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涼州詞王之渙翻譯賞析

時間:2024-08-16 07:56:46 尚民 王之渙 我要投稿

涼州詞王之渙翻譯賞析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開元年間,隴右節度使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涼州詞王之渙翻譯賞析,歡迎閱讀。

  【原文】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注釋】

  ①這是一首旨在寫涼州險僻,守邊艱苦的邊塞詩。

  ②萬仞:一仞八尺,萬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③羌笛:西漢羌人所制的一種管樂器,有二孔。楊柳:指《折楊柳》曲,是一種哀怨的曲調。

  ④玉門關: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翻譯】

  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云連在一起,

  玉門關孤零零地聳立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折楊柳》去埋怨春光遲遲呢,

  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賞析1】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去,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系。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行,明代的楊慎認為其含有諷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詩話》中言:“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作者寫那里沒有春風,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華帝都的最高統治者不體恤民情,置遠出玉門關戍守邊境的士兵于不顧。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具體這兩句的解釋:既然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 關外的楊柳自然不會吐葉,光 “怨”它又有何用?

  【賞析2】

  王之渙的《涼州詞》一直以來都被奉為唐人絕句的經典之作,但由于在傳抄過程中的失誤和歌妓演唱時的隨意性,使得原詩首句出現了“黃河”與“黃沙”的分化。因此,這篇千古名篇也就成了唐代邊塞詩中最有爭議的詩篇,歷來學者、文人對此都各抒己見。20世紀60年代,吳騫、林庚、王汝弼、葉景葵、稗山等人對此也進行了一些爭論,但結果仍是不一而終。以吳騫、林庚等為代表的學者認為,此詩首句應為“黃河遠上白云間”,而以王汝弼為代表的學者則認為此詩首句應為“黃沙直上白云間”。而今,流行的版本有計有功的《唐詩紀事》、張輝的《歷代河西詩選》(未正式出版)等,仍沿用“黃沙直上白云間”,其他有關唐詩的諸多版本皆作“黃河遠上白云間”。吳騫曾在《拜經樓詩話》中提出異議:

  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計敏夫《唐詩記事》作“黃沙直上白云間”。此別本偶異耳。而吳修齡(字喬)據以為證,謂作“黃河遠上”者為誤,云:“黃河去涼州千里,何得為景?”且可言直上白云去耶?然黃河自昔與云與天通。如太白“黃河之水天上來”。魏遲匡“明月飛出海,黃河流上天”,則遠上白云間,亦何不可,正以其去涼州甚遠,征人欲渡不得,故曰“遠上白云間”,感見其造語之妙,若作“黃沙直上白云間”,真小兒語矣。

  卜冬、林庚基本贊成和支持吳騫的論點,林先生認為,《涼州詞》中的涼州并非指涼州城(涼州在漢時指隴城,即今甘肅省秦安縣東北,三國以后移指武威,即今武威市),而是泛指漢唐時的隴右、河西一帶的涼州轄區。其中某些區域本為黃河所經流,故詩中自可出現黃河。一片孤城系指某座位置在黃河邊上、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的城堡。玉門關則具體指初入涼州境內,不禁想到了整個涼州,是一個歷史的泛寫。所以,詩題中有涼州、詩句中有黃河和玉門關并沒有什么矛盾。

  王汝弼、稗山、葉景葵等人贊同吳喬的看法。王先生認為,唐人對涼州的基本概念只能是今天所謂河西走廊一帶,而樂章上涼州則和西涼同一概念,在甘肅敦煌、酒泉一帶,而不在武威,所以,吳喬說:“黃河去涼州千里,何得為景,并不算錯。”一片孤城,即指玉門關而言,它位于敦煌西邊,仍在涼州(西涼)境內,并不是黃河邊上一座什么不知名的城堡,故詩中可以同時提到。至于黃河與玉門關,則相隔千里,把它們作為一個場景里的景物來寫,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所以,詩篇起句之“黃河遠上”必為“黃沙直上”無疑。

  上述兩種觀點,正如程千帆教授所言,論點相反,方法卻是一致的,都企圖通過對地理的考證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的意見就具體問題說是相反的,就原則上說是一致的,都認為詩中存在著地名距離過遠的情況是不合理的。因此,王先生在肯定孤城就是玉門關的前提下,堅決反對黃河出現在詩中。而林先生則是肯定黃河可以出現在詩中的前提下,把孤城說成是黃河邊上一座不知名的城堡,今天無從考證,并將涼州區域從歷史上最泛的地域轄區來解釋。此外,程千帆教授還認為,黃河的“河”字并非誤文,孤城即指玉門關,至于涼州具體指什么地方,系州治所在抑系全部轄區或僅西涼一帶,如系州治縣隴城,余及武威,那就很難說了。

  那么到底是“黃河遠上”還是“黃沙直上”,筆者認為,“黃沙直上白云間”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更符合原詩意境。

  一、 孤城就是玉門關

  孤城就是玉門關,這不僅符合唐時玉門關的地形地貌,而且唐代不少邊塞詩都曾提到玉門關,并多于孤城相連。如“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出塞》)。還可以說此句原語句應為“遙望孤城玉門關”,因平仄的需要而改變了語序。“玉門關城迥且孤,黃沙萬里百草枯”(岑參《玉門關蓋將軍歌》),此句更加明顯地說明了玉門關乃一座孤城。孤城即指玉門關也為大多數學者認可。

  二、對吳騫論點的疑問

  上文提到吳騫在《拜經樓詩話》中曾用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印證“黃河遠上白云間”的合理性,但問題在于李白在寫《將進酒》時,曾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正值用世之才而不遇合,遂借酒抒情,寫下了此篇。潁陽距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借以興起。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如此壯闊景象,定非肉眼可以企及,作者是想落天外,“目道所學”語帶夸張。而王之渙《涼州詞》是作者于邊塞所作,描寫邊塞之景,遠離黃河且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非是“黃河遠上白云間”的歡快之感。

  三、關于氣候的探討

  作為一名河西人,筆者也曾目睹過“黃沙直上”的情景,正如趙殿臣在給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作注時所提到的:“邊外多回風,其風迅急,裊煙沙而直上,親見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可見“黃沙直上”的美景是存在的,且“直”字最恰當不過。另外,我國著名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曾實地考察河西玉門關一帶的氣候,發現當地春天幾乎每天中午都有風卷黃沙的景象。并且在《唐宋詩中不合物候之詩句》一文中明確指出,王之渙《涼州詞》“黃沙直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很符合涼州以西玉門關一帶春天的氣候情況。和王之渙同時代的王昌齡有一首《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此詩也是把玉門關跟黃沙聯系起來。同時代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詩:“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這首詩亦如此。唐時描寫涼州玉門關一帶的邊塞詩中也多與黃沙相連,如“沙平連白雪,蓬卷入黃云”(王維《送張判官司赴河西》),“橫笛雜繁笳,邊風卷黃沙”(王維《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軍司馬》),“青海戌頭空有月,黃沙磧里本無春”(柳中庸《涼州曲》其一),“漠漠平沙際碧天,問人云此是居延”(胡曾《居延》),“平沙迷歸路,眢井引前程”(司空圖《陽關戍詠》)。

  在唐開元時期,詩人對于安西玉門關一帶的情形大都比較熟悉。他們知道玉門關一帶幾乎每天到日中都要刮風,黃沙直沖云霄,后來不知何時被更改,使詩句與河西走廊的物候出現了兩不對頭。

  四、詩歌的意境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分析

  《涼州詞》中,詩人描述了玉門關一帶春天的“黃沙直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的情景,聽到《折楊柳》的曲調,不禁想到邊城的凄涼。“春風不度玉門關”,既寫玉門關一帶的空曠荒寒,又以春風吹不到此,喑喻唐朝政府的漠不關心,也暗示了朝廷恩澤不及邊關,表達了一種對邊關的嘆息之情。如果此詩前句寫成“黃河遠上白云間”,不僅不能表達出作者的嘆息之情,而且詩境中也出現了前后矛盾的地方,即首句寫出了一種歡快明朗之調,而詩中后三句則寫出了一種悲涼之情,這顯然是矛盾的。

  五、“河”字與“沙”字的誤傳

  《涼州詞》作為唐人絕句的經典之作,傳唱和傳抄的人自然很多,并且這些群體中并不都是文學大家,所以在傳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認錯的現象。如《國秀集》三卷本上出現了“黃河直上白云間”的句子,很顯然這是“沙”字錯作了“河”字。九曲黃河怎能直上白云間呢?也正是因為九曲黃河不能直上白云間,也就有了后來的“黃河遠上白云間”之句,因為李白有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以致一錯再錯,并且“黃河遠上白云間”唱出來更有一種“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魄。因此,“黃沙”誤作“黃河”極有可能。

  六、 有關《涼州詞》的曲調

  《樂府詩集近代曲辭》有《涼州歌》引《樂苑》曰:“《涼州歌》宮調曲開元中西涼都督郭知運進,按知運所進者樂曲也。”樂辭則取之當時詩人之作。由此看來,《涼州詞》曲調必多為寫涼州及西涼一帶。

  七、 地理位置

  上文既然肯定了孤城就是玉門關,那么正如王汝弼先生所云,黃河去玉門關千里,把它們作為一個場景來寫是不合適的。

  據此,筆者認為王之渙《涼州詞》第一句應為“黃沙直上白云間”,如此才能準確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全詩首句寫關外之景,但見回風卷著黃沙直沖云霄,眼前是高大雄偉的祁連山,玉門關在空曠茫茫戈壁顯得更加孤單,這讓詩人頓生一種荒涼之情。而此時與此等境界,這不僅符合全詩的意境和玉門關一帶的春天的氣候及唐時玉門關的地形地貌。同時,忽然聽到羌笛吹《折楊柳》曲調,這不能不讓詩人產生“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怨詞,感嘆朝廷的恩惠不及邊關。全詩意境渾厚,感情真摯,渾然一體,令人折服。

  詩人介紹

  王之渙:688-742,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后遷居絳州(今山西絳縣)。他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詩用詞十分樸實,但是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王之渙的個性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還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

【涼州詞王之渙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翻譯10-25

王之渙《涼州詞》翻譯古詩賞析10-16

王之渙《涼州詞》全詩翻譯與賞析10-21

王之渙《涼州詞》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07-07

王之渙《涼州詞》全詩翻譯及賞析04-11

王之渙《涼州詞》全詩翻譯賞析01-21

王之渙《涼州詞》古詩翻譯及詩文賞析07-19

王之渙《涼州詞》全詩翻譯賞析04-18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05-21

王之渙的《涼州詞》賞析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