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通俗史學家蔡東藩》閱讀答案
通俗史學家蔡東藩
蔡東藩(1877-1945)的一生正處在中國近代歷史發生巨變的時代,他經歷了甲午戰爭到八年抗日等驚天動地的事件。
世事紛擾,山河破碎,不能不使其日益加深憂患意識,而不自覺地熔鑄了他具有儒家學者三項標準的優秀品格。
他出身貧寒,如果降志辱身混跡官場,也許能博取富貴。但他看到官場各種蠅營狗茍的無恥惡習,決意避榮華,告病歸里,重回“君子固窮”的舊日生活。《民國演義》問世后,因秉筆直書,觸犯軍閥,遂遭武夫恐嚇,彈頭威脅,有人亦勸其曲筆,“隱惡揚善”,但他決不為動,寧愿擱筆,決不曲筆。他不過一介書生,但能臨危不懼,鐵骨錚錚。蔡東藩的種種立身行事,稱得起是一位善于繼承優秀文化傳統的真正儒者。
蔡東藩最能享盛名而傳之久遠的,是《歷朝通俗演義》。他能以極大的毅力完成這套通俗歷史著述,有一定的思想基礎。他身經國運艱危,目擊風雨飄搖,不可避免地會像同時代有些知識分子那樣,受到“救國圖存”時代潮流的沖擊。當時,“實業救國”、“教育救國”、“富國強兵”等等課題,流傳于社會。蔡東藩要用自己的文史知識和禿筆凹硯寫出兩千多年中國歷史的興衰治亂,用以警覺民眾,振奮精神,以實現其“演義救國”的素志。辛亥geming爆發,帶來了希望的曙光,但迎來的卻是北洋軍閥集團的統治和袁世凱的帝制自為。《清史演義》著手于民國四年秋,正是袁世凱等帝制甚囂塵上的時候,而成書的次年秋,又是袁世凱自斃之時。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識的行為。撰者把《清史演義》的寫作提到第一位,對“洪憲帝制”作歷史鞭撻。民國十年正是“直皖戰爭”給民眾帶來兵禍之際,蔡東藩更運其如椽之筆,歷數民國以來的動亂不寧,明確表達正直的史德:“謹據民國紀元以來之事實,……借說部之體載,寫當代之狀況。語皆有本,不敢虛誣。”司馬遷“善善惡惡,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法是后世正史的典范。蔡東藩所著雖是通俗演義,對家國天下的憂患意識亦使他直追司馬遺風,頗有良史風骨,于此可見,亦無怪乎軍閥武夫為之懼,出以威脅之劣行!
蔡東藩在歷史編纂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著作雖以“演義”為名,并不相沿所謂“演義體”。他不滿意《三國演義》之類的演義書,說:“若羅氏所著作之《三國志演義》則膾炙人口……價值益增。然與陳壽《三國志》相勘證,則粉飾者十居五六。……羅氏第巧為烘染,悅人耳目,而不知以偽亂真,愈傳愈訛,其誤人處不少也。”蔡氏著“新演義”,文筆力求通俗,敘事端在真實;于通俗歷史別開新途。蔡氏著書博覽群籍,廣搜史料,間入稗史遺聞,不過修飾文字,敷衍情節,要不得脫離歷史正軌。很適于普及歷史知識,供社會教化之助。對“新演義”體固不得以小道視之,而當譽之通俗史類,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一目。后之以歷史為題材而著筆為歷史小說者,何不取法乎此?等而下之,其戲說歷史,褻瀆歷史者流,亦當自愧于先賢!
蔡東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兩千余年史事,成《歷朝通俗演義》11部600余萬字,其有功史學自不待言!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蔡東藩一生正處在中國近代歷史發生巨變的時代,他經歷豐富,對一些驚天動地的事件目見耳聞,否則,《歷朝通俗演義》無法具有真實性。
B.由于蔡東藩在寫《民國演義》時堅持其正直的史德秉筆直書,“寫當代之狀況”、“語皆有本”,使“軍閥武夫為之懼”,而遭到軍閥的恐嚇。
C.蔡東藩的“新演義”體與傳統的《三國演義》等“演義體”歷史小說不同,他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飾文字。
D.蔡東藩認為羅貫中的《三國志演義》“巧為烘染,悅人耳目,而不知以偽亂真,愈傳愈訛,其誤人亦不少也,”不適合“供社會教化之助。”
E.作者認為《歷朝通俗演義》應列入史學著作之中,作為歷史小說的范例,應該效法,而那些戲說歷史、褻瀆歷史的人相比之下應當慚愧。
(2)作者認為蔡東藩“具有儒家學者三項標準的優秀品格”,請結合文章簡要概括這些品質。(6分)
(3)蔡東藩在歷史編纂法方面做出了哪些重要貢獻?請分條陳述。(6分)
(4)蔡東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兩千年史事,成《歷朝通俗演義》11部600余萬字,你認為影響他寫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8分)
參考答案:
12.(1)B E (選E得3分;選B得2分;選A/C/D不得分)
(A、 “不然,《歷朝通俗演義》無法具有真實性”,說法有欠妥當,《歷朝通俗演義》涉及不同朝代,其真實性來自于史書,并非全是作者的目見耳聞。C、“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毫不修飾文字”的說法不當,原文有“間入稗史遺聞,不過修飾文字”。D、“不適合”“供社會教化之助”的說法欠妥,在原文中蔡東藩批評羅貫中的話主要是就《三國演義》一書的歷史的真實性來說的,沒有說它不適合“供社會教化之助”。)
(2)(6分)①淡泊名利。雖貧寒不為博取富貴而降志辱身混跡官場;②不畏權貴。雖為一介書生,但能臨危不懼,鐵骨錚錚。③秉筆直書。對家國天下的憂患意識鑄就了秉筆直書的史家風骨(每點2分)
(3)(6分)①開辟了通俗歷史文筆力求通俗,敘事追求真實的新道路;②不脫離歷史正軌,參入稗史遺聞,增強了作品的趣味性,很適于普及歷史知識,供社會教化之助;③為后面以歷史為題材而著筆為歷史小說者提供了法式。(每點2分)
(4)(8分)(示例)觀點一:是受到“救亡圖存”的時代精神的影響。①當時各類救國課題流傳于社會,蔡東藩受其影響而走“演義救國”之路;②他深明亡史亡國的教訓,而要用自己的筆寫出兩千多年中國歷史的興衰治亂,用以警覺民眾,振奮精神。
觀點二:是受優秀文化傳統的影響。①在國家處于危難時,由于受傳統儒家學說的影響而承擔匹夫之責;②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蔡東藩正是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著書立說的。(如有其他觀點,符合題意即可。觀點2分,理由充分6分)
【《通俗史學家蔡東藩》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東溪》閱讀答案及賞析07-06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理解及答案01-15
相見歡蔡松年閱讀答案06-19
《游東田》閱讀答案及賞析07-07
梟將東徙閱讀及答案參考10-26
杜甫《東屯北崦》閱讀答案11-13
潭州東池戴氏堂記的閱讀答案及翻譯07-05
《自湘東驛遵陸至蘆溪》閱讀答案及賞析07-06
等閱讀及答案07-23
《荊南別賈制書東歸》閱讀答案及全詩賞析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