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安徒生夜鶯閱讀答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安徒生夜鶯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①我喜歡躺著讀書,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已有二十多年了,從枕邊掠過的書,自然是少不了的。
②十七八歲,我讀師專的時候,開始了真正的讀書。每到寒暑假,最愜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鄉(xiāng)的火炕上看書。至于讀了些什么,已經記不清了,但讀書的氛圍卻歷歷在目。夏天時,聞夠了墨香,我會敞開窗子,嗅花圃攪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氣;冬天時,窗外的北風吹得窗紙刷拉拉響,我便把書頁也翻得刷拉拉響。疲倦的時候,我會撇下書,趴在窗臺看風景。窗外的園田被雪花裝點得一片潔白,像是老天鋪下來的一張紙。
③如果說枕頭是花托的話,那么書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個,花瓣卻是層層疊疊的。每一本看過的書,都是一片謝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當做標本,作為永久的珍藏;有的則因著庸常,隨著風雨化作泥了。
④這二十多年來,不管我的讀書趣味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有一類書始終橫在我的枕畔,就像一個永不破碎的夢,那就是古詩詞。夜晚,讀幾首喜歡的詩詞,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時心里暖暖的。
⑤我最喜歡的詞人,是辛棄疾。一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讓我對他的詞永生愛意,《稼軒集》便是百讀不厭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陸游、蘇軾、李清照、李煜、納蘭性德、溫庭筠、黃庭堅、范仲淹,也都令我喜愛。有的時候,讀到動心處,我會忍不住低聲吟誦出來,好像不經過如此“咀嚼”,就愧對了這甘美至極的“食糧”似的。
⑥我父親最推崇的詩人,就是曹植了。因為愛極了他的《洛神賦》,我一出生,父親就把“子建”的名字給了我。長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讀過《洛神賦》,總覺得它的辭藻過于華麗,濃艷得有點讓人眼暈。直到前幾年,我的個人生活遭遇變故,再讀《洛神賦》,讀出了一種樸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驚鴻一現,頃刻間就化做煙波了。“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xiāng)”,“恨人神之道殊兮”,這才是曹植最想表達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賦》,寫出了愛情的短暫,圣潔,美好,寫出了世事的無常。我真的沒有想到,曹植在詩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來父親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現在讀《洛神賦》,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⑦中國的古典詩詞,意境優(yōu)美,禪意深厚,能夠開啟心智。當你憤慨于生活中種種的不公,卻又無可奈何時,讀一讀黃庭堅的“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你就會獲得解脫。而當你意志消沉、黯然神傷時,讀一讀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你就會覺得所有的不快都是過眼云煙。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古詩詞就是我枕畔的《圣經》。
⑧這些偉大的詩人,之所以能寫出流傳千古的詞句,在于他們有著對黑暗永不妥協(xié)的精神。他們高潔的靈魂,使個人的不幸得到了升華。杜甫評價李白時,曾滿懷憐惜和憤懣地寫道:“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而這是那個時代大多數詩人坎坷命運的真實寫照!個人的生死,在他們眼里,不過草芥,所以他們的詩詞才有著大悲憫、大哀愁,這也是我深深喜愛他們的原因。
⑨我常想,我枕邊的一冊冊古詩詞,就是一只只夜鶯,它們棲息在書林中,婉轉地歌唱。它們清新、濕潤,宛如上天撒向塵世的一場宜人的夜露。
(有刪改)
1、文章第一段加點的“掠”字用得十分奇妙,請作具體分析。(3分))
2、文章第②段作者為什么要著意刻畫夏天和冬天的窗外之景?請作簡要分析(3分)
3、文章第④段,作者說“有一類書始終橫在我的枕畔,就像一個永不破碎的夢”。結合全文分析作者為什么認為古詩詞是“一個永不破碎的夢”?(3分)
4、本文最后一個語段在結構和內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
參考答案:
1:(3分)“掠”巧妙地間接點題(1分);形象地表現了讀書之多(1分),讀書之樂(1分)。
2:(3分)交代了讀書的氛圍(1分),烘托了讀書的愜意之情(1分),也表現了作者對閱讀的喜愛(1分)。
3:(3分)(1)古詩詞讓作者對“個人生活遭遇的變故”有所感悟。(2)古詩詞意境優(yōu)美、禪意深厚,能夠開啟心智。(3)偉大詩人的詩詞有著大悲憫,大哀愁。(每點一分)
4:(4分)結構上呼應標題(1分),收束全文(1分);內容上升華文章主題,再次強調讀書能滋潤心田給人以美妙的感受(1分),表現了作者對閱讀的喜愛之情(1分)。
拓展:
簡介
《夜鶯》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唯一的一篇以中國為背景的童話故事。
該作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中國的故事:夜鶯美麗的歌聲打動了皇帝,它成為皇帝的寵兒。但不久之后,一只能發(fā)出曼妙樂聲且外表華麗的人造小鳥獲得了更多贊美,于是,夜鶯飛走了。然而,當皇帝的生命面臨死神的威脅時,人造小鳥卻唱不出一個音符,還是真正的夜鶯用婉轉的歌聲驅走了死亡的陰霾。
創(chuàng)作背景
安徒生曾經愛上女高音歌劇演員珍尼·林德,《夜鶯》就是他對林德感情的書面表述。安徒生常常羞于面對女性,他曾遞過一封求婚信給林德。但林德卻無法給予相同的感情,只把他當作一個兄弟。
安徒生一生游歷四方。盡管外出旅行的念頭讓他害怕過,然而對于歷險的渴望還是讓他一次又一次地離家遠行。他的歷險遠至土耳其,但他從未親歷中國,而是在趣伏里游樂園漫游時突發(fā)靈感,寫下了關于中國的童話《夜鶯》。這個趣伏里游樂園至今還在哥本哈根市中心,那里的中國燈籠營造著東方神秘的異國情調。
作品主題
《夜鶯》開篇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如畫的御花園:“它完全用精致的瓷磚砌成,從御花園里可以看到世上最珍奇的花兒。那些最名貴的花上都系有銀鈴,好使走過的人一聽到鈴聲就不得不注意到這些花兒。這花園是那么的大,如果—個人不停地往前走,他就會遇見一個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有很高的樹,還有一些很深的湖。這樹林一直伸展到蔚藍色的深沉的海邊。這樹林里住著一只夜鶯。它唱得非常好聽。”在這里,生態(tài)危機的思想文化根源——人類中心主義初現端倪。以人類中心主義為思想基礎的如畫美學創(chuàng)造出了如畫環(huán)境,此如畫環(huán)境是對自然的格式化,是海德格爾式的人對自然的“座駕式”統(tǒng)治的具體體現。自然不僅成了依據人的觀念改造的客體,而且成了人消費的客體,是以自然美的名義對自然權利的剝奪。人們把那些最名貴的花移栽到皇宮,并系上銀鈴,好使走過的人一聽到鈴聲就不得不注意到這些花兒。
在幾經周折找到夜鶯后,夜鶯得到的待遇卻是“只有白天出去兩次夜間出去一次散步的自由,每次有12個仆人跟著。他們在它腿卜系了一根絲線,而且老是牽得很緊。所以像這類的出游并不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夜鶯象征的大自然不過是因為能討得皇帝的歡愉而顯得有價值。在機械夜鶯出現后,真夜鶯在沒有人注意的情況下,飛回了綠色的樹林。隨后它遇到了所有朝臣的咒罵:說它是個忘恩負義的東西。可見人類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來衡量自然界的生物。
安徒生是社會與人性的洞察者,是為人類社會忽略忘卻“自然”這一傾向擔憂的思想者。他的《夜鶯》寥寥六千余字,是作者所經歷的現實生活和關于中國幻想相結合的產物。他立足于大自然,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用童話的形式構建了生態(tài)侵理和生態(tài)美學的橋梁。安徒生童話的根本精神傳遞了一種“自然人”而非“社會人”的情感,體現出了一種“審美”而非“實利”的注意力。
【安徒生夜鶯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枕邊的夜鶯》閱讀答案05-17
安徒生經典童話《夜鶯》09-30
安徒生童話《夜鶯》10-10
安徒生童話夜鶯全文07-17
安徒生童話夜鶯的故事08-29
安徒生童話閱讀08-17
安徒生童話故事第25篇:夜鶯The Nightingale08-07
大明湖閱讀以及答案閱讀答案05-22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05-17
《母親給出的答案》閱讀答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