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徐志摩的故事

時間:2022-11-02 09:56:44 徐志摩 我要投稿

徐志摩的故事(精選12篇)

  徐志摩是近代一位非常有名的文學家,他的創作推動近代文學的發展,而他的故事也引發人們強烈的好奇心。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徐志摩的故事,歡迎閱讀!

徐志摩的故事(精選12篇)

  徐志摩的故事 篇1

  當前世風日下,人們道德敗壞。猶以淫欲為甚。且不僅不以為恥,反而以為榮。“笑貧不笑娼”,邪淫昌行。我輩當恪守道德,為世風清明而努力!謹引述幾則事例,與世人共鑒:

  民國年間的詩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戀愛史和婚變比他的文學作品更轟動于世。徐志摩出身于浙江一家大富人家,留學英國,他的原配夫人叫張幼儀。張幼儀端莊善良,具有中國傳統的婦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賢淑穩重,善操持家務。婚后生了一個兒子,能相夫教子。徐志摩的父母疼愛自己的兒子和媳婦,又非常高興有了孫子。所以父母在經濟上是不遺余力地支持他們的。婚后,徐志摩出國留學。

  1921年徐志摩在英國留學期間,遇到了一位才貌出色的女留學生叫林徽音,他一見鐘情,忘記了自己是已經為人之夫和為人之父了。徐志摩雖然很有才華,也很有錢,但是林徽音鑒于他已有家室,雖然和他交往頻繁,并沒有答應他的追求。

  徐志摩回到家里,開始對自己的妻子表示了公開的嫌棄,說張幼儀是“鄉下土包子”,“我要離婚!”。張幼儀還是默默地為丈夫洗衣服、做飯伺候丈夫。當時張幼儀是公公婆婆送她去英國陪讀的。兩歲的兒子留在家鄉由爺爺奶奶照看。21歲的張幼儀已經又懷有身孕了,可是徐志摩狠心地說:“你去打胎。”張說:“打胎很危險啊,有人會因打胎而死掉的。”徐志摩卻冷漠地說:“做火車肇事還會死人的,難道你就不坐火車了嗎?”

  更有甚者,幾天之后,徐志摩不聲不響地離家出走了,可憐的年輕孕婦,在異國他鄉,舉目無親,語言又不通,她痛苦地想自殺,但是后來想起了《孝經》上的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于是打斷了自殺的念頭,是孔老夫子的話救了她的命。她重新思考人生。她煎熬痛苦若干天以后,開始求救于在法國留學的二哥和在德國留學的七弟。兄弟們都向張幼儀伸出了援助的手,勸她千萬不要打胎,生出了孩子,兄弟愿收養。得到手足的幫助鼓勵,張幼儀在德國生了第二個兒子。后來徐志摩又來逼她離婚。他們在一個朋友家里見面,張幼儀說:“你要離婚,等稟告父母批準才辦。”徐志摩用狠硬的態度說“不行!我沒時間等!你一定要現在簽字!” 張幼儀見他如此無情,對第二個兒子的出生也毫不理會,知道無法挽回,被迫簽字離婚。

  因為徐志摩的喜新厭舊和見異思遷,1922年,一個美好的家庭就這樣破裂了。 徐志摩離婚后,心花怒放,馬上去找林徽音。可是林徽音卻悄然回國了,不久與他人正式結婚了。徐志摩的追求變成了泡沫。有人評述,時值芳年的林徽音為什么沒有嫁給才華橫溢的徐志摩呢?因為林徽音憑直觀的感覺,覺得這個詩人的熱情不足以信賴。

  徐志摩留學后回到北京,常與朋友王賡相聚。王賡的妻子陸小曼,是一個漂亮的才女,愛好藝術,擅長詩、書、琴、畫。不久王賡調往哈爾濱工作,陸小曼留戀北京,沒有與丈夫同去。在這段時間里,徐志摩與陸小曼接觸的機會更多了。徐志摩開始追求陸小曼了。當時北京的知識界,對這兩位才子才女原本是有很多贊譽的,但因為他們兩個人的交往已超越了禮度的范圍,徐志摩是在迷戀一個有丈夫的女子,所以社會上的流言蜚語就多起來了。本來這時懸崖勒馬還來得及,但是色迷心竅,徐志摩沒有回頭,最后的結局就是陸小曼離婚了,另一個家庭破裂了。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了。這件事成為當時轟動京城的新聞。陸小曼的父母不高興,徐志摩的父母更生氣,他們中止了對徐志摩的經濟供給,并且根本不見這個新媳婦。正如《弟子規》所說的:“德有傷,貽親羞”。老師梁啟超在他與陸小曼結婚時,訓斥他說:“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后務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后,住在上海,慢慢地感到了生活的壓力,經濟拮據。陸小曼生活散漫奢侈,不做事情,家中顧傭人。公公婆婆堅持不見她,她的自尊心受壓抑,生了病,而徐志摩呢,要東奔西跑去兼課賺錢,來往于上海北京之間。徐志摩在北京大學上課,希望陸小曼從上海搬到北京來。可是陸小曼迷戀上海的生活,不肯去,喜歡打牌、跳舞、看戲特別是吃上鴉片膏和戲子們打的火熱。徐志摩對此非常不滿,夫妻經常吵架。1931年11月,徐志摩聽說他過去追求過的林徽音將于19日在北京舉行演講會。他興奮地搭機趕往北京去捧場,結果這次飛機失事,這位才子結束了五年的新婚生活,死時才35歲。

  徐志摩接受了西方的教育糟粕部分,隨著自己的感覺走,不顧道德。雖然他做到了“我要成為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子”,但是他并沒有幸福。后人著述,《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作者張邦梅)曾評論:“徐志摩一味西化,把固有道德拋諸腦后,對待共同生活五、六年的結發妻子,一點恩情也沒有;他忘了朋友之妻不可欺的古訓,竟然與友人之妻陸小曼談戀愛,一手摧毀自己的家庭,又造成另一個家庭破碎,更傷透了父母的心。”

  徐志摩的故事 篇2

  現在所以重提徐志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跟幾個優秀的女人有關系,要是沒有這幾個女人,光憑著那幾首詩,寫得再好,人們的興趣也不大。男人喜歡徐志摩,只能說感興趣,因為他艷福不淺,什么時候自己也能這樣活一回呀;女人喜歡徐志摩,是真喜歡,這是個什么樣的人呀,怎么那么多優秀的女人都愛他愛得死去活來,我倒要看看這是個什么人!怎么不想想,是徐志摩真值得愛,才會有人愛,是徐志摩真優秀,才會顯得那些女人優秀。如果張幼儀不是徐志摩的前妻,只能說是個會理家理財的女強人;要不是和徐志摩有那么纏綿的戀情,林徽因不過是個漂亮的女建筑學家;要不是成了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陸小曼不過是個才貌雙全的民國名媛。還是徐志摩好,才有了她們的好。她們的本事是她們的,她們的名聲,有一大半是徐志摩帶給她們的。

  千萬別認為徐志摩是個花花公子,只會討女人喜歡。他的人品也很好,基本上可說是完美的,無可指摘的。這從他死了以后朋友們的評價上可以看得出來。我編過一本書,叫《回望徐志摩》,收錄了許多朋友的紀念文章,其中有梁實秋的一篇《談徐志摩》,很長,有兩三萬字。梁實秋是個很自負的人,輕易不說過頭話,和徐志摩的關系也不是十分親密。徐志摩去世后,有人說徐志摩是紈绔子弟,意思就是浪蕩公子、花花公子,梁實秋就說:

  “有人說志摩是紈绔子,我覺得這是不公道的。他專門學的學科最初是社會學,有人說后來他在英國學的是經濟。無論如何,他在國文、英文方面的根底是結實的。他對國學有很豐富的知識,舊書似乎讀過不少,他行文時之典雅豐贍即是明證。他讀西方文學作品,在文字的了解方面沒有問題,口說亦能達意。在語言文字方面能有如此把握,這說明他是下過功夫的。一個紈绔子能做得到么?志摩在幾年之內發表了那么多的著作,有詩,有小說,有散文,有戲劇,有翻譯,沒有一種形式他沒有嘗試過,沒有一回嘗試他沒有出眾的表現。這樣辛勤的寫作,一個紈绔子能做得到嗎?”

  梁實秋還說,他數十年來奔走四方,遇見的人也不算少,但是還沒見一個人比徐志摩更討人喜歡。討人喜歡不是一件容易事,須要出之自然,不是勉強造作出來的,必其人本身充實,有豐富的情感,有活潑的頭腦,有敏銳的機智,有廣泛的興趣,有洋溢的生氣,然后才能容光煥發,腳步輕盈,然后才能引起別人的一團高興。

  徐志摩和好幾個女人有婚戀關系,愛他的女人還有好幾個,可以說,不管他對她們怎么樣,她們中間沒有一個恨他的。看了電視連續劇《人間四月天》,人們恐怕最同情張幼儀了。多好的一個女人,徐志摩怎么就和人家離了婚呢!錯了,張幼儀晚年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里面,說不定我最愛他。”這話叫人聽了會落淚的。一個他辜負了的女人說出這樣話,這個男人在性格上品質上總是有過人之處的。

  徐志摩的故事 篇3

  1926年1月,為紀念列寧逝世兩周年,陳毅寫了一篇《紀念列寧》寄給徐志摩,“為的使列寧紀念能在善于反宣傳的《晨報》上吐露一點消息”,結果卻引起編輯徐志摩的反感。徐志摩回應了一篇《談革命》,說列寧是“一個造警句編口號的圣手”,又說陳毅是“弄弄火,搗些小亂子”,是“盲從一種根據不完全靠得住的學理,在幻想中假設一個革命的背景”。

  對徐志摩的文章,陳毅稱其“詞旨淵懿,極盡諷刺挑撥之能事”。于是,他又寫了一篇《答徐志摩先生》發表在《京報副刊》。文章中,陳毅認為徐志摩已經不是單純的“詩人”或“詩哲”了,而是“完全研究系化了”,這只要從他“推論孫文先生是俄國籍人,我們便可領教詩人筆下的鋒芒與陰隱”。最后,陳毅還說:“徐先生不要責備共產黨人鐵的心,鐵的手,你且看帝國主義與軍閥的寶刀,與學士文人們的刻薄的刀筆罷。”“像徐先生這樣的一個不可教訓的個人主義者,真值得我來教訓一番了!”

  彼時,陳毅以“我認識我自己,我更認識我的國家、我的世界”來“教訓”已經成為“研究系”吹鼓手、“一個不可教訓的個人主義者”、“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先生們”的徐志摩,同時也捎帶批評了“研究系”大腕梁啟超等,認為他們“得了研究系的睜眼不顧事實一派家傳,否認由經驗而得來的革命教訓”,這“經驗”就是由俄國十月革命所開啟的中國國民革命運動的事實,所謂“全世界人類中以工農為最多最受壓迫,尤其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工農更墮在十八層地獄的最底一層。試問工農問題不解決,所謂問題能夠解決么?”“我們再問,翻開一部人類的歷史,所有的革命運動,誰不是仗著貧苦的工農為主力軍?列寧知道這個,運用他獨特的天才,根據馬克思主義,創為工人與農人聯合的革命,以決然斷然的態度去求實現——果然奴隸們翻了身。”

  陳毅還現身說法,講述了一段自己的認識過程,也是他心路歷程的剖析,這難能可貴。他說:“我從農村跳入當鋪里當學徒,由當鋪出來進學校,小學、中學、專門工業學校,而后到歐洲成為一個產業工人,勉強又在洋學校里見識了一下。回國仍然受債主、土豪、劣紳、軍閥、洋奴等人物壓迫。一個人當然可以沉默了事,或者抱著女人老于山林。但是為了一般民眾,就完全不能沉默,尤其要完成革命工作,自己就不能不起來奮斗。盡管有了這樣的決心,中間還經過幾次周折。第一是在與軍閥周旋的時候,第二是沉湎于文學生活的時候。前者當然是積極墮落,后者何嘗不是消極墮落,想以眼淚或筆墨不取悅權貴,至多替弱者表同情罷了。幸而我覺悟了,知道一個人不能完成社會的改造,決不能完成自己。要完成自己只有從拋棄個人主義做起。所以這時我才將一切拋棄,營我的黨的生活。”

  多年后,徐志摩早已化成青煙,陳毅則成為上海市的市長。此時,徐志摩的遺孀陸小曼生活在上海。徐志摩罹難之后,陸小曼的生活逐漸陷入困境,只能不時賣畫聊作生活補貼。上海解放之后,在著名畫家錢瘦鐵等舉辦的一次畫展上,陸小曼也展出了她的畫作。然而,她沒想到,這幾張畫竟改變了自己后來的生活境遇。原來,畫展當天,陳毅也來到了現場,來到了陸小曼的畫作展示區。他凝視著陸小曼的畫,覺得十分清新。這時,有人告訴陳毅,陸小曼就是徐志摩的夫人,陳毅馬上說:“我曾有幸聽過徐志摩先生的講課,我是他的學生,陸小曼應是我的師母了。”當陳毅得知陸小曼生活艱難的情況后,感慨不已。后來在陳毅的關心下,陸小曼成為上海中國畫院的一名畫師,從而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也就此擺脫了生活的困難。

  徐志摩的故事 篇4

  坊間傳聞賽珍珠徐志摩曾經有一段曖昧關系。兩人的相識還跟泰戈爾有關系。1924年,泰戈爾接受孫中山的邀請來到中國。徐志摩不僅精通英文法文,也非常尊敬泰戈爾。因此,徐志摩充當泰戈爾中國之旅的翻譯,同時照顧他的起居。

  泰戈爾到達南京后前往東南大學演講。徐志摩的翻譯讓大家贊嘆不已。而賽珍珠也早就來到了現場,此次她是專門為徐志摩而來。賽珍珠早就通過徐志摩的詩集了解他。在晚上的歡迎宴會上,賽珍珠主動到徐志摩的跟前,與他交談。有人向徐志摩介紹賽珍珠。在徐志摩的眼中,賽珍珠身材高大,雖然說不上漂亮,但具備一種神秘的魅力。徐志摩在與賽珍珠的談話中知道她在兩年前因為想要補貼家用才開始寫作,他衷心地勸誡只有熱愛寫作才能寫出好的作品。當時二十八歲的徐志摩比賽珍珠小了三歲,卻已經出版詩集,翻譯外國詩歌,這大大鼓勵了賽珍珠。

  賽珍珠的婚姻并不幸福,丈夫老實木訥,與她的性情并不匹配。而兩人在婚后更生下了一個殘障女兒,這讓賽珍珠經受了巨大的壓力。與徐志摩的交談讓賽珍珠的痛苦得到緩解。賽珍珠的父母篤信宗教,盡管她已經動心,但不敢拋棄家庭。不久,徐志摩和陸小曼的愛情街知巷聞,賽珍珠只好將自己的女兒心思藏匿了起來。賽珍珠著手翻譯水滸傳時還曾經給徐志摩寫信,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指點。賽珍珠和徐志摩之間保持著一段時間的書信往來。

  徐志摩的故事 篇5

  陸小曼與胡適曖昧

  胡適與徐志摩是很好的朋友,據說徐志摩會把他的日記拿給胡適看,然后胡適在上面做批注。徐志摩也很了解胡適,他說,凡是胡適文章中有按語的地方都要好好考究,因為這些按語往往都是導引你往錯誤方向理解的,所以胡適說“知我者志摩”。

  后來徐志摩到歐洲去,還托胡適照顧陸小曼,曾經想讓胡適帶著陸小曼到歐洲去找他,沒想到胡適和陸小曼之間也擦出了一些火花,歐洲沒去,倒是留下了幾封陸小曼寫給胡適的情書,用英文寫的。

  那時的“感情形勢”是,陸小曼還是王賡的太太,卻與徐志摩大談戀愛,胡適又插一只腳進來。

  被胡適譽為“四川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的吳虞1925年6月14日在日記中寫道:“立三約往開明觀劇,見須生孟小冬,其拉胡琴人為蓋叫天之拉胡琴者,叫座力頗佳。胡適之、盧小妹在樓上作軟語,盧即新月社演《春香鬧學》扮春香者,唱極佳。”盧小妹即陸小曼。值得注意的是“軟語”二字,胡陸“軟語”,師生關系的胡陸,“軟”什么“語”?而陸小曼對于胡適這位老師,當然知他有妻,更知他和另一情人曹誠英的關系,但仍和他過從極密,寫信給他,說什么“別太認真,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吧”。兩人關系之曖昧,昭然若揭。

  當年有傳言,說最初是胡適看上陸小曼,無法跟太太離婚(胡適很懼內),小曼才轉而許身志摩的。待到徐志摩和陸小曼的風流事傳遍九城,而胡適又參與其事,盡力撮合,胡太太怒不可遏,一天到晚罵胡適。

  有一天葉公超等人在胡家,胡太太又當著這些人的面罵胡適,罵新月的這些人:“你們都會寫文章,我不會寫文章,有一天我要把你們這些人的真實面目寫出來,你們都是兩個面目的人。”剛說到這兒,胡適從樓上走下來,對太太說:“你又在亂說了。”胡太太說:“有人聽我亂說我就說。你還不是一天到晚亂說。大家看胡適之怎么樣,我是看你一文不值……”(葉公超《新月懷舊》)若僅僅是為徐陸的結合幫忙,胡太太再顢頇,也不至于這樣罵胡適,總是此中有悖于常理的地方,才讓胡太太這樣大動肝火。

  這場“四角糾紛”沒有爆發胡適那一樁,極有可能是胡適掩飾得好。

  陸小曼在胡適的生命中,是其中一顆星星而已。胡適曾贊賞說:“陸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所指的正是她的精彩。有文獻記載:“北京外交部常常舉行交際舞會,小曼是跳舞能手,假定這天舞池中沒有她的倩影,幾乎闔座為之不歡。中外男賓,固然為之傾倒,就是中外女賓,好像看了她也目眩神迷,欲與一言以為快。而她的舉措得體,發言又溫柔,儀態萬方,無與倫比。”

  據現存的史料,胡適是太陽,當有三個月亮,一為發妻江冬秀,二為美國女子韋蓮司,三為曹誠英。學者江勇振著《星星、月亮、太陽》考證說,除了“三個月亮”之外,還有不少的星星伴在胡適的生命之中。只是,胡適善于嚴守和隱藏他的隱私,可是,他的月亮、星星所留下的文字和信件卻逐漸出土,成為史學家所據,將這位一向“感情貧瘠”、“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的胡適變成了一位情圣!

  《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里收有陸小曼給胡適的`六封信,均為徐志摩去世(1931)后所寫。且看這樣的句子:

  “我們雖然近兩年來意見有些相左,可是你我之情豈能因細小的誤會而有兩樣嗎?你知道我的朋友也很少,知己更不必說,我生活上若不得安逸,我又何能靜心地工作呢?這是最要緊的事。你豈能不管我?我怕你心腸不能如此之忍吧!”“我同你兩年來未曾有機會談話,我這兩年的環境可說壞到極點,不知者還許說我的不是,我當初本想讓你永久地不明了,我還有時恨你雖愛我而不能原諒我的苦衷,與外人一樣的來責罰我,可是我現在不能再讓你誤會我下去了,等你來了可否讓我細細地表一表?因為我以后在最寂寞的歲月愿有一二人,能稍微給我些精神上的安慰。”

  徐志摩的故事 篇6

  徐志摩的愛情,最先提到的就是張幼儀了,雖說他們在徐志摩中學畢業之后就結婚了,那時的張幼儀才15歲,他們在結婚之前素未謀面,可以說得上是靠人介紹而結婚的,當時大多都是聽命于父母,而他們的結婚時兩家人都是十分滿意的,因為兩個人的家庭條件都差不多,也可謂是門當戶對。

  張幼儀18歲時給徐志摩生下了第一個兒子,沒過多久徐志摩就留學在外,張幼儀也就隨著愛人到了英國,去那邊陪伴著他。但是好景不長,徐志摩遇見了他的第二段愛情,也就是林徽因,他們一見傾心,想要盡快的結婚,組成一個家庭,于是徐志摩向懷孕兩個月的張幼儀提出了離婚,于是,他們的婚姻也因此走到了盡頭。當徐志摩轉身回來找林徽因的時候,林徽因也回了中國,也就不了了之了。就在他心灰意冷感到孤寂的時候,他遇到了他的最后一段愛情。他最后遇到了陸小曼,沒有過多久他們便結婚了,可謂好景不長,陸小曼用錢十分的闊綽,揮霍無度,不僅在家里面與徐志摩大吵大鬧不知悔改,還在外面與別人整天廝混在一起不務正業,徐志摩只好在外努力工作補貼家里的用錢,直到徐志摩因一場意外逝世,陸小曼才頓然醒悟,改過自新,這便是徐志摩的愛情故事。

  可以說徐志摩的愛情故事充滿了波折,直到他飛機失事而死,他的愛情都是不圓滿的。

  徐志摩的故事 篇7

  徐志摩出生在商業家庭,年少的時候就開始出國游歷。在英國他遇見了對他一生都影響巨大的康橋。徐志摩有很多關于康橋的詩,包括《再別康橋》、《康橋再會吧》,還有《我所知道的康橋》,這三本書構成了徐志摩的康橋系列,也反應了徐志摩的康橋情結。

  徐志摩的康橋情結和他的家庭、婚姻和游學經歷有關。他的父親是當時著名的商人,在他年少的時候就安排了徐志摩和張幼儀的婚姻,所以說他們的婚姻是包辦的。在國內徐志摩受到的是中國的傳統教育,雖然他內心有所想法但是沒有付諸實施,但是在他到達英國之后,西方開放的教育讓他想要追求屬于自己的愛情,拋卻最開始的包辦婚姻。也就是在這里他遇到了林徽因,成就了他對愛情的幻想,林徽因是不知道徐志摩結婚的,所以接受了他,康橋就這樣成就了他的愛情。

  從傳統的教育到西方新式的教學讓徐志摩一直躲藏在心中的浪漫因子開始釋放,是康橋讓徐志摩睜開了自己的雙眼來看這個美好的世界,是康橋撥動了他的求知欲望,也是康橋告訴他你應該有自己的意識,不應該固步自封,這樣的康橋怎么能讓徐志摩不為之動容?康橋是徐志摩的新生地,無論是愛情,還是世界觀。

  徐志摩的康橋情結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并且對他影響巨大。

  徐志摩的故事 篇8

  張幼儀: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同時又是徐志摩的父親、徐氏家族大家長徐申如疼愛的兒媳兼養女。古往今來,婚姻狀況差得過張幼儀的女子恐怕也沒幾個。

  梁實秋曾描寫徐志摩:“他飲酒,酒量不洪適可而止;他豁拳,出手敏捷而不咄咄逼人;他偶爾打麻將,出牌不假思索,揮灑自如,談笑自若;他喜歡戲謔,從不出口傷人;他飲宴應酬,從不冷落任誰一個。”

  但是,隨和瀟灑的詩人對待自己不愛的結發妻子,冷漠殘酷極了。

  嫁給一個滿身惡習、拳腳相加的無賴,算不算壞婚姻?充其量是遇人不淑吧,壞在明處的人傷得了皮肉傷不了心。

  但他不同,對別人是謙謙君子,唯獨對她,那種冷酷到骨子里的殘忍不僅讓人心碎,更是對自身價值的極度懷疑與全盤否定:自己果真如此不堪嗎?自己做什么都是錯的嗎?自己沒有別的出路嗎?

  1)小腳與西服不搭調

  張幼儀3歲那年,母親曾給她纏足,到了第四天早晨,再也忍受不了妹妹尖叫聲的二哥張君勱出面阻止。就這樣,她成了張家第一個天足女子。但是,在徐志摩眼里,僅僅擁有天足,并不等同于新女性,“對于我丈夫來說,我兩只腳可以說是纏過的,因為他認為我思想守舊,又沒有讀過什么書”。

  在嫁入徐家幾年之后,張幼儀從仆人口中得知,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就嘴角向下一撇,充滿鄙夷地說了一句:“鄉下土包子!”

  1917年,經過張君勱、蔣百里等人的引薦,徐申如以1000塊大洋的代價,讓徐志摩拜在梁啟超門下,成為入室弟子。1918年,張幼儀生了兒子阿歡,即徐積鍇,這個徐家長子長孫的誕生,標志著徐志摩已經為家族初步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在恩師梁啟超的建議下,他于1918年8月前往美國,自費進入馬薩諸塞州的克拉克大學歷史系學習。

  從結婚到出國留學,他和張幼儀結婚將近3年,相處的時間加起來卻只有4個月左右。用張幼儀的話說,“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我不理不睬。就連履行婚姻義務這種事,他也只是遵從父母抱孫子的愿望罷了”。

  1920年9月,徐志摩離開美國前往英國,于同年10月進入倫敦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一口氣注冊了6門課的徐志摩,隨后卻陷入對16歲少女林徽因如癡如醉的追求中。

  1921年春天,張幼儀來看徐志摩。當她乘著船滿懷希望地到達法國馬賽港時,一眼從人群中認出穿著黑色大衣、脖子上圍著一條白絲巾的徐志摩。“我曉得那是他,他的態度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不會搞錯。因為他是那堆接船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的表情的人。”張幼儀的心立刻涼了一大截。

  張幼儀初到歐洲,和徐志摩在倫敦住了一段時間。徐志摩由于荒廢學業和興趣轉移,在英國朋友狄更生的幫助下,從倫敦大學轉到康橋(近建橋)大學,夫妻二人因此搬到離大學6英里的小鎮沙士頓。

  張幼儀本以為自己出國后可以重拾因結婚生子而中斷的學業,沒想到卻變成了一個十足的家庭主婦,買東西、洗衣服、打掃房間、準備一日三餐。揮霍無度的徐志摩,只從徐申如寄來的支票中拿出很少一部分,交給她維持家用。

  1921年9月的一天早晨,徐志摩告訴張幼儀,他的一位女朋友當天來訪。張幼儀誤以為是徐志摩喜歡上的人,事實上那個女孩是從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畢業、即將回國的27歲的袁昌英。

  在張幼儀的記憶里,袁昌英頭發剪得短短的,擦著暗紅色的口紅,穿著一套毛料海軍裙裝,在穿著絲襪的兩條腿下,竟是一雙穿著繡花鞋的小腳。徐志摩把袁昌英送走后,張幼儀評價說:“呃,她看起來很好,可是小腳和西服不搭調。”徐志摩身子一轉,失態地尖叫道:“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離婚。”

  一周后,徐志摩突然從家中消失,留下懷孕的妻子獨守空房。兩人的婚姻生活至此走到盡頭,張幼儀覺得自己像是一把被遺棄的“秋天的扇子”。

  看著他避之唯恐不及地逃離,你會以為她是多么不堪的女子,可是,恰恰相反,在這段婚姻中,他才是真正高攀的那個。

  她家世顯赫,兄弟姐妹十二人。二哥張嘉森在日本留學時與梁啟超結為摯友,回國后擔任《時事新報》總編,還是段祺瑞內閣國際政務評議會書記長和馮國璋總統府秘書長。四哥張公權二十八歲即出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經理,是上海金融界的實力派。

  為了讓她嫁得風光體面,在夫家獲得足夠的地位與重視,她的娘家人用心良苦,特地派人去歐洲采辦嫁妝,陪嫁豐厚得令人咋舌,光是家具就多到連一節火車車廂都塞不下,是她神通廣大的六哥安排駁船從上海送到海寧硤石。

  至于他,不過是硤石首富徐申如的兒子,想拜梁啟超為師,還要通過顯貴的大舅子牽線搭橋。

  可惜,所有的努力都無法讓他愛她,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點點。

  一天早晨,徐志摩的朋友黃子美前來敲門,說是帶來徐志摩的口信。黃子美問道:“你愿不愿意做徐家的媳婦,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徐志摩給出的離婚理由是:“小腳與西服不搭調。”黃子美離開后,張幼儀向正在巴黎訪學的二哥張君勱求助。張君勱在回信中劈頭第一句卻是:“張家失徐志摩之痛,如喪考妣。”然后告訴妹妹:“萬勿打胎,兄愿收養。拋卻諸事,前來巴黎。”

  張幼儀到法國后,被學業繁忙的張君勱安排到鄉下朋友家里。那一段時間,張幼儀反躬自省,發覺自己的很多行為表現,的確和纏過腳的舊式女子沒有兩樣。“經過沙士頓那段可怕的日子,我領悟到自己可以自力更生,而不能回徐家。我下定決心:不管發生什么事情,我都不要依靠任何人,而要靠自己的兩只腳站起來。”

  懷孕8個月的時候,張幼儀隨七弟張景秋前往德國。1922年2月24日,她剛生下二兒子彼得,徐志摩托人送來的離婚書信就到了。在張幼儀的一再堅持下,她和徐志摩見了面,在場的還有徐志摩的同學金岳霖、吳經熊等人。徐志摩拒絕張幼儀先征求父母意見再談離婚的請求:“不行,不行,你曉得,我沒時間等了,你一定要現在簽字……林徽因要回國了,我非現在離婚不可。”

  直到此刻,張幼儀才知道徐志摩愛的是林徽因。在離婚協議上簽字后,張幼儀以在新婚之夜沒能用上的坦蕩目光正視著徐志摩說:“你去給自己找個更好的太太吧!”

  徐志摩歡天喜地地向張幼儀道謝,并提出要去看看剛出生的孩子。他在醫院育嬰房的玻璃窗外看得神魂顛倒,但“始終沒問我要怎么養這個孩子,要怎么活下去”。

  在巴黎投靠二哥張君勱期間,張幼儀給徐家二老寫信,告知自己已懷孕并想讀書,徐申如從此按月給她300塊大洋。在德國,張幼儀用這筆錢支付學費連同生活費。她雇了一名40多歲的維也納女子當保姆,并在保姆的幫助下,申請進入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

  就在張幼儀含辛茹苦、忍辱負重的同時,徐志摩于1922年8月追隨不辭而別的林長民、林徽因父女返回中國。11月8日,他在《新浙江·新朋友》上刊登《徐志摩、張幼儀離婚通告》:“我們已經自動掙脫了黑暗的地獄,已經解散煩惱的繩結……歡歡喜喜地同時解除婚約……現在含笑來報告你們這可喜的消息……”

  1925年3月19日,3歲生日剛過完不到1個月,彼得因腹膜炎死于柏林。而此時的徐志摩,卻因和有夫之婦陸小曼的愛戀而鬧得滿城皆知,為躲避輿論,奔赴歐洲。3月18日,徐志摩在父母的催促下準備到柏林,他在寫給陸小曼的情書中抱怨說:“再隔一個星期到柏林,又得對付張幼儀了,我口雖硬,心頭可是不免發膩。”

  徐志摩趕到柏林,在殯儀館里緊抓著彼得的骨灰壇子掉下眼淚。3月26日,他在寫給陸小曼的情書中,破天荒表達了對張幼儀的敬重之情:“C(張幼儀)可是一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她這兩年來進步不少,獨立的步子已經站得穩,思想確有通道……她現在真是‘什么都不怕’,將來準備丟幾個炸彈,驚驚中國鼠膽的社會,你們看著吧!”

  徐志摩的故事 篇9

  話說陸小曼、徐志摩,二人一見鐘情,雙雙神魂顛倒,墜入愛河不能自拔,了卻各自姻緣,告別無聲等待,在眾人反對聲中喜結連理,民國上將軍王占元聞之,特致電徐志摩,言陶山毓秀,衛水鐘靈的冀南館陶有人間天河,天河上架著一座鵲橋,情綿綿,意幽幽,惟愿相守到白頭;天河東南有康莊,寬闊的康莊大道寫滿神話,那里有一座橋,叫康橋。康橋架在衛水上,山青青,雨蒙蒙,只盼一夢醉千秋!更何況花園連連,四季飄香;桃園仙境,柳綠花紅。何不到這詩情畫意的館陶來舉行婚禮,以成千古佳話。

  徐志摩聞之欣喜萬分,一路歡喜,來到館陶。王將軍布置好精美的婚房,準備好精美的禮物,笑迎這對千古少有的才子佳人!他們把吉日良辰選擇在農歷八月初八。

  早上八點八分,八十八輛軍車組成的迎親車隊準時到達陸小曼居住的天河旁。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新郎徐志摩翩翩下車,在萬眾矚目中來到陸小曼的門前。

  “官人,請獻上結婚禮物!”伴娘嬉鬧著,不讓新郎進屋。

  送什么,山珍海味,太俗;玉石翡翠,太輕。徐志摩隨口說道:

  “春風吹送,送柔情,柔情長留一世夢,一世柔情送佳人,煙雨紅塵載不動,掬一彎月送給你,孤單的夜里編織有愛的夢;掬一彎月送給你,繁忙的白天描繪心的花瓣;掬一彎新月送給你,讓它挽住你的容顏;掬一彎新月送給你,讓它化作你的衣衫;掬一彎新月送給你,讓它打亮你的雙眼,你的明眸,是我的顧盼;掬一彎新月送給你,讓它滋潤你的心田,你的芬芳,是我的藍天!若問新月在哪里,新月在心中,我以心相送!”

  意美情深,余音繞梁!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鼓掌歡呼,大贊其才,迎親車隊過天橋,出天河,繞桃園,穿花園,駛向康莊大道,一路上蟲飛鳥鳴,楊柳風吹,花自飄香,人成雙對。車隊緩緩地行駛到康橋,伴娘再次攔住婚車,逼著徐志摩再次作詩。說徐志摩在國外寫了《再別康橋》,如今在國內康橋上,值此普天同慶之際,請寫一首《再來康橋》。時間五分鐘,寫不好掉頭就走!不準結婚。倒計時隨即開始。

  徐志摩的故事 篇10

  陸小曼,1903年農歷9月19日出生在上海南市孔家弄,比張幼儀小3歲,比林徽因大1歲。是一個肌膚白皙、眉清目秀、機靈聰明的女孩。小曼的母親曾生育9個孩子,不幸先后都在幼年和青年時死去,只剩下排行第五的小曼。小曼是陸家惟一的孩子,體弱多病,從小嬌生慣養。比起一般女孩更驕慢、任性。小曼出生在十里洋場的上海,是大城市的姑娘。幼時在上海的幼稚園度過,因為機靈漂亮,非常招人喜歡。6歲那年隨母親從上海到北京,與父親一起生活,得到父母雙親的寵愛,是父母的心頭肉,命根子。

  陸小曼出生于既富又貴的家庭,她的家庭雖然比不了林徽因那樣的顯赫,父親和公公都曾出任過北洋政府的部長,是真正的社會名流。但陸小曼的父親曾任財政部司長和賦稅司長多年,還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辦人,雖然社會地位不及林徽因的父親和公公,但比經濟實力卻有過之無不及。陸定是真正的實力派,而梁啟超與林宗孟卻只不過是文人、秀才。由于陸定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來往都是軍政界的要員,常常出入于上流社會,結交的都是國家級的大人物。小曼從小不僅衣食無憂,而且交往的也都是上流社會的千金小姐。

  陸定雖然是官僚加金融家,但他并不是一個庸碌之輩,他是經濟領域的一個知識型的官僚。他不僅是晚清舉人,而且還是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的高才生,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與曹汝霖、袁觀瀾、穆湘瑤等民國名流是同班同學。陸小曼的許多同學和小姐妹都是當時社會名流的千金,她們有一個小圈子,經常在一起進行娛樂活動,因此陸小曼是一個深感家庭優越感的女子。小曼的父親還是一個社會活動家,在日本留學時,參加了孫中山的同盟會,也是有一定政治抱負,活躍于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中的活躍分子。民國初年,袁世凱任大總統時,曾下令逮捕很多同盟會員,陸定就是其中之一。不久袁世凱殺害了其中的13名同盟會會員,陸定由于曹汝霖、張一鏖等人的營救,才免遭殺害,不久獲釋,因此他有許多政界同仁。陸小曼就出身于這樣有錢、有勢、有社會地位的家庭,是一個被嬌生慣養的獨生女。歷來驕慢、任性、我行我素、自我中心、感覺良好。

  但小曼的母親吳曼華對小曼卻十分嚴厲,完全按照上流社會要求于淑女的標準教育小曼。既要她嚴守禮教,又讓她學習上流社會一個女子具備的一切禮儀和知識。小曼從小的教育和后來的發展都是朝著做貴婦和名媛的標準按部就班進行的。而不像林徽因那樣,被教育要做一個改造社會的職業女性。她們倆最初教育的出發點不同,因此她們本質上是完全不同類型的兩種女性。前者是消極、享樂、玩世不恭。后者是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職業者,是女界的推動者,具有獨立的人格。雖然小曼在行為上比林徽因更激進,更果敢,但那只限于愛情。她不關心社會,更關注自己。

  16歲的小曼在圣心學堂成績優異,招人喜歡,活潑快樂,如魚得水。她精通英文、法文。英文論文、英文書信、法文書寫熟極能流。她還能彈綱琴,長于畫油畫。一個外國人看了她的油畫習作后,非常喜歡,以200法郎的高價買走。在圣心學堂,她是非常出色精彩的學生。她既有上海女孩兒的聰明機靈,又有北京女孩兒的端莊嫻靜,是學堂最受歡迎的女學生,一個未來的名媛。那些外國人非常喜歡她,稱她為“東方美人”。

  小曼的英文、法文十分流利,好像英文、法文更適合她的表達,懂得一兩門外語是當時名媛的資本。小曼會鋼琴,善繪畫,還能寫漂亮的蠅頭小楷,具備名媛淑女的藝術修養。小曼能朗誦,會演戲,走到那里都引人注目。小曼更美麗動人、活潑可愛、溫柔嬌憨。這樣的女孩兒就是圣心學堂中國女孩兒中最出色的女孩,一個完全合格的未來名媛。因此當外交部長顧維鈞,要求圣心學堂推薦一名精通英法文又年輕漂亮的女孩兒,參加外交部接待外國時節的工作時,小曼成了學校的首選人物。她是當之無愧的,機會是給那些有資格的人準備的。對于塑造一個淑女,外經部的接待工作也許是鍛煉小曼的好機會,要想讓小曼嫁給最有前途的一流男人,要想讓小曼成為真正的名媛淑女,不能不經過這種鍛煉,這是天賜良機。陸定夫婦看到了這種機遇,敏捷地抓住了這個機會,愉快地接受了這個帶有榮譽性質的工作,讓女兒參與外交部的工作。

  三年的外交翻譯生涯塑造和改變了小曼,她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女中學生,也不再是傳統的大家閨秀,她成了一個時時處處有意識表現自我的名媛淑女。她不再安于個人生活和家庭生活,她喜歡上了社交場合被人追捧、簇擁、高高在上的感覺,社交生活成為她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后的家庭生活一旦與她的社交生活發生沖突,她就要起而捍衛她的社交生活。因為她是名媛,社交場合之于她,就像水之于魚,魚離不開水,名媛離不開社交界,這是她給自己的定位,這是她對自己價值的肯定。名媛,一個即使沒有成就,也可以感覺良好的女人頭上的光環。

  小曼一生中所做的事情,最成功的,或許要算這三年的外交翻譯生涯。對于這項外交工作她十分勝任,完成的相當出色。她的頂頭上司顧維鈞部長也看到她出色精彩的一面。有一次,他當著小曼父親陸定的面對一個朋友說:陸建三的面孔,一點也不聰明,可是他女兒陸小曼小姐卻那樣漂亮、聰明。陸定聽后即尷尬,又得意。假如小曼以后不是嫁人,而是做一名專職的外交人員,或許她會和章含之一樣出色。如果她成為一名外交官夫人,也是極好的選擇。因為她喜歡社交生活,當工作和生活方向一致時,就不會有以后與兩任丈夫的矛盾。如果那樣,說不定她的人生要成功得多,她的生活也會幸福得多。

  名媛淑女也愛國,喜歡國家富強,官場清廉。因此在翻譯工作中她屢屢表現出自己的愛國情感,表現出自己機智幽默和風趣自然的一面。也許因為她是一個女學生,僅僅17歲,還是一個孩子,她說什么話別人都不在意。有一次法國的霞飛將軍在檢閱我國儀仗隊時,看到儀仗隊的動作很不整齊,對于一個將軍來說這是不可原諒的,因此他奚落道:你們中國的練兵方法大概與世界各國都不相同吧!小曼雖然看在眼中,但卻機智地回答:沒什么不同,全因為你是當今世界上有名的英雄,大家見到你不由得激動,所以動作無法整齊。她的回答既挽回了中國人的面子,也讓將軍愉快之余對中國人有了好感。這樣令人贊嘆的表現,只有小曼這樣聰明、伶俐、大膽的女孩可以做到。有這樣令人滿意的經歷,小曼當然對自己十分自信。

  外交部的工作,小曼不僅要陪同使節檢閱儀仗隊,還要陪同外賓觀看屬于國粹的文藝表演。可外國人往往不太喜歡我們的節目,而我們的節目有時也不夠精彩,有些外賓就會毫不客氣地說:這么糟糕的東西,怎么可以搬上舞臺!小曼雖然也知道節目水準不高,不能讓外賓滿意,但她還是要回敬幾句,殺殺外國人的威風。她說:這些都是我們國家有特色的節目,只是你們看不懂而已。外國人聽后無言以對,只好聳聳肩了事。他們見識了這個小女孩兒的厲害,不僅沒有對她反感,反而對她多了幾分尊敬,以后的關系倒融洽了許多。

  她的許多看似稚氣,實則聰明的舉動和言語,既是小曼機智天性的表現,也是她獨具個性的特質。有一次在節日的宴會上,人很多,大概是聯誼會一類的活動,不僅有外賓和上流社會的許多重要人物,還有他們的孩子們。孩子們興沖沖地拿著氣球玩,可是有些驕蠻的外國人,為了取樂,用煙頭把中國兒童的氣球點爆,然后捧腹大笑。小曼看了氣憤不過,也仿效外國人的做法,把外國兒童的氣球點爆。外國人看得目瞪口呆,而中國人卻不免有幾分擔心和恐懼,小曼像無事人一樣繼續玩她的,這就是她的個性,這就是名媛的氣勢,名媛是有個性、尊嚴的,她們是驕傲的,名媛不是奴隸,絕不忍氣吞聲。

  對于活潑、好動、不甘寂寞的小曼來說,外交翻譯工作既有挑戰性,也有娛樂性。在一些豪華、熱鬧的場合,與一些精彩、文質彬彬的人共舞,是年輕的小曼熱衷的事情。"北京的外交部常常舉行交際舞會,小曼是跳舞能手,假定這天舞池中沒有她的倩影,幾乎闔座為之不快,中外男賓,固然為之傾倒,就是中外女賓,好像看了她也目眩神迷,欲與一言以為快。而她的舉措得體,發言又溫柔,儀態萬方,無與倫比。"

  天生具有藝術氣質的小曼,有一副柔曼多姿的身材,聽著美妙的音樂,搖動著輕盈的身體,一晚上轉下來,確實有幾分忘我,有幾分陶醉。小曼在肢體的流動里感到飛揚的喜悅。也許喜歡于肢體的流動里感到喜悅的人,也喜歡飛揚的人生。小曼就是喜歡這樣飛揚的人生,這是她一生的追求,"撒手",是多么的過癮。名媛蔑視平淡,要的就是精彩。

  徐志摩的故事 篇11

  讓我們先看一則1931年11月20日《北平晨報》的報道吧:“19日午后2時,中國航空公司飛機由京飛平,飛行至濟南城南三十里黨家莊,因天雨霧大,誤觸開山山頂,當即墜落山下。本報記者親往調查,見機身全焚毀,僅余空架。乘客一人,司機二人,全被燒死,血肉焦黑,莫可辨認......”

  這則報道中的乘客就是徐志摩。再看一看當時有四個女人在聞知訊息時的反應吧:當噩耗傳到妻子陸小曼耳中時,她感到“天垮了,地陷了,世界進入一片黑暗。”林徽因在得知消息后,兩眼發黑,雙腿一下軟了下來。她和丈夫梁思成流著淚,編了個小花圈,中間嵌著志摩的照片,敬悼于徐志摩的靈前。前妻張幼儀在聽到噩耗時,她對兒子徐積鍇說:“你爸爸上天了,快隨你舅舅去接靈吧!”

  而凌叔華呢,這位與徐志摩的感情似乎一直處于地下狀態的才女當然也是沒能忘懷徐志摩。她在《志摩真的不回來了嗎》文中說道:“志摩,你真的死了嗎?誰會相信像你這樣一個有生氣的人會死了的?得到這消息時,我就不信,可是問了幾處,都答說是真的,回電已證明了。可是我仍然不相信,我騙自己說:‘也許這孩子覺得日子太平凡了,存心弄點玄虛來嚇一嚇他的朋友吧!再說,他哪里像會死的人呢?’”“我就不信,志摩,像你這樣一個人肯在這時候撇下我們走了的。平空飛落下來,解脫得這般輕靈,直像一朵紅山棉辭了枝杈,這在死的各色方法中,也許你會選擇這一個,可是,不該是這時候!莫非你(我在騙不過自己時,也曾這樣胡想)在云端里真的遇到了上帝,那個我們不肯承認他是萬能主宰的慈善光棍,他要拉你回去,你卻因為不忍甩下我們這群等待屠宰的羔羊,凡心一動,像久米仙人那樣跌落下來了?我猜對了吧,志摩?”

  在同一時間里,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凌叔華這四個女人,一個是始為道義終被拋棄的原配,一個是追求經年苦戀未果的愛人,一個是愛熾生怨悲勝于歡的妻子,一個是朦朧曖昧抑或隱秘的紅顏,都在為徐志摩“唱悲傷的歌”,為何如此?只為徐志摩曾經有過的深情,他是“愛”,是“暖”,是“希望”,是“人間四月天”!

  值得一說的是,這四個女人都非等閑之輩。她們不是名門千金,就是大家閨秀,都更是才女級美女,可謂才色藝倶全。張幼儀與徐志摩離婚后發奮圖強,先在東吳大學教德語,后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還任云裳服裝公司總經理;林徽因后來成為著名的建筑師、詩人、作家;陸小曼當時被譽為“風華絕代的北京名媛”,名滿北京城社交界,擅長繪畫和表演,寫得一手好詩文;凌叔華后來成為著名的作家和畫家,在小說方面頗有成就。

  徐志摩,這位不幸英年早逝的天才詩人,畢生都在不懈追求“愛,自由,美”的理想主義者,雖然只活了34歲,但他留給這個世界的不僅僅是那些被后人吟誦的優美華麗的不朽詩章,還有那些為后人樂道的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徐志摩的故事 篇12

  徐志摩愛上陸小曼的時候,是離異了的“單身貴族”,而陸小曼卻是正宗的“有夫之婦”。20出頭的陸小曼,當時已經是北京交際界的名流,喜歡音樂、書法,舞也跳得好。因為婚姻的不幸吧,自嘆獨守空房、空度歲月,所以把精力發泄在牌桌上、戲園里、還有交際場合中。這里我說一句,所謂“婚姻不幸”,許多情況是男一女對“常態幸福”的一種誤讀,生在福中不知福,對婚姻有一種總也滿足不了的“變一態”期望,所以幽怨不已。

  徐志摩絕對是洋道德、西文化的急先鋒。他在歐洲跟張幼儀離婚的時候,寫了份離婚聲明,張幼儀還聽不明白,以為徐志摩要納妾,她當時還是傾向于讓徐納妾的,可徐說,這不是納妾,這是離婚。徐志摩即便不是中華民國離婚最早的,肯定也是比較早的。接著,就狂一熱的追求起陸小曼了,方法也很簡明,投其所好、寫詩吟句,《翡冷翠的一一夜》就是寫給小曼的詩文集子。陸小曼這堆干柴很容易被徐火給點燃了,終于下決心跟徐志摩一起粉身。通過一番磨難,這個比登天還難離的婚姻離掉了,要知道,當時陸小曼的丈夫,正是東南五省聯軍的司令王庚。1926年農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的那天,他們選擇在北京北海公園結婚。徐志摩的老師梁啟超是證婚人。梁啟超先生說,徐志摩啊徐志摩,你用情不專,結婚又離婚,你們兩個都是“過來人”,希望你們不要再做一次“過來人”。

  事實上,知人莫過恩師,他們不幸被梁啟超言中,又做了一回“過來人里的過來人”。離婚的原因也很簡單,陸小曼過去是哪樣的人,她將來仍然是哪樣的人,如果她過去會感覺到婚姻的孤獨,那么將來,她肯定還要品嘗這種滋味,并不因為她跟“不孤獨”的人結婚了,她就感受不出來這個情緒了。我就說過,癮君子,不因戒除了煙癮,就一定能戒除得了心癮。

  如果徐志摩和陸小曼40歲再相遇,再談愛情,那么有可能是另一種情狀。可惜,這種假設是不成立的,我們只能感嘆他們相愛的還是太早了些,有些盲目和幼稚。可如果真晚了,又會有什么情調呢?哪里會有《翡冷翠的一一夜》里的種種柔情!

【徐志摩的故事】相關文章:

徐志摩同居的故事11-05

徐志摩的經典愛情故事10-17

徐志摩的動人愛情故事11-15

徐志摩褲子上的洞名人故事07-14

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故事09-30

浪漫才子徐志摩的愛情故事11-03

關于徐志摩生平故事的資料介紹08-26

徐志摩與張幼儀的婚姻故事08-25

徐志摩一生的情感故事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