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土地的誓言語文閱讀理解附答案匯總
閱讀理解能力是一種高度的鑒賞能力,是學習語文的重要內容。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呢?要想快速提高語文閱讀能力,需要同學們在反復完成閱讀習題中積累和磨練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土地的誓言語文閱讀理解附答案,僅供各位同學參考和學習,旨在讓同學們更好的把握文章的重點內容,并有所啟發和收獲。
土地的誓言語文閱讀理解附答案1
閱讀下面《土地的誓言》節選文段,完成后面題目。
故鄉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東風吹起的時候,土壤的香氣便在田野里飄揚。河流淺淺地流過,柳條像一陣煙雨似的竄出來,空氣里都有一種歡喜的聲音。原野到處有一種鳴叫,天空清亮透明,勞動的聲音從這頭響到那頭。秋天,銀線似的蛛絲在牛角上掛著,糧車拉糧回來,麻雀吃厭了,這里那里到處飛。稻禾的香氣是強烈的,碾著新谷的場院轆轆地響著,多么美麗,多么豐饒……沒有人能夠忘記她。我必定為她而戰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夜夜我聽見馬蹄奔馳的聲音,草原的兒子在黎明的天邊呼喚。這時我起來,找尋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鄉。我向那邊注視著,注視著,直到天邊破曉。我永不能忘記,因為我答應過她,我要回到她的身邊,我答應過我一定會回去。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而我將用我的`淚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穢和恥辱。
1、此文段表達了作者對故鄉怎樣的思想感情?
2、文中描寫了故鄉哪兩個季節的景物風情?分別從什么角度來寫的?
參考答案:
1、表現了作者熱愛家鄉,思念家鄉的感情。
2、描寫了春天和秋天的景色。角度:視覺、嗅覺、聽覺。
土地的誓言語文閱讀理解附答案2
一.整體感悟課文 后回答:
1.如何理解本文的標題——“土地的誓言”?
2.怎樣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中的“泛濫”與“在那田壟里埋葬過我的歡笑”中的“埋葬”這兩個詞語的確切含義?
3.為什么文章起初寫“關東大地”用“她”來稱呼,而到了后面時卻改口說“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
4.你知道作者為什么要選取“白樺林”“蒙古駒”“奔馬群”“紅高粱”“黑土地“作為描寫對象嗎?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二.課內語段閱讀
對于廣大的關東原野,我心里懷著熾痛的熱愛。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召喚我回去。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涌著熱血,因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
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著一把泥土的時候,或者當我回想起兒時的往事的時候,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群,深夜嗥鳴的蒙古駒,我聽見皮鞭滾落在山澗里脆響;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奔馳的鹿群,帶著松香氣味的煤塊,帶著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遠的車鈴,晴天里馬兒戴著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著,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這時我聽到故鄉在召喚我,故鄉有一種聲音在召喚著我。她低低地呼喚著我的名字,聲音是那樣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總是被這種聲音所纏繞,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夢中突然驚醒的時候,我都會突然想到是我應該回去的時候了。
我必須回去,我從來沒想過離開她。這種聲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選擇的。這種聲音已經和我的心取得了永遠的溝通。當我記起故鄉的時候,我便能看見那大地的深層,在翻滾著一種紅熟的漿液,這聲音便是從那里來的。在那亙古的地層里,有著一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噴涌著血液一樣。這個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會感到她在跳躍,和我的心的跳躍是一樣的。它們從來沒有停息,它們的熱血一直在流,在熱情的默契里它們彼此呼喚著,終有一天它們要匯合在一起。
1.解釋下列詞語
①熾痛:
②亙古:
2.指出文中加“·”的詞語各指代什么內容?
①她:
②這種聲音:
③這個:
3.請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4.作者在這段中列舉了哪些東北特有的景色,物產,作者是從哪些角度進行描繪的?
5.如何理解文中所說的“紅熟的漿液”?這一聯想準確嗎?為什么?
6.文中“不得不回去”、“應該回去”、“必須回去”三者之間有什么細微的差別?
7.將下列句子改為肯定的陳述句,并談談這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喚我回去。
8.理解下列各句的含義
①這種聲音已經和我的心取得了永遠的溝通。
②它們從來沒有停息,它們的熱血一直在流,在熱情的默契里它們彼此呼喚著,終有一天它們要匯合在一起。
9.文中應用呼告手法,直接對土地傾訴自己的熱愛、懷念、眷戀,并將傾訴對象擬人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0.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并加以分析。
三.深入探究下列問題
1.有人認為課文中有些詞語排列過多,可以刪除,你的看法如何呢?
2.課文從哪些方面體現了作者濃郁的抒情風格與獨特的抒情方式?
參考答案:
一.
1.要點:“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發出的誓言”。
2.“泛濫”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沒土地”,又引申為“思想、事物到處擴散”。細細品味這一詞語會覺得十分貼切:作者心情正如決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濫奔流,作者那激憤狂歡的心情用了“泛濫”來形容較之“澎湃”“涌動”等詞語更多了幾分野性和難以駕馭的力量。 昔日的快樂歡笑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憤。作者的歡笑已經“死”了,它已被埋葬在故鄉的田壟間。所以,“埋葬”一詞更能表達作者沉重的感覺和悲憤的情緒。
3.人稱的變化實際是情感的變化的結果。文章開始用第三人稱,是因為感情起初比較平穩,但隨著作者情緒一步步的激動,作者就不滿足于使用第三者介紹的人稱代詞“她”了,于是拋開讀者直接與自己所敘述的對象進行對話交流,對土地以“你”相稱,情感顯得更加直接迫切。這在修辭上叫做“呼告”,具有強烈的修辭效果。
4.因為這些景物都是東北所特有的,展現了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思念故鄉,熱愛故鄉的感情。
二.
1.
①熱烈而深切
②遠古
2.
①關東原野
②呼喚我名字的.聲音
③在那亙古的地層里,有著一股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噴涌著血液一樣
3.對于廣大的關東原野,我心里懷著熾痛的熱愛。
4.白樺林、紅高粱、馬群、蒙古駒、黑土地 聽覺、視覺、嗅覺、味覺
5.指沸騰的巖漿。因為他的內心也正如地下沸騰的巖漿一樣,在燃燒、在沸騰、在奔涌,欲噴涌而出。
6.“不得不回去”帶有一定的被迫的意味,“應該回去”表示理所當然,“必須回去”則有一定之意,帶有命令的口氣。語氣逐級加強,態度愈加堅定
7.我時時刻刻都能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時時刻刻都能聽見她召喚我回去。雙重否定句加強了肯定的語氣,強調了作者那種強烈的思鄉之情。
8.①表示我同故鄉已經息息相通,我要回到故鄉去,故鄉也需要我回去。
②我同故鄉之間存在一種血肉聯系,我思念故鄉,終有一天我會回到故鄉去。
9.激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10.略。
三.
①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如,不刪的理由:作者傾訴式的語言,景物疊印畫面的意境,體現作者華麗、濃郁的抒情風格。可刪去的理由:復雜、累贅,讓人閱讀時應接不暇,跳躍性強,不適宜一般讀者閱讀。
②要點如下:運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對土地傾訴自己的熱愛,懷想,眷念,并且將傾訴對象擬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稱,隱含將土地比做“母親”的意思。選擇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組成疊印的一個又一個畫面,像電影鏡頭一樣閃現,展示了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大量運用排比,造成連貫的、逐漸增強的氣勢。有憂傷、舒緩的回憶,有強烈急切近乎吶喊的誓愿,敘述方式和內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應,形成文章的波瀾與節奏。
土地的誓言語文閱讀理解附答案3
一、認真閱讀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原野上怪誕的狂風一段,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在這段話中列舉了哪些東北特有的景色、物產?
2.作者用了大量的詞語形容東北地區的種種事物,你覺得哪些詞語用得好,能夠引起你豐富的聯想?
3.有人說這段話排列的`詞語過多,不夠簡潔,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刪掉,比如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為什么?
本題意在揣摩精彩語段,通過揣摩語言感知文章寫作特色。
第1小題提示學生注意這段話中密集的意象,如白樺林、紅高粱、馬群、黑土地等等。抓住這些特點,能充分體會到東北的地域特征。
第2小題,品味形容詞和短語的修飾作用。這段話用了大量的形容詞和短語修飾事物,使事物帶上豐富的、耐人尋味的意味。細心品味這些形容詞的修飾作用,并且強調語言引起的聯想,著眼點在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品味語言。如斑斕、奔馳、幽遠等等,都引發讀者的聯想。
【土地的誓言語文閱讀理解附答案】相關文章:
《背影》閱讀理解附答案08-30
老馬閱讀理解附答案02-24
父子閱讀理解附答案06-12
水仙閱讀理解(附答案)07-20
《科學是美麗的》閱讀理解附答案07-27
《溪水》閱讀理解題附答案06-07
生活是美好的閱讀理解附答案07-01
《想北平》閱讀理解(附答案)07-18
春暖花開閱讀理解附答案09-29
《咳嗽天鵝》閱讀理解附答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