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與朱鄂州書的閱讀題以及答案
軾啟。近遞中奉書,必達。比日春寒,起居何似。昨日武昌寄居王殿直天麟見過,偶說一事,聞乏酸辛,為食不下。念非吾康叔之賢,莫足告語,故專遣此人。俗人區區,了眼前事,救過不暇,豈有余力及此度外事乎?天麟言:岳鄂間田野小人,例只養二男一女,過此輒殺之,尤諱養女,以故民間少女,多鰥夫。初生,輒以冷水浸殺,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閉目背面,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嚶良久乃死。有神山鄉百姓石揆者,連殺兩子,去歲夏中,其妻一產四子,楚毒不可堪忍,母子皆斃,報應如此,而愚人不知創艾。天麟每聞其側近有此,輒馳救之,量與衣服飲食,全活者非一。既旬日,有無子息人欲乞其手者,輒亦不肯。以此知其父子之愛,天性故在,特牽于習俗耳。
準律,故殺子孫,徒二年。此長吏所得按舉。愿公明以告諸邑令佐,使召諸保正,告以法律,諭以禍福,約以必行,使歸轉以相語,仍錄條粉壁曉示,且立賞召人告官,賞錢以犯人及鄰保家財充,若客戶則及其地主。婦人懷孕,經涉歲月,鄰保地主,無不知者。若后殺之,其勢足相舉覺,容而不告,使出賞固宜。若依律行遣數人,此風使革。公更使令佐各以至意誘諭地主豪戶,若實貧甚不能舉子者,薄有以周之。人非木石,亦必樂從。但得初生數日不殺,后雖勸之使殺,亦不肯矣。自今以往,緣公而得活者,豈可勝計哉。
佛言殺生之罪,以殺胎卵為最重。六畜猶爾,而況于人。俗謂小兒病為無辜,此真可謂無辜矣。悼耄殺人猶不死,況無罪而殺之乎?公能生之于萬死中,其陰德十倍于雪活壯夫也。昔王濬為巴郡太守,巴人生子皆不舉。濬嚴其科條,寬其徭役,所活數千人。及后伐吳,所活著皆堪為兵。其父母戒之曰:“王府君生汝,汝必死之。”古之循吏,如此類者非一。居今之世,而有古循吏之風者,非公而誰。此事特未知耳。
軾向在密州,遇饑年,民多棄子,因盤量勸誘米,得出剩數百石別儲之,專以收養棄兒,月給六斗。比期年,養者與兒,皆有父母之愛,遂不失所,所活亦數十人。此等事,在公如反手耳恃深契,故不自外。不罪!不罪!此外,惟為民自重。不宣。軾再頓首。
(節選自《蘇軾散文選集》)
閱讀題: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 一項是
A. 昨日武昌寄居王殿直天麟見過 過:造訪
B.此長吏所得按舉 按:按照
C.若實貧甚不能舉子者,薄有以周之 薄:稍微
D. 比期年,養者與兒,皆有父母之愛 比:等到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罰的一組是
A.尤諱養女,以故民間少女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B.咿嚶良久乃死 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C.若后殺之,其勢足相舉覺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D.六畜猶爾,而況于人 蟹六跪而二螯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蘇軾勸朱鄂州“為民解厄除弊”的—組是
①岳鄂間田野小人,例只養二男一女,過此輒殺之
②以此知其父子之愛,天性故在,特牽于習俗耳。
③使召諸保正,告以法律,諭以禍福,約以必行一
④自今以往,緣公而得活者,豈可勝計哉。
⑤居今之世,而有古循吏之風者,非公而誰。
⑥此等事,在公如反手耳。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致書朱壽昌的目的是,通過陳述溺罌的危害和殘忍,建議朱氏采取措施,革除落后風氣,為民解厄除弊。
B.文章第三段從佛禁殺生以殺胎卵為最,進而列舉自己在巴郡時的事,以激勵友人發揚循吏之風,為民造福。
C.本文列舉的溺嬰事件,情節具體,令人慘不忍睹,所申述的革除落后民俗的理由懇摯切實,民情人理。
D.通過本文,我們可以體會到蘇軾那種雖處逆境;仍不忘了解民情世風,有志于為民消災紓難的高尚情懷。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澤成現代漢語。(10分)
(1)量與衣服飲食,全活者非一(3分)
(2)但得初生數日不殺 ,后雖勸之使殺,亦不肯矣。(4分)
(3)王府君生汝;汝必死之。(3分)
參考答案
9.B(按,督查)
10.D(前一“而”,連詞,表遞進;后一“而”,連詞,表并列)
11.D(①是轉述天麟的話;②是從情理上進行分析;③是告之以方法)
12.B(巴郡太守是王濬)
四、(24分)
13.(10分)(1)酌情給些衣服食物,救活的不止一個(量,1分;一,1分;通順1分)
(2)只要做到出生幾天后不殺,以后即使再勸他們殺嬰,他們也不肯了。(但得,只要,1分;雖,即使,1分;通順2分)
3)王太守使你活下來,你一定要用生命為他效力。(生,使……活,1分;死,為……效命,1(分;通順1分)
【與朱鄂州書的閱讀題以及答案】相關文章:
與于襄陽書的閱讀題以及答案08-12
舊唐書的閱讀題以及答案10-04
春雨的閱讀題以及答案03-10
溫暖的橘子的閱讀題以及答案06-05
《樵夫毀山神》閱讀題以及答案11-12
三峽的閱讀題以及答案09-30
朱以撒《開合之間》閱讀題及答案09-07
鮮花閱讀以及答案08-24
回聲閱讀以及答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