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中國文化的陽剛與陰柔閱讀答案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談中國文化的“陽剛”與“陰柔”
《周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古人主張將天地之正氣定位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追求一種以陽剛為主、剛柔相濟、陰陽和諧的價值取向。“陽剛文化”一度成為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精神境界。孟子主張“養吾浩然之氣”的大丈夫氣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墨家“尚力”(崇尚人自己的力量)、“非命”(否認外在命運),主張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艱苦奮斗的精神;等等,都構成了“陽剛文化”的特色。幾千年來,這種“陽剛文化”滲透于中華大地的深處,在各種艱難的環境下維系了民族生存的根基,使中華民族得以自強不息,生長壯大。同時,它也造就了無數優秀的民族兒女,其中不乏頂天立地、驚天動地的英雄豪杰。他們剛毅果決,不屈不撓,胸懷寬廣,敢作敢為,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和驕傲。他們以博大的胸懷、深邃的目光、崇高的精神、豪邁的氣概,通過艱苦卓絕的奮斗,成就了中華民族的偉業,為人類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這是中華文化中主要的、也是最光明的一面。
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與“陽剛文化”相對的“陰柔文化”在漢以后歷代王朝的扶持下也逐漸滋生起來,給中華文化的發展帶來了相反的影響。
“陰柔文化”最初以老子的道家學說為代表。老子認為“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主張無為,“致虛極,守靜篤”,“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他有一個著名的比喻:牙齒掉光了,舌頭還在(證明柔勝于剛)。莊子及以后的道家代表人物更主張要以“心齋”“坐忘”,達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為能事,相信可以憑借“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至”。老莊的陰柔思想雖然遭到荀子等人的批判,但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尚柔”的因素。例如,孔子曾主張“無欲”,與道家“尚柔”的規則一致。正如魯迅指出的,儒道兩家都“尚柔”,所不同的是,“道以柔退守”,道家的特點是陰柔;“儒以柔進取”,儒家的特點是陽柔;法家的“法、術、勢”主張則有點“陰剛”的味道。總之,先秦時期中華文化所顯現的至少還是一種有剛有柔、陰陽剛柔雜處交錯的面貌。
但是,從漢代“獨尊儒術”開始,“陰柔文化”逐漸走上了實際的主導地位。董仲舒將陰陽剛柔加以人格化的闡釋和推行,是這一轉折的標志。他提出“貴陽而賤陰”原則,并將其與“王道之三綱”聯系在一起,認為君臣、父子、夫妻之間的關系,就是陽與陰的關系:“丈夫雖賤皆為陽,婦人雖貴皆為陰”,“諸在上者皆為其下陽,諸在下者皆為其上陰!边@種比附和分割,顯然是為推行其綱常政治服務的。這樣一來,“陽剛文化”就在這種比附和分割中被消解了。例如:以男人為陽,以女人為陰,已然意味著對婦女的歧視和壓迫;而以“在上者為陽,在下者為陰”,則使絕大多數男人也被劃入陰柔的行列,男人在社會政治生活中處于婦女在家庭中同樣的境地。可見,將“陽”歸于“在上者”,將“陰”歸于“在下者”,同時又主張“貴陽而賤陰”,就無疑起到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因為人人都有“陰陽”兩面,對下對上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另一方面,因為“在下者”終究是絕大多數人,要求他們處“陰”境而尚“柔”道,就會壓抑多數人。即便是最高的“在上者”皇帝,在“天”的下面也要“敬天法祖”,保持謙抑。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統治者通過各種強制和教化推行這樣的“抱陰守雌”文化,從心理和行為上壓抑了社會上的陽剛之氣,造成一種普遍的心理狀態和社會風氣,使“陰柔文化”實際上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姿態。
(節選自2012年6月15日《北京日報》)
1.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A.“陽剛文化”一直是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精神境界。
B.中國早期,“陽剛文化”在各種艱難的環境下維系了民族生存的根基。
C.“陰柔文化”在漢以后開始滋生起來,給民族文化造成了另一種風格。
D.中華文化顯現出一種有剛有柔、陰陽剛柔雜處交錯的面貌。
E.董仲舒將陰陽剛柔加以人格化的闡釋和推行,使“陰柔文化”走上了主導地位。
2.根據文意,下列推斷中合理的一項是( )
A.“陽剛文化”是中華文化中主要的、也是最光明的一面。
B.老子的道家學說是“陰柔文化”的代表之一。
C.儒家與道家相同,都主張“尚柔”。
D.君臣、父子、夫妻之間的關系,是陽與陰的關系。
3.根據文意,說說“陽剛文化”與“陰柔文化”分別給中華文化的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4.文章說,“陽剛文化”“造就了無數優秀的民族兒女,其中不乏頂天立地、驚天動地的英雄豪杰”。你理解的“陽剛文化”的內涵有哪些?請古今各舉一例,說說你對文章該觀點的理解。
一、1.BC 解析:A項太絕對,原文說“‘陽剛文化’一度成為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精神境界!盌項以偏概全,原文是“先秦時期中華文化所顯現的至少還是一種有剛有柔、陰陽剛柔雜處交錯的面貌!盓項夸大作用,原文是“從漢代‘獨尊儒術’開始,‘陰柔文化’逐漸走上了實際的主導地位。董仲舒將陰陽剛柔加以人格化的闡釋和推行,是這一轉折的標志。”
2.B 解析:A項張冠李戴,原文是“幾千年來,這種‘陽剛文化’……造就了無數優秀的民族兒女,他們……成就了中華民族的偉業,為人類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這是中華文化中主要的、也是最光明的一面”。C項是非顛倒,原文是“儒道兩家都‘尚柔’,所不同的是,‘道以柔退守’,道家的特點是陰柔;‘儒以柔進取’,儒家的特點是陽柔”。D項只是董仲舒等人為維護綱常政治所持的觀點。
3.(1)①“陽剛文化”在各種艱難的環境下維系了民族生存的根基,使中華民族得以自強不息,生長壯大;②它也造就了無數優秀的民族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的偉業,為人類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2)①“陰柔文化”造就了部分讀書人懂得謙抑,淡泊名利,獨善其身的思想;②造成了對婦女、下層人士的歧視和壓迫的不良思想;③從心理和行為上壓抑了社會上的陽剛之氣,讓大多數人感到壓抑,甚至造成分裂的人格。
4.示例:(1)“陽剛文化”的內涵有: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剛毅果決,不屈不撓;胸懷寬廣,敢作敢為。(2)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敢作敢為,堅持變法,矢志不渝;現代作家朱自清寧死不買美援面粉,他對妻子說:“人窮志不窮,我們要做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決不乞求美國的所謂恩賜!闭侵袊摹瓣杽偽幕庇绊懥怂麄兊木衽c氣質,造就了他們的不朽功業與偉大氣魄。
【談中國文化的陽剛與陰柔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談自立》閱讀答案11-27
《談文學》閱讀答案09-11
《談寫字》閱讀答案11-07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08-23
談靜的閱讀答案08-21
《談禮貌》的閱讀答案11-05
《談自立》的閱讀答案08-03
《談讀書》閱讀答案07-01
談白菜閱讀答案09-23
談靜閱讀答案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