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石潭記教案范文合集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記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石潭記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通過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詞語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4、體會文章按照游蹤移步換景和抓住景物的特征。
5、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寫作特點 。
6、激發熱愛自然的情感,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目標2、目標4、目標6
教學難點:
目標2、目標5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走近柳宗元
1、由唐詩導入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想起了唐人李白讓風兒帶去對友人的安慰這首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想起了曾被貶謫到(距我校僅四公里)龍標尉--現貴州錦屏隆里古城,世稱王龍標的王昌齡 。(古代文人多磨難)
2、轉換并引入作者
出示柳宗元像和《江雪》。(同學們認識這個人嗎?)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想畢大家應該很熟悉了吧?讓我們先一起讀讀這首詩。大家說說,這首詩中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是哪些字,談談理由?
明確:是“孤”和“獨”。在一個十分寥廓、十分冷清、十分孤寂的背景下,有一個人在“釣寒江雪”,這個人就是柳宗元--世稱柳河東,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三蘇(洵、軾、轍), 曾鞏 王安石。〉
“遠在江湖礪心志,古來貶官多妙文”:柳宗元曾經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其最好的文章,都是寫于被貶時期,其代表作有《永州八記》、《捕蛇者說》等名篇。《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之一。
第二環節:走近小石潭:
1、整體感知:歷史上很多文人都熱衷于模山范水了,以寄情于景。其中寫山水散文游記藝術成就最高的應該就是唐朝的柳宗元了,而最能代表柳宗元風格的就是這篇《小石潭記》。(板書:小石潭記)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指名朗讀)
(要求:其他同學在文中圈出讀錯的字和難讀的字。)
(2)、聽錄音朗讀。
(3)、上下桌討論探究:(教師巡回指導)
A、看看作者都寫了小石潭哪些景物?(水、石、樹、魚、源、岸、環境)
B、請同學們用一個字來形容小石潭,并以“小石潭真--!”為題,說說你對小石潭的印象。(靜、清、綠、美……)
C、試用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上題小石潭某一景物的特點。并引用原文說說你的理由,哪些詞語體現了這一特點,你明白這些詞語的意思嗎?
填充: 這是一個 的小石潭。
例:這是一個環境凄清的小石潭。我是從“坐潭上……悄愴幽邃”這些詞語、句子看出來的。(怪石嶙峋、 樹木青蔥 、群魚戲水、水清見底 、源頭曲折、 岸勢崎嶇…… )
第三環節:走進文本
1、結合注釋,討論探究。
(1)、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請用譯文回答。(隔著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樂起。)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一整塊石頭做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3)、課文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說說本文寫作思路。
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2、小組探究、引導討論--發現小潭:(小組朗讀第一自然段)
A、作者寫發現小潭,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請找出來。
明確: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發現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B、這一段寫景用了什么寫法?
明確:先聞其聲,后見其形,用的是"移步換景"的寫法。
3、小組探究、引導討論--潭中景物:(小組朗讀第二自然段)
A、第二段寫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寫法?
明確:描寫了潭水、游魚,用的是特寫鏡頭。
B、潭水和游魚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明確:清和樂。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描寫。
C、我們再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采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4、小組探究、引導討論--小潭源流:(小組朗讀第三自然段) 問:第三自然段描寫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描寫?運用什么修辭方法?
明確: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兩個比喻,一靜一動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5、小組探究、引導討論--潭中氣氛:(小組朗讀第四自然段) 問:第四自然段寫作者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透露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一切景語皆情語,寫出了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
第四環節:總結延伸
1、總結全文。從眾多的古代詩文中,我們知道,人因景而生趣,景因人而生情。“以自身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面對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感情;面對不同的景物,同一人也會產生不同的感情。課文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抒發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游記里各種描繪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寫法,精練的語言,都值得我們借鑒。
2、拓展延伸: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文人、騷客競相詠”,在浩瀚的古代詩文海洋中,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寫景名篇。請說出你所知道的古代描寫山水的名篇名句,并選一兩句加以賞析。
3、作業設計:
A.把我們上課賞析的古詩文寫景名句寫到摘抄本上,并積累下來。
B.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請拿起你手中的筆把我們苗鄉侗寨一處景致記下來吧!
小石潭記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實詞和短語。
2、通過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詞語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重點實詞和短語。
2、通過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詞語和句子,體會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教學設計
一、導入,引出作者和課題:人物競猜
(1)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他21歲中進士,后參加王叔文政治集團,主張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寫下著名的《永州八記》
(3)他對唐代的古文運動有獨特的貢獻,他的山水游記是中國游記文學的奠基作品,對后世散文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柳宗元 《小石潭記》
二、熟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
2、推薦學生朗讀
3、糾正字音和節奏
4、全班齊讀
三、整體感知
1、課文寫的是哪個地方的景色?(小石潭)
2、下面請大家再仔細讀讀課文,看看作者都寫了小石潭哪些景物? 水 石 樹 魚 源 岸 環境
3、小石潭的特點是什么?請從文中找出一個字或詞語
預設:
(1)、清(水尤清冽)
句子: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學生朗讀,解釋。
鏈接材料: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酈道元《三峽》)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2)青
句子: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學生朗讀,賞析。
妙哉!這里有青青的樹木和翠綠的藤蔓,它們交錯纏繞在一起,組成一個綠色的網,點綴在小潭的四周,參差不齊的枝條,隨風擺動。此等仙境 ,令人心馳神往 。
(3)幽
句子:隔篁竹 伐竹取道 四面竹樹環合 寂寥無人
總結1:小石潭景色清幽、凄美,但它卻被遺棄在荒野之中,無人賞識。甚至連一個名字也沒有。那么柳宗元為什么給他取名“小石潭”?
4、找出描寫“石”的句子
(1)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為巖。
(2)其岸勢犬牙差互
(3)凄神寒骨
四、細讀課文,落實重點實詞。
看能否用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小石潭景物的特點, 投影:這是一個 的小石潭。(找景物,說特點)
并引用原文說說你的理由,哪些詞語體現了這一特點,你明白這些詞語的意思嗎?細讀課文,落實重點實詞。哪些句子是快樂的,這些句子中哪一句是最精彩的,同學們討論(學生討論2分鐘)
例如:讀完此文,我仿佛看見了一個怪石嶙峋的小石潭。理由是:文中這樣寫道,“全石??為巖”。我是從“為坻??為巖”這幾個詞語看出來的。
注意:為,成為的'意思。這句話 的意思是??大家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
明確:
教師預設:
填詞 理由 重點講解
樹木青蔥――青樹??披拂――學生看注解理解
群魚戲水――潭中??.相樂――定點寫景
水清見底――潭中??.相樂――側面描寫
源頭曲折――潭西南??蛇行――斗折蛇行
岸勢崎嶇――其岸勢??.其源――犬牙
環境凄清――坐潭??幽邃――學生看注解理解
五、品讀課文,指導朗讀
同學們邊讀邊試著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小石潭給你帶來的心理感受,也可以幾個同學小聲議一議。、哪些句子是悲傷的,這些句子中哪一句是最精彩的?學生自由發言
投影:這是一個讓人感到(說心情,談感受)
教師結合學生的理解指導品味詞、句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接下來請大家聽聽我來讀這篇課文,看看我是怎樣理解柳宗元的心境的。學生齊讀課文。
六、探究作者的情感
過渡語:如此凄美、清幽的小石潭,作者坐在此地有什么感受呢?
預設: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憂傷孤寂)以其境過清(凄清)
那為什么前面提到“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怎樣理解?
出示課件: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后,遍游永州山水,永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有情。他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遭遇,寫下了有連續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記多篇,合稱《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柳宗元的永州情結)
作者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所以才會有發現小石潭時心樂之,觀魚時覺得魚似與 游者相樂的愉悅心情;但這種歡快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境便會自然流露出來。
六、拓展:千古文人山水夢,“仕 不 得 志” 便 寄 情 山 水。
1、
(1)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絕)萬徑人蹤滅。(滅)孤舟蓑笠翁,(笠)獨釣寒江雪
(2)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獨往湖心亭看雪。(張岱《湖心亭看雪》)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吳均《與朱元思書》)
2、教師讀自己寫的詞:“報國為民改革忙,奸人起,埋忠良,貶謫永州,十年愁斷腸。縱然閑情又逸趣,釣江雪,孤獨傷。忽逢小潭悅心房,流水清,游魚暢,岸似犬牙,亂石寫文章。雖有快意躍然起,離別時,又凄涼。”
七、結束語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的古代文人,他們在現實中被壓彎了腰,他們在現實中透不過氣來
了,于是,他們只有在大自然中來伸一伸他們要被壓垮了的腰桿,在大自然中來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凈的空氣。他們寧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樹是花是草是石,他們寄情于闊大寧靜清寒靈動之山水。他們在這片山水中來尋找心靈的歸依,尋找心智的獨一。
小石潭記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細致描摹的方法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體會這些寫法的妙處,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
2、能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與虛詞,掌握其音與義,了解常見的文言句式特點,從而理解作品的內容和藝術手法。
教材分析: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游覽、返回的全過程,特別是對“小石潭”秀麗景色的描寫,細膩而生動,讀之如置身其境。
教學設想: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所寫的《永州八記》中的一篇。雖是游記,卻不能當作一般游記來讀。試想,作為一個貶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其心情又當如何?恐怕是苦中作樂者多。本文最大的特點不在于景色寫得多么美,技巧多么高,也不在于一般意義上的情景交融,而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聞水聲”固然能使作者“心樂之”,游魚的“往來翕忽”也能讓作者獲得與之相通的快樂,但是,作者的身份和處境,卻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覺與內在心靈的感受的異步和反差。越是優雅清靜的環境,越讓作者感覺到難以承受的冷清與孤寂。因美景而生感傷,于高潮處戛然收束。心情的猛然觸動,使作者幾乎要逃離剛剛還帶給他快樂的小石潭,而不得不回到現實生活中去。否則,便無法解讀“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的復雜內涵。當然,這不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但卻是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經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在此期間,寫下了一組著名的山水游記,合稱《永州八記》。這位作家是誰?(柳宗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永州八記》之一的《小石潭記》。
二、明確學習目標
1、(彩屏顯示)
疏通文意,落實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理清課文的思路結構。
3、體會作者的感情。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聲屏顯示朗誦錄像。要求學生認真觀看畫面,聽準字音和語氣語調。
2、檢查預習,落實字詞。
3、齊讀課文。
四、引導討論,完成目標
1、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請用譯文回答。
明確:隔著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樂起來。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明確:一整塊石頭做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為坻、嶼、、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3、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明確: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散在石上,靜止不動;忽然向遠處游走了,往來很快。
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明確: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沒有人家,使得心神凄涼,寒氣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課文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說說本文寫作思路。
明確: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五、布置作業
1、熟讀并背誦全文。
2、翻譯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 導入
上節課我們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課文內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記中的名篇,歷來膾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樣寫景抒情的,他是怎樣借被遺棄于荒遠地區的美好風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這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目標。
學習目標:
1、學習體會寫景抒情的方法。
2、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二、學習討論,完成目標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引導討論下列問題:
(1)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寫發現小石潭的經過,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
明確:寫了空竹、水聲、小潭和潭邊的青樹、藤蔓。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了發現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2)本段寫景用了什么寫法?
明確:用的是先聞其聲,后見其形,“移步換景”的寫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點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風景影片。
發現小潭
篁竹—一水聲——小潭——青樹——翠蔓
隔——聞——伐——取——見(動詞準確)
移步換景的寫法
3、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4、點一個小組讀第二自然段。
5、討論下列問題:
(1)第二自然段寫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寫法?
明確:描寫了潭水、游魚,用的是特寫鏡頭。
(2)潭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明確:清澄。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描寫。
(3)我們再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采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先寫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亻臺然”就是呆呆的樣子。潭底石頭上印著清晰的魚影兒,這是靜止的畫面;忽然,一些魚飛快地竄往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游到那兒,非常活躍,這是活動的畫面。這些魚兒,又好像跟游人同樣的快樂,這是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6、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
7、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8、討論以下問題:
(1)第三自然段描寫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描寫?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小溪,就溪身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滅可見”?
明確:因為小溪是那樣曲折,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看得見的一段水面反映著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滅可見
岸勢 犬牙差互——參差不齊
9、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10、教師范讀第四自然段。
11、討論以下問題:
第四自然段寫作者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結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封建社會中進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明確: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孤凄悲涼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三、總結全文
課文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抒發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游記里各種描繪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寫法,精練的語言,都值得我們借鑒。至于篇末表現出來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當時所處時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樣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的陳跡,跟我們今天的偉大時代完全不合了,對這點我們必須有明確的認識。
四、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小石潭記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能用普通話順暢地朗讀課文。
2、能利用頁下注釋或工具書疏通文意。
3、能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背誦課文。
【課堂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讀一讀 1、導語:
由祖國江山多嬌導入課文學習,檢測課前學習。
2、明確學習目標,征求學生意見。
3、組織學生誦讀課文。
4、評價學生朗讀。
明確任務,回答。
學生發表意見,明確學習目標。
自讀課文聽讀課文伴讀課文。
自我評價朗讀。 二、想一想 1、導入想一想環節,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梳理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2、檢測問題達成情況。
3、導入活動一環節,請學生讀文作畫。
4、組織交流、評價。
梳理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發言反饋。
讀文作畫。
交流、評價。 三、比一比 1、導入活動二教學環節組織學生背誦比賽。
2、組織比賽、評價。
3、組織檢測。
背誦、準備比賽。
參與比賽。
完成檢測。 四、課后學習 探究本文寫作手法,借鑒本文的`寫法,描寫一處你熟悉的(或常州的)旅游景點,寫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寫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小石潭記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朗誦課文,疏浚文意,落實字詞。
2、領略小石潭美景,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文的寫們:辦法。
[教學板塊]
走進小石潭——走近柳宗元——寫作鍛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浯:同窗們,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每一篇漂亮的寫景散文,總是寄予著作者深深的感情。今天,讓我們——起來學習柳宗元的游記散文《小石潭記》,一同米領略小石潭的景,領會柳宗元的情。(展現課題)
教學板塊之一:走進小石潭
走進小石潭之一:我來讀一讀,想一想
1、同窗們,你們對柳宗元有哪些理解? (多媒體展現文字:a、有關作 者b、背景學問)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簡況及被貶的遭遇,理解寫作背景)
2、請聽課文配樂朗讀,留意對照課文聽準字音。(多媒體展現文字:誦讀課文)
3、齊聲朗誦課文。
4、請對照課文注釋疏浚文意,劃出不明白的字詞,分組討論交流。
5、你以為學習一篇文言文需求控制哪些根底學問?以課文為例來闡明。引導學生學會梳理學問不。(多媒體展現:我的筆記本——文言根底學問積聚)
(引導學生控制文言文的學習辦法,學會歸因整理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文言文根底學問)
走進小石潭之二:我來畫一畫
1、課文為我們描畫了一個小石潭,這小石潭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下面讓我們一同來觀賞同窗們畫中的小石潭。(多媒體展現文字:我心中的小石潭)
2、(用實物投影儀將學生的畫一幅幅投放出來)請作畫者談談本人的創作思緒,再請同窗們用1+1+的方式來評畫。(一條優點、一條缺陷、一條倡議)
3、觀賞了同窗畫中的小石潭,讓我們再次朗誦課文,再次領略小石潭的美景。
第二課時
走進小石潭之三:我來寫一寫
1、假如讓你用一個字來形容小石潭,你會用哪一個字?
2、請你以“小石潭真_____!”為題,用描繪性的言語寫出你對小石潭的印象,字數在100字左右(多媒體展現文字,我來寫一寫:小石潭真_____!)
點評習作“小石潭真_______!”
4、方才,同窗經過畫小石潭,寫小石潭,充沛季小石潭的清、靜、綠、美……,假設你如今就坐在小石潭邊,你會有什么感受呢?(多媒體展現文字:我來說一說——感受小石潭……)
教學板塊之二:走過柳宗元
5、在幽靜的小石潭邊,我們都會感到心曠神怡,戀戀不舍。而柳宗元在小石潭上又有什么感受?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感受?
6、下面,請觀賞一段音樂,聽完后請說一說:在音樂聲中,你聽到了什么?你以為這段音樂能為課文朗讀配樂嗎?它能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嗎?(多媒體展現文字:音樂賞析——與柳宗元共鳴)
7、在音樂聲中,我們感遭到小石潭的幽靜冷寂,感遭到柳宗元的孤凄悲涼。這時,假如你就在柳宗元的身邊,作為他的朋友,你會怎樣勸慰他呢?(多媒體展現文字:走近柳宗元——柳宗元,我想對你說……)
8、請同窗們再閱讀課文,選出你最觀賞一段,領會它情形分離的特性。大聲朗誦,讀出你的這,讀出你的了解。
教學板塊之三:寫作鍛煉
1、柳宗元的冊水游記是游記散文中的杰作,而《小石潭記》更是歷代傳誦的散文名篇。假如讓你寫一篇游記,你以為能夠從《小石潭記》中學到哪一招呢?(多媒體展現文字,我來學一招——《小石潭記》讓我學到了……)
2、請同窗們將本人學到的寫作辦法運用到寫作中去。(多媒體展現文字:我來練一練——你曾經游歷過哪些中央?哪些景物曾觸動過你的心弦?請運用本人學到的寫作辦法,寫一篇寫景短文,要寫出景物的特征和本人的感受。)
教學深思:
在寫景散文教學中,梗 好地引導學生觀賞文中漂亮的景物描寫?假如更好地引導學生品作者寄予在景物當中的情?這是許多教員不斷在探究的問題。在很多教學案例中常常會設計這問題來切入文本:“你喜歡文中的哪一段景物描寫?為什么?”“請找出表現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認真品味。”我以為這樣引導學生去品散文中的景與情,還不可以使學生真正地入景入情,還只是停留在比擬籠統的層面上來了解課文。因而,在教《小石潭記》時,我就做了以下嘗試:選準打破口,率領學生進入小石潭的景,領會作者的感情。
一、以“畫”為打破口,率領學生領略小石潭的美景。
每一首好詩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柳宗元的游記散文《小石潭記》同樣是一幅極美的畫。因而在教學中,我有認識地設計了這個環節“畫小石潭”,讓學生展開想像,畫出本人心中的小石潭。學生為了要畫好小石潭,就必需深化閱讀譚文,以本人對課文的了解來構思畫面。這樣一來,既能進步學生主動品味課文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真正地走進小石潭的情境中。而在“評畫”的教學環節,學生一定要援用課文的原句,來評析每一幅畫的優點與缺乏。這樣,在評畫的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句子的了解,一個幽靜娟秀的小石潭的形象也逐步明晰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展示在學生的心中。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就不再是一個籠統含糊的影像了。
二、以“音樂”為打破口,引導學生領會柳宗的情。
《小石潭記》不只生動地描寫了小石潭美靜秒的景溝,還表達了作者貶官后孤憂憤之情。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就以一首古箏樂曲為打破口,讓學生在音樂中考慮:這段樂曲能為課文朗讀配樂嗎?因而,學生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就得分離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去考慮,去品評:這段樂曲表現怎樣的感情?它與課文思想內容相吻合嗎?它能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嗎?在這里,音樂成為了一個媒介,在時緩時疾的古箏樂曲聲中,不似乎看到了作者孤單的身影,觸摸感遭到了作者悲涼憤懣的心情。
小石潭記教案 篇6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掌握記敘的順序
(二)能力訓練點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真切的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有意觀察的能力,語文教案-小石潭記。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筆下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二、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重點是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把握課文內容可從寫作順序入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應聯系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①掌握記敘的順序,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小石潭記》。②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方法。
解決方法:教師講解
2、難點: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解決方法:學生自讀,從書上勾畫出來。
3、疑點: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為何與前不同?
解決方法:教師啟發,學生回答。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讀課文,體會寫景抒情方法。
3、聯系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體會文中思想感情。
4、口頭作文:根據教師展示的畫面,細致觀察,然后進行口頭小作文訓練。
【小石潭記教案】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教案05-30
小石潭記教案06-08
小石潭記的教案09-09
《小石潭記》 教案06-28
小石潭記教案10-07
《小石潭記》教案10-28
小石潭記教案09-13
[精選]小石潭記教案06-10
小石潭記教案10-12
小石潭記的教學教案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