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閱讀答案及翻譯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的領會題意和知識點,有助于個人提升。什么類型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閱讀答案及翻譯,歡迎大家分享。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閱讀答案及翻譯 1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則善矣;雖然,天下之難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茍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況于兼相愛、交相利,則與此異!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特上弗以為政、士不以為行故也。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韋以帶劍,練帛之冠,入以見于君,出以踐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為之也。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踐好士之勇,教馴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試其士曰:“越國之寶盡在此!”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擊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惡衣、殺人而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茍君說之,則眾能為之;況兼相愛、交相利,與此異矣!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 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焉?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
9.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越王擊金而退之。
退:使動用法,“使……后退”。
B.今若夫攻城野戰。
野:名詞作狀語,“在郊野”。
C.士聞鼓聲,破碎亂行。
碎: 名詞,“完整的東西破成零片”。
D.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
節:名詞,“法度,準則”。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 的概括 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雖然實行兼相愛、交相利的社會效果非常突出,但是墨子也承認這種做法確實有迂遠不切實際的一面。
B.在墨子看來,只要統治者真正認識到兼相愛、交相利的好處,能夠分辨得失,便不難落實貫徹這種主張。
C.兼相愛、交相利不僅可以給人們帶來好處,而且也可以給自己帶來好處,這與后世宣揚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有共通之處。
D.墨子認為,如果要在整個社會實現兼相愛、交相利,作為統治者的國軍和士君子負有首要的責任。
11.把文中加粗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5分)
(2)此何難之有焉?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5分)
參考答案
9. C (碎:通 “萃,聚集”)
10.A (“承認這種做法確實有迂遠不切實際的一面”的是“士君子”)
二:
1、寫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天下之難物于故也__________________
(2)辯其故也__________________
(3)茍君說之__________________
(4)破碎亂行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下列虛詞的用法及意義
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__________________
人必從而愛之__________________
此何難之有__________________
而 人必從而愛之__________________
蹈火而死者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下列句中加粗實詞的`意義
(1)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
(2)茍君說之
(3)入以見于君,出以踐于朝
4、下列各句加粗詞與例句中加粗詞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例: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
A、是以不憚舉其身以賊人之身
B、富必侮貧
C、強必執弱
D、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
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韋以帶劍
B.是其故何也
C.出以踐于朝
D.此何難之有
參考答案
1、于通迂;辯通辨;說通悅;碎通萃
2、助詞“的”;代詞 “他”;賓語前置的標志,無意義;遞進;修飾
3、特 只是。茍,表假設,假如。踐,踩踏。
4、A
5、C
參考譯文
然而現在天下的士君子們說:“對,兼愛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天下許多事難辦就在這個原因。”
墨子說:“天下的士君子們,只是不能辨明兼愛的益處的緣故。從前晉文公喜歡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著母羊皮縫的裘,圍著牛皮帶來佩帶劍,頭戴熟絹做的帽子,(這身裝扮)進朝可以憑借它參見君王,出可以憑它往來于朝廷。這是什么緣故呢?因為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下就都能做到這樣。從前楚靈王喜歡細腰之人,所以靈王的臣下就吃一頓飯來節食,收著氣息然后系上腰帶,扶著墻然后才能站起來。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餓得面有黑黃色。這是什么緣故呢?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子能這樣做。從前越王勾踐喜愛士兵勇猛,訓練他的臣下時,(先把他們集合起來),然后私下派人放火燒船,考驗他的將士們說:‘越國的財寶全在這船里!’越王親自擂鼓讓將士們前進。將士們聽到鼓聲,(爭先恐后)打亂了行進隊伍,蹈火而死的士兵近臣達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鳴金讓他們退下。
所以墨子說:“像那些少吃飯、穿壞衣、殺身成名,這都是天下百姓難以做到的事。假如君主喜歡它,那么士眾就能做到。何況兼相愛、交互得利,是與此不同的(好事)。愛別人的人,別人也隨即愛他;有利于別人的人,別人也跟著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惡別人的人,別人也跟著憎惡他;損害別人的人,別人也隨即損害他。這有什么困難呢,只不過是君王不用這樣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這樣的方法行事的緣故。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閱讀答案及翻譯 2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則善矣;雖然,天下之難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戰,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茍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況于兼相愛、交相利,則與此異!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特上弗以為政、士不以為行故也。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韋以帶劍,練帛之冠,入以見于君,出以踐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為之也。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踐好士之勇,教馴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試其士曰:“越國之寶盡在此!”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擊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惡衣、殺人而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茍君說之,則眾能為之;況兼相愛、交相利,與此異矣!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 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焉?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
閱讀題
1、“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這句話表達了墨子怎樣的觀點?
2、“今若夫攻城野戰,殺身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茍君說之,則士眾能為之” 在文中有何作用?
3、文中列舉晉文公、楚靈王、越王勾踐的事例分別是為了說明什么?
4、墨子認為 “兼相愛、交相利” 難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5、這段文字主要闡述了墨子怎樣的思想主張以及是如何進行闡述的?
答案
1、答案:這句話表達了墨子 “兼相愛、交相利” 的核心觀點,即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利益是相互的,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以此說明實行 “兼愛” 是可行且符合常理的。
2、答案:這句話先是指出像攻城野戰、殺身求名這些百姓都覺得困難的.事,只要君主喜歡,眾人就能去做,通過這樣的對比,引出后文關于 “兼相愛、交相利” 同樣只要君主倡導推行,眾人也能做到的論述,為墨子闡述 “兼愛” 的可行性做鋪墊。
3、列舉晉文公好士之惡衣,其臣皆穿破舊衣服的事例,是為了說明只要君主喜好某種做法,臣子們就會跟著去做,強調君主的喜好對臣民行為的引導作用。
楚靈王好士細要,臣子們為迎合君主節食束腰的事例,同樣用以證明君主的喜好能讓臣子改變行為、去迎合君主。
越王勾踐好士之勇,以焚舟試士,士兵蹈火而死的事例,也是在表明君主倡導的事情,臣民會盡力去踐行,進而類比說明只要君主倡導 “兼相愛、交相利”,眾人也能夠去實行。
4、答案:墨子認為 “兼相愛、交相利” 難以推行不是這件事本身難做,而是 “上弗以為政、士不以為行故也”,也就是君主不把它作為政策推行,士人不把它作為行為準則去踐行的緣故。
5、思想主張:闡述了 “兼相愛、交相利” 的思想主張,強調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關愛、相互使對方得利,并且認為這種做法是容易實行的。
闡述方式:先是指出人們認為 “兼愛” 雖好但難以實行的觀點,然后通過對比像攻城野戰等難事只要君主喜歡眾人就能做到,以及列舉晉文公、楚靈王、越王勾踐等君主喜好影響臣民行為的事例,類比論證只要君主倡導 “兼相愛、交相利”,眾人同樣可以做到,最后點明 “兼愛” 難以推行是因為君主不推行、士人不踐行的原因,條理清晰地對自己的主張進行了論證闡述。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閱讀答案及翻譯】相關文章:
《天下未嘗無魁奇智略之士》閱讀及答案10-12
堯君素閱讀答案及翻譯08-22
老舍《趙子曰》閱讀及答案08-13
《漢士擇所從》閱讀答案及翻譯09-04
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閱讀答案及翻譯09-06
《高儉字士廉》閱讀答案及翻譯10-03
《北史·堯君素傳》閱讀答案及翻譯11-05
高啟《尋胡隱君》閱讀答案及翻譯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