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別在被放大的網絡輿情中誤讀中國的語文現代文閱讀題及答案
別在被放大的網絡輿情中誤讀中國
①近有媒體提起一個意味深長的話題網絡輿情并不完全等同現實民意,分析的是看起似乎矛盾的紅會現象:一方面這個組織遭遇信任危機,雅安地震后的募捐遭遇一片罵聲,一方面卻能收到價值超過5.66億元的社會捐贈款物,占所有捐款的53%以上。該文的結論是:中國紅十字會盡管遭遇信任危機,但在社會上仍有相當高的信任度。網絡輿情與現實民意之間,有著巨大差異。
、谶@個判斷觸及了人們常有的一個認知誤區,即容易放大網絡輿情,尤其是整天生存在微博中和習慣從網絡中獲取信息的人,更容易把網絡輿情當成全部民意,從而對中國社會作出有很大誤差的判斷。對這種斷裂,一個網友說得非常好:看微博感覺明天社會就要亂了,去菜場兜一圈又發現,啥事兒也沒有,一百年也不會亂。
、鄞_實如此,就拿微博說,身在其中的人每天從中接受到的都是負面信息和負面情緒:拆遷悲劇、紅會丑聞、人倫慘劇、官員吃喝、公車私用、群體性沖突、警察打人、企業污染等,仿佛身邊到處都是壞消息。其實,現實生活遠非都是這些,網絡輿情需要重視,但不要誤以為網絡上的聲音就代表了民意,那至多只是民意的一部分。
④中國有10多億人,上網的人畢竟不是多數,而且,多數上網的人其實也并不發言,這使得網絡輿情的代表性很有限。
、萆钤诰W絡世界的人,易把網絡聲音當成多數民意,這是環境形成的幻覺。人們的視界大多狹隘和封閉,習慣把自己生活的環境當成整個世界。
整個生活在網絡中,通過刷微博獲取信息,在論壇中與人交流,很容易就把新媒體和社交平臺這些虛擬平臺想象成中國的輿論場,以為它們代表著中國的多數民意了。
因為微博上負面情緒比較集中,就誤以為中國的基調就是負面的;網絡上壞消息處處可見,就以為社會處處都是壞消息;微博上整天群情激憤、充斥著濃烈的仇富仇官情緒,就以為這個社會已經分裂和混亂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了。
、捱@是典型環境造成的錯覺,其實,中國遠比網絡所呈現出的輿情要復雜得多,民意遠比網絡更多元。網絡輿論場,只是中國民意輿論場的一部分,因為這個輿論場最積極最活躍,最有話語權,也最有影響力,我們常常誤以為這里就是民意的全部。
⑦意識到網絡輿情的局限性,并不是漠視它,而是清醒地意識到這些聲音并非民意的全部,只是一部分。只因網絡的強大,讓那部分片面的、情緒化的聲音放大了,甚至在傳播中扭曲了。
、喈斚,因為網絡表達的途徑最暢通,人們的表達過于依賴網絡,網絡聲音就被過度放大了。別在被放大的網絡輿情中誤讀中國,這對于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非常關鍵。有必要明白,網絡上的中國也不是真實中國的全部。拓展多元的表達途徑,讓人們有話有處說,有理有處講,有更多的地方去表達,在人大表達,在媒體表達,在法庭上表達,當一個社會不那么過度地依賴網絡,不是什么都逼到到網上發個帖子、到微博上吸引關注時,也許網絡才不會那么亢奮。
選自2013年5月3日《中國青年報》有刪改
1.下列對原文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中國遠比網絡所呈現出的輿情要復雜得多,民意遠比網絡更加多元。
B.網絡輿情與現實民意之間,有著巨大差異,網絡輿情常常是片面的、情緒化的,具有局限性。
C.中國人有話無處說,有理無處講,只能選擇依賴網絡表達負面信息和負面情緒。
D.拓展多元的表達途徑是避免網絡輿情被放大的有效途徑。
2.為什么說網絡輿情往往是被放大的。請結合文章簡要概括。
3.分析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
參考答案
1.C
2.①上網的人不是多數,網絡輿情代表的只是民意的一部分。②生活在網絡世界的人世界大多狹隘和封閉,習慣把自己生活的環境當成整個世界。③網絡輿論場最積極最活躍,最有話語權,也最有影響力。
3.①先由雅安地震后似乎矛盾的紅會現象,引出網絡輿情容易被放大的話題。②接著分析了網絡輿情容易被放大的原因。③最后提出意識到網絡輿情局限性的意義以及避免網絡輿情被放大的做法。
【別在被放大的網絡輿情中誤讀中國的語文現代文閱讀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現代文閱讀題與答案08-23
《烏鎮》 現代文閱讀題答案11-18
別踩疼了雪 現代文閱讀及答案06-14
關于輪椅上的勇士語文現代文閱讀題及答案07-10
往事悠悠現代文閱讀題及答案10-12
螞蟻唱歌現代文閱讀題答案10-19
母親井現代文閱讀題及答案11-07
發現母親的現代文閱讀題及答案11-10
幽徑悲劇現代文閱讀題及答案09-10
中國篆刻藝術現代文閱讀及答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