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逸農《再別康橋》教學課例
新時期以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許多語文研究者都對這篇詩歌有著深入的剖析。
“非指示性”教學是鄭逸農老師一直在研究的一個教學方法,它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以一種全新的理念和視角引起了語文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它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對學生自我發展的要求,都明顯的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這與新課標所倡導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非指示性”教學無論從理念還是實踐上都對語文教學有著值得借鑒的價值。
一、“非指示性”教學理念
“非指示性”教學是在新課程背景下提出的,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的一次改革,從提出后一直在不斷地充實和發展。但無論怎樣發展,都一直堅持著 “二不”、“四自”原則。
“二不”,即“不指示學習目標,不指示問題答案”。教師在教學之前不主觀的限定一個或幾個教學目標,而是在課堂的教學中產生,學生根據文本的內容和特征,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生成學習目標。教師“不指示問題答案”,教師的講授不是唯一的標準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每個同學都有對文學作品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強調學生對文本的體驗性和多元性。
“四自”,即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思維去創新,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既不以教師為中心,也不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會對學生產生“先入為主”的影響,而是由學生圍繞自己確定的學目標進行討論、判斷。在討論的過程中,發散思維,自主表達對文本的理解,并在學習結束后,進行反思和評價,自主生成語文素養。
二、在“非指示性”中欣賞康橋的寧靜之美
在文學作品的教學中,學生需要根據自身的認知和情感的體驗去確定學習目標,問題的答案也不是由老師公布,而是學生思考討論之后得出。鄭老師讓學生在備用紙上記錄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學生邊讀邊思邊寫,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為了更好的從實踐中理解“非指示性”教學的理念,將結合《再別康橋》的課堂實錄進行簡要的評析。
1.細讀研讀
鄭老師在對《再別康橋》的背景作介紹之后向同學提出要求:“初讀詩歌,并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小組交流后,學生暢所欲言,把對詩的初步理解用真摯的情感表達出來。而鄭老師卻沒有立即作出回應,而是讓學生再讀一遍,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本文你最想學習的是什么?并把想法寫在備用紙上,作為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生圍繞詩的“語言”、“意境”、“情感”等角度確立學習主題。
葉圣陶先生說“教師當然需要教,而尤其致力于‘導’。”在“非指示性”教學中,鄭老師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詩篇,并自主確立學習主題,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通過研讀,學生有了自己的真實看法,并能夠做出相應的判斷。
2.欣賞交流
鄭老師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圍繞學習主題,以研究性閱讀的方式,邊讀邊寫,及時捕捉閃現的靈感,通過小組的學習和老師的引導,學生對《再別康橋》有著新穎個性的見解。有的同學指出學習的`主題是語言。詩中運用了大量華美的辭藻,給讀者很大的吸引力。全詩還運用了擬人、比喻的手法,使人讀后有種魂牽夢繞的感覺;而有的同學則從整體把握全詩,認為全詩的結構美。“金柳、青荇、一潭”按著從高到底、從遠到近的方式進行描寫。第四段末尾一字是“夢”,第六段開頭緊接著就說“尋夢?撐一支長篙。”……鄭逸農老師把課堂交給學生,把欣賞、感悟的過程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其中盡情的發揮,從而更好的領悟出《再別康橋》中所蘊含的深刻內涵。
3.探究討論
鄭逸農老師在課堂中的討論是隨處可見的,學生的一些問題也是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產生的,在交流之后,把學生的閱讀理解引向深處,選出具有典型代表的例子,小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再全班討論,充分激發了學生的研討興趣,更加強調了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從而可以看出鄭老師注重學生閱讀理解的多元化,并始終遵循“非指示性”教學中的“二不”原則。
例如:在鄭逸農《再別康橋》的課堂實錄中,當討論“詩中為何寫‘沉淀著彩虹似的夢’”這一問題時,學生們積極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學認為,“沉淀”是指難溶解的物質沉到溶液底層。說明水很清。有的同學則認為,體現出作者原本有很美好的愿望,而現在卻因為理想沒實現,感到很失落。更有的同學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沉淀著彩虹似的夢’是否有消極意義?”……
在整個教學案例中,同學們的交流和研討都沒有標準的答案,會因每個人知識、經驗和能力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理解。鄭逸農老師重視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平等對話,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啟發和探討。課堂中師生共同參與,共同成長。一個有平等觀念的老師,才能更加關注學生的整體發展。
三、“非指示性”教學對語文教學發展的意義
新課改的目標中提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地學習態度;”“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其目的在于釋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轉變學習方式。“非指示性”教學的創新理念,對于語文教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在“非指示性”教學中,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更新教師觀念,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和具體的課堂教學情況來進行課程安排,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溝通和組織的能力,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積累語文素養,及時進行教學反思,使教師的專業技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非指示性”教學強調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確定學習目標、探究問題答案。學生在學習中,教師不占用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真正在邊讀邊想中發現了疑難并主動尋求解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者,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了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自主成長。
【鄭逸農《再別康橋》教學課例】相關文章:
《觀潮》教學課例11-14
鄉愁優秀課例11-26
《將進酒》課例賞鑒11-19
再別康橋微課08-31
《背影》教學例析11-01
望岳鄭慧教學實錄10-25
再別康橋說課教案范文09-01
課例將進酒觀后感范文11-06
《張逸人山居》10-09
再別康橋—徐志摩教學設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