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國志文言文閱讀附答案
張纮字子綱,廣陵人,游學京都,舉茂才,大將軍何進,司空荀爽辟為掾,皆稱疾不就,避難江東,孫策創業,遂委質焉。表為正議校尉,纮與張昭井與參謀。后呂布襲取徐州,因為之牧,不欲令纮與策從事。追舉茂才,移書發遣纮,纮心惡布,恥為之屈。策亦重惜纮,欲以自輔,不遣,曰:海產明珠,所在為寶。楚雖有才,晉實用之。英偉君子,所游見珍,何必本州哉?從討丹楊,策身臨行陳,纮諫曰:夫主將,三軍之所系命也,主公不宜輕脫,自敵小寇,愿麾下重天授之姿,無令國內上下危懼。
建安四年,策遣纮奉章至許宮,留為侍御史。曹公聞策薨,欲因喪伐吳。纮諫,以為乘人之喪,既非古義,若其不克,成讎棄好,不如因而厚之。曹公欲令纮輔權內附,出纮為會稽東部都尉。
初,瑯琊趙昱為廣陵太守,察纮孝廉,昱后為笮融所殺,纮甚傷憤,而力不能討。昱門戶絕滅,及纮在東部,遣主簿至瑯琊設祭,并求親戚為之后,以書屬瑯琊相臧宣,宣以趙宗中五歲男奉昱祀,權聞而嘉之。及討江夏,以東部少事,命纮居守,避領所職。權以纮有鎮守之勞,欲論功加賞。纮厚自挹損,不敢蒙寵,權不奪其志。每從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規諷。初,權于群臣多呼其字,惟呼張昭曰張公,纮曰東部,所以重二人也。
后,權以纮為長史,從征合肥。合肥城久不拔,纮進計曰:古之圍城,開其一面,以疑眾心。今圍之甚密,攻之又急,誠懼并命戮力。死戰之寇,固難卒拔,及救未至,可少寬之,以觀其變。議者不同。會救騎至,數至圍下,馳騁挑戰。權率輕騎將往突敵,纮諫曰: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權納纮言而止。明年將復出軍,纮又諫曰:今麾下值困厄之際,有扶危之功,宜廣開播殖,任賢使能,務崇寬惠,順天命以行誅,可不勞而定也。于是遂止不行。
纮建計宜出都秣陵,權從之。令還吳迎家,道病卒。臨危,授予靖留箋于權,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殷殷。卒時年六十。權省書流涕。
(《三國志吳書》,有刪節)
5.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孫策創業,遂委質焉 委質:呈獻禮物
B.權不奪其志 奪:強行改變
C.誠懼并命戮力 戮力:合力
D.權省書流涕 省:反思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張纮敢于進諫的一組是( )(3分)
①以為乘人之喪,既非古義②纮厚自挹損,不敢蒙寵
③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 ④宜廣開播殖,任賢使能
⑤遣主簿至瑯琊設祭,并求親戚為之后 ⑥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殷殷
A.12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35⑥
7.下面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張纮才華出眾,大將軍、司空都征召他做屬吏,但他都以身體有病推辭不接受。但是后來避難江東時,在孫策的禮遇下,出山擔任正議校尉,和張昭一起輔佐孫策。
B.在曹操想趁孫策去世謀取江東時,張纮以大義勸諫曹操,而曹操也接受了他的建議,并讓張纮出任會稽東部都尉,后來孫權就以東部稱呼張纮。
C.趙昱被笮融滅門,張纮派人祭奠,還托付瑯琊相臧宣為趙昱找宗族中人繼承香火。臧宜從趙氏族中找了一個五歲男孩來繼承趙昱香火,張纮對此很贊賞。
D.自孫策去世后,張纮多次對孫權進諫。即使是臨終時,他還不忘寫信囑咐孫權要從善如流。他還曾建議孫權以秣陵為都城,也得到孫權的認同。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英偉君子,所游見珍,何必本州哉?(3分)
(2)每從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規諷。(3分)
(3)死戰之寇,固難卒拔,及救未至,可少寬之,以觀其變。(4分)
閱讀答案:
文言文閱讀(19分)
5.(3分)D。省:看
6.(3分)B。(②表現他為人謙虛退讓;⑤表現他有情有義。)
7.(3分)C。臧宣的做法,得到的是孫權的贊賞嘉獎。
8.(1)(3分)英武偉岸的君子,被他所結交的人珍愛,為什么一定要從本州搜尋人才呢?(游,結交,1分;見珍,1分;何必哉,1分。)
(2)(3分)張纮常常從容自如地在宴席上陪侍,委婉勸諫,暗中指點,經常有辦法來規勸孫權。(3分)(侍燕、有以、微言為得分點)
(3)(4分)拼死作戰的敵人,本來就難以倉促攻取,趁著救兵未到,可以稍微放松包圍,來觀察形勢的變化。(4分)(死、卒、少各1分,語言通暢1分。)
參考譯文:張纮,字子綱,廣陵人。他去京城游學,被舉薦為茂才。大將軍何進、司空荀爽征召他擔任屬官,他都稱病不去就職。(后來)他去江東避難。孫策創業時,就(登門)獻上禮物給張纮。孫策上表讓張纮擔任正議校尉,張纮與張昭一起為孫策出謀劃策。后來呂布偷襲攻取徐州,趁機擔任徐州牧,不想讓張纮跟著孫策做事。呂布追舉張纮為茂才,(派人)傳送文書征召張纮。張纮內心討厭呂布,認為屈身做呂布的屬下是很恥辱的事情。孫策也十分看重珍惜張纮,想要用他來輔佐自己,不讓張纮去。說:海中出產明珠,所存在的地方才當作是寶物。楚國有人才,晉國可以任用。英武偉岸的君子,被所結交的人珍愛,為什么一定要從本州搜尋人才呢?張纮跟隨孫策討伐丹楊,孫策親身上戰場,張纮進諫說:主將,是三軍性命聯系的關鍵。主公不應該輕率作為,親自攻擊小賊。希望您看重上天授予您的使命,不要讓國內上下人等感到危險害怕。
建安四年,孫策派張纮捧著奏章拜表到許都的皇宮。張纮被(曹操)留下來擔任侍御史。曹操聽說孫策去世,想要趁東吳舉喪討伐。張纮進諫,認為乘人舉喪(進攻),已經不符合古代的仁義之道了,如果沒能攻下,會成為仇敵放棄友好的關系,不如趁這個機會厚待東吳。曹操想要讓張纮輔佐孫權成為(曹家的)附庸,讓張纮出任會稽東部都尉。
當初,瑯琊趙昱擔任廣陵太守,考察舉薦張纮為孝廉,趙昱后來被笮融殺害,張纮非常悲憤,但是卻沒有能力討伐笮融。趙昱門戶滅絕(沒有后代香火)。等到張纮擔任東部都尉時,派主簿到瑯琊設置祭禮,并尋找趙昱的親族做他的后代,張纮寫書信囑托瑯琊相臧宣(為趙昱續繼香火)。臧宣讓趙昱的宗族中的一個五歲男孩承擔趙昱的香火祭祀。孫權聽說這件事以后嘉獎(贊賞)張纮。
等到孫權討伐江夏,因為東部很少有事端,孫權命令張纮留守,空封(東部都尉)職位而不到職做事。孫權因為張纮留守的功勞,想要對他論功行賞。張纮深深地作揖謙讓貶低自己,不敢承受恩寵,孫權不能強行改變他的意愿。張纮常常悠閑地陪同孫權赴宴,委婉勸說,暗中指點,常有辦法來規勸孫權。當初,孫權在眾大臣中,大多直呼臣子的字,只有稱呼張昭為張公,稱呼張纮為東部,這是孫權看重他們兩個人的表現啊。
后來孫權讓張纮擔任長史,跟隨自己征討合肥。合肥城久攻不下,張纮進獻計策說:古代圍城,開啟包圍圈的一面,來讓敵人的心里猜疑。現在包圍如此緊密,進攻又急迫,敵人實在害怕才會合力拼命抵抗。拼死作戰的敵人,本來就難以倉促攻取,趁著救兵未到,可以稍微放松包圍,來觀察形勢的變化。參與商議的人不贊同。恰逢敵人增援的騎兵到達,多次來到包圍圈外,騎馬來回奔馳挑戰。孫權想率輕騎兵突擊敵人,張纮進諫說:這是一個偏將的責任,這不是一個主將應該做的事。孫權采納張纮的建議然后停止出擊。回軍以后,第二年將要再次出兵,張纮又進諫說:現在您正值困難重重之時,有匡扶危難的功勞,應該廣開土地,進行農業生產。任用賢人能吏,致力于寬緩仁慈的工作,順應天命誅殺惡人,可以不用勞累就平定天下。于是孫權停止出兵不再出發。
張纮建議,應該以秣陵為都城,孫權聽從他的建議。孫權讓張纮回到蘇州迎接家眷,在半路上張纮就去世了。臨死之前,張纮留給他的兒子張靖一封信箋帶給孫權,用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這樣的話懇切地勸導孫權。張纮去世時六十歲。孫權看到這封信箋時淚流滿面。
【三國志文言文閱讀附答案】相關文章:
《鄭人買履》文言文閱讀附答案06-08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10-14
文言文閱讀明史題目附答案11-07
中考文言文閱讀題附答案06-23
高中文言文閱讀附答案10-11
文言文閱讀理解題附答案06-12
資治通鑒文言文閱讀附答案06-28
鸚鵡噪虎文言文閱讀附答案07-15
《趙人患鼠》文言文閱讀附答案10-24
《新唐書·杜甫傳》文言文閱讀附答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