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仕隋為虎賁郎將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屈突通仕隋為虎賁郎將。(隋)文帝命覆隴西牧簿,得隱馬二萬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達、監牧官史千五百人,將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復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豈容以畜產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進頓首曰:“臣愿身就戮,以挺眾死。”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今當免悉達等,旌爾善言。”遂皆以減論。擢左武衛將軍。蒞官勁正,有犯法者,雖親無所回縱。其弟蓋為長安令,亦以方嚴顯。時為語曰:“寧食三斗艾,不見屈突蓋;寧食三斗蔥,不逢屈突通。”
秦、隴盜起,授關內討捕大使。安定人劉迦論反,眾十余萬據雕陰。通發關中兵擊之,次安定,初不與戰,軍中意其怯。通陽言旋師,而潛入上郡。賊未之覺,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無備,夜簡精甲襲破之。后隋政益亂,盜賊多,士無斗志,諸將多覆。通每向必持重,雖不大克,亦不敗負。
高祖(唐高祖李淵)起代王遺通守河東戰久不下高祖留兵圍之遂濟河破其將桑顯和于飲馬泉通勢蹙或說之降,曰:“吾蒙國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難?獨有死報爾!”每自摩其頸曰:“要當為國家受人一刀!”俄聞京師平,家盡沒,乃留顯和保潼關,率兵將如洛。既行。而顯和來降。劉文靜遺竇琮、段志玄精騎追及于稠桑,通結陣拒之。琮縱其子壽往諭使降,通大呼曰:“昔與汝父子,今則仇也!”命左右射之,顯和呼其眾曰:“京師陷,諸君皆家關西,何為復東?”眾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馬東南向,再拜號哭曰:“臣力屈兵敗,不負陛下。”遂被禽,送長安。帝勞曰:“何相見晚邪?”泣曰:“通不能盡人臣之節,故至此,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釋之,授兵部尚書、蔣國公,為秦王行軍元帥長史。
從平薛仁果,時賊珍用山積,諸將爭得之,通獨無所取。帝聞,曰:“清以奉國,名定不虛。”判陜東道行臺左仆射。從討王世充。時通二子在洛,帝曰:“今以東略屬公,如二子何?”通曰:“臣老矣,不足當重任。然疇昔陛下釋俘累,加恩禮,以蒙更生,是時口與心誓,以死許國。今日之行,正當先驅,二兒死自其分,終不以私害義。”帝太息曰:“烈士徇節,吾今見之。”
贊曰:屈突通盡節于隋,而為唐忠臣。
(《新唐書·列傳第十四》)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旌爾善言旌:表彰
B.通陽言旋師旋:凱旋,勝利
C.通兵關中兵擊之,次安定次:駐扎
D.夜簡精甲襲破之簡:選拔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陛下以至仁育四海②越國以鄙遠
B.①雖不大克,亦不敗負②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C.①次安定,初不與戰②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D.①通獨無所取②較秦之所得
11.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高祖(唐高祖李淵)起代王/遺通守河東/戰久不下/高祖留兵圍之/遂濟河/破其將桑顯和于飲馬泉/通勢蹙/或說之降
B.高祖(唐高祖李淵)起/代王遺通守河東/戰久不下/高祖留兵/圍之遂濟河/破其將桑顯和/于飲馬泉通勢蹙/或說之降
C.高祖(唐高祖李淵)起/代王遺通守河東/戰久不下/高祖留兵圍之/遂濟河/破其將桑顯和于飲馬泉/通勢蹙/或說之降
D.高祖(唐高祖李淵)起/代王遺通守河東戰久/不下高祖/留兵圍之/遂濟河破其將桑顯和/于飲馬泉通勢蹙/或說之降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屈突通為人正直,秉公辦事,他的弟弟屈突蓋也以剛正嚴厲而知名。從民間歌謠中就能看出他們為官的威嚴。
B.隋末政治日益腐敗,各地紛紛起兵反抗朝廷,隋軍全無斗志,將領皆降,只有屈突通憑自己超人的謀略與膽識苦苦支撐。
C.戰事失利,屈突通的處境十分窘迫,但他決心以死殉國,面對別人甚至自己兒子的'勸降,他意志堅定,不為所動。
D.大勢已去,回天無力而降唐,并沒有損傷屈突通一代名將的形象;為官清廉,報國無私更增添了這位忠臣的光彩。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蒞官勁正,有犯法者。雖親無所回縱。(3分)
(2)賊未之覺,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4分)
(3)然疇昔陛下釋俘累,加恩禮,以蒙更生。(3分)
參考答案
9.B(“旋”,應為回轉,撤退)
10.D(“所”相同,都用于所字結構;A前一個”以“是介詞“憑,用”,后一個連詞“來”;B前一個“雖”是“雖然”,后一個“即使”;C前一個“與”是介詞“跟,同”,后一個是連詞“和”)
11.C
12.B(“將領皆降”,“只有屈突通憑自己超人的謀略與膽識苦苦支撐”與原文意“諸將多覆”不符)
13.(1)為官剛勁正直,有犯法的,即使是自己的親屬也不包庇縱容。(“蒞官”“雖”“回縱”各l分)
(2)敵人并未察覺這個情況,率兵南進,距屈突通軍七十里扎營,分散兵力占領陣地。(“未之覺”1分,“引”1分,“舍”1分,“徇”1分)
(3)但是過去陛下您釋放了我這個俘虜,給我恩惠與禮遇,使我獲得了新生。(“俘累”“加”“蒙”各1分)
(不合語意,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參考譯文:
屈突通擔任隋的虎賁郎將。隋文帝楊堅命他審察隴西救群記錄,查出兩萬多匹隱藏的馬。文帝大怒,收押了太仆卿慕容悉達和監牧官一千五百人,將要全部處斬。屈突通對文帝說:“人的生命最重要,死了就不能再生。陛下憑一顆最仁慈的心來治理天下,又怎會因牲畜一天所生殖的數量來殺死一千五百人呢?”文帝呵叱他,屈突通走上前磕頭說:“臣愿意自己接受死罪,來抵眾人的死罪。”文帝醒悟,說:“朕不明事理,競到了這一地步。現在就全都赦免慕榮悉達等人,來表彰你的善言。”于是就減輕了對他們的處罰。后屈突通被提拔為左武衛將軍。他為官剛勁正直,有犯法盼,即使是自己的親屬也不會包庇縱容。他的兄弟屈突蓋擔長安令,也因方正嚴厲而顯名。當時有這樣的一首民謠:“寧食三斗艾,不見屈突蓋;寧食三斗蔥,不逢屈突通。”
秦、隴兩地叛亂紛起,屈突通被封為關內討捕大使。安定人劉迦論造反,率眾十余萬占據雕陰。屈突通調集關中兵攻打,駐扎在安定,一開始并不與敵交戰,軍中都以為屈突通膽怯。屈突通佯言要撤兵,卻又派兵偷偷潛入上郡。敵人并未察覺這個情況,率兵南進,距屈突通軍70里扎營,分散兵力占領陣地。屈突通等他們毫無防備,便連夜挑選精兵突襲打敗了他們。后來隋的政治更加混亂,各地叛亂紛紛,朝廷的軍隊喪失斗志,將領多被殺死。屈突通每戰都非常慎重,所以雖然沒有大捷,但是從沒戰敗過。
高祖(唐高祖李淵)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東,唐兵久戰不能攻下,高祖便留兵圍攻,渡過了黃河,在飲馬泉打破了屈突通的部將桑顯和。這時,屈突通的情勢十分窘迫,有人勸他投降,他說:“吾蒙受國家厚遇之恩,曾侍奉兩個君主,怎能在此危難之際逃走?只有以死相報罷了,他常常自己摸著脖子說:“應當為了國家來挨別人一刀!”不久,屈突通聽說長安已被攻破,家屬也都被李淵所俘,便命桑顯和鎮守潼關,自率主力要去洛陽。屈突通剛走,桑顯和便投降了唐軍。劉文靜派副將竇琮、段志玄等率精銳騎兵追趕屈突通到了稠桑(今河南靈寶北黃河南岸)。屈突通就按陣抵御。竇琮派屈突通的兒子屈突壽去勸降,屈突通大喊道:“過去咱們是父子,現在就是仇人了。”命令手下士卒射殺他。桑顯和對屈突通的部眾說:“京城已被攻陷,各位的家都在關西,為什么又要到東邊去呢?”眾人皆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知失敗已不能避免了,就下馬向東南方向(指揚州)跪拜了兩次,號哭道:“臣力盡兵敗,沒有對不起陛下。”于是被擒,押送長安。(與高祖李淵見面后)皇帝安慰道:“咱們兩個怎會相見如此之晚呢?”屈突通哭道:“屈突通不能竭盡臣子的節義,因此到了這一地步,成為本朝的羞辱呵。”皇帝說:“你是個忠臣呵。”釋放了他,并授他兵部尚書,封蔣國公,讓他擔任秦王李世民行軍元帥長史。
后來隨軍出戰平定薛仁果,當時薛仁果的珍寶堆積如山,諸將皆爭相搶奪,唯獨屈突通一點也不掠取。唐高祖聞知此事后,說:“屈突通對朝廷如此清正,他的名聲一定不是虛傳的呵。”后來屈突通兼任陵東道行臺仆射(判:以高官兼任較低職位的官),跟從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當時屈突通的兩個兒子們都在洛陽,皇帝說:“現在把向東征討的重任交給你,你的兩個兒子該如何安排呢?”屈突通說:“臣老了,不足以擔當如此之重任了。但是過去陛下您釋放了我這個俘虜,給我恩惠與禮遇,來使我獲得了新生,這個時候,我就應當發誓以死報效國家。現在出征,我正應該擔當先導,而我兩個兒子的生死自有他們自已的命運,我終不會因一己之私來損害公義的。”皇帝嘆息道:“忠烈之人以死殉節(的情況),我今天見到了。
【屈突通仕隋為虎賁郎將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晏殊初仕》原文及翻譯及注釋05-06
“齊人蒯通,說韓信曰”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7-16
《新唐書》課文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8-09
李商隱《隋宮》原文翻譯05-24
《任將》原文注釋及翻譯12-12
《范仲淹為將》原文翻譯和賞析06-16
王安石《材論》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6
《王安石待客》的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