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的觀與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260字。較之于600卷、480余萬字《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許多人只能選擇那260字來讀。
根據我的觀察,會讀書的人都具有某種快速瀏覽的能力,于瀏覽中選擇必需精讀的書,好比科學種田,讓有限的精力付出,用之于種一得十、得千、得萬的收獲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260字。較之于600卷、480余萬字《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許多人只能選擇那260字來讀。
“般若"是梵語音譯,讀音為"波惹",于"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大智度論》)。作為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般若波羅蜜是哲人的慧教,佛學之根基,諸佛的智母。這樣有益的書,能不精讀么!
那么,作為智母的佛學,它對人世與人生持怎樣最為明智的看法呢?人怎樣才能圓滿實現自我價值去獲得一種真正的自由自在,去有利人類呢?應該說,人活著想弄明白的就是這個問題。任何一個有所追求的人,心里都裝著這個問題。人是社會的人,盡管受制約于外部種種因緣關系,但這個問題畢竟屬于自我內心的問題。《心經》的主旨,就是直趨人心,啟般若智,以辨知生命存在的本質狀況與真實價值,去度過苦難,輕松步入自我解救、人格完美的自在境界。梵語"波羅蜜多"為度達之意,全靠般若這一航燈的智照,所以稱"般若波羅蜜多"。這種度達,要做到六種修持,謂"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亦統稱"菩薩行",也就是佛法。
佛法強調"直指人心",認定心外無法,且"心為形主"。若要修身,必先修心;而修心之道,在于觀心。心中裝著種種念頭、疑問、矛盾、煩惱、道理,想做點好事,又覺得如此這般并不好,而是壞,總之,美的,丑的,善的,惡的,佛的,魔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怎么辦?便只有自己觀察自己的內心,經常采取橫掃的辦法,去煩,斷念,堅持下去,以便進入清凈自在境界。觀音菩薩關注世界,外觀世音,關注自心,則內觀自在,兩者相輔而行!缎慕洝芬杂^內心為宗,以觀外部世界為條件,二者也是相依而得的。沒有自在之清凈心,就無從憑借此虛靜透明的慧心去觀看人間百態,利益人類社會。《心經》的開篇首句"觀自在菩薩"五字,開門見山,自觀自心,開悟在心,是全文的龍首。
釋迦佛祖創教,目的在于拯救眾生的靈魂,全部命意,以人為本。而不同于其他宗教之以為神為本。而靈魂的拯救,在于自心所具有的佛性,亦即人性中的般若智慧。在掙得自身解脫的同時,造福眾生;在造福眾生的善行中獲得自身的解救。慈悲為懷,自度度人。慈以予人以樂,悲以拔人之苦,兩者都放置"心"上。至于怎樣去慈悲,靠行動,靠"菩薩行"。而行動之前,關鍵又在于開篇首句五字中的第一個"觀"字。即怎樣看世界與人生才是正確的觀察?則《心經》的回答很特定、瀟灑、簡縮、深奧、振聾發聵,曰:"五蘊皆空"。
原來人的構成,有五種成分,大致而言:"色蘊"指人的身軀,屬物質。"受蘊"指人的感受;"想蘊"指人的思想;"行蘊"指人的運行;"識蘊"指人的全部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都屬精神。無論哪種成分,都蘊涵豐富,蘊藉不顯,蘊蓄深奧。也就是說,大千世界中,人本身都是一個個豐富多彩、復雜多變、奧妙無窮的花花世界。"五蘊"的概念,本是對人間世與世間人實實在在地充分肯定。人間世是大世界,世間人是小世界,小世界組成大世界,統稱大千世界,大小都是世界。世界是如此繁花似錦,變幻莫測,然而,若通過般若慧智對其進行徹底的觀照,翻然得出的是,這一切原來都是空的,叫做"五蘊皆空"。那么,到底怎樣理解這空呢?
原來"空"是對"五蘊"也就是對世間人與人間世而言的。"五蘊"的"色",是人這一物質世界的總括。佛教指一切物體及其形狀外貌叫"色"。當提到"色"時固然指世間一切物體,但主要是指人。首要是人心,"色"、"受"、"想"、"行"、"識"。這些都是實有的存在。都是有,不是空。
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卻又指出"色""空"沒有什么兩樣,沒有什么區別,二者是一回事,好比一個銀幣的兩面,謂之"空有不二"。那么,又怎樣來理解"空"與"有"這兩者相對統一的關系呢?便提出了如何"觀",又如何能"觀自在"佛法根本問題,即《心經》用以啟悟的要旨所在。
不僅是人世間,即使是宇宙,不僅是世間人,即使是細胞,以至構成物體的比原子核更簡單的基本粒子等一切"色",其自身的存在,無一不是條件的組合。若離開了條件,自身就不存在,當體成空?帐怯篮銓嵲诘。宇宙是空的,才有地球月亮;房子是空的,才能住人;瓶子是空的,才能裝東西;鼓不空敲不響;肚子不空食物進不去,生物就活不了;等等這一切日常所見,都叫做"有不自有,因空故有;空不自空,因有故空。"(《三論玄義》)原來"空"與"有"是一個東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經》反復強調的,在于這個"空"字,這是因為生活中看到的,是"色",是"實相",是"有",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更為重要的觀察與發現,應是"空",應是"無相",應是"無"。它存在著,卻看不見摸不著,看來很玄。更有趣的是《心經》原文260字中使用否定詞"不"9次,使用帶有否定語氣的"空"7次,特別是"無"21次。三字相加,計37次。都緊繞"空"的觀念,用否定的看法行文,目的在于消除對"色"、對事物"實相"、對"有"的.執著。
人們常說的"條件",即作用事物發生、存在、發展的種種"因素"。佛學謂"因緣",含事物發生的直接緣起與形成這緣起的種種前因。在詞義上更準確圓該。因為在全部前因中缺一即沒有該事物的或產生,或存在,或發展。故一切事物都是緣生事物,一切都"事出有因",有緣由,有過程。這樣,可能性才能成為現實性。若離開緣生,一切都無,一切皆空,就談不上自性。所謂自性,指事物本有的真實本性。比如人,佛教認為個個都自有覺性,即佛性,但每個人都處在因緣的復雜鏈條的交織之中,時刻在變異。比如,少年時期的自身已不全是童年時的自身,中年時的自身已不全是青年時的自身,老年時的自身更不同于童年時的自身。自身在因緣過程中變異著,受支配于無窮無限無止的大空,即受支配于一生行走過來的無數因緣關系。這樣一來,自身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人的一生,剎那剎那,剎那間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一切"實相"在時空流轉中都成了"空相"。然而,即使人生多變,但認識自身本來如此的真如覺性不會變,它與生俱來。所以不顯,多因習染而致。因此,對"實"與"空"、"變"與"不變"的開悟是一個認識過程,自覺過程。此刻我想起李白說的:"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在無限大的空間與無限長的時間中,人的生命虛幻短暫如夢,實在應該活出些樂趣與滋味來。如何觀察,應是于實相中看到空相,人就會活得大氣、瀟灑、自由、隨緣,無掛無礙,與自然靠得近些,方能與眾生共歡樂,共命運,又能于空相中把握實相,務實為智,觀心除染,慈悲為懷,精進不息,內心充實。
佛教的根本觀念是相對統一。"空"相對著"實"。而"實"即"法",知法即知實。法是實的存在狀態,即緣起狀態。一切法都依緣而生,依緣而存,依緣而轉,依緣而滅。故佛教的智慧,是一種與四大皆空的大覺智慧并行的"如實觀"智慧。依此智慧去行動,行動過程中觀結果,于實踐中檢驗正覺,謂之"證菩提"。
一面是空,一面是色。一面是空相,一面是實相。一面是非我,一面是實我。一面是空性,一面是真性。以至于一面連法也否定,一面卻虔誠聆聽佛法。以至于一面是非佛,一面禮佛為至尊。以至于連"空"也予以否定,謂之"空空"。既然連空也否定了,什么生死、垢凈、增減、智愚、眼界、意識界等等,一切的一切,無不都是空的了。故爾"諸法空相"是從"諸法實相"中抽繹出來的。"無"是從"有"中抽象出來的,否定來自于肯定。如"不生不滅"是從"有生有滅"中發現的,物不生,它就不存在滅。一物生出,它就走向滅。一切都是無常的,變異、變老、變衰、變滅,無不如此,相對又相依,無此即無彼。這樣,有即非有,空亦非空,實為亦有亦空,謂之"中諦"。中諦是大乘佛教的大道理,兩面論。一面是"空即是色",一面是"空中無色",當它提到"無"的時候,是強調不必執著于有。始終采取的是"空有不二"、"空有圓融"的觀察方法,謂之"真空妙有"。這是一種防止人們觀察事物普遍存在的執實性的一種無礙境界。比眾生的執實習慣高出一籌。人們稱之為"無礙哲學"。教人在觀察人事世情時,對于看上去的確真實、無可懷疑的物事,還要看到那只是暫時的,因緣相繼中的一瞬,一剎那。不妨取中諦"空有圓融"這中道的第一要義原則,才能舍棄執著而妙得,無掛無礙無恐怖地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即進入超越生死的境界,去體會"無我"的解脫之樂。
【《心經》的觀與照】相關文章:
10-19
心經系列:成觀法師06-13
玄奘與《心經》06-15
明月一樣照我心經典散文07-13
01-10
茶與心經典美文10-23
《心經與生活智慧》序09-03
07-30
焦躁與不安的心經典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