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芙蓉樓送辛漸閱讀及答案參考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試題,試題有助于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你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是好試題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芙蓉樓送辛漸閱讀及答案參考,歡迎閱讀與收藏。
芙蓉樓送辛漸閱讀及答案參考1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相關試題及閱讀答案
⑴一二句是怎樣寫出了送朋友辛漸時的離情別緒的?
答案:首句寫秋雨連江,夜暮降臨,以淒清的景物來襯托離情別緒;二句寫清晨霧中的遠山,顯得分外孤獨,“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離情。
⑵這首詩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作者不因流落他鄉(xiāng)而改變志節(jié),始終保持著高尚純潔品格和堅強、樂觀的精神。
(3)結句“一片冰心在玉壺”是這首詩的詩眼所在。“冰心”和“玉壺”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寓意?
答:冷而潔,有冷于名利而潔身自好之意。
(4)請你說說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答:作者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表明自己沒有追求功名富貴的欲念,堅持玉潔冰清操守的情懷。
(5)賞析“一片冰心在玉壺”。
答: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堅守高潔、清白的品格的志向。
注釋
芙蓉樓:原名西北樓,在潤州(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西北。
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這首詩是作者在江寧做官時寫的。
寒雨:秋冬時節(jié)的冷雨。
連江:滿江。
吳:古代國名,這里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zhèn)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平明:天亮的`時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
孤:獨自,孤單一人。
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一片冰心在玉壺:我的心如晶瑩剔透的冰貯藏在玉壺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純潔的心。
韻譯
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朋友呵,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
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譯文
來到鎮(zhèn)江,正是一個滿江寒雨的夜晚,黎明送別好友,更顯得楚山影孤形單。
遠在洛陽的親友如果問起我的情況,就說我心地純潔,像玉壺中的冰一樣。
賞析:
《芙蓉樓送辛漸》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jié)。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后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這首詩令人千古傳誦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白了自己永遠純潔無瑕的心。
芙蓉樓送辛漸閱讀及答案參考2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嚴員外
李嘉祐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君去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
1.試結合劉詩的尾聯(lián)“君去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與王詩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分析兩首詩的主人公在個人經歷和情感上的異同點。(6分)
閱讀答案:
1、相同點:都遭貶謫;都是與好友短暫相聚又將別離;都有依依不舍之情。不同點:
①王詩借“冰心在玉壺”來隱喻自己的志行高潔,和雖遭貶謫卻不改其高潔情操的決心。同時也表現(xiàn)出詩人不肯屈從于惡勢力的頑強斗爭精神。
②劉詩用“青袍誤儒生”這句牢騷話,直接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在唐朝貞觀年間,八九品的小官員的官服是青色的。他認為自己滿腹才華,當這一類小官員,是很失意的,簡直是在耽誤自己的前程。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句情感與手法的對比鑒賞能力。解答此類試題,可先分別分析兩首詞(詩)的句子各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什么情感,然后進行對比,找出異同。本題中,兩首詩歌表現(xiàn)出的都是詩人人生悲慘命運的體現(xiàn),人生遭遇各種各樣的貶謫,如“君去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以及“一片冰心在玉壺”,與好友短暫相離,又無奈的分別,如“君去若逢相識問”“平明送客楚山孤”,展現(xiàn)出一種依依惜別的人生不舍情懷。王昌齡的詩歌意思是:在這春風乍起的日子,我們的船停泊在蘇州城外,水國的天氣帶著初春的寒意,忽陰忽晴。蒙蒙細雨不覺潤濕了衣服,自己卻沒有注意到;樹上的花朵飄落到地上,聽不到一點響聲。薄暮時你離開了,夕陽下江上孤帆遠去;湖南碧草如茵,綿延萬里,充滿了我的惜別深情。如果有相識之人問到我的境遇,請你轉告他們,我命途多舛,已是被青袍所誤的一介書生。作者通過“一片冰心在玉壺”來展現(xiàn)出自己的高潔志向,即便是遭受貶謫,卻仍然不改內心的高潔情操,極其鮮明的展現(xiàn)出不屈從于惡勢力,凸顯出一種頑強的斗爭意識。劉長卿的.詩歌意思是: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全詩充滿著一種牢騷,詩歌通過直接抒發(fā)自己怨天尤人的情調,展現(xiàn)出自己內心的滿腹才華,但得不到重用,內心極為不高興。據(jù)此分析即可。
芙蓉樓送辛漸賞析:
此詩為一首送別詩。“寒雨連江夜入?yún)恰保悦傻臒熡昊\罩著吳地江天,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頭上。“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wěn)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tài)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但是,這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正好展現(xiàn)了一種極其高遠壯闊的境界。中晚唐詩和婉約派宋詞往往將雨聲寫在窗下梧桐、檐前鐵馬、池中殘荷等等瑣物上,而王昌齡卻并不實寫如何感知秋雨來臨的細節(jié),他只是將聽覺、視覺和想象概括成連江入?yún)堑挠陝荩源笃境鰸M紙煙雨,這就用浩大的氣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漸即將登舟北歸。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一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后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自從開元宰相姚崇作《冰壺誡》以來,盛唐詩人如王維、崔顥、李白等都曾以冰壺自勵,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齡托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報,而是傳達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詩人在這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正是基于他與洛陽詩友親朋之間的真正了解和信任,這決不是洗刷讒名的表白,而是蔑視謗議的自譽。因此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蘊景中,本是盛唐詩的共同特點,而深厚有余、優(yōu)柔舒緩。此詩那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僅烘托出詩人送別時的孤寂之情,更展現(xiàn)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毅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于玉壺的比象之間又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lián)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使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渾成,不著痕跡,含蓄蘊藉,余韻無窮。
【芙蓉樓送辛漸閱讀及答案參考】相關文章:
芙蓉樓送辛漸賞析07-30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08-30
《芙蓉樓送辛漸》唐詩鑒賞08-05
《芙蓉樓送辛漸》詩詞賞析05-19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全文及鑒賞10-21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原文、鑒賞09-29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原文及賞析08-23
古詩《芙蓉樓送辛漸》教學設計09-13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譯文及釋義09-12
古詩《芙蓉樓送辛漸》的全文及翻譯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