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經典散文(精品)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經常接觸散文吧?散文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那么,你會寫散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席慕容經典散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席慕容經典散文1
席慕容桐花賞析
席慕容作家的這散文詩中表現出來,如幻似夢,似有若無,又遠又近的境界,人存不存在前生?我們就不用去做科學的探討與論斷了,僅就《前緣》一文而言,詩人是借前生的存在來表達她對相悅者熾烈的愛戀。
這愛戀曾經被忽視:"你若曾是江南采蓮的女子,我比是你皓腕下錯過的那一朵。"
這愛戀含著埋怨:"你若曾是那逃學的頑童,我必是從你袋中掉落的那顆嶄新的彈珠,在路旁的草叢里,目送你毫不知情地遠去。"
這愛戀甘愿犧牲:"你若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焚燒著,陪伴你過一段靜穆的.時光。"
三個并列的意象,均用詞精美,格調清新,特別是把相悅者與自己放在不平等的地位,突出了己方的主動與猛烈,極大的增強了情感的穿透力。
也是正因為這樣,"今生相逢,總覺得有些前緣未了,卻又很恍惚,無法仔細地去辨認,無法一一地向你說出。"這無法分辨,無法述說之情,就起了如幻似夢,似有若無的作用。
也因為將此生與前生交錯描寫,給我的感覺是又遠又近,遠近界限難以劃分,現實與理想難以劃分,心相與理性難以劃分。
席慕容經典散文2
在傍晚下課回家的時候,常會經過光復中學和治平中學的校門口。有時候,正碰上夜間部的學生上學,在十字路口,車輛會被維持交通的同學擋住,正好可以仔細地端詳他們。
誰說這一代的青年是失落的一代?在我眼前有那么多可愛可敬的孩子們,不知道從四面八方什么地方走過來的,馬路上都是他們!穿著干凈整齊的校服,帶著安靜快樂的笑容。和日間部的學生有些不一樣的是,頭發留得都比較長,臉上的神情也顯得老成些,而且,他們好象都很喜歡身上的'那套制服,似乎那套制服是一種希望,一種象征和一種自豪。
他們實在足以自豪,在一天工作的勞累之后,還能從各個地方搭車過來,不懈不休,高高興興地走來上課,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有一次,在保養廠修車,一個滿身油污的年輕工人,看見我車內載了油畫,于是從印象派談起,談到中西繪畫的異同,整個修車的過程,我們都談得極為投機。原來他白天在修車廠工作,晚上在工專讀書。假日還拜師學國畫、書法和日文。他向我說出他的學歷時,又高興又有一點臉紅,好純樸的一個青年!
在全省各地,有好多這樣的青年,他們的家境顯然不十分好,他們的工作環境也不一定理想,在夜校里的成績可能也并不很好,可是,都有一顆極肯上進的心。就是這一顆心使他們的生活與思想變得極不平凡。
而在一個安定的社會里。只要腳踏實地,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這些青年的未來必然有無限希望。我們也許不能為他們直接地做一些什么,但是,若是我們每個成人都能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竭力地促進這個社會的安定和繁榮,那么,我們不也是間接地在為他們鋪路嗎?
夜校生,讓我們一起來加油!
席慕容經典散文3
讓我們來做他的“美的導師”。
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徑,我們先從最容易,最直接的做起。就是:多帶他們接近大自然。
觀察兒童畫,我們可以發現,越年幼的孩子,對自然界的向往越大。他們作畫的題材雖然以小我為中心,但是,每一張圖上,總不會忘記加上一個太陽公公、一座山或者一朵小花。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創作的泉源,孩子們有一顆敏銳易感的心,幼年時一切的記憶都會深深地留在心中。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表面上也許行不出來有什么不一樣,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你的苦心和你的努力絕對不會白費的。
至于如何培養這種接觸呢?我想,從嬰兒能夠出戶接受日光浴時便可開始了。當然,假如你相信胎教的話,那么,你可以開始得更早。假如家居在鄉下,或者近郊,那比較沒有問題,但是假如家居在鬧市里,做母親的就要稍微辛苦一點了。
有一位女作家,在孩子幼時,因為家居在臺北植物園附近,她常常帶著孩子去散步。在散步時,總會教年幼的孩子辨認一兩樣植物,除了辨認名稱以外,還仔細觀察花、葉、枝的不同。孩子長大以后,母親逝世了,這個孩子在追念母親的文字之中承認:雖然和母親度過了很多快樂的時光,但是最難忘的,仍然是幼年時在植物園中的散步。
試想一下,一個年輕的母親,牽著幼兒稚嫩的小手,在綠蔭深處漫步,這個行動的本身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母親從其中也能得到很大的快樂,更何況幼小的敏感的心靈呢?
也許有些母親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第一沒有時間,第二家不住在植物園附近,第三散步是需要閑情逸致的,生活這樣緊張,工作這樣繁重,哪能天天帶孩子散步。給他們吃,給他們穿,就已經很費力了。
《中國母親底書》的作者張天麟先生,說了句很發人深省的話:
——中國不患物貧而患心窮。
“心窮”!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中國人很愛貼標語:“現在的兒童,就是將來的棟梁”!皟和敲褡宓挠酌纭。每個成人都會點頭稱是,并且也深信不疑。但是,卻沒有人,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兒童的心靈的充實。沒有灌溉的幼苗會長得好嗎?
其實,兒童所需求的,我們很容易就可以使他們滿足。就像一天工作完畢后,父母可以帶孩子們在家居的附近散一下步,在陽臺上澆一下花。也許一天只要十分鐘,假如不能天天實行的話,哪怕一個星期兩次,一次也行。讓孩子們和你一起觀察這個世界,讓大自然走進他們心中。
孩子們會知道感激的。
席慕容經典散文4
我們一般人解釋鄉愁,總是把它固定為對故鄉的思念,我卻比較喜歡法文里對鄉愁的另外幾種解釋——一種對已逝的美好事物的眷戀,或者,一種遠古的鄉愁。
我喜歡問我的學生:
"每當夕陽西沉,大地昏暗的時候,如果你正在路上,還沒有回到家里縱然周圍有人群、有房屋、有燈光,你的心里是不是還會有一種惶惶然不安的感覺呢?"
每次,大約總有一半的學生和我有同感,那是一種很恍惚的感覺:夕陽將落未落,暮靄蒼茫,心中會有一種不安與疼痛的感覺。走在路上,只覺得故國河山如云霧般從腦海中升起,而對母親的渴念,對童年的追憶,也如絲如縷般來到心中,平日夢中求之不來,今日眼前揮之不去,鄉愁與夕陽之間竟然有如此密切的關系嗎?
有美學家和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心中有一些情緒源自古遠的遺傳,就是所謂集體的潛意識,是由遺傳的力量所形成的心靈傾向。也就是說,我們既然可以承認尾椎骨是一種早期演化中還留在我們身上的一些遺跡,那么,在心靈的深處,應該也同樣還保留了一些線索,是我們還不大能確定的一些感情與思想,來自古遠的初民。
而鄉愁,一定也是這樣發生的吧,F代人的心靈之中,一定還有些和古遠的先民相通的東西,于是,在日暮昏黃時,和古老穴居時代的人一樣,我們對家的眷戀與對黑暗的恐懼同時出現,想到家,因為它是個安全的象征,而母親的懷抱,就是我們所有哺乳類生物最原始的一種安慰了。
因此,盡管我們是處身在車水馬龍的城市里,或者是在笑語喧嘩的室內,仍然會在夕暮時襲來一股鄉愁,那份憂郁的感覺淵源于上古時代,卻因文明的發展、世局的動蕩而顯得更加尖銳,更加突出了。
每個時代都像一個人,都有他特殊的偏見和心中的弱點。在馬格里特(MAGRITTE)一張題名為"日日"的油畫里,有一種很清新的意味,在一層又一層深藍淺藍的山巒前面,是一片長著荒草的坡地。假如沒有那一張透明的面孔出現的話,整張畫面也不過只是一幅安靜美麗而又單純的風景畫而已;但是,畫家一添上了那一張沒有外輪廓的面孔,整個畫面就充滿了一種追憶的感覺,山巒與煙云都因此有了更豐富的生命,變成了每一個現代人都失落了的夢中家園。
又像夏卡兒(CHAGALL)的作品,在特別甜蜜的色彩里,描繪出他對老俄羅斯的懷念。幾十年的流浪生涯雖然使他的筆觸帶有一種淡淡的酸楚,但是透過畫筆,童年真純美麗的時光仍能倒流,帶給愛好他作品的觀眾以無限的低徊與欣喜。
又好像抗戰時的那一首歌:"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盡管很多人的故鄉并不在長城之外,但是整個國家民族的命運,使得歌曲里的鄉愁變成了眾人的鄉愁;于是,歌聲就成了一種象征,歌聲一起時,那夢里的故鄉就讓每一個人都熱淚盈眶了。
戰爭
一九四○年的夏末,在法國一個叫做拉斯格(LASCAUX)的'小地方,四個從十一歲到十七歲的男孩子奔跑在丘陵起伏的田野上,到處搜尋他們走失了的小狗。其中有個小男孩忽發奇想,要鉆到巖石中的一個隙洞里去看看。他們滑下一個深有六、七公尺的狹窄通道,進入了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洞里,果然,小狗在里面,又叫又跳地迎接它的主人,孩子們都很高興,其中有一個,一面笑、一面劃火柴準備找出路。
他劃的火柴帶我們所有的現代人回到了一萬五千年以前的世界!
火柴的微光閃起時,一萬五牛年以前初民的藝術作品就在巖洞的四壁甚至洞頂上俯視著他們,在火光的照耀下,色彩鮮艷,所畫的獸類栩栩如生。
其實,在那樣原始的世界里,就已經滿布著戰爭的陰影了。人要與天爭,要與獸爭,最后,也要與人爭。墻上的繪畫,有人說是狩獵之前他們總要聚在一起祈禱,然后由祭司把預定獵物畫在墻上,視民深信這樣能控制野獸,在獵人與獵物相峙之時,能產生出勇氣,加強了征服對方的可能性。
這些壁畫給我們一種證明,遠自穴居時代,繪畫就能帶給人類以安慰和希望。
不是嗎?一萬五千年以來,在這地球上何時沒有戰爭呢?不管用的是很簡單的或者極復雜的武器,不管是因為任何的藉口,這么多年來,戰爭何嘗有一日止息過?人類何曾度過一天絕對平靜的日子呢?
對現代人來說,面對死亡的威協,也許不會像如民那樣頻繁和直接,文化也因此才能逐漸變得繁富與精致。但是,兩次世界大戰是兩次浩劫,浩劫過后,人類才忽然發現,原來生命可以變得這樣荒謬與脆弱,廿世紀的人因此而失掉了對人類價值的信仰,而這種信仰曾是十九世紀的人類所引以為榮的一切的基礎。
席慕容經典散文5
而隨著文壇中女性文學家的加入,文學語言逐漸細膩化,對情感的表達也日益的明晰和深入化,作者將人類內心世界的掙扎、惶恐、幸福、期待、不安、糾結等用文學藝術進行升華并將日志中的情感自我剖析和自我展示融入到散文的表現中,除散文所要求的“形散神不散”以外,又多出了對人生、對人性、對自我成長等的拷問和思索。
新時期散文由于女性作家的融入而又了新的特征,如憂傷的韻味、細膩的寫手手法、對人生的感概、對生命各個階段的領悟和思考、對自身目前和未來的解析,尤其是在自我情感方面區別男性寫手則有了新的改觀,她們愿意將自己的內心展示出來,用對生活和生命的渴望來贊頌真善美,揭露假惡丑,可謂散文界的又一新變革。而在女性加入后的散文界中以席慕容為代表的女性作家其獨到的見解和對心靈的真切訴說則以“真”為切入點,吸引了大量讀者的關注,借助席慕容的散文中對自我剖析的做法,他們開始對生活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一、席慕容散文中對自我情感進行剖析運用的原因
在席慕容的散文中多注重對自己成長的剖析,相對來說其散文集可以說是席慕容成長歷程的鑒證,從幼兒時期的因為外貌和嗓音均沒有大姐優秀,而性別和性格比不上弟弟的重要和討喜而導致自我感覺家人對其冷漠,也至此導致其在成長的過程中敏感而自律。甚至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先從自身進行分析找到自己問題所在。也正因為如此,在其進行詩歌和散文的創作時會不由自主的對自己的內心和情感進行解析,比如在詩歌《蓮的心事》中其在一開篇就寫到“我,是一朵盛開的夏蓮”這種將自己進行物化將物品進行人格化的做法在其散文中多予以表現,而這種表現手法也是席慕容進行情感剖析的主要融合點。
當然這種進行自我剖析和自我情感表達的做法,并不僅限在席慕容的散文中有所表現,在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小桔燈》以及小學作文經典散文日記體《落花生》里都有所表現。在某種意義上說,散文是作家們進行對自我情感分析、對自我進行認知,并利用文字進行雕琢和展示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席慕容散文中對自我情感的剖析和運用
席慕容是一位來自臺灣的散文家,其詩歌、散文在20世紀的80年代和90年代曾經風靡中國文壇,她的文字魅力不僅飽含對生命的贊頌和對愛情、對家鄉的思戀與歌頌,更是對于時光和生命進行了深入化的解析,雖然進行寫作的風格相對文雅、委婉、細膩和飽含詩意,但是文字所表現出來的張力和隱含的思索空間卻是其他作家無法達到的。
在她的散文中,對自我情感的剖析方面運用了三點手法:首先是以情為中心訴求點,其次是以實際的場景和日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為切入點進行藝術再造,并注意以情寓景、以景幻情。第三,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擬人作為修辭讓散文的語言和對情感的表達更為詩意化。追求詩意美在散文中的合理運用。此外,典籍也直接被引用進來作為對自身觀點的支撐。情景化、句意化、意象化、情景化是席慕容在其散文中對自我情感進行剖析時主要運用的手法。
(1)對于錯失了美妙的場景和別人美好的情感的感慨
內心的悲情中有何種是令人遺憾卻無法彌補的?《成長的痕跡》里,錯失了良辰美景,或者原本想更好的去珍惜卻因為做準備而導致這種良辰美景在被準備的過程中錯失了。席慕容將這種分分秒秒中物化的變化提升到別人的真情卻被自我的無心而錯失,是陰差陽錯還是由于無知、不知不覺甚至故意的無視,這些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那種錯失了回不去時的錐心之痛。哪種無力回天無法回到當時場景的茫然和無助,席慕容將其發揮到了極致。在席慕容的散文中多以“一種溫柔而又凄愴的美麗”和“無法把握住那些逝去的時刻”來形容自身的痛苦和無奈,美麗生活和美麗的自然以及花的語言則是席慕容在剖析自己的時候更多運用的語言表達替身。一如在《成長的痕跡》里,在一整夜的清清朗朗的月光中,席慕容對曾經錯過的人和事情,所進行的無法回復、無法重現的感慨,那種內心的荒涼感和滄桑,以及對美好的渴望和期待,卻也是很多的讀者具有同感卻無法言說的'內心語言。也正因如此,才會被追捧和熱議。
。2)對于錯失了自己的成長和提升自我機會的感悟
在另一篇散文《畫出心中的彩虹》中,席慕容對于客觀生活中無法改變的事實、無能為力的問題、以及自己無心之過或者自己一直努力卻因為在當時場景中沒有感悟而導致出現的問題就那些了相應的解析。這種錯失自己也包括因為過于重視自己的真情在無法被重視的痛苦,忽略了自我成長和提升機會,并因此出現的感悟。
領悟是一個反復循環的過程,正是因為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一些問題無法領悟無法進一步解析更無法深入的找到答案的問題,必須經過生命和時間的考量而得到新的答案和要義,正如她對自身不被關注的自卑,在成為成年人時期,卻是疑問一次演唱會而出現了轉機,發現原來自己認為務必優秀的姐姐其實也是有猶豫和絕望的一面時,內心出現的驚訝和感慨。她將這種情感予以藝術語言的再現以及隱晦的對于自己成長過程中那種曲折的糾結的無奈的心情的感慨。曾經一個清愁的少女,一個自卑的幼兒,一個成為人婦卻依舊尋找自身地位的輕愁女人的內心復雜感予以了解析。這種意境和心態的曲折性,才是散文中作者進行自我情感剖析時,對內心壓力和情感所進行發泄的最好表達。
三、自我情感的剖析手法在當代文壇中的拓展和運用
散文中對于自我情感剖析手法的運用,其從本質來看也標志著人類從盲目應對生活開始向對自我認知的轉變。這種轉變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是逐步、逐層的深入而并非一朝一夕的過程。針對自我情感剖析手法的出現和在詩歌散文甚至小說題材里的廣泛運用問題,有很多評論家認為,這是女性生理特征所帶來的文學巨變,更是只有女性能夠帶來的文壇改革,然而在此之后散文結構和寫作手法的變化卻推翻了此種說法,由于眾多80后和90后作家新秀的崛起,以“我”主要視角進行拓展的文體逐漸增多,自我情感剖析手法不再是散文獨有的手法,而是逐步被擴大到各個寫作領域,對生命本體的研究,對愛與美的贊頌也隨著席慕容散文作品的逐漸減少而悄然隱匿,自我情感剖析手法的普及也讓這個曾經一度引發文壇熱議的散文藝術手法,現在成為了當代新秀作家甚至學校學生在日常寫作中經常運用的寫作手法。讓人不禁涌現出“昔日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感慨。
隨著散文藝術的發展,更多的藝術手法在逐步涌現和被創造出來,但是自我情感剖析手法卻依舊以其對生命和對自我的客觀剖析魅力,而被繼承、延續和發展起來,成為當代文學界進行自我描述時最好的藝術表現手段而被人類繼續推崇。
席慕容經典散文6
最近這段時間在讀席慕容的詩集《透明的哀傷》。她的詩寫得極美,清新、易懂、好讀。昨晚讀到《琴音》一文,便有與各位苗爸苗媽分享的欲望,因為我感到,詩人的語言寫出了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找到了一種與作者的共鳴。不知道,你在閱讀后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琴音》這一篇文章很簡單,主要講了作者女兒練琴的事。鋼琴老師講到一聽琴聲就可判斷出孩子這段時間很用功。作者很疑惑,鋼琴老師解釋到 “ 鋼琴這種樂器,一定要經過長時間認真的彈奏之后,它本身真正美好的音色才會慢慢出來。我想,前兩年你女兒碰它的.時間太少,要到今天才算是對得起這架鋼琴了,你聽,現在它的聲音多好聽,多不一樣! ” 真的!豈只是鋼琴這一種樂器而已,這個世界上,任何一種工作,不都是你放進多少力氣,它就會忠實地反映出多少成績來嗎?
想想我們的教育,在每個孩子的成長路途上需要我們家長給予多少扶助,在背后付出多少努力呀!身心健康、懂得感恩、聽寫全對、誦讀美妙、書寫工整、口算準確、表達清楚······孩子的全面進步一定是在我們——作為孩子成長引路人的堅持陪同下才有可能實現的呀! 也許,很多時候,我們都應該好好反思自己,在孩子學習、生活中,我們真正認真地投入了多少力氣。
轉瞬之間就是半期了,一晃孩子們很快就要跨入二年級了。在接下來的半學期,我們又該怎樣陪伴孩子一同走過他們的一年級時光呢?記。耗惴胚M去多少力氣,它就會忠實地反映出多少成績。鋼琴如此,何況孩子。
席慕容經典散文7
記不清是何時開始,QQ里的高三小女孩經常找我聊天,聊她的困惑,聊看不到的未來,聊喜歡的作家,聊各自的生活。只是,這樣的聊天,常常是凌晨,她從晚自習回到宿舍,剛把作業做完,而我剛結束了一天的閱讀。知道她喜歡散文后,送了她本張曉風的散文集,而她送了我這本《琦君散文集》,她說這是她很喜歡的作家。
“對孩子的呵護,不要過分,不要緊張。千萬別使他有壓力。孩子在成長中,總有一段看似疏離父母的孤獨時期。您不要去干擾他,只暗暗地、默默地看顧他,他會感覺得到,父母親是全心全意關愛他的`。別去想代溝,反抗期等新名詞。愛可以化解一切。”她說這是她在其中摘抄的一段話,她覺得很對。我想,或許是高三的生活太過緊張,她的壓力不小。父母的期待,讓她有些喘息,未來的夢想,讓她覺得雙肩沉重。她是個想讀中文系的女孩,她希望用文字抵抗歲月,即使她的成績或許只能上三本,但她還是一次次的向我表明自己的態度?,成績和閱讀寫作真的有必然聯系嗎?
帶著她的期待,我翻閱了這本書,我想喜歡總是有道理的。琦君的文字,每一個幾乎都是認識的,不生澀,不故作高深,不刻意造作,不喜歡引用高深莫測之句,甚至談不上優美。但,就是能夠讓人讀下去,非常真實樸素的文字。
她在《四十年來的寫作》中說:“四十年來,我一直兢兢業業地沒有放下筆,一來是由于寫作是一份樂趣,放棄了會感到空虛。二來則是希望寫作鞭策自己日新又新,至少使心靈與思維保持敏感清新!薄拔也幌矚g玩文字游戲,或故作驚人之筆。認為‘平易’并不是‘平淡’、‘平庸’,要寫到平易才是功夫!彼_實做到了,她的散文平易近人,但絕不會讓人覺得平淡平庸。
喜歡上了她的表達方式,沒有說教,沒有逼迫之氣,言語溫和。也正因為如此,才有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無意入眼,卻烙在了心里。“其實寫什么內容都無關系。只要是自己的深切感受。一花一木,一粒沙子中都可見大千世界。只要不是為文造情,只要不寫夢囈似的、叫人看了如墮五里霧中的文句!痹谶@個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渴望當作者,為文而文,所謂的“作家”實在舉不勝數。慶幸,在某些不安的夜晚讀讀琦君,是份驚喜。小女孩的喜歡,我也漸漸能夠理解。
在琦君的散文里,解開了我的困惑。一是關于興趣,二是讀與寫的把握。琦君遇張佛千先生,咨詢學畫之事兒,先生說:“自己畫就是了,何必跟人學呢?欣賞欣賞書法,練練字,看看大自然的花木山水,就拿起筆來畫,畫成什么樣都沒關系,自己譴興嘛,又不是想當畫家。”云淡風輕,看透之后的無所謂,讓人心生歡喜,種種強加之借口,往往束縛了自己,困擾了自己。“朋友一生只讀書,不創作,而品評文學作品,眼界甚高。她說寫作常不免拾前人牙慧而不自知,即使知了也自以為引用的妙而沾沾自喜,倒不如不寫的好。她的話令我深思,也使我戰戰兢兢,不敢輕易下筆!痹掝}回到開始,寫作于諸多的我們,是快樂,是保持生命力的方式,所以舍不得,總想記錄些什么。其實,寫作最大的回報就是寫作罷了。
愿她如所想,讀喜歡的中文系,用文字抵抗歲月。但我想有一天,她一定會明白,文字從來不需要抵抗歲月的。
席慕容經典散文8
當然,有些人是例外,就好像在生命里也常有些無法解釋的例外一樣。
在美術史里,有些例外的`藝術家,就像天馬行空一般地來去自如,在他們的一生里,幾乎就沒有所謂“極限”這一件事。
像對那個從天文、數學到物理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的達文西,我們該怎么辦呢?
也許只能夠把他放在一旁,不和他比較了吧?不然,要怎樣才能平息我們心中那如火一般燃燒著的羨慕與嫉妒呢?
席慕容經典散文9
在我二十歲那年的夏天,我看見過一棵美麗的樹。
那年夏天,在瑞士,我和諾拉玩得實在痛快。她是從愛爾蘭來的金發女孩,我們一起在福萊堡大學的暑期法文班上課,到周末假日,兩個人就去租輛腳踏車漫山遍野地亂跑,附近的小城差不多都去過了。最喜歡的是把車子騎上坡頂之后,再順著陡峭彎曲的公路往下滑行,我好喜歡那樣一種令人屏息眩目的速度,兩旁的樹木直逼我們而來,迎面的風帶著一種呼嘯的聲音,使我心里有一種要呼嘯的欲望。
夏日的山野清新而又迷人,每一個轉角都會出現一種無法預料的美麗。
那一棵樹就是在那種時刻里出現的。
剛轉過一個急彎,在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座不算太深的山谷,在對面的斜坡上,種了一大片的林木。
大概是一種有計劃的栽種,整片斜坡上種滿了一樣的樹,也許是日照很好,所以每一棵都長得枝葉青蔥,亭亭如華蓋,而在整片傾斜下去一直延伸到河谷草原上的綠色里面,唯獨有一棵樹和別的不同。
站在行列的前面,長滿了一樹金黃的葉片,一樹絢爛的圓,在圓里又有著一層比一層還璀璨的光暈。它一定堅持了很久了,因為在樹下的草地上,也已圓圓地鋪滿了一圈金黃色的落葉,我雖然站在山坡的對面,也仍然能夠看到剛剛落下的那一片,和地上原有的碰在一起的時候,就覺得后者已經逐漸干枯褪色了。
天已近傍晚,四野的陰影逐漸加深,可是那一棵金黃色的樹卻好象反而更發出一種神秘的光芒。和它后面好幾百棵同樣形狀、同樣大小,但是卻青翠逼人的樹木比較起來,這一棵金色的樹似乎更適合生長在這片山坡上???,可是,因為自己的與眾不同使它覺得很困窘,只好披著一身溫暖細致而又有光澤的'葉子,孤獨地站在那里,帶著一種不被了解的憂傷。
諾拉說:“很晚了,我們回去吧。”
“可是,天還亮著呢”我一面說,一面想走下河谷,我只要再走近一點,再仔細看一看那棵不一樣的樹。
但是,諾拉堅持要回去。在平日,她一直是很隨和的游伴,但是,在那個夏天的午后,她的口氣卻毫無商量的余地。
于是,我終于沒有走下河谷。也許諾拉是對的,隔了這么多年,我再想起來,覺得也許她是對的。所有值得珍惜的美麗,都需要保持一種距離。如果那天我走近了那棵樹,也許我會發現葉的破裂,樹干的斑駁,因而減低了那第一眼的激賞,可是,我永遠沒走下河谷,我這一生再無法回頭,再無法在同一天,同一剎那,走下那個河谷再爬上那座山坡了。于是,那棵樹才能永遠長在那里,雖然孤獨,卻保有了那一身璀璨的來自天上的金黃。
又有哪一種來自天上的寵遇,不會這在人世間覺得孤獨呢?
席慕容經典散文10
假如我來世上一遭
只為與你相聚一次
只為了億萬光年里的那一剎那
一剎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
那么就讓一切該發生的'
都在瞬間出現
讓我俯首感謝所有星球的相助
讓我與你相遇與你別離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詩
然后再緩緩地老去
席慕容經典散文11
一
把花市逛了兩圈,仍然空手而回。
我原來是想去買一株梔子花的,花市里也有不少盆栽的在展示,卻都沒有我想要的那一種。
我想要的那種梔子花開起來像大朵的玫瑰一樣,重瓣的花朵圓潤潔白地舒展著,整株開滿的時候,你根本不可能從花前走開,也許終于下定決心離開它,可是在日里夜里那種香氣那種形象就一直跟著你,根本沒辦法將它忘記。
也是因為這樣,所以花市里的梔子都無法入選,不是太單薄就是太細小,沒有一株能夠讓我停留。
我把我想要的那種梔子描述給花販們聽,有人說那種品種是有過,但是不容易找到。有人半信半疑。更有人說我一定看錯了,世界上哪里會有那么大的梔子花。
而所有的花販都勸我:“算了!你找不到那種梔子的'了!不如就買眼前這盆吧。你看!它不也開得挺好的,小一點又有什么關系呢?”
我微笑有禮地一一回絕了他們,走出花市,心里竟然有種空落落的感覺。
我想,如果不是曾經遇見過那樣美麗的一棵花樹,我也許會對眼前的這些都覺得很滿意了。在生活里,做個妥協并且樂意接受勸告的人,也沒有什么不好。
但是,有些深印在生命里的記憶,卻是不容我隨意增減,也不容我退讓遷就的,哪怕只是一棵小小的花樹。
二
其實 我盼望的
也不過就只是那一瞬
我從沒要求過 你給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
與你相遇 如果能
深深地愛過一次再別離
那么 再長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時
那短短的一瞬
席慕容經典散文12
很小的時候,在南京住過兩年。有一次,有人給了我一塊石頭,圓圓潤潤的一小顆,乳黃色里帶有一種透明的光澤,很漂亮。那年大概是五歲的我,非常喜歡它,走出走進都帶著,把它叫做是“我的寶石”。
有天傍晚,我一個人站在院子里,天色已經很暗了,我忽然起了一個念頭,想把這顆石頭拋出去,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回來。
于是,我就把石頭往我身后反拋出去了,石頭就落在我身后的草叢里。奇怪的是,在拋出的那一刻我就已經開始后悔了,心里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很愚笨的事,我一定找不回我的石頭了。
我果然再也沒能找回那顆小石頭。草并不長,草坪地不算太大,可是,正如我所預知的那樣,盡管我仔細翻尋了每一叢草根,搜遍了每一個它可能會在的角落,我始終沒能再找回我的寶石。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自然能記得院子里那一種昏黃的暮色和那個孤獨的小女孩在草叢里搜尋時的`慌亂與悔恨的心情。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也走過不少地方,經歷了不少事情,看過不少石頭,家里也搜集了不少美麗的或者奇怪的礦石,但是,沒有一顆可以替代、可以讓我忘記我在五歲時丟失的那一顆。
我總會不時地想起它來,在我心里,它的圓潤和美麗實在是無法替代的了。尤其是因為過錯是由我自己造成的,是我親手把它拋棄的,所以,那樣的憾恨總是無法彌補。也因此,那一顆小小的原本并不足為奇的石頭,竟然真的變成了我心里的一顆寶石了。
當然,有的時候,我也知道這一種執迷本身實在是很幼雅和很可笑的。不是嗎?想一想,當年的我若是能在那個傍晚找回那顆石頭,在小小的五歲孩童的手中又能保留多久呢?還不是也會和那些早已被我毀壞被我丟棄的童年時的玩具一樣,徹徹底底地從我的記憶里消失,一絲痕跡也不會留下來嗎?事實不是就應該只是如此而已嗎?
可是,就是因為那天的我始終沒能把它找回來,它因此反而始終不會消失,始終停留在我的心里,變成了我心中最深處的一種模糊的憾恨,而它的形象也因為這一種憾恨的襯托反而變得更為清晰與美麗了。
因此,得與失之間,實在是不能只從表面來衡量來判斷的了,不是嗎?世間有很多事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觀看的,不是嗎?
席慕容經典散文13
所有的結局都已經寫好
所有的淚水都已經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再也回不來的夏日??
不知多少個日夜,我的童年已逝,就連我剛開始的大好青春也居然悄聲無息地從指縫間溜走。不知多少個日夜,我已經習慣白天坐在教室里百般無聊地聽從老師的指令,看著白色粉筆的壽命一點點耗盡,聽著窗外細碎的鳥叫卻無法看清它的種類?峙戮褪沁@樣的自己,才未能感受到自己生命長河的流逝。
我多想再嘗盡仲夏夜的碩果,和兄弟姐妹躺在木椅上,細數夜空中閃爍的星辰。我們都是這時代里旁人看不清的塵埃,依附在各色人群身上,復制著他們的優秀,汲取他們的精華,偶爾露出牽強的笑臉,只為聽到長輩的一句贊揚,于是自己便能得到虛榮的滿足。我也不想再旁聽城市夜晚的繁弦急管,那燈紅酒綠的社會里吞噬了多少個追夢人的心血,歷經千辛萬苦也嘗不到的成功,歷經千辛萬苦卻嘗到的苦澀,在心潮澎湃之時一同涌入嘴邊。嘴唇再也無法包容住這來自心底的吶喊,于是淚如泉涌,從眼眶中迸射而出,噴濺到令人作嘔的壓力之上,沾染了那濃黑的色彩,這樣卻能讓巨大的黑暗略
顯生動,至少再也不用忍受千篇一律的困苦。
枯燥無味的教材引領我們走向新時代的絕望。但我們依然在這大大的絕望中小小的'掙扎,我們是比浩瀚的宇宙還要渺小的存在。那漫天飄浮的光塵,終將還是會被人抬頭仰望,但我們觸及不到這樣的光芒,只得被黑暗踐踏得體無完膚。那絞盡腦汁也解不出的理科題目,那反復乏味的文科問答,如同突襲的夜色一般,將我們埋葬在巨大的漩渦,永遠也無法自拔。
但那又何如。
我們已經看到了結局,卻從未想過人生的結局是否只有一個。一些過好的結局站在不同角度來看卻是過糟糕的,我們忽視了人生的機會與抉擇,我們不能再渾渾噩噩地生活在抱怨與痛苦的底層,我們要爬上來,我們要成為這世間,眾人矚目的星辰。
心底的吶喊再次被激起,這次是從嘴而出。我們要堅強地編織這令人期待的夢想,命運不能駕馭我們的思考。我們要學會去拼搏去勇敢去愛去闖蕩去冒險,享受世間一切珍貴的榮耀。那樣的生活,才能稱之為青春。
“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不是所有的話語都來得及訴說!碑斠磺型杲Y,總會千古流傳。
席慕容經典散文14
樹葉在告別樹枝的時候,只來得及作短暫的告別,席慕容 讀后感。她在那一瞬間里快速飄落,在和絢的秋風中作了幾個瀟灑的自由翻轉。
樹葉一直把泥土看成是自己最終的歸宿。她從春天尋找到夏天,最終在秋的季節里完成了自己的宿愿。
樹葉把樹枝看作是自己今生最愛的人。她知道,自己不是個要求完滿的人?蓪τ趷矍椋偸窍敕皆O法尋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完滿。但是,讓她賴以生存、充滿希望的樹枝上,不僅僅只有她這一片樹葉。樹枝說,他的愛,屬于眾人,而不僅僅只是屬于她。
樹葉是個愛幻想的人。在這之前,她用自己并不單純也很實際的心猜度了幾百上千遍,猜度著如何才能使自己毫不介意、沒有痛苦而且很幸福地生活在樹枝的懷抱中。
樹枝對樹葉說,今生他很幸福。他習慣了在每一季擁抱與呵護不同的樹葉。那種眼花繚亂、賞心悅目凝視的快感,是任何人都無法企及的。
樹枝的生活因為樹葉一季又一季地來去或燦爛或黯然。只是,那份最初的神傷也因為太多的驚異與新奇而漸漸被輕描淡寫。
樹枝從不否認自己的世俗,但也不承認自己的花心。他想,既然上天給他一個完滿的擁有,就應該習慣這種愛過一季又一季不同樹葉的生活。
樹葉生活在樹枝的懷抱中,感到自己是卑微的。她無法拿“永遠”這兩個字來要求樹枝,甚至來要求自己。她知道自己孱弱的靈魂,經不起太長久的等待。在很多痛苦的輪回中,她早就弄清了事物的本質與根源。就像,她已經清楚地知道她在春天到來在秋天離開一樣。沒有什么能期待永久的.,除了那份永遠只能埋葬于心靈深處那恒古不變的愛戀以外,讀后感《席慕容 讀后感》。
樹葉知道,有些愛就如空中樓閣,經不起太長的期待,因為美麗,所以只能幻想。但這并不妨礙她把這份愛當作是一份紀念,深埋心中。以免以后,還有太多卑微的靈魂會來嘲笑她當初的信仰和執著。
樹葉喜歡秋天。一切雖不能完滿結束,但畢竟還是一個結束。樹葉告訴自己,在深秋落下的最后一片樹葉將會是自己。不再青綠,而是變成金黃色的焦灼。與樹枝的告別,也不需要太多的儀式。點頭、飛舞。不再擁抱,不再親吻。算是最后一次約會。
撲向泥土的剎那,樹葉還是微笑了。她開始喜歡秋風的味道,有種淡淡的成熟,夾雜著一絲苦澀的甜蜜。還有,即將擁她入懷的泥土,他的氣息也是這般溫馨。
幸福,在這一刻悄然而去亦或又再次降臨。樹葉兒渴望每一次激情擁抱過后的甜蜜,猶如帶著短暫的愛情放棄了最初的希冀與最終的遺憾。
我不是你最初的選擇,卻是你最終的歸宿。泥土張開雙臂熱情迎接著樹葉。樹葉兒把自己一半的氣息永遠地留在了樹枝上,然后義無反顧地撲進泥土的懷抱,與他重合,成為泥土生命里的唯一與全部。
樹葉和樹枝的愛情故事,永遠都屬于一季。風來了,也就吹拂起那么一點點余味。
歲月說,時間是一個很殘忍的東西。它可以讓所有來不及告別、來不及相愛的人擁有更加濃烈的回憶。它會讓人帶著一些殘忍的記憶作深沉狀遙想當初絕望過后的頹敗。
樹葉說,要感謝樹枝,讓她學會了成長;樹葉還說,要好好愛著泥土,讓她擁有了真愛的感覺。
樹葉的這一生,愛過兩個人。一個是樹枝,是初戀,所以是青澀時的苦悶與成熟后的茫然。另一個是泥土,他是樹葉最終的港灣,因為只有他那顆博大而包容的心能承載得起樹葉無法再付出太多愛的心。
席慕容經典散文15
我是一朵盛開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見現在的我
風霜還不曾來侵蝕
秋雨也未滴落
青澀的季節又已離我遠去
我已亭亭不憂也不懼
現在正是
我最美麗的時刻
重門卻已深鎖
在芬芳的笑靨之後
誰人知我蓮的'心事
無緣的你啊
不是來得太早就是
太遲
精選席慕容情感散文詩歌:抉擇
假如我來世上一遭
只為與你相聚一次
只為了億萬光年里的那一剎那
一剎那里所有的甜蜜與悲凄
那麼就讓一切該發生的
都在瞬間出現吧
我俯首感謝所有星球的相助
讓我與你相遇
與你別離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詩
然後再緩緩地老去
【席慕容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席慕容的經典散文04-10
席慕容經典散文07-15
席慕容經典散文【經典】07-19
席慕容散文《謎題》12-15
席慕容短篇散文03-29
(合集)席慕容經典散文07-16
席慕容散文5篇01-04
席慕容散文《寫給生命》03-24
席慕容散文《心靈的對白》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