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涼州詞》譯文
王之渙《涼州詞》的譯文是怎樣的呢?王之渙《涼州詞》是邊塞詩作中的經典詩篇,在人們的心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王之渙所寫的詩作《涼州詞》的譯文,歡迎閱讀!
王之渙《涼州詞 》譯文一:
九曲黃河向西扶搖直上,遠遠地、高高地伸到白云之間,隱隱約約,有一座孤城,背倚著萬仞高山。不要埋怨羌笛吹奏折楊柳的悲涼曲子,既然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楊柳自然也就不會返青吐綠,還怨它有何用?
王之渙《涼州詞 》譯文二:
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象與白云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王之渙《涼州詞 》譯文三:
黃河自天邊奔騰而下,在高山腳下,一座孤單的城池坐落在那里。何必用羌笛吹奏《折楊柳》這首哀怨的思念家鄉的曲子,就算是春風也吹不過玉門關外的。
譯文3:
黃河浩渺直上高高的白云天際,一座孤城兀立在萬仞的叢山之中。凄楚的羌笛何必吹弄《折楊柳》的哀怨,那暖暖的春風都不愿吹過寒苦的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原文: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賞析:
本詩旨在寫涼州之荒涼,偏僻,險峻,進而烘托戍邊條件之艱苦以及將士們無盡的思鄉愁緒,還有無以寄托情思的無奈。
開篇兩句“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首先就顯示了詩人于眾不同的視角選擇。王之渙的立足點與李白《將進酒》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有著明顯的不同。他們兩人詩句的不同點一方面在于:李白的目光是由遠而近,寫的是來勢迅猛而又無法攔留的一種動感流逝;而王之渙的目光是自近及遠,故而展現了黃河扶搖遠上的一種壯美奇觀。另一方面還在于他們在詩作中滲透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懷:上下句貫穿起來看,李白的詩句流露的是一種對現實的無奈,表現在個人心智上的是放棄,有以酒消愁的頹廢;而王之渙流露于字里行間的則是展示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烘托邊地的荒涼、偏僻、險峻和戍邊條件之艱苦,表現的是企盼早日結束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與無奈,是在為國、為百姓、為戍邊將士抒情言志。
因此,詩人在展示了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和涼州城的戍邊堡壘,地處險要,境界孤危之后,緊接著便由景及人,重筆渲染戍邊將士思鄉之情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吹不到“玉門關”,楊柳就不能返青吐綠,就抽出新枝,就不能折楊柳新枝以寄托情思,羌笛還有必要吹奏那悲涼傷感的曲子嗎?詩人在此不說戍邊將士思家懷鄉,而以“怨楊柳”喻之,實在是絕妙無比。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無法折柳寄情,聽曲更將生怨恨,眼下“天寒地凍”、“征戰無期”、“歸家無望”。然而,“怨”也罷,愁也罷,皆為枉然,因而作“何須怨”,根本就沒有必要“怨”。雖說只不過是一句寬慰,然而這種寬慰著實含蓄而又委婉,深沉而又熾灼,耐人尋味,引人深思,堪稱邊塞詩之絕唱。
拓展:王之渙簡介
王之渙是生活在公元688年到公元742年的詩人,所以說王之渙是盛唐時期的詩人。王之渙在唐朝最后的官職是文安縣尉,我們對王之渙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因為現有的史料上很少有關于王之渙的介紹,而且我,對王之渙家族的了解也是通過王之渙的堂弟王之咸及其五子王綰的墓志。
王之渙的一生沒有做過大官,他的祖籍是在陜西太原,后來因祖父王德表晚年主洛陽,死后葬在洛陽,王之渙的父輩有5人,王之渙的父親則是王昱,死后也都葬在洛陽,所以洛陽這邊就是王之渙的家族墓地了。王之渙的墓志現在被收藏在南京博物館,這個地方的發現是我們了解王之渙最重要的來源。
王之渙的家族我們現在知道的有五世祖為王隆之,曾祖王信、祖父王德表、父親王昱、叔叔王洛客、王景、王昌還有他的堂弟王之咸,還有侄子王綰外,還有后來的妻子李氏是衡水縣令李滌的女兒,其他一無所知。
《唐才子傳》說王之渙為薊門人,或因他年時少有俠氣、從五陵年少游、擊劍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銘記載,之渙“本家晉陽,宦徙絳郡”,則晉陽(今太原)為其原籍,家居絳州(今山西新絳縣)。墓志銘說王之渙卒于天寶元年( 742年)二月,享年55歲,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王之渙出身于太原王家,為當時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為后魏絳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絳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請大夫、著作郎,入唐為安邑縣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縣令。父王昱,鴻臚主簿、浚儀縣令。
從曾祖到父親,雖然皆為官,但均為小官。王之渙出身于普通仕宦之家,排行第四,自幼聰穎好學,年齡還不到 20歲,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壯,便已窮經典之奧。
王之渙從小聰明好學,少年時豪俠義氣,放蕩不羈,常擊劍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習,虛心求教,專心寫詩,在十余年間,詩名大振,與王昌齡、高適等相唱和。
后來,他曾一度作過冀州衡水縣主簿,時間不久就被人誣陷。于是,王之渙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縣尉,在任上死去。
王之渙是盛唐的著名詩人,他寫西北風光的詩篇頗具特色,大氣磅礴,意境開闊,熱情洋溢,韻調優美,朗朗上口,廣為傳頌。為盛唐邊塞詩人之一!包S河遠上白云間”,僅七個字,祖國壯麗山河景色躍然紙上。
可惜他的詩歌散失嚴重,傳世之作僅六首,輯入《全唐詩》中。不知何故,王之渙未走科舉之途,而以門子調補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時,王之渙父母均已去世,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
王之渙才高氣盛,不愿為了衡水主薄的卑職而折腰,加上有人誣陷攻擊,他便憤然辭官而去,“遂化游青山,滅裂黃綬。夾河數千里,籍其高風;在 家十五年,食其舊德。雅談珪爵,酷嗜閑放。”在家過了15年閑散自由的生活。
后來他的親朋好友覺得他這樣一直沉于下層,不是辦法,便勸他入仕。
后來補文安郡文安縣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職。他在職風清白著稱,理民以公平著稱,頗受當地百姓稱道。誰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歲之壯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陽。
如此有才華之人,可惜終不見用,天也不假其年。這也是諸多有才華的正直知識分子的常見結局。他的詩雖只流傳下六首,但這寥寥數首,確為我國古典文學寶庫的精華。
【王之渙《涼州詞》譯文】相關文章:
古詩涼州詞王之渙譯文10-21
《涼州詞·王之渙》譯文及賞析06-25
涼州詞王之渙10-11
《涼州詞》王之渙08-13
《出塞(涼州詞)》王之渙07-04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05-21
《涼州詞》 唐 王之渙01-21
王之渙的《涼州詞》賞析11-22
涼州詞的詩意王之渙11-25
涼州詞全文 王之渙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