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的重點(diǎn)賞析
導(dǎo)語:蘇軾著名作品《飲湖上初晴后雨》,下面簡單欣賞一下《飲湖上初晴后雨》。
背景資料
蘇軾于神宗熙寧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guān)西湖景物的詩。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長十五公里,三面環(huán)山,東側(cè)是沖積平原。湖中有蘇堤、白堤,分水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馳名中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即因蘇軾而來。他在杭州任官其間,疏導(dǎo)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頃,并筑堤防洪,當(dāng)?shù)厝思捶Q之為“蘇堤”。這一首作于熙寧六年(公元1073),是他題詠西湖的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飲湖上初晴后雨》共兩首,這里選的是第二首。
賞析重點(diǎn)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題詠西湖的詩歌。這一天,詩人到西湖游覽。最初,天色晴朗,陽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閃動,非常好看。后來天色轉(zhuǎn)陰,下起雨來,雨霧迷漫,山色朦朧,又別有一番情調(diào)。西湖正如那儀態(tài)萬方的美人西子一樣,無論是淡雅或濃艷的打扮,都恰到好處,美麗動人。前兩句用白描和對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氣下所呈現(xiàn)的不同的美態(tài)。第一句描寫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贊美雨天的山色,兩句從剛晴又雨的具體情景著筆,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準(zhǔn)確描繪。“瀲滟”、“空蒙”等詞用得極精當(dāng)、傳神。詩人這兩句固然是寫當(dāng)日游湖時“初晴后雨”的眼前實(shí)景,但他沒有平素對西湖詳細(xì)的觀察和別有會心的領(lǐng)略,相信很難這樣提綱而總括其全。第三、四句,詩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說明西湖在任何時候都不減豐姿。詩人心與景會,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聯(lián)想到西施的“濃妝淡抹總相宜”,喻體(西子)和本體(西湖)之間,除了從字面上同有一個“西”字外,詩人的主要著眼點(diǎn)在于二者同具有天賦的自然之美。正因?yàn)槿绱耍詫ξ骱䜩碚f,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濃妝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極富詩意。詩人利用想象中西施的美,來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從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全詩構(gòu)思高妙,概括性強(qiáng),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傳神地勾勒出來。直到今天,人們到西湖也一定會想起蘇軾這一首詩。
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首句“水光瀲滟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在善于領(lǐng)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tài)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yù)。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yàn)槎咄谠降兀幸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zhì),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xiàn)美的風(fēng)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fēng)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tài)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認(rèn),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贊美了西湖美麗迷人的風(fēng)景。首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寫的是西湖晴天的景色,陽光照耀下的西湖,水波蕩漾,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的是雨天的景色,在蒙蒙細(xì)雨中,西湖周圍的群山,看上去迷迷茫茫,如夢如幻,非常奇妙。詩的前兩句照應(yīng)題目中的“飲湖上初晴后雨”,詩人在西湖游玩飲酒,起初陽光明媚,后來下起了小雨,這一切詩人都看在眼里,都覺得很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人將西湖比作美女西施,別開生面,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西湖是天然美景,西施也是吳越之地孕育出來的美人,天生麗質(zhì)是她們共同的特點(diǎn)。比喻巧妙貼切而又自然,因此,西湖也獲得了“西子湖”的美稱。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的重點(diǎn)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翻譯及賞析10-02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翻譯及賞析10-01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09-21
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09-14
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04-24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原文翻譯及賞析07-12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講解02-20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09-15
飲湖上初晴后雨的詩意蘇軾07-26
飲湖上初晴后雨詩意蘇軾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