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天凈沙秋思》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憑借注釋,借助工具書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詩歌。
2.了解古詩的特點。
3.引導學生大體把握詩歌大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4.通過閱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大體把握詩歌大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情感,感受詩歌的魅力。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詩、詞、曲的有關資料。
教學設計: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欣賞了《詩經?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學們已感受到了詩歌的美妙了,同學們還想不想繼續去了解詩歌,去感受詩歌的魅力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欣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天凈沙?秋》,跟隨詩人一起到詩歌的王國去繼續遨游吧。
二、初讀詩歌
1.自由地讀詩歌,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已查字典解決,把詩歌讀通順。
2.小組合作讀,比比誰讀得流利,有節奏,優美,并讀出古詩的韻味來。
3.讓幾名學生朗讀,并讓其他同學作出評價,師相機引導學生讀出這首詞的節奏。
三、讀中悟意
1.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結合注釋、詞典理解詩歌大意。
2.讓幾名學生說說詩歌大意,師相機在學生展示資料的基礎上引導:
① 讓學生了解詩、詞、曲。
西江月:詞牌名(相當于一首歌的調,如1=G,它不是這首詞的題目,它與這首詞的內容沒有關系,這首詞的題目是夜行黃沙道中。如我們學過的《憶江南》)
天凈沙:曲牌名(它也是相當于一首歌的調,如1=G,它不是這首曲的題目,它與這首曲的內容沒有關系,這首曲的題目是秋。)
詩、詞、曲是古代詩歌的三種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詩,詩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的規定。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一首詞,詞盛行于宋代,它的調有定格,句子有定數,字有定聲。詞有單調、雙調之分。單調就只有一段,如《憶江南》,雙調就是分為兩大段,即上下兩片(闕),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凈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種),曲盛行于元朝,體式與詞相近,它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多使用于口語,句式較為靈活,語言也比較通俗。
② 解釋個別詞語。
別枝驚雀: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見:同“現”。 聽取:聽到。
七八個星天外:天外七八個星。 兩三點雨山前:山前兩三點雨。
茅店:鄉村小客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道路轉過溪頭,忽然出現社林旁邊舊時住過的茅店。
飛鴻影下:雁影掠過。
3.學生同桌或小組內說說詞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讀詩歌。
四、品讀詩歌,讀中悟情,欣賞詩歌意境
1.默讀詩歌,體會兩首詩歌的異同。
2.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詩品讀,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品讀的收獲:
、 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說說你在閱讀時仿佛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 通過閱讀,你從中會到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閱讀的體會,師相機指導: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宋代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詞人把人們熟悉的月、鳥、蟬、蛙、星、雨、店、橋巧妙地組織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恬靜的美。整首詞體現了詞人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這也正是作才忘懷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歡樂。
《天凈沙·秋》這首曲是元代散民家白樸描寫秋景的一首小令,但其中沒有秋景的清蕭,沒有悲涼的情緒。有的卻是色彩鮮明的美麗的秋景。如曲中的“白草”“紅葉”“黃花”三個詞語,讓我們感覺到秋天是那么的色彩鮮明。同時,全曲沒用一個“秋”字,卻傳達出了濃郁的秋意。整首曲詩人巧妙地并列六組名詞來描摹了一幅地面與天空的和諧畫面:日頭平西,落霞滿天,小村披拂著斜暉;炊煙裊裊幾如凝止,老樹枝椏不動紋絲,烏鴉樹羽輟立枝頭。在這一片寧靜的秋景當中,突然掠過一只大雁,飛下地面。曲中,靜中有動,動靜結合。
5.分小組賽讀,看看哪組最能讀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課后背誦這兩首詩歌。
2、課外收集感興趣的宋詞、元曲。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天凈沙秋思》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鑒賞08-21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教案08-26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說課稿08-08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案08-02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教案07-31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詩意10-26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賞析10-25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詩意10-12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翻譯11-21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