個孫子殺了人未查出,就極力查問其中的隱情,逮捕拷問李子春,兩個孫子自殺。京城為他說情的達數十人,最終沒有聽從。當時趙王劉良病重將死,光武帝親臨看望趙王,問他有什么要說。趙王說:“我平素與李子春相好,今犯罪,懷令趙想殺他,愿乞求留其性命。”帝說“:官吏奉法,法律不可歪曲,你再說還有什么要求。”趙王再沒有說話。這年,升任趙為平原太守。當時平原盜賊很多,趙與諸郡討伐追捕,斬其首領,余黨受其株連者數千人。趙上書說:“惡人作惡罰及其身就行了,可將他們徙往京城近郡的地區。”帝聽從了他的建議,就將他們全部遷移安置到穎川、陳留。于是提拔薦舉有義行的人,誅殺鋤掉奸惡之徒。后來青州發生大蝗災,蝗蟲一侵入到平原郡地界就會死掉,平原境內連年豐收,百姓歌頌。二十七年,被授予太尉官職,賜爵關內侯。當時南單于稱臣,烏桓、鮮卑都來入朝修好,帝令趙主持邊疆事務,打算作長久規劃。建初五年,趙生病,帝親臨探視。等到病逝之后,帝親往臨吊。時年八十四歲,謚曰正侯。
【《后漢書孔奮傳》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文章:
《后漢書·郭林宗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1-06
《后漢書》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08-26
《柳宗元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6-24
《后漢書》郅惲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6-22
《梁書·沈約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2-25
《南宮生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6-14
《后漢書班超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9-27
《后漢書桓譚傳》閱讀試題及答案10-19
《錢镠傳》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07-25
《晉書·任愷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