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天祥寫生命的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寫生命的詩,出自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大家學習了?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釋
1.零丁洋:即“伶仃洋”,現在廣東省中山南的珠江口。
2.“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為官以來的種種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選拔;起一經,指因精通某一經籍而通過科舉考試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以進士第一名及第。
3.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間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干戈,兩種兵器,這里代指戰爭。寥落,荒涼冷落。
4.“山河”句:以對偶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國家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現了風雨飄搖的政治形勢,說明國家局勢和個人命運都已經難以挽回。風飄絮: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5.“身世”就是說人生經歷
6.惶恐灘:在今江西萬安贛江,水流湍急,極為險惡,為贛江十八灘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敗,經惶恐灘退往福建。
7.“零丁”句:孤苦無依的樣子,慨嘆當前處境以及自己的孤軍勇戰、孤立無援。詩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戰船中。
8.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膽忠心,永遠在史冊中放光。丹心:紅心,比喻忠心。汗青:因竹片水蒸發如汗,故稱書簡為汗青。特指史冊。
譯文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種經書,終于取得功名,開始了動蕩艱辛的政治生涯;
從率領義軍抗擊元兵以來,經過了整整四年的困苦歲月。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敵人的侵略下支離破碎,就像狂風吹卷著柳絮零落飄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動蕩不安,就像暴雨打擊下的浮萍顛簸浮沉。想到前兵敗江西,從惶恐灘頭撤離的情景,那險惡的激流、嚴峻的形勢,至今還讓人惶恐心驚;
想到去年五嶺坡全軍覆沒,身陷敵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嘆自己的孤苦零丁。自古人生在世,誰沒有一死呢?為國捐軀,死得其所,留下這顆赤誠之心光照青史吧!
寫作背景
1278年五月,年僅10歲的宋端宗趙昰在溺水后因自幼的嬌生慣養和體質虛弱而病死,陸秀夫等再擁立端宗的7歲的弟弟趙昺即位為皇帝,年號祥興。朝廷遷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信國公。冬天,文天祥率軍進駐潮州潮陽縣,欲憑山海之險屯糧招兵,尋機再起。然而元軍水陸猛進,發起猛攻。年底,文天祥在海豐北五坡嶺遭元軍突然襲擊,兵敗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殺,未果。降元的張弘范勸降,遭嚴詞拒絕。
1279年正月,元軍出珠江口,進攻南宋最后據點厓山(在今廣東新會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過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廣東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個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軍都元帥張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堅守厓山的宋軍統帥張世杰,文天祥寫下此詩以死言志,嚴正拒絕。《指南錄》記錄的文天祥自注云:“上巳日,張元帥令李元帥過船,請作書招諭張少保投拜。遂與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書此詩遺之。李不得強,持詩以達張,但稱‘好人好詩’,竟不能逼。”作此詩20天后,崖山海戰以宋朝慘敗而結束,趙昺跳海而死。宋朝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滅亡。
注解
選自《文山先生全集》第一句寫了自己的經歷。“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為官以來的種種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選拔;起一經,指因精通某一經籍而通過科舉考試得官。宋代科舉制度,考經義,五經(易、詩、書、禮、春秋)中可選一經。文天祥在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以進士第一名及第,后官至丞相。干戈寥落:寥落意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間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時已無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歲星,歲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環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詩時四十四歲,這里四周星用整數。舊注多以“四周星”為文天祥1275年應詔勤王以來的四年,其實本詩前兩句應當合起來理解,是詩人對平生遭遇的回顧。
“山河”句:指國家局勢和個人命運都已經難以挽回。惶恐灘:在今江西萬安縣,水流湍急,為贛江十八灘之一,最險的一灘。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敗,經惶恐灘退往福建。雨打萍寫出了個人力量對于國家是微不足道的,表現了作者更希望有更多清醒的有志之士齊心挽回這樣的局面。
“零丁”句:慨嘆當前處境以及自己的孤軍勇戰、孤立無援。詩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戰船中。汗青:史冊。紙張發明之前,用竹簡記事。制作七言律詩竹簡時,須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稱汗青。
一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寫法上是元世祖舉出入仕和兵敗一首一尾兩件事以概其馀。中間四句緊承“干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扭轉局面。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從全詩的構思上看,前面這六句把悲憤艱危的氣氛渲染到了極致,接下去兩句則筆鋒一轉,情緒由悲憤轉為激昂,由壓抑轉為高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來,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舍身取義,一片丹心將垂于史冊,映照千古。這激情慷慨的兩句詩,表明了詩人舍身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全詩也因有此兩句收尾而成為一代名作,千古壯歌。
賞析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后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一首一尾兩件事以概其馀。中間四句緊承“干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從而扭轉局面。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我們從字里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一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范圍。
【文天祥寫生命的詩】相關文章:
有關文天祥寫的詩03-27
文天祥的詩10-08
文天祥的詩01-10
[經典]文天祥的詩03-26
文天祥寫的浩然正氣的詩08-11
文天祥簡介_文天祥的詩09-05
文天祥的絕筆詩06-15
文天祥的詩及翻譯10-18
文天祥絕命詩10-04
關于文天祥的詩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