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聽穿林打葉聲閱讀答案
蘇軾一首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讀來讀去,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人生需要淡定的情懷。
②淡定,指在名利誘惑面前不為所動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自古至今,能輕名利者不多。東漢將軍馮異算是一個,他為人謙遜低調(diào),每當(dāng)宿營時,將領(lǐng)們就坐在一起爭功,馮異卻常一個人躲在樹下休息,人稱“大樹將軍”。這是在名前的淡定。東漢大臣甄宇也是一個,每年臘月祭祀后,皇帝要賞賜給博士每人一頭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爭執(zhí),甄宇就主動牽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稱“瘦羊博士”。這是在利前的淡定。
③淡定,指在成敗面前的.從容不迫,勝不驕,敗不餒。東晉時,淝水之戰(zhàn)的捷報送到京城時,主帥謝安與客人正在下棋。他拿過捷報閱過,便隨手放在一邊,不動聲色繼續(xù)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沒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卻忍不住問道:“前方戰(zhàn)事如何?”他漫不經(jīng)心地回答:“孩子們已打敗了敵人。”依舊從容安詳。這便是他的淡定涵養(yǎng),“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敗都是過眼云煙。
④淡定,指面對生死時的自若精神。“千古艱難唯一死”,面對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為難能可貴。清代文學(xué)批評家金圣嘆受“抗糧哭廟”案牽連而被朝廷處以極刑,他臨刑前面不更色,還邊酌酒邊說:“割頭,痛事也,快事也;割頭而先飲酒,痛快痛快!” 金圣嘆不懼死亡是何等的泰然啊。
⑤時下,學(xué)習(xí)和工作的壓力使人總處于緊張之中,幸福指數(shù)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懷,大家才能心平氣和,輕看身外之物,直面災(zāi)害和困難,做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云卷云舒。”
20.文章開頭引蘇軾的詞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
21.分析文章論證過程,按要求填空。(4分)
首先_①_ (不超過14個字),其次從名利前的淡泊精神、_②_(不超11個字)、生死面前的自若精神三方面闡釋了_③_ (不超過5個字),最后_④_(不超13個字)
22.請你為下面的兩段材料補(bǔ)寫一個觀點,使之與②③④段構(gòu)成并列關(guān)系。(2分)
昔日,諸葛亮帶領(lǐng)2500名士兵留守西城時,司馬懿率15萬大軍壓境。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唯有諸葛亮方寸不亂并有條不紊地設(shè)下了“空城計”,使司馬懿懷疑城中設(shè)有埋伏,引兵退去。
2011年2月11日,印度外長克里希納在聯(lián)合國發(fā)言時,念錯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騷動,那是相當(dāng)?shù)膶擂巍?煽死锵<{卻微微一笑,頗有大將風(fēng)度地說:“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錯,看來文山會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話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動局面,臺下傳來了善意的笑聲和掌聲。
答:______
(三)閱讀文章(共8分)
20.答案:引出論點;增強(qiáng)文學(xué)性,引發(fā)閱讀興趣。 (共2分.每點1分)
21.答案示例:
①開篇提出人生需要有淡定的情懷(開篇提出中心論點)
②勝敗面前從容不迫的精神
③淡定的內(nèi)涵(淡定是什么)
④提出人生擁有淡定情懷的好處(共4分)
22.答案要點:
淡定,是指面對被動局面時的鎮(zhèn)定態(tài)度。(淡定,是指面對被動局面時的沉著、冷靜的態(tài)度。)
(共2分)
【莫聽穿林打葉聲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聽雪閱讀答案09-01
母親莫言閱讀答案03-06
劉長卿 《聽彈琴》 閱讀答案05-08
劉長卿《聽彈琴》閱讀答案11-02
莫言《大風(fēng)》閱讀及答案11-01
打樹許仙閱讀答案10-09
聽雨季羨林的閱讀答案11-27
《聽泉》閱讀理解及答案07-20
莫言三影的閱讀答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