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浩初序》閱讀答案
送僧浩初序
柳宗元
、偃逭唔n退之與余善,嘗病予嗜浮屠言,訾予與浮屠游。近隴西李生礎自東都來,退之又寓書罪予,且曰:“見《送元生序》,不斥浮屠!
、 浮屠誠有不可斥者,往往與《易》《論語》合,誠樂之。其于性情奭[shì]然,不與孔子異道。退之好儒,未能過楊子,楊子之書,于莊、墨、申、韓皆有取焉。浮屠者,反不及莊、墨、申、韓之怪、僻、險、賊耶?曰:“以其夷也!惫恍诺蓝庋梢砸模瑒t將友惡來、盜跖,而賤季札、由余乎?非所謂去名求實者矣。 吾之所取者與《易》《論語》合,雖圣人復生,不可得而斥也。退之所罪者其跡也,曰:“髡而緇,無夫婦父子,不為耕農蠶桑而活乎人。 若是,雖吾亦不樂也。退之忿其外而遺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韞玉也。吾之所以嗜浮屠之言以此。
、叟c其人游者,未必能通其言也。且凡為其道者,不愛官,不爭能,樂山水而嗜閑安者為多。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組為務以相軋也,則舍是其焉從?吾之好與浮屠游以此。
④今浩初閑其性,安其情,讀其書,通《易》《論語》,唯山水之樂,有文而文之。又父子咸為其道,以養而居,泊焉而無求,則其賢于為莊、墨、申、韓之言。而逐逐然唯印組為務以相軋者,其亦遠矣。李生礎與浩初又善。今之往也,以吾言示之。因北人寓退之,視何如也。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訾予與浮屠游 訾:指責
B.則將友惡來、盜跖 友:以……為友
C.吾之所以嗜浮屠之言以此 嗜:貪求
D.有文而文之 文:修飾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①吾之所取者與《易》《論語》合
、谑汲贾馀V畷r,所見無非牛者
B.①且凡為其道者,不愛官,不爭能
②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C.①果不信道而斥焉以夷,則將友惡來、盜跖
、谟堩標角椋瑒t告訴不許
D.①今之往也,以吾言示之
、谔钊还闹屑冉,棄甲曳兵而走
7.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儒家的傳統思想出發,韓愈極力避佛,指斥佛教徒剃發入釋門,不婚不育,不勞動卻靠別人過活,這與儒家的思想觀念大相徑庭。在這一點上,柳宗元與韓愈是不一致的。
B.作者認為浮圖不可排斥,其原因一是佛家思想常常與《周易》《論語》的思想相契合,并不與孔子的學說思想矛盾;二是僧人不愛官,不顯能,遠非那些“逐逐然唯印組為務以相軋者”可以相比。
C.韓愈認為佛教是西方宗教,應排斥,而柳宗元卻強調去名求實,強調從本質上看問題:不能因為外來文化是外來的,就一律采取自我封閉的做法去排斥、拒絕它,而不去吸收、容納它。
D.文章最后一段描繪了浩初閑淡寧靜的性情、對《易經》《論語》的理解、尋求山水之樂和所具備的文才等,借此暗點自己與浩初游的理由。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退之忿其外而遺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韞玉也。(3分)
(2)與其人游者,未必能通其言也。(3分)
(3)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組為務以相軋也,則舍是其焉從?(4分)
9.、用“\”給下列文段斷句。
高祖始受隋禪則議除之當時群臣材識不遠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闡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
答案
5、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解題時應聯系語境, 據詞推義。 嗜:愛好,特別喜好。
6、答案:A(助詞,放在動詞前,與動詞組成名詞性詞組) 解析: B.代詞,……的'人 / 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C.連詞,那么 / 轉折連詞,卻。 D.代詞,他/襯音助詞,無義。
7、答案:A 解析: 在這一點上兩人是相同的。
8、 (1)(3分)退之因厭恨其外表而丟棄其內在合理的內容,這是 只知道璞石卻不知道璞石中還蘊藏著美玉。
關鍵詞:忿其外/遺其中/韞。
(2)(3分)與佛教僧侶(那些人)交往的人,不一定要通曉他 們的學說。
關鍵詞:游/未必/言
(3)(4分)我憎恨世上那些一心為當官而奔走不停并且相互傾 軋的人,那么除了僧人,我還能跟從誰呢?
9、答案: 高祖始受隋禪/則議除之/當時群臣//材識不遠 /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闡圣明/以 救斯弊/其事遂止 (劃“/”處為必斷處,劃“//”處為可斷可不斷處)
【《送僧浩初序》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送蔡元振序》閱讀答案10-12
曾鞏《送丁琰序》閱讀答案11-29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5篇)03-29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5篇03-28
曾鞏《送丁琰序》閱讀附答案12-16
《送蔡元振序》閱讀答案及翻譯11-14
文言文《送丁琰序》閱讀答案01-02
《預浩造塔》閱讀答案07-09
韓愈《送孟東野序》閱讀答案及賞析12-26
曾鞏《送丁琰序》閱讀題及答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