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心經(jīng) 諸法皆空,不住相故,無所得故

時間:2020-08-30 18:34:46 心經(jīng) 我要投稿

心經(jīng) 諸法皆空,不住相故,無所得故

  真心本來是不生不滅的,但并不是死在那里不動。不生不滅是真心的本質(zhì),但它靈妙無比,能隨緣起萬千妙用。

  諸法皆空,不住相故,無所得故。

  佛在五時說法中,無不是根據(jù)眾生的根性和機緣應(yīng)病與藥的,所以應(yīng)緣說法,而無定法。為了使眾生不誤解佛法,不執(zhí)著在經(jīng)文的字句名相上,佛說:‘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一個字也沒有說到,表示諸法實相是當體即空,自性本如,一切不可得。沒有說過一個字,這正是圓滿的極談、佛果的極說。我們在這里不妨和大家一起仔細地分析一下:

  1. 為什么佛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過一字?

  ( 1)報身、化身是有相的,不是真佛,亦非說法者。有言說的法皆是假法。法身實相,是無相的。真說法者,不說為說故。

  佛有法身、報身、化身三身。化身是佛應(yīng)眾生機緣而顯現(xiàn)的應(yīng)身,是我們大家都能看得見的色身、肉身。化身說法是用嘴巴講、用口說,或是寫出經(jīng)文,通過語言文字的表達來說法,這些都是有相的。報身是佛的智慧身、光明身,是佛在因地修行,積累的智慧功德,是福德莊嚴、不可思議的光明大報身。報身有兩種:一種是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的內(nèi)證法樂之身;另一種是他受用報身,是佛慈悲,為攝引菩薩向上而顯現(xiàn)的光明報身,就像經(jīng)上所說的佛之丈六金身。菩薩看到佛有這樣好的光明報身,發(fā)心也要取得像佛一樣的好報身,所以就促進、鼓勵他們積極向上,精進用功。報身說法不是用嘴巴講,而是放光顯瑞。《楞嚴經(jīng)》說得很清楚:佛頂上現(xiàn)的化佛在光中說咒,佛按指放光,照到十方諸大菩薩,十方諸大菩薩也放光照佛,等等。有光明就有相,所以智慧光明身也是有相的。

  《金剛經(jīng)》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有相顯示,都不是真實的,都是虛假的。報身、化身都是有相之身,既然是有相的,就都是幻化的。幻化身說的法,當然是幻化法,不是真法。眾生不認自己的本命元辰,迷惑顛倒,著在相上,造業(yè)受報,所以生死輪回也不是真的,而是虛幻不實的。那么,對虛幻的眾生說虛幻的法,只不過是方便應(yīng)用而已。所以,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說的法也不是真法。

  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是佛的`真身,以正法為體,是無相的實相。既是無相,就不能跟哪樣東西相比,所以無法可說。即或想盡辦法,也說不到它。所以真法以不說為說,無所說是名真說。故《金剛經(jīng)》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從前,須菩提尊者在山洞里靜坐。諸天雨花供養(yǎng),贊嘆須菩提善說般若。須菩提說:‘我于般若未嘗說一字,云何贊嘆?’天帝說:‘如是。尊者無說,我乃無聞。無說無聞,是真說般若。’可見真正說法是‘大音希聲’的,頂大的聲音是無聲之聲,是一般人聽不到的。

  講到這里,我們要談?wù)劵怼笊怼⒎ㄉ砣齻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大家一般都認為,只有佛才具法、報、化三身,我們凡夫望塵莫及,是沒有法、報、化三身的。而要想證成法、報、化三身,還需要等三大阿僧祗劫,修成果地佛之后,才能圓滿俱足。實際上,我們就是在凡夫地,這法、報、化三身也一點不缺。為什么這樣說呢?所謂清凈法身,就是當我們一念不生時,了了分明、非同木石的靈知。它是無形無相、無實無虛、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人人具有的天真本性。所謂圓滿報身,就是我們的智慧。這個智慧就是光明,是能夠知道事情怎么做、工作怎么完成、怎么待人接物等等的智慧光明身。所謂千百億的變化之身,就是我們的作用。我們能講道理,研究科學,創(chuàng)造發(fā)明,能生產(chǎn)制造各種東西。那么所創(chuàng)造、建立、生產(chǎn)出來的事事物物都是我們的化身。但是,一般人不明了,錯認為肉身是我,把肉身以外的東西認為是我所有。其實,這個肉體不是真我,只是真我的房子,真我的住所。它不是主人公,是仆人。真我(即自性)才是真正的主人。世上的一切事物,一切形色都是我的化身顯現(xiàn),都是我的變化所作,皆是化身。因此,只要我們能認識到自己的本性,就是認識到了自己本身所具有的真正的佛。天真佛性眾生皆具,無所欠缺,不是只人有而異類沒有。你能夠了悟明白,這一念清凈心光,即本體空分,是法身佛;一念無分別心光,即本體顯了分,是報身佛;一念無差別心光,即一切現(xiàn)相俱是本性所變現(xiàn),是化身佛。你能夠如是了悟明白,精進修行,在事境上勤加鍛煉,除盡執(zhí)相的妄習,進而度化眾生,積累功德,圓證菩提。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法僧三寶。

  ( 2 )真如實相,無可言說。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真如為萬法之體,在染在凈,其性不改不變,故曰真如,即眾生真實如如不動之本來面目,亦是一切眾生應(yīng)緣起用的靈妙真心,亦稱佛性、法性、自性等。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他親證的本來如是之境,非是創(chuàng)說,或是說了之后才有的。這樣,雖說亦同未說,即一字未說。

  佛性是無形無相的,故不可名狀,絕念離知。不是用言說可以說到的,所以叫‘言語道斷’;也不是用我們的思想、推理、想像所能得到的,所以叫‘心行處滅’。言語說不到,情識不能及,不可言說,說了即不是,所以‘動念即乖,舉心即錯’。只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才能相應(yīng)。

  佛最后在靈山一會,拈花示眾。他不講話,只把天人供養(yǎng)的花拈起來,舉示大眾。這時候,在會的人很多,天上的、人間的,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天人罔措。只有迦葉尊者會心微笑相應(yīng)。(摩訶迦葉尊者心領(lǐng)神會,契入佛的提示,微微一笑,與佛心心相印。)佛立即宣告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于摩訶迦葉。’從斯開創(chuàng)了禪宗法門。這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圓頓法門,不是四禪八定的漸次禪定法。所以,無言說可表,無文字可立。

  ( 3 )佛示涅盤相,意表真心不生不滅,不動不搖,離于言說,方證實相。

  只要我們安住不動,不為境轉(zhuǎn),不著一切相,離諸戲論,實相當即現(xiàn)前。

  佛說《涅盤經(jīng)》一晝夜之后,就入涅盤了。佛教講的涅盤并不是指人死亡了,細細地講有四種涅盤:

  第一、自性涅盤:就是一切眾生,不論飛禽走獸、蠢動含靈,都是有佛性的,都有覺性。它是不生不滅的。佛性并不因有了肉體軀殼而生,也不因肉體毀壞了而亡,它是不生不滅的。在你生命未形成之前,它是如此;在你降生之后,它也是如此;乃至死亡之后,它仍是如此。它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動不搖、不垢不凈的,這就是涅盤。其意就是寂滅輕安,不生不滅。所謂寂滅,并不是死亡,而是不生不滅。只要心不生不滅,寂滅就現(xiàn)前,就證了涅盤妙果。我們學佛修法就是要證到涅盤。

  第二、有余涅盤:是小乘圣人所修所證之果。蕓蕓眾生執(zhí)著于我。有我這個人,我就要享受,吃得好,喝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貪得無厭,造業(yè)受報。由于被善惡業(yè)所感,其壽命即有分限,其身形亦有段別。或為人身,或為天人,或為修羅,或為餓鬼,或為畜牲,或到地獄,在六道中輪回不已,不得出頭,故其生死為分段生死。小乘圣人,總認為有法可得、有道可修、有生死可了、有涅盤可證,這叫法執(zhí)。他們斷六根時,我執(zhí)已滅,‘人我’已了,善惡不著,所以能夠出六道輪回,了分段生死。但他們?nèi)胗诖笪遥瑘?zhí)著法身的四大種性為我。同時,羅漢執(zhí)著于苦集滅道四諦法,辟支佛又執(zhí)著十二因緣法。法執(zhí)未了,思想上不免有一生一滅的變易,意境上即不得安穩(wěn)受用。吾人修道,由迷轉(zhuǎn)悟,由凡夫而羅漢、菩薩,每一意境的轉(zhuǎn)化,恰如一度生死。此意轉(zhuǎn)而非形遷的變化,即變易生死。小乘圣者還有變易生死在,尚留有尾巴,所以叫有余涅盤。

  第三、無余涅盤: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都了了,有漏之因都凈盡了,也叫做‘漏盡通’,這就是無余涅盤。

  第四、無所住處涅盤。這里有個問題。我們活著的時候,因為有個肉體在,總須有個寄托處,心里不免想:一旦一口氣上不來了,四大分散了,到什么地方安身立命呢?修凈土宗的人說:‘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西方去了。我們依靠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再去修證,我們是有地方去的。你們修禪宗和密宗的,將來到哪里去呢?’這是佛教徒的一個大問題。我們假如能把這個問題弄清楚,學習佛教經(jīng)典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因為佛說法,就是要解決這個生死大問題。

  前面說了,自性是不生不滅的。所以,生無所生,死無所死。之所以有生死,無不是我們的執(zhí)著在作怪。活著的時候,把一切都妄以為實有。人身、家庭、金錢、物質(zhì)、名利、地位等等,樣樣都想追求,都要貪取、占有。于是執(zhí)著外來的境界,心隨境界轉(zhuǎn),有取有舍,有愛有憎,所有的一切,都種在你的八識里了。這個第八識,叫阿賴耶識,是儲藏識。所有一切好的種子、壞的種子,生滅與不生滅,都儲藏在這個倉庫里。

  一旦人死了,肉體已壞了,四大分散了,這個身體不能用了,房子壞了,要搬家了。這個時候,因執(zhí)我故,就生出了中陰身。中陰身者,就是原來的肉身已壞了,人已死了,而未來的身體還未形成,還沒投胎轉(zhuǎn)生,就在這中間時期,第七識末那識——我執(zhí),執(zhí)著了有我,就有我身,于是由意生出一個虛幻縹緲之身,叫中陰身。人身肉體是以地大為主,是沉濁的。而中陰身是以風大為主,是縹緲的。因為沒肉身包裹它,它有五通。因造業(yè)受報,業(yè)力所感之故,隨生前所造的善惡業(yè)而分別遮蔽了好或壞的地方,顯現(xiàn)出相應(yīng)的或好或壞的境界。這時八識里的種子都翻騰出來了。過去因執(zhí)著得厲害,現(xiàn)在見了境界、影相,就隨之心動、追逐、執(zhí)取,于是又在相應(yīng)的六道中轉(zhuǎn)生了。因此,追究生死的根本原因,就是一念妄動,執(zhí)著事相,執(zhí)取境界,而落入相應(yīng)的業(yè)果中。

  如果我們現(xiàn)在時時鍛煉自心,曉得一切色相,一切境界都是空花水月,都是妄想現(xiàn)前,不去追逐,不去貪求,不去執(zhí)取,心都空凈了,那么一旦這肉體損壞時,四大分散了,這八識心王出來之后即能做主,不隨境轉(zhuǎn)而不入胎胞。因此,我們修法用功,就須于活著的時候加緊努力,提高警惕,認清一切色相皆如夢幻,不執(zhí)取追逐,而現(xiàn)證菩提。活著時即瀟灑自在,死后任他幻境變現(xiàn),也無心可動。若如此,即能大放光明,朗照十方,來去自由,而隨緣赴感,無不自在了。這種不受環(huán)境支配,不為業(yè)轉(zhuǎn)的成就作略,才是真了生死。此謂之‘無所住處涅盤’。

  所以說,凈土不只是西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無不是佛世界,無不是凈土。只因我們心光不圓,不能朗照,所以不見。如果我們心空不著相,光明朗照,即能十方凈土一時齊彰。忉利天王的宮殿里,掛著一個幢,叫因陀羅網(wǎng),是用寶珠結(jié)成的。一顆顆寶珠彼此放光相照、相攝,交相輝映,沒有妨礙,就像是佛與佛心心相映,光光相照,沒有妨礙一樣。我們眾生的心也是如此。只要能一切放下,就得大自在了。這時,就不會再問‘要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們有了身體,就像是有個東西一樣,有東西就要有個地方來安置。如果徹底究竟了,什么東西都沒有了,還找什么地方來擺放,找什么地方來安置呢?我們已曉得了法身是無形無相的,是沒有東西的,那還要有什么住所、什么地方呢?講到報身,報身是一大光明藏,光明雖有相,但這光明是無住的。講到化身,化身是為度眾生而設(shè)施變現(xiàn)的,用來度有緣眾生。什么地方有緣,就到什么地方去。所以,一切處都是圓融無礙的。

  佛講《涅盤經(jīng)》,就是昭示大眾,佛沒有入涅盤而不動,雖似去了,但未離開眾生,還在大眾中弘法利生。心凈眼凈者,時時處處都能見到佛。若是妄心垢染,就見不到佛。所以我們修法,必須心安清凈,方能時時刻刻見如來。《金剛經(jīng)》說:‘信心清凈,則生實相。’所以,佛示涅盤相給眾生看,正是真心妙用的顯現(xiàn)。就是叫我們不要執(zhí)著事相,不要隨境轉(zhuǎn),不要妄動。妄心果能不動,實相就現(xiàn)前了。

  真心本來是不生不滅的,但并不是死在那里不動。不生不滅是真心的本質(zhì),但它靈妙無比,能隨緣起萬千妙用。所以我們說心不要動,只是不妄動,不隨物境轉(zhuǎn),不執(zhí)取物,不貪求物,而不是不起用。當你要做某一件事,處理某一個問題,要把它處理得恰到好處,圓滿成就,你就要思考,就要設(shè)計,心不動是不行的。心不動,你話說不出來,事情也做不成。但是,我們在說話做事時,心念雖動,卻不往心里去,動而不動,這就是真心應(yīng)緣起用。所以,學佛修道,要有成就,既須起用,又須隨時觀照,不隨境轉(zhuǎn)。說話辦事時,就像不是自己說的、不是自己做的,而像是別人說的、別人做的;做過之后,就像未曾做過一樣,這方是真正的無心、真正的涅盤。懶融禪師說得好:‘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當用恰恰無。’就是我們正當起念用心時,卻沒有心來用。也就是說,我們的心不隨著物境轉(zhuǎn),盡管用,用而不用。這就是真心應(yīng)緣起用、真心妙用啊!

  佛在世間說法的時候,就經(jīng)常說:佛法離一切相,離文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這就是表示佛法是無有實法的法、不著相的法。佛付法給摩訶迦葉的偈子說:‘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法本法無法’,意思是一切心法根本就沒有實法,都是應(yīng)病與藥、隨機假設(shè)的,所以雖有而無。‘無法法亦法’,雖然無法,但是假用不無。譬如,世界宛然有,身體宛然有,衣食住行等等也統(tǒng)統(tǒng)都不是沒有,而且各個都能夠派上用場。說個無法還是不曾離法。‘今付無法時’,因佛法是應(yīng)病與藥的,雖有而無、雖無而有,所以現(xiàn)在傳付這個法的時候,‘法法何曾法’。千法萬法,八萬四千法門,盡管說了這么多,但最終一法也不可得。這就明示我們這不實不虛、不即不離、非空非有、非有非空的妙用真心了。所以,經(jīng)文不過是進入佛法的門戶,是入佛的路徑。而要入這個門戶,又必以究讀經(jīng)文為先導。但千萬不要以此而誤認為經(jīng)文是實法,而執(zhí)著于經(jīng)文。下面我們講講佛經(jīng)。

  2. 佛經(jīng)是標月之指,是學佛修道的方向和路徑。

  前面我們從教理上闡述了佛性是無可言說、無相可表的。但是,如果離開了語言文字的表達,人們又怎能了解和認識佛性呢?又如何修持證果呢?所以,雖無所說,但又不離言說、不廢言說。依文則易明義理。文僅為表法方便故。因此,兩千多年來,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jīng)一直廣泛流傳著。但是,雖然有說,還是無說。為什么呢?因為諸法皆空,無有自性,皆不可得,以不住相故,不執(zhí)著故。所以說,一切經(jīng)文不過是標月之指,是指示月亮的指標,但不是月亮,只是指標我們明心見性的方向和路徑。因此,我們聽講或看經(jīng)文時要見月忘指、得意忘言,要了解和明白經(jīng)文的真正意旨,攝取它的精義,從有言說證入無言說之境。而不要執(zhí)著經(jīng)文的名相語句,記言記語,更不要執(zhí)著名相語句的玄妙,來專門研究它。不然就等于讀書做學問,不是學佛了。我們學佛最要緊的是行,照著佛經(jīng)所講的義理和方法去實行,這樣才能真正得到受用。

  但是,佛經(jīng)義理深邃,大根性的人能夠一目了然,也能夠依之進修。而中下根的人,就不容易理解了。非但不識月亮,也不明白什么叫指。指標都不明白,哪里可以順著指標所指的方向見到月亮呢?所以,必須先對經(jīng)文細細地研究,通達了,然后才能進修。但是,對現(xiàn)在人來講,研究佛經(jīng)又有不少障礙:佛經(jīng)是古文體,是文言文,它的語法、文句的結(jié)構(gòu)及表達的方式與現(xiàn)代語法不太相同;經(jīng)文都是繁體字,現(xiàn)在我們使用的均是簡化字;而且經(jīng)文中有些字現(xiàn)在已極少使用或不使用了,晦澀難懂;經(jīng)文還有一些專用名詞和術(shù)語以及外來用語,等等。所有這些,無不成為修學者的障礙。倘若不經(jīng)細細地講解或注釋,一般人是不易明白經(jīng)文的玄旨所在。因此之故,教下的菩薩們就大施方便,為經(jīng)文加注釋,講解或翻為語體文,使修學者先明白標月之指,明白這個指標是個什么東西,是怎么一回事,再從指標所指示的方向和路徑,用功修持,前進不息,才可以見到明月,見到我們的佛性。

【心經(jīng) 諸法皆空,不住相故,無所得故】相關(guān)文章:

描寫冬至的故古詩12-20

故燒高燭照紅妝閱讀理解附答案12-15

《經(jīng)故翰林袁學士居》(作者:溫庭筠)唐詩賞析10-21

杜甫《故武衛(wèi)將軍挽歌三首其一》翻譯09-06

李商隱的《登樂游原》故詩作品賞析12-20

《心經(jīng)》的修法和行法09-07

余光中六十年后回重慶尋故訪友09-30

舍不得放棄,留不住傷心經(jīng)典美文10-28

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原文及譯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