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晏殊《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翻譯賞析

時間:2024-09-07 18:04:28 晏殊 我要投稿

晏殊《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翻譯賞析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作者為宋朝詩人晏殊。其古詩全文如下:

  別來音信千里,恨此情難寄。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天遙云黯,只堪憔悴。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

  【前言】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是北宋詞人晏殊的詞作,此詞抒寫了閨中離愁,相思懷遠之情。

  【注釋】

  ①碧紗:即碧紗廚。綠紗編制的蚊帳。

  ②梧桐夜雨:概括溫庭筠《更漏子》詞: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③無寐:失眠。

  ④目斷:望盡,望而不見。

  ⑤憔悴:瘦弱萎靡的樣子。

  ⑥念蘭堂紅燭:想到芳香高雅居室里的紅燭。

  ⑦心長焰短:燭芯雖長,燭焰卻短。隱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⑧向人垂淚:對人垂淚(蠟淚)。晚唐·杜牧《贈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翻譯】

  碧紗窗里看慣了春花秋月,聽厭了梧桐夜雨點點滴滴敲打著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徹夜無眠。

  她日登上高樓眺望,天地寥闊,陰云密布,全無離人的半點蹤影,讓人更加憂傷憔悴。可嘆啊!那廳堂里燃著的紅燭,空自心長焰短,替人流著一滴滴相思的苦淚。

  【賞析】

  此詞寫與情人別后的千里相隔,難以排遣、無所寄托的思念之情。上闋寫秋天的深夜,月映紗廚,雨打梧桐,使人想起遠在千里外的丈夫,音信全無,因而悵極愁生,幾回無寐。

  “別來音信千里,恨此情難寄”即點明題旨。既言“音信千里”,可見相距雖遙,尚非杳無音信。但為什么又說“此情難寄”呢?詩人沒有明說,言下之意大約是情長箋短,綿綿無盡的相思不是尺幅彩箋所能容納得下的。以情語開篇后,作者接著以景寫情,“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寫的是:碧紗窗下,對著皎潔的秋月,臥聽淅淅瀝瀝的夜雨滴梧桐葉上。“幾回無寐”上承景語,點破相思,說的是:有多少回啊徹夜無眠!“碧紗”二句,代表不同時間、地點、景物,目的是突出“幾回無寐”四字。對月聽雨,本是古詩詞中常用的寫表情的動作,用于此處,思與境諧,表明主人公難以排遣的懷人之情。類似的意境有溫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下閿寫愁人登樓遠望,唯見遙遠的天邊陰云暗淡,甚至連聊慰離愁的歸鴻也沒有,因此更為惆悵。“樓高目斷,天遙云黯,只堪憔悴”幾句寫的是:登上高樓極望,只見天空遼闊,層云黯淡,更令人痛苦憔悴。其中,“樓高目斷”,另筆提起,與上片“幾回無寐”似接非接,頗有波瀾起伏之勢。“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一結三句,是全詞最精美之筆。以紅燭擬人,古人多有,如杜牧《贈別》詩:“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同樣是使用“移情”手法,以蠟燭向人垂淚表示自己心里難過,但杜牧詩的著眼點“替人垂淚”而且“有心”,大晏詞則以“心長焰短”一語見長。那細長的燭心也即詞人之心,心長,也就是情長意長,思念悠長恨悠長;焰短,蠟燭火焰短小,暗示著主人公力不從心,希望渺茫。這三句景真情足,讀來只覺悱惻纏綿,令人低徊。

  這首詞妙于淡雅閑適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蒼涼,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郁的一面。在結構上很有特色,點面結合,簡潔概括。以自然界遼闊凄黯的景象渲染烘托的孤寂悵惘情,移情于物,亦物亦人,更為婉曲,感人至深,是大晏詞的佳作。

【晏殊《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晏殊《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賞析08-04

晏殊《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10-22

晏殊《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原文賞析09-16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_晏殊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6-17

晏殊《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閱讀答案及賞析09-14

晏殊《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相關介紹09-23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閱讀答案及翻譯10-21

《撼庭秋》晏殊詞作鑒賞10-22

晏殊浣溪沙的翻譯賞析07-11

浣溪沙晏殊翻譯及賞析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