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精舍記》閱讀答案及譯文
武夷在閩粵直北,其山勢雄深磅礴。自漢以來,見于祀事。閩之諸山皆后出也。其峰之最大者豐上而斂下,巋然若巨人之戴弁①。緣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傳避秦而仙者蛻骨在焉。溪出其下,絕壁高峻,皆數十丈。岸側巨石林立,磊落奇秀。好事者一日不能盡,則臥小舟抗溪而上,號為九曲,以左右顧視。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環會,必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山故多王孫②,鳥則白鷴、鷓鴣,聞人聲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飛走而無驚懼之態。水流有聲,竹柏叢蔚,草木四時敷華。道士即溪之六曲,僅為一廬,以待游者之食息。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山一舍,而近若其后圃,暇則游焉。與其門生弟子挾書而誦,取古詩三百篇及楚人之詞,哦而歌之,瀟灑嘯詠,留必數日。蓋山中之樂,悉為元晦之私也,予每愧焉。
淳熙十年,元晦既辭使節于江東,遂賦祠官之祿③,則又曰:“吾今營其地,果盡有山中之樂矣!鄙w其游益數,而于其溪之五折,負大石屏,規之以為精舍,取道士之廬猶半也。誅鋤茅草,僅得數畝。面勢幽清,奇石佳林,拱揖映帶。使弟子輩具畚鍤,集瓦竹,相率成之。元晦躬畫其處,中以為堂,旁以為齋,高以為亭,密以為室。講書肄業,琴歌酒賦,莫不在是。予聞之,恍然如寐而醒,醒而后,隱隱猶記其地之美也。且曰:“其為我記。”
夫元晦,儒者也。方以學行其鄉,善其徒。非若畸人隱士遁藏山谷,服氣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然秦漢以來,道之不明久矣。吾夫子所謂志于道,亦何事哉?夫子,圣人也,其步與趨莫不有則。至于登泰山之巔而誦言于舞雩之下,未常不游,胸中蓋自有地。而一時弟子鼓瑟鏘然,“春服既成”之詠④,乃獨為圣人所予。古之君子息焉者,豈以是拘拘乎?
元晦既有以識之,試以教夫來學者,相與酬酢于精舍之下。俾或自得其視幔亭之風⑤,抑以為何如也。
是歲八年,潁川韓元吉記。
(有刪節)
【注】 ①弁:帽子。②王孫:猴的別稱。③賦祠官之祿:宋代優待官吏,官吏脫離實際職務,可以掛名掌管某祠,享受俸祿。④“春服既成”之詠:語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孔子與弟子談志向,曾皙鼓瑟,詠唱“春服既成”,其思想得到了孔子的贊同。⑤幔亭之風:相傳秦始皇時仙人武夷君,中秋節在武夷山設幔亭一座,宴請山下的鄉人。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4分)
、艅t臥小舟抗溪而上 ⑵元晦躬畫其處
、窍嗯c酬酢于精舍之下 ⑷俾或自得其視幔亭之風
答案: 抗:逆; 畫:規劃; 酬酢:飲酒唱和; 俾:使,讓。(每小題1分)
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義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 ()
A. 巋然若巨人之戴弁
B. 散漫飛走而無驚懼之態
C. 僅為一廬,以待游者之食息
D. 然秦漢以來,道之不明久矣
答案:B (B項結構助詞,的;其余三項均為取消句子獨立性。)
8.文中對“武夷精舍”的環境與布置有著細致的描寫,請概括其特點。(3分)
答案 ①面溪背石,占地數畝 ②石木相映,環境清幽 ③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答對1點1分)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3分)
(2)講書肄業,琴歌酒賦,莫不在是。(3分)
(3)非若畸人隱士遁藏山谷,服氣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3分)
答案
。1)(游人)常常喝酒還沒喝到一半,(天色)已經接近黃昏,不能再停留了。
。ㄑa全成分1分;迫,接近,1分;曛莫,黃昏,同義復詞,“莫”同“暮”,1分)
(2)(先生)講學、門人弟子學習課業、彈琴唱歌、飲酒賦詩,沒有不在這里舉行的。(肄,學習。 每句1分)
。3)不像那些奇人隱士,藏于深山,練氣功,吃靈芝,仰慕道家一類的人。
(畸人,奇人,1分;茹,吃,食;句意完整流暢1分)
參考譯文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的正北部,山勢雄偉幽深曲折。自漢代以來,武夷山的名字就出現在祭祀的大事中。福建的其他山峰,都是后來才見于記載的。武夷山最大的`一座山峰,上大下小,高高地聳立,就像一個巨人戴著帽子。沿著縫隙中的石階可以看見頂峰卻不能攀登,世間傳說逃避秦朝亂世而登入仙界的人就是在這里留下尸骨。有一道溪水從山峰下流出,懸崖絕壁高大、險峻,都在幾十丈深。懸崖兩側巨石林立,宏偉壯觀奇特秀麗。喜好游覽的人也不能在一天中走完,于是就躺在小舟上沿著溪水逆流而上,稱為“九曲”,環顧兩岸。到達有的地面平坦、景物環繞、集中的地方,一定要為其而停船上岸,拄著拐杖走走停停(流連忘返),不忍離去。山中本來有許多猴子,鳥大多是白鷴、鷓鴣,聽到人的聲音,有的就磔磔地怪叫棲止于山崖上,然后無拘無束地慢悠悠地飛走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水流潺潺有聲,竹柏茂盛蔚為大觀,草木四季都有花開。有位道士在溪水的六曲處盡頭只造了一間房舍,來供游人吃東西休息。游人常常喝酒還沒喝到一半,天色已經接近黃昏,不能再停留了。
我的朋友朱元晦住在五夫里,五夫里在距離武夷山不到三十里的地方,近得好像是武夷山外園,有空的時候就到武夷山游玩。朱元晦和他的門生弟子帶著書前來誦讀,選取的是《詩經》和《楚辭》,(朱元晦)和他的門生弟子吟哦高歌,飲酒長嘯,一定要停留數日才離開。大概山中所有的樂趣,都是朱元晦的私人擁有,與他相比,我常常覺得很慚愧。
淳熙十年,元晦辭去江東使節一職,享受祠官俸祿,又說:“如今我管理此地,終于能盡享山中之樂了!币驗樗斡[的次數多了,就在溪水的第五個轉折處,背靠巨石的地方,規劃精舍,采取道廬一半大小的規模。鋤去茅草,只得到將近幾畝大的地方。這里環境清幽,奇石佳木,拱立于屋子的周圍,互相映襯。元晦叫弟子們準備簸箕、鐵鍬,采集青瓦,栽種竹子,弟子們相繼完成了這些工作。元晦親自規劃了精舍的布局,中間的做廳堂,旁邊的做書房,高的做亭,間架多的做內室。先生講學、門人弟子學習課業、彈琴唱歌、飲酒賦詩,沒有不在這里舉行的。我聽到這件事,恍然像剛從睡夢中醒來,醒來后,還隱隱約約記得這個地方的美景。而且元晦對我說:“請你記述一下吧!”
元晦,是一介儒生。當時正用他的學問在這一帶講學,教育門生弟子。不像那些奇人隱士,藏于深山,練氣功,吃靈芝,仰慕道家一類的人。秦漢以來,儒家的學說得不到闡明已經很久了?鬃铀f的有志于道,指的是什么呢?孔子,是圣人啊,他慢步或快走都有一定的道理。至于他登上泰山之頂,在舞雩臺下吟詩唱歌,沒有什么他不游歷的,原來是因為他的胸中自有廣闊的天地。因而當時有弟子(曾皙)彈奏琴瑟,鏗地一聲停下,詠唱“春服既成”,竟然只有他為圣人所贊同。古代的君子對于游玩休息,哪里是拘拘束束的呢?
元晦既然已經明白這些道理,就嘗試著用這些道理教導那些來向他求學的人,并和他們一起在精舍飲酒暢談。古時那些神仙般的人物,(求學者)都能享受這仙人般的山水樂趣,那又如何呢?
淳熙八年,潁川韓元吉記載。
【《武夷精舍記》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文章:
王安石《虔州學記》閱讀答案及譯文08-08
《岳陽樓記》閱讀答案及譯文08-08
黃庭堅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8-09
《柳宗元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8-09
曾鞏《筠州學記》閱讀答案及譯文08-05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閱讀答案及譯文11-17
黃庭堅《書幽芳亭記》的閱讀答案及譯文08-09
歐陽修《伐竹記》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8-08
《范仲淹作墓志》譯文及閱讀答案07-04
曾鞏《南軒記》的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