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的藝術》閱讀題及答案
人可以大體分為兩類。一類人慣于對外界的影響(包括別人的思想)起強烈的反應。一類人則消極被動地接受一切事物。前一類人甚至在孩提時期就對別人教給自己的一切提出疑問,并往往叛逆傳統和習俗。他們富有好奇心,要自己去探索事物。第二類人更容易適應生活,而且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更能積累正規教育所傳授的知識。后一類人的頭腦充滿了公認的觀點和固定的看法,而反應型的人則具有較少的固定觀念,他們的思想更自由、更可變。當然,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可按照這兩個極端來劃分,從而隸屬于某一種,但顯然,接近被動型的人是不適于從事研究工作的。
怎樣選擇有前途的人來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是判斷自己是否適宜,這是個難題。列出一連串所需的品格條件對解決問題并無多大幫助,因為目前還沒有一種客觀的手段來衡量所列出的特點。然而,心理學家有一天也許會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可以設計一種實驗,來測驗人們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識。這可以衡量人們好奇心和觀察力的大小,即他發現周圍環境中事物的成功率,因為生活就是一個不斷的發現過程。還可以設計一些實驗,來檢驗人們概括的能力以及能否提出與已知資料相適應的假說的能力。也許對科學的熱愛可這樣來考察:看他們在獲知科學上的`新發現時是高興還是相反,據此進行判斷。
普通的考試并不足以說明學生研究能力的強弱,因為考試往往有利于積累知識的人,而不利于思想家。出色的考生并不一定擅長于研究工作,而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科學家則往往在考試上表現得不好。埃里希完全是靠著考官們的好心而通過醫學畢業考試的,因為考官們很有見識,承認他有特殊的才能。而愛因斯坦則在工藝學校入學考試中不及格。比起那種不加懷疑地接受全部教學內容的學生,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的學生在積累知識方面很有可能處在不利的地位。
我注意到,在英國許多生物學或非生物科學方面的研究人員都是博物學家或者在青年時期曾是博物學愛好者。年輕人愛好博物學的某一學科,進行深入研究,這也許是一種可貴的跡象,說明他有研究的才能。這表明他從研究自然現象中得到興趣,并很想親自通過觀察來認識事物。
目前,挑選有前途的、有研究才能的人,也就是勞斯所說的發現發現者的唯一方法是:給候選人以機會,至少有一兩年的時間來作科學研究的嘗試。除非年輕科學家確實表現了研究方面的能力,否則最好不要給他永久性的研究職位。這種謹慎的態度不僅關系到科學家未來的物質生活和幸福,而且對研究機構也有好處。大學生在校期間最后一年應有機會涉足研究,因為這有助于初步證明某人是否適于做研究工作。一個年輕的畢業生如果采取措施謀求一個研究工作的職位,那就表明他有從事科學研究的真誠愿望,換言之,最優秀的研究人員往往自己挑選自己。
不管科學研究究竟需要何種智力條件,總之大家公認:并不是人人都能從事研究工作而有所成就,正如并非人人都有作曲的才能一樣。然而,缺乏這些條件的人并不等于在其他方面的智力和能力有缺陷。 (選自貝弗里奇《科學研究的藝術》)
1. 從原文看,下列關于性格與研究工作的關系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反應型的人則具有較少的固定觀念,他們的思想更自由、更可變,能成為研究工作者。
B. 消極被動地接受一切事物,這種被動型的人是不適于從事研究工作的。
C. 每一個人并不絕對隸屬于反應型被動型中的一種,所以難以判斷是否適宜研究工作。
D. 人的性格對研究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對科學的熱愛永遠是最基本的品格之一。
參考答案
D
【《科學研究的藝術》閱讀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花香的閱讀題及答案07-11
《鄉愁》閱讀題及答案03-06
背影閱讀題及答案10-08
《等》閱讀題及答案02-06
《選擇》閱讀題及答案08-03
《辣椒》閱讀題及答案07-12
森林閱讀題及答案06-25
《以柔克剛》閱讀題及答案12-20
《害群之馬》閱讀題及答案12-19
《征服》閱讀題及答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