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涼州詞·王之渙》譯文及賞析
文字像精靈,只要你用好它,它就會產生讓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無論我們說話還是作文,都要運用好文字。只要你能準確靈活的用好它,它就會讓你的語言煥發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涼州詞·王之渙》譯文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涼州詞·王之渙》譯文及賞析 篇1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位于東經101°59′~103°23′,北緯37°23′~38°12′,祁連山北麓,武威市中部。東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西鄰肅南裕固自治縣,南連天祝藏族自治縣和古浪縣,北與永昌縣和民勤縣相接。
王之渙才華過人,終不見用,天也不假其年,這大概是一部分有才華的正直知識分子的常見結局。本詩表面描寫涼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實在是描寫詩人對世人所云‘內心的悲涼’的獨特哲學理解。一個涼字,盡顯本詩的主旨,才華如果被比喻為‘春’,國家不希罕這樣的才華,才華就沒有施展的舞臺,終生悲涼就是這樣造就出來的。然則詩人并不哀傷,看那黃河,不也就是從‘一片孤城’中殺出,跨過‘萬仞山’,才成就‘黃河遠上白云間’的美麗景象的嗎?
【字面譯文】
黃河奔流千里而來,從天空往下看,白云、黃河之水云似乎交織成了一體,蔚然壯觀。
有容乃大,黃河的壯觀,也有一個微不足道的源頭,跨越了人跡罕至的孤獨,匯集千萬條溪水,跨越千山,終于成就了黃河上的千古繁華。
眼光遠一點,境界高一點,羌笛以蒼涼之音狀秋色,楊柳以春綠麗春色,羌笛、楊柳各有特長,羌笛何須怨楊柳?
當世盡享人間富貴,死后又能名垂千古,天地下哪有這樣的好事?春風也有她的不足之處,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你看那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的啊!
【詩詞鑒賞】
作學問要能耐寂寞,盡管不能顯于當時、當世,卻終能成就文化史上的奇跡。子曰:“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真正的大儒,只需要一張書桌,就能遨游于知識的天空,能探求人心中最奧妙的潛源,這樣的大儒,有聲聞于歷史天空的本領,有深入人類心靈的本領。
王之渙這首詩表面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唐詩的欣賞如果僅僅停留在這樣的境界上,也就淺薄了。我一直說,要用心靈來解讀唐詩,要用人性來解讀唐詩,何故?詩言志也。‘元’乃《易經》之首,人性之源,子曰:“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辈蛔x《易經》、《詩經》,要體會唐詩的意境,難!難于上青天!!!
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詩話》中言:“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弊髡邔懩抢餂]有春風,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華帝都的最高統治者不體恤民情,置遠出玉門關戍守邊境的士兵于不顧。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
孔子對《關雎》評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是衡量詩作意境高低的.基本標準,也是文學系辭的基本標準。王之渙讀《系辭》、讀《論語》、讀《易經》,不能不懂這個道理。今天的人,取法其下,崇拜沒有任何學問的白話文,閱讀能力低下淺薄,“筆敗如斯,咎由自取”。古文怎么會沒有文法?《詩經》遍布文法,《系辭》遍布修辭之法,讀不出、訓詁不出文學創作的章法,我們怪誰?怪孔子嗎?會怪人的怪自己,不會怪人的怪別人。
就文學創作、閱讀來說,必須取法其上。取法其下的結果是什么?孫子云:“取法其下,必敗、!薄財 梢砸粲枮槲膶W系辭‘筆之必敗’。孔子治詩《衡門》諷刺取法其下者云: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
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
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
‘衡門’訓詁為‘衡氓’,何謂‘氓’也?《詩經·氓》曰:“氓之癡癡,堅信麻布能質變為絲綢!痹凇ネ磥恚遏~的科學方法算什么?有魚吃就行。娶德色俱佳老婆的方法何必研究?只要是個女人就行。我想問的是:不知道怎么捕魚,魚怎么到你餐桌上?不知道誘女之道,難道去做非禮犯?
認得字就是閱讀嗎?把字組合在一起就是佳作嗎?文學真如此淺薄,十三億人都成為文學家?今天作家之作品,不能從十三億人的作文方法特立獨行出來,這是當代中國沒有文學作品的根本原因。
現實生活的美好與將來的名垂青史,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怎樣找到平衡點?哪個更重要?這是哲學家需要終生探索的。王之渙在這首詩中說:當官的榮華富貴,顯在當時;做學問的榮華富貴名垂青史。做學問遠比當官難,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謀人間大道,何必一定要當官呢?
《論語》中記載,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焙沃^也?吾生之初尚文明,這在全世界范圍內成為了共識。王孫賈問孔子:“心靈的奧妙、精神翱翔的規律,有什么值得研究的。人生應以追求現實生活的富足為上,做個徹底的現實主義者!笨鬃诱f:“人的心靈需要研究,研究心靈之學,猶如研究易經上說的‘乾元’,乾元是‘天’;得罪了上天,就不能向上天禱求了!蓖踔疁o這首詩,要表達的主旨,大概就是這個哲學意境吧。王之渙以六首詩作而名垂青史,在歷史上,遠比同時代的高官、帝王有名氣,做到了人生無悔,其作品落實了‘羌笛何須怨楊柳’的志存高遠的人生理想,終生實踐‘詩言志’,還真不容易。這就是真正的文學,這就是唐詩的真味道。
中國的春秋之學,猶如傾城之雪,詩云:“傾城之雪,永壽我梅;求我庶士,演繹真味!
《涼州詞·王之渙》譯文及賞析 篇2
涼州詞
作者: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注釋
1.涼州詞:為當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
2.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種樂器。
6.楊柳:指一種叫《折楊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贈別的風俗。
7.度:越過。后兩句是說,羌笛何必吹起《折楊柳》這種哀傷的調子,埋怨楊柳不發、春光來遲呢,要知道,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
賞析
詩人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全詩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征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去,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傲迸c“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系,F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行,明代的楊慎認為其含有諷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詩話》中言:“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弊髡邔懩抢餂]有春風,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華帝都的最高統治者不體恤民情,置遠出玉門關戍守邊境的士兵于不顧。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具體這兩句的解釋:既然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關外的楊柳自然不會吐葉,光“怨”它又有何用?
《涼州詞·王之渙》譯文及賞析 篇3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王之渙的古詩賞析
王之渙是盛唐著名詩人,與王昌齡、高適等經常一起唱和。他的詩,很多都被教坊樂人入樂歌唱。可惜他一生仕途蹭蹬,詩也只有六首流傳下來。但是,就是這六首之中,就有兩首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一首,就是這首《涼州詞》;一首,是《登鸛雀樓》。
《涼州詞》本是樂曲名。唐代“胡部”中的大曲多以州名,如《涼州》《伊州》《甘州》《渭州》《熙州》《石州》《陸州》等!稕鲋菰~》大概是最著名的,以此為題的詩也不少,王之渙這首《涼州詞》,算得上是最好的之一。
這首詩僅僅在描寫邊塞風光,但是卻有著言外之意。
大漠的'景色是壯觀的,遠遠望去,奔騰的黃河就像在白云之上、白云之間穿流。一座孤零零的城池,矗立在一座座萬仞之高的群山之中。如此景象,雄壯蒼涼,令人心雄萬夫,豪氣干云。
然而這里又是那樣的艱苦,那樣的荒涼。天蒼蒼,野茫茫,悠悠羌管,吹奏著《楊柳怨》,好像在怨恨,春風從來就沒有到過這里,被玉門關阻擋在關外了。
讀者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了。如果這僅僅是一座孤城,甚至一座死城,蒼涼荒蕪又與我們何干?但是,這里卻駐扎著戍邊的將士,這里在進行著殊死的戰爭。“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保ㄋ畏吨傺汀稘O家傲》)讓我們感傷,也讓我們敬佩。
詩人介紹
王之渙:688-742,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后遷居絳州(今山西絳縣)。他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詩用詞十分樸實,但是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王之渙的個性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還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
【《涼州詞·王之渙》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涼州詞王之渙譯文11-23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04-18
王之渙的《涼州詞》賞析11-22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翻譯01-30
王之渙涼州詞原文及賞析11-24
王之渙涼州詞全文賞析11-30
王之渙涼州詞詩意賞析06-29
《涼州詞》王之渙詩賞析07-07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大意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