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自然的語言點擊答案
①幾千年來,他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與氣候之間的聯系,并據以安排自己的農事活動。在農民看來,鳥語花香、秋山紅葉都是大自然 的語言。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他們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他們趕快種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鳥開始唱歌,可是我們的農民卻懂得她在唱什 么:她在聲聲地啼叫著“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② 這一類的自然現象,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物”主要是指生物(動物和植物), “候”就是我國古代人民所稱的氣和候。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變換分為所謂二十四節氣,把在寒暑的影響下所出現的自然現象分為七 十二候。物候知識的起源,在世界上以我國為最早。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關于物候方面的農諺,就是勞動人民實踐經驗的總結。
③ 利用物候知識來指導農業生產的研究,在世界各國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科學,叫物候學。物候學和氣候學相似,都是觀測一年里各個地方、各個區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 移,它們都是地方性的科學。所不同的是,氣候學是觀測記錄某地的冷暖晴雨,風云變化,例如某天刮風,某時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熱等等,據以推求其原因和 趨向。物候學則是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往來、養育,例如楊柳綠、桃花開、燕子始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氣候變化及其對動植物的影響。氣候觀測是記錄 當時當地的天氣;而物候觀測的記錄,不僅反映了當天的天氣,也反映了過去一個時期內天氣的積累。所以物候學有時也叫生物氣候學。
物候觀測所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的構造比一般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因此,物候觀測的數據是綜合氣候條件(氣溫、濕 度等等)的反映,同時也反映了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把它用于農事活動,就比較簡便,易為農民所接受。物候對農業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下面是一個例子。
④ 去年(1962年)五一節前后在華北是比較冷的,但五一節當天早上的溫度記錄卻比1961 年、1960年同天早晨的溫度記錄高攝氏二、三度。北京的物候記錄卻反映出了這一事實。去年的山桃、杏樹、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和五一節左右開花 的洋槐的花期,總的說來,比1961年遲開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開五六天左右。根據這些物候觀測資料,可以判斷北京地區農業季節來得較晚。去年,北京 地區的農村人民公社在春初種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的日期播種的,結果受到了低溫的損害。假如能注意到物候延遲,選擇適宜的播種日期,這種損失就 可能避免。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題目:
8、概括這幾段文字的主要內容。(2分)
9、用簡潔的語言給物候下個定義。(2分)
10、說說選文第四段所采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3分)
11、說明文語言要求準確、嚴密,但不乏生動、典雅。請從第一段中找一處生動、典雅的例子,進行賞析。(3分)
12、舉出含有物候學道理的農顏兩個。(2分)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答案:
9.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利用物候知識來指導農業生產的研究,在世界各國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科學,叫物候學。
10.選文第四段所采用的說明方法是列數字和作比較
12.燕子低飛,要下雨。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答案,以供各位同學參考和學習,希望同學們的閱讀練習會更好!
《大自然的語言》習題精選
一、自主實踐
1.紅色字注音完全正確的是( )
A.竺可楨(zhú zhēn) 翩然(piān) 孕育(yùn)
B.銷聲匿跡(xiāo nì) 農諺(yàn) 延遲(yàn)
C.簌簌(sù) 風雪載途(zāi) 衰草連天(shuāi)
D.經度(jìng) 差別(chā) 海棠(táng)
2.下列詞語中紅色字的解釋不完全正確的是( )
A.翩然(……的樣子) 銷聲匿跡(隱藏)
B.次第(一個接一個地) 風雪載途(裝載)
D.懸殊(差異) 周而復始(轉一圈)
3.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組( )
A.草長鷹飛 衰草連天 農諺 靈敏
B.北雁南飛 冰雪融化 顯著 物侯
C.鳥語花香 籟籟下落 山腳 丘陵
D.割麥插禾 草木萌發 內陸 孕育
4.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
(1)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 )得多。
A.靈驗 B.靈敏 C.靈活 D.靈便
(2)為了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開展山區物候( )是必要的。
A.觀察 B.觀測 C.預測 D.觀望
5.調整句序:正確的句序應是:
①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②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③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④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⑤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⑥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扇蹦貌。⑦不久,布谷鳥也來了。⑧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
6.指出下列句子的說明方法。
(1)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 )
(2)鳥語花香,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
(3)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
二、寫作攻略
我們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在提供給人以必要的生存空間的同時,也提供給人類必需的物質資源。奔騰不息的大海,連綿起伏的高山,一望無垠的草原,廣袤無邊的田野,都會引起人們的思考和遐想;四季更替,晝夜變化,潮起潮落,鳥語蟲鳴,都會讓人們浮想聯翩。古人云:“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請以“感悟大自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于500字。
三、能力提高
①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②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③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④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⑤這叫逆溫層。由于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⑥這種現象在山地秋冬兩季,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⑦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就是這個道理。
1.選文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⑦句中的“這個道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系實際生活,舉一個例子說明“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
4.選文在說明“高下的差異”對物候的影響時,正常情況(第②句)僅一筆帶過,而特殊情況卻細細道來,且舉例加以說明,這是不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與提示
自主實踐
1.A
2.B 點撥:載,充滿。
3.D 點撥:A項 鷹——鶯;B項 侯——候;C項 籟——簌。A項屬同音字誤用,BC兩項屬形似字誤用。
4.(1)B (2)B
5.②⑤⑧⑦④③⑥①點撥:按一年四季中物候現象出現的順序排序。這段文字可以說是按時間排序的一個典范,應認真研讀。
6.(1)舉例子、下定義、作比較點撥:舉了逆溫層的例子說明特殊情況;“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是在作比較,同時又對“逆溫層”下了個定義。
(2)打比方點撥::把這些自然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
(3)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點撥:“20天”、“10天”都是列數字。
能力提高
1.先總后分,由一股到特殊。
2.山腰處于逆溫層……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
3.略
4.不是。因為正常情況大家都比較熟悉,且有切身體驗,故一筆帶過;而特殊情況大家比較陌生,為了讓讀者有比較清晰的了解,所以細細道來。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大自然的語言點擊答案】相關文章: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答案04-24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及答案09-15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試題及答案08-29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附答案06-06
大自然的語言閱讀題及答案07-21
大自然的語言散文閱讀理解與答案11-30
小學語文《大自然的語言》閱讀測試題和答案11-19
《大自然的文字》閱讀答案11-07
《大地的語言》閱讀答案09-23
《大自然的文字》閱讀題及答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