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唐書》閱讀及答案
張說,字道濟。武后策賢良方正,說所對第一,授太子校書郎,遷左補闕。睿宗即位,擢①中書侍郎兼雍州長史。譙王重福死,東都支黨數百人,獄久不決,詔說往按,一昔而罪人得,乃誅張靈均、鄭愔,余詿誤②悉原。帝嘉其不枉直,不漏惡,慰勞之。
素與姚元崇不平,罷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說既失執政意,內自懼。雅③與蘇瑰善,時瑰子颋為相,因作《五君詠》獻颋,其一紀瑰也,候瑰忌日致之。颋覽詩嗚咽。未幾,見帝陳說忠謇有勛,不宜棄外,遂遷荊州長史。
始,帝欲授說大學士,辭曰:“學士本無大稱,中宗崇寵大臣,乃有之,臣不敢以為稱。”固辭乃免。后宴集賢院,故事,官重者先飲,說曰:“吾聞儒以道相高,不以官閥為先后。太宗時修史十九人,長孫無忌以元舅,每宴不肯先舉爵。”于是引觴同飲,時伏其有體。中書舍人陸堅以學士或非其人,而供擬太厚,無益國家者,議白罷之。說聞曰:“古帝王功成,則有奢滿之失,或興池觀,或尚聲色。今陛下崇儒向道,躬自講論,詳延豪俊,則麗正乃天子禮樂之司,所費細而所益者大。陸生之言,蓋未達邪。”帝知,遂薄堅。
(選自《新唐書》,有刪節)
【注釋】①擢(zhuó):提拔。②詿(ɡuà)誤:牽累、連累。③雅:平時。
6.下列句中的“之”與“則有奢滿之失”中的“之”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蔽林間窺之B.悵恨久之
C.悍吏之來吾鄉 D.以塞忠諫之路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張說在查辦譙王李重福黨羽罪案時,張說顯示出卓越的能力。他接手案件后很快弄清真相,嚴懲主謀,其余被牽累的人則全部釋放。
B.張說平素與姚元崇不和,被罷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后來姚崇又羅織罪名,誣陷張說,因此,張說被調任岳州刺史。
C.張說因寫了篇《五君詠》感動了蘇瑰的兒子蘇颋,蘇颋看到皇帝時就陳述張說忠良正直有功,不應該把他遺棄在外地,于是調張說為荊州長史。
D.陸堅認為學士中有人不稱職卻待遇優厚,建議罷黜他們。而張說認為皇帝崇儒重 道,招攬學者,所用經費少,而所得益處極大。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4分)
①詔說往按按: ②候瑰忌日致之 致:
③詳延豪俊延: ④遂薄堅 薄:
9.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帝嘉其不枉直,不漏惡,慰勞之。(2分)
②于是引觴同飲,時伏其有體。(2分)
參考答案
6.(2分 )D
7.(2分)B
8.(4分,各2分)①追究、查辦 ②送(送達) ③邀請 ④輕視、看不起
9.(4分)
①睿宗稱贊他不冤枉好人,又能不漏掉壞人,(派人)慰問獎賞他。(得分點:嘉、枉直、漏惡、慰勞,各0.5分)
②于是大家舉杯同飲,當時人都佩服他(行為)得體。(得分點:引觴、時、伏、有體,各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