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文天祥就義》原文及翻譯賞析

時間:2024-09-18 10:47:46 秀雯 文天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文天祥就義》原文及翻譯賞析

  上學的時候,說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你還記得哪些經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天祥就義》原文及翻譯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時代背景

  兩宋的外患,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敵人一個比一個強大。遼僅對宋的北方邊防形成威脅。金滅了北宋,一度揮軍南下,但宋室尚能保存半壁江山。到了“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元朝蒙古鐵騎南侵時,宋終于逃不了滅亡的命運。不過,南宋末年,宋臣并非全都束手待斃,他們為了保家衛國,或慷慨戰死,或從容就義,其事跡可歌可泣。

  原文

  初八日,召天祥[1]至殿中。長揖不拜。左右強之,堅立不為動。極言:“宋無不道之君,無可吊之民;不幸母老子弱,權臣誤國,用舍失宜,北朝用其叛將、叛臣,入其國都,毀其宗社。天祥相宋于再造之時,宋亡矣,天祥當速死,不當久生。”

  上使諭之曰:“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為中書宰相。”天祥曰:“天祥為宋狀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又使諭之曰:“汝不為宰相,則為樞密。”天祥對曰:“一死之外,無可為者。”遂命之退。明日有奏:“天祥不愿歸附,當如其請,賜之死。”麥術丁力贊其決,遂可其奏。

  天祥將出獄,即為絕筆《自贊》,系之衣帶間。其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過市,意氣揚揚自若,觀者如堵。臨刑,從容謂吏曰:“吾事畢矣。”問市人孰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則死矣。見聞者無不流涕。

  注釋

  揖不拜:只作揖,不跪拜。既平常禮節強(qiang第三聲):強迫上:指元世祖忽必烈堅立不為動:堅定的站立,不屈服。極言:極力抗辯。不道:無道,做事不講道理。孔曰成仁:《論語·衛靈公》有言:“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成仁,成全仁義。孟曰取義:《孟子·告子上》中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義者也。”取義,即要義。

  譯文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元世祖召喚文天祥到宮殿中。文天祥見了皇帝只拱手作揖而不跪拜。皇帝的侍臣強迫他,他仍然堅定地站立著,不被他們所動搖。他極力述說宋朝沒有不循正道的國君,沒有需要撫慰的人民;不幸謝太后年老而宋恭帝幼小,掌權的奸臣誤害了國家,用人、行政,措施不當,你們元人利用我朝的叛將、叛臣,攻入我朝的國都,毀滅我朝的國家。我文天祥在大宋危急而力圖恢復興盛的時候輔佐宋朝,宋朝滅亡了,我文天祥應當盡快就死,不應長久茍且偷生。

  元世祖派人告訴他說:“你用侍奉宋朝的忠心來侍奉我,就任用你當中書省宰相。”文天祥說:“我文天祥是宋朝的狀元宰相,宋朝滅亡了,只能死,不能偷生,希望一死就夠了。”元世祖又派人告訴他說:“你不做宰相,就做樞密使。”文天祥回答說:“除了一死以外,沒有什么事可做了。”元世祖就命令他退下。

  第二天有大臣上奏說:“文天祥不愿意歸順服從,應當賜他死刑。”參知政事麥術丁極力贊成這個判決,元世祖就批準他們的奏議。

  文天祥將被押出監獄前,就寫下遺書自我表白,掛在衣帶中。那文詞寫著:“孔子說殺身成仁,孟子說舍生取義,因為已經盡了人臣的責任,所以達成了仁德。讀古代圣賢的書,所學的不是成仁取義的事又是什么事呢?從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沒有愧疚了!”他被押過市區時,氣概神色自然,態度從容,觀看的人像墻一樣團團圍住。即將受刑時,他不慌不忙地向執刑的官吏說:“我的事都已做完了。”問市場上圍觀的人何處是南?何處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來傳令停止行刑,到達時文天祥卻已經死了。看到、聽到的人,沒有不傷心流淚的。

  事情發展

  南宋末年,宋臣之英勇抗元者大不乏人。如李庭芝、姜才曾堅守揚州,后被元軍所俘而壯烈犧牲。但當時抗元之慷慨英烈,其功績之卓著者,首推文天祥、張世杰、陸秀夫三人,他們被譽為“宋亡三杰”。文天祥(1236年—1283年),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初名云孫,字宋瑞,一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理宗寶四年進士,名列前茅,后歷任刑部郎官、知瑞贛等州。恭帝德元年(1275年),他在贛州組織義軍北上抗元。次年任右丞相,前往元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輾轉流亡至南方,與張世杰、陸秀夫在福建、江西、廣東等地堅持抗元。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經過連番激戰后,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兵敗被俘,被解見元將張弘范,挺立不拜。弘范與俱入山,要他為書招降張世杰,天祥“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文天祥在獄中寫下《正氣歌》,以“生死安足論”之氣概,壯烈就義于燕京。

  文天祥雖然救不了南宋,但其浩然正氣,可謂光耀千古,至今仍為后人所傳頌。

  人物傳記

  文天祥從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達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殺,一共被囚禁了三年兩個月。這段期間,元朝千方百計地對文天祥勸降、逼降、誘降,參與勸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誘的手段之毒、許諾的條件之優厚、等待的時間之長久,都超過了其它的宋臣。因此文天祥經受的考驗之嚴峻,其意志之堅定,也是歷代罕見的,從《正氣歌》的驚天地泣鬼神可以體現文天祥誓死不屈的精神。

  骨肉難圓

  文天祥的妻子歐陽夫人和兩個女兒柳娘、環娘被元軍俘虜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親情軟化文天祥。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當時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齡都是14歲。文天祥接到女兒的信,雖然痛斷肝腸,但仍然堅定地說:“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又寫詩道:“癡兒莫問今生計,還種來生未了因。”表示國既破,家亦不能全,因為骨肉團聚就意味著變節投降。

  利誘和親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統治者又變換手法,用酷刑折磨他。他們給文天祥戴上木枷,關在一間潮濕寒冷的土牢里。牢房空氣惡濁,臭穢不堪。文天祥每天吃不飽,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窮兇極惡的獄卒呼來喝去,過著地獄一般的生活。由于他堅決不低頭,元丞相孛羅威脅他說:“你要死,偏不讓你死,就是要監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還怕什么監禁!”在囚禁的孤寂歲月里,他寫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愛國詩篇。

  封官誘降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問大臣們:“南方和北方的宰相,誰最賢能?”群臣奏稱:“北人無如耶律楚材,南人無如文天祥。”忽必烈下了諭旨,擬授文天祥高官顯位。投降元朝的宋臣王積翁等寫信告訴文天祥,文天祥回信說:“管仲不死,功名顯于天下;天祥不死,遺臭于萬年。”王積翁見他如此決斷,不敢再勸。不久,忽必烈又下令優待文天祥,給他上等飯食。文天祥請人轉告說:“我不吃官飯數年了,現在也不吃。”忽必烈召見文天祥,當面許他宰相、樞密使等高職,又被他嚴辭拒絕,并說:“但愿一死!”

  從容就義

  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義的日子。這一天,兵馬司監獄內外,布滿了全副武裝的衛兵,戒備森嚴。上萬市民聽到文天祥就義的消息,就聚集在街道兩旁。從監獄到刑場,文天祥走得神態自若,舉止安詳。行刑前,文天祥問明了方向,隨即向著南方拜了幾拜。監斬官問:“丞相有什么話要說?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不再說話,從容就義,終年47歲。

  英名千古

  文天祥殉難后,人民以各種方式紀念他。曾經參加義軍的王炎午寫了《望祭文丞相文》,贊揚文天祥像歲寒的松柏一樣堅貞。他的死,使“山河頓即改色,日月為之韜光”。1323年,在文天祥家鄉吉州的郡學里,他的遺像掛在先賢堂,與歐陽修、楊邦乂、胡銓等并列祭祀。1376年,北京教忠坊建立了“文丞相祠”,后來,他的家鄉吉州廬陵也建立了“文丞相忠烈祠”。文天祥的文集、傳記在民間流傳很廣,歷久不衰,激勵著民族的正氣。

  在抗元過程里,文天祥對忠君與愛國二事處理得非常恰當。宋恭帝投降前,他起兵勤王;宋恭帝投降后,他沒有跟著投降,而是堅持“君降臣不降”。后來,文天祥兵敗被囚,元朝又利用宋恭帝去勸他投降,他還是不從。在他看來,宋恭帝是君主,不幸失去國家,值得同情。但當此之時,社稷為重君為輕,他決不能以忠君的行動去改變他忠于國家的信念。

  英國人馬戛爾尼也在他的傳記中這樣寫道:那些反抗韃靼人野蠻統治的中國人,不僅僅是為了一朝一代的存亡拋灑熱血,他們更是人類文明的衛士,是人類反抗野蠻的斗士!他們的行為,值得所有文明進步的人去懷念和敬仰。

  文天祥不僅是一個愛國者,也是一個政治家。他認為宋朝的危機主要在內部而非外部,因此積極要求改革。他批評宋朝“守內虛外”(即鎮內媚外)的方針,要求加強地方力量以抵御外侮。同時提出革除祖宗專制之法,通言路、集眾思、從眾謀,發揮中書樞密院的作用,主張用人必須舉賢授能,收用君子,起用直言敢諫之士。由此可見,文天祥的政治主張,不但表達了時代的要求,而且順應了歷史發展的進程。

【《文天祥就義》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文天祥《夜坐》原文翻譯賞析09-27

文天祥 《過零丁洋》原文及賞析翻譯08-01

文天祥《過零丁洋》原文、翻譯及賞析07-27

文天祥《金陵驛》原文翻譯賞析以及閱讀答案12-26

《宋史·文天祥傳》原文及翻譯05-02

《宋史文天祥傳》原文及翻譯01-02

《金陵驛》文天祥翻譯及賞析01-03

《南安軍》文天祥原文賞析11-24

滿江紅·代王夫人作文天祥原文、翻譯及賞析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