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王之渙涼州詞朗讀及其賞析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王之渙涼州詞朗讀及其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王之渙涼州詞原文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注釋
第1、涼州詞:為當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第2、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
第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
第4、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八尺。
第5、羌笛:羌族的一種樂器。
第6、楊柳:指一種叫《折楊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贈別的風俗。
第7、度:越過。后兩句是說,羌笛何必吹起《折楊柳》這種哀傷的調子,埋怨楊柳不發、春光來遲呢,要知道,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啊!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開元年間,隴右節度使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
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
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系。
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
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剌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升庵詩話》)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王之渙涼州詞作者介紹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
解讀翻譯
黃河之水洶涌奔騰,仿佛來自云端,
孤零零的涼州城外是萬仞高的群山。
羌笛何必要吹奏《折楊柳》這首哀怨的思念家鄉的曲子?
春風他從來沒有吹到過這遙遠的玉門關。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守衛邊疆的將士的思鄉之情,表達了詩人對他們的深切同情,委婉的批評了朝廷對于他們缺乏關懷和呵護的冷漠做法。詩人沒有從戍邊將士的生活狀態入手,而是在第一句遠眺黃河上游,那奔騰的河水似乎從天際云端直瀉而下,渲染了恢弘的氣勢,烘托了開闊的意境。第二、三句描寫了邊疆將士的生存環境是在群山峻嶺之中的一座孤城,以及在這孤獨寂寞的環境中,傳來了如泣如訴的《折楊柳》這首曲子,讓人心碎。最后一句中的“春風”比喻“封建統治者”,盡管將士們的生活環境很不好,離開家很久,非常思念家鄉,但是統治階級根本感受不到這些,詩句控訴了封建統治者對于邊疆將士疾苦漠不關心的社會現實。全詩蒼涼悲愴(chuàng),深沉含蓄,打動人心。
【王之渙涼州詞朗讀及其賞析】相關文章: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05-21
王之渙的《涼州詞》賞析11-22
王之渙《涼州詞》唐詩賞析08-28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翻譯10-25
《涼州詞·王之渙》譯文及賞析06-25
涼州詞唐王之渙賞析06-25
涼州詞王之渙翻譯賞析08-16
王之渙的《涼州詞》賞析(精品)01-20
《涼州詞》王之渙詩賞析07-07
王之渙涼州詞全文賞析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