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元稹《遣悲懷三首》原文及譯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元稹《遣悲懷三首》原文及譯文,歡迎大家分享。
《遣悲懷三首》是唐代詩人元稹懷念原配妻子韋叢的作品。此三詩重在傷悼,作者取“報恩”為切入點,先回顧與韋叢婚后的艱苦生活,以明"貧賤夫妻"間深厚的感情,從而引出對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報答之意而反復詠嘆之:“與君營奠復營齋”,“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作者著意強調的是人類生命過程中一種常見的悲劇性——愿望與可能之間的時空錯位。這組詩是元稹悼亡詩中最為世所傳誦的三首。
遣悲懷三首
【其一】謝公最小偏憐女⑴,自嫁黔婁百事乖⑵。顧我無衣搜藎篋⑶,泥他沽酒撥金釵⑷。野蔬充膳甘長藿⑸,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其二】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三】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⑹,潘岳悼亡猶費詞⑺。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⑻。
譯文
其一:她如同謝公最小最受偏愛的女兒,嫁給了我這樣的貧士百事都不順遂。見我身上沒有替換的衣衫,她到處搜尋翻箱倒柜。我款款地纏著她買酒,她就拔下頭上的金釵將酒換回。用豆葉一類的野蔬充饑,她卻吃得十分甘美;沒有柴薪,她就靠古槐的落葉作炊。今天我的俸錢已超過十萬,獨自享受著榮華富貴;卻只能常請僧道來超度亡妻,多獻豐厚祭品聊表我一片情意。
其二:往昔我們戲言過身后的事情,今天都一一來到了眼前。她穿過的衣裳施舍給別人,早已沒剩下幾件;她留下的針線,我封存起來不忍看見。想著我們舊日的情意,對婢仆也格外愛憐;感慨她跟我受盡貧苦,夢中我為她送去錢財。我知道夫妻永訣人人都一樣地傷懷;像我們這樣的貧賤夫妻,百樣事便能有百種悲哀。
其三:我獨自閑坐愁思萬端,悲嘆她困頓的平生和我孤凄的目前;人壽有限,一生能有多少時間!行善的鄧攸沒有兒子,想來想去知道是命中注定;潘岳寫下哀切動人的悼亡詩篇,可惜死者并不能知情。夫婦同穴的夙愿是多么渺茫,要實現已沒有什么希望;若打算結緣于來世,更加是虛幻的夢想。我只有終夜睜著雙眼,苦苦地把她思念;這樣來報答她的厚恩,補償她生前愁眉未展的遺憾。
拓展: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漢族,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共同提倡新。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生平
元稹8歲喪父,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登書判出類拔萃,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為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后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長慶元年(821)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為尚書左丞,五年,逝于武昌軍節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仆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作,多受、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于。與白居易齊名,并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作有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為后來《西廂記》故事所由。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八百三十多余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
風格
他非常推崇杜詩,其詩學杜而能變杜,并于平淺明快中呈現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刻畫真切動人,比興手法富于情趣。樂府詩在元詩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并序》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啟發了白居易創作新樂府,且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缺點是主題不夠集中,形象不夠鮮明。和劉猛、李余《古樂府詩》的古題樂府19首,則能借古題而創新詞新義,主題深刻,描寫集中,表現有力。長篇敘事詩《連昌宮詞》,在元集中也列為樂府類,旨含諷諭,和《長恨歌》齊名。其鋪敘詳密,優美自然。元詩中最具特色的是艷詩和悼亡詩。他擅寫男女愛情,描述細致生動,不同一般艷詩的泛描。悼亡詩為紀念其妻韋叢而作,《遣悲懷三首》流傳最廣。在詩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韻相酬的創始者。《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均依次重用白詩原韻,韻同而意殊。這種次韻相酬的做法,在當時影響很大,也很容易產生流弊。元稹在散文和傳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創以制誥,格高詞美,為人效仿。其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敘述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悲劇故事,文筆優美,刻畫細致,為唐人傳奇中之名篇。后世戲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創作出許多戲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和元代《西廂記》等。元稹曾自編其詩集、文集、與友人合集多種。其本集《元氏長慶集》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今人陳寅恪有《元白詩箋證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譜》。
【元稹《遣悲懷三首》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原文譯文和賞析10-21
元稹“遣悲懷”三首09-07
元稹《遣悲懷》閱讀訓練10-28
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原文及賞析10-22
唐朝詩人元稹《行宮》原文、譯文和賞析04-20
唐朝詩人元稹《菊花》原文、譯文和賞析10-15
唐代元稹《重贈》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3
《遣悲懷三首·其二》唐詩賞析07-27
唐代元稹《織婦詞》原文,注釋譯文及賞析04-15
唐代元稹《得樂天書》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