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詞特點
辛棄疾的詞,相信大家都接觸過不少,那你知道他的詞有什么特點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辛棄疾的詞特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辛棄疾的詞特點 1
一、慢詞長調的大量使用
詞的產生時是用來表情,詩是作來言志的,一旦詞來言志,則詞風進入了另一個時代。豪放之詞風在北宋時還如初春之花,時時偶見。雖不甚艷麗,但它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因此而可愛。如王安石、范仲淹等作詞來表達他們的政治理想和活動。脫離那種依紅偎綠的嬌軟的詞風,使詞的表達的內容更加的豐富多彩。到了蘇軾以詩入詞,使這一詞風更加引人注目。王力曾言:豪是雄壯之筆調,放即不愛任何拘束”。
在南宋則以辛棄疾為代表,詞以言情,但辛詞更多的是言志的色彩,或所言之情也是報國壯志未酬之情。因而不可能有旖旎之聲,是鏗鏘刀劍之鳴。這兩個人的詞風又略有不同。蘇詞在闊大中有一種平和之氣,象風靜兩岸闊的那種淡定一種美。這與他精通佛教有關,也與他雖數次被貶謫,但總的來說,在地方上大多還是一把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施展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能有一定的作為。即使到了海南的儋州,也為那里的生產、生活、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些都為他的不得意,給了一定的心理安慰,況且他在政治舞臺上也確實輝煌過,曾為皇帝起草昭書,有足以展示才華的機會。而且作為國家來講,雖然邊疆不太安定,但還不足以危害到國家的安全,所以外患的成分要少一些,也少了一個思慮的內容。
而辛棄疾則是南宋王朝剛建立幾十年,政權總是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金國不斷的南侵,經常打到淮河、長江沿岸。直接威脅到南宋統治,而當權者只想茍且偏安一隅,而不用槍桿子來鞏固政權,只是靠和談送去貢品來保住地位,這無疑是飲鴆止渴。而辛棄疾等人則主張積蓄力量,力主抗戰收復舊山河。并且他有收復失之才能,想當年“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仆姑”。當
年是何等的英雄,當年他自是萬馬營中可單槍匹馬取上將首級。“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曲,沙場秋點兵。那是何等壯觀的戰爭場景,又是何等暢快之事。身當此中怎不熱血沸騰躍躍欲試。現在雖遠離了沙場,但依然時刻準備沖殺于疆場之上,了卻君王天下事,于公可安邦定國,于私可留萬世之名,但這一切都已是曾經了,現在只能留在了記憶之中了。現在已是棄置不用數十年了,雖曾為官,但走馬燈一樣,調來調去的很難有所作為,因此有多少理想也是落了空。所以他只能感嘆白發生,感嘆青春不在,盡吐壯志難酬的無限感慨。與當權者的大政方針相背謬結果使他的《美芹十論》不如東臨種樹書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他有更多的不平之氣,這樣的強烈的情感決不是小令所能表達清楚的,所以他的詞中慢詞較多。尤其是辛詞以散文的手法入詞,似乎更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他滿腔的報國之情。
二、大量典故的使用
這位率部南歸的英雄空有滿腹經綸,要去補天裂卻受到主和派的`排擠,生平抱負百不一施,只好將平戎萬里的壯志與試手補天裂的宏愿化作滿腔忠憤,一一表現于詞中。辛棄疾詞中大量用典,而且用了許多生典,所以讀他的詞時往往不明白典故就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因此讀起來總有一種隔膜的感覺。而且典故不僅是要知所陳之事,還要分析典故的背后的指向,這樣才能體會到詞的意向。所以有些詞讀來相當的費解。在理解時,更要聯系他的朝代背景,要聯系他的思想情感,才能透徹的理解詞意所指。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因為他的政治主張是堅持抗戰,收復失地,但這理想與當權者相背離。因此這就注定了他的理想是無法實現。
這樣他自然想到建立了豐功偉績的歷史人物,從那找到了理想的共鳴點。而這當中最讓辛棄疾仰慕的就是孫權,他在幾首詞中都提到了這個人物。如“生子當如孫 仲謀”、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吳楚地,東西圻,英雄事,曹劉敵”。等。孫仲謀處無可尋覓,借此也是說當權者沒有孫仲謀的謀略,他們只圖一時之安,不如孫權抗衡于曹、劉終能保住東南那一角之江山,而現在妥協政策,最終的命運也是相反的。這些都在反復的強調他的戰略主張的正確。他有遠大志向,是鄙視求田問舍,但他的詞中又流露出幸有橘千頭,這似乎是相矛盾的,其實幸有橘千頭,這當中有多少的自嘲,多少的無奈又有誰能說的清呢?
【水調歌頭】 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候。
這首詞開始回憶了,當年抗擊完顏亮南侵的勝利情景,致其內亂身死的結局。共用了三個貼切的典故,投鞭飛渡是指符堅南侵東晉,敗于淝水。鳴髇血污指頭曼單于被殺于太子冒頓。佛貍北魏太武帝拓拔燾小字。拓拔燾統一中原,欲征南朝宋,敗于江北瓜步。后為宦官所殺。為什么要說這三個失敗的人呢,仔細一看他們都是胡人南侵而敗,以此也來說明只要認真抗敵是可以取得勝利的。季子戰國時策士蘇秦,字季子。說六國合縱抗秦。比于自己年青時也曾如此的為國事奔走。這為下闕用如今年老卻大無成的落寞相對比。無奈之下用了,他橘千頭李衡事,謂治產業以備不虞。其實這是他所鄙視,不是曾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由此可知這當中他有多少的無奈、自嘲及悲憤的復雜情緒。莫射南山虎漢將軍李廣故事。直覓富民候。載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為富民侯。這是諷刺南宋棄武修文,推行投降政策,使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這樣的詞只有了解了典故和他真實的思想才能理解到它的妙處。
三、清新自然的農村題材
他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處在完全棄置不用的狀態,這樣他能近距離的接觸到農民的生活。因而能生動的描摹出他們生活的場景。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在上闕中有幾個地方渲染了夜晚的寧靜。「明月別枝驚鵲」句的「別」字是動詞,就是說月亮落了,離別了樹枝,把枝上的烏鵲驚動起來。使鵲兒驚起的是一輪將西去的明月,而不是過往的行人或什么動物經過的響聲。蟬兒受到半點驚嚇也不會鳴叫。這可以說就是典型環境。這四句里每句都有聲音(鵲聲、蟬聲、人聲、蛙聲),卻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寂靜。淡月疏星空曠的原野,再加上,稻花香里的一個富足的年景,人們大可能安居樂業了,這不正是一幅恬靜的世外桃園的畫卷。
天外稀星表示時間已有進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對夜行人卻是一個威脅,這是一個平地波瀾,可想見夜行人的焦急。有這一波瀾,便把收尾兩句襯托得更有力。「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是個倒裝句,倒裝便把「忽見」的驚喜表現出來。正在愁雨,走過溪頭,路轉了方向,就忽然見到社林邊從前歇過的那所茅店。這時的快樂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那兩句詩所說的。
【清平樂】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農村總是給人以淡靜從容和諧的這樣一個印象。現在人們生活節奏雖然加快了,但同城市相比來說那里的親情,許多優秀傳統還被保留了下來,所以它時時的成為慰藉我們心靈的家園。在這首詞中被完整的表達了出來。這些想畢也讓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北正分裂。他見南北分裂,而他統一南北的理想無法實現,他的政治抱負無法實現,現實的處境上他象籠中之虎,無法有一刻的安靜。他憤怒,他咆哮。而面婉如輕音樂般的生活情景,他的心一定能夠平靜下來。
辛棄疾的詞是要慢慢的來品的,這樣才能感悟到它的深刻。同時他的詞也并不總是壯懷激烈,題材是多樣的,他詞的風格是多樣的,其中不乏幽默之詞,如“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如此一來,辛棄疾不在詞壇上稱為大家也太難了。
知識擴展:辛棄疾的代表作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其古詩全文如下: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翻譯】
郁孤臺下這贛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逃難的人的眼淚。“我”抬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見到無數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浩浩江水終于向東流去。江邊夜晚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傳來聲聲鷓鴣。
《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姜夔。其古詩全文如下:
京洛風流絕代人,因何風絮落溪津?籠鞋淺出鴉頭襪,知是凌波縹緲身。
紅乍笑,綠長嚬,與誰同度可憐春?鴛鴦獨宿何曾慣,化作西樓一縷云。
《西江月》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其古詩全文如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翻譯】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動喜鵲飛離樹枝。清涼的晚風中傳來遠處的蟬叫聲。一陣陣濃濃的稻花香撲鼻而來似乎在告訴(行人):“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這時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歡叫聲。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彎,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
《清平樂·村居》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其古詩全文如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正剝蓮蓬。
【翻譯】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一對滿頭白發的老夫妻,剛剛飲罷酒,帶著醉意,親熱地在一起悠閑自得地聊天。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門口編織雞籠。最有趣的是三兒子,他是那么調皮地玩耍,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
《摸魚兒》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其古詩全文如下: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其古詩全文如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翻譯】
歷經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權那樣的英雄。當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存在。斜陽照著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年劉裕曾經住過的地方。回想當年,他領軍北伐、收復失地的時候是何等威猛!
《水龍吟》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其古詩全文如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
辛棄疾的詞特點 2
1、辛詞以豪放為主
,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勵、嫵媚,兼而有之。他善于運用比興手法和奇特想象,對自然界的山、水、風、月、草、木都賦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善于吸收民間口語入詞,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別出新意。
2、辛詞題材寬廣
他現存的六百多首詞作,寫政治,寫哲理,寫朋友之情、戀人之情,寫田園風光、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讀書感受,可以說,凡當時能寫入其他任何文學樣式的東西,他都寫入詞中,范圍比蘇詞還要廣泛得多。
3、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
如:在《賀新郎》、《摸魚兒》等詞中,他用“剩水殘山”、“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等詞句諷刺茍延殘喘的南宋小朝廷,表達他對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滿。胸懷壯志無處可用,表現在詞里就是難以掩飾的不平之情。
【辛棄疾的詞特點】相關文章:
辛棄疾詞的風格特點06-24
分析辛棄疾的詞作風格特點06-07
辛棄疾的婉約詞08-14
辛棄疾賀新居的詞03-24
辛棄疾寫的豪放詞04-29
[精選]辛棄疾寫的豪放詞06-28
辛棄疾詞的愛國情懷05-19
蘇軾、辛棄疾豪放詞的異同06-06
辛棄疾詞中大鵬的形象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