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介紹資料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被譽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端午的鴨蛋》等。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汪曾祺的介紹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汪曾祺的介紹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蓖粼髟诙唐≌f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汪曾祺可以說在那個極其特殊年代的首批高知識分子,在他20歲時,通過自身的努力考上了西南聯大的中文系,在他的一生中,文學上的成就是他這一輩子的榮光,他留下了許多散文集、小說集。
汪曾祺大學畢業后,第一份工作便是在聯大同學辦的一所中學中擔任教師,在教學生涯中,也是他的創作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他寫了不少的文學小說,有名的如《復仇》,后來被刊登在文藝復興的雜志上,并廣為流傳,人們開始認識了汪曾祺這樣的一個人。
同樣也是在教師生涯的過程中,汪曾祺認識了他的一生伴侶,施松卿。她也同樣是一名教師,由于在一起工作,從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礎,并且因此喜結良緣,從此相守相依。
汪曾祺的人生幾經波折,歷經過中國抗日戰爭,改革開放,在這林林種種的是其中,汪曾祺依舊能夠保持著一顆開朗的心態,并未被生活中的困難所打倒,反而能夠將更多的感情投入到文學創作中,寫下了許多的精品良作。
汪曾祺的作品有哪些
汪曾祺被后世的文人學者評價為當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他的創作類型自然是少不了小說和散文。
首先,汪曾祺的一生是寫下了不少的小說的,后來被收錄成冊,裝訂成集,流傳于后世,傳遞于古今。在小說的創作中,汪老最為有名的作品均收錄于小說作品集《邂逅集》中,而在《邂逅集》中當屬受戒這篇小說最為有名,那么受戒到底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傳遞了作者怎樣的意圖呢?《受戒》整部小說中以一個小和尚為主人公,講述了他幸福的一生,既能夠當和尚,但同樣也能擁有愛情,這篇小說具有深刻的反諷意味的,諷刺了當下的社會環境。
其次,再來看看汪老的散文集,汪老的散文作品同樣收錄在散文作品集《蒲橋集》中,最為有名的有《我的家鄉》等等。汪曾祺的散文有著獨特的特點,讀他的散文,有種令人心曠神怡的感覺,他的散文沒有太多奢華的詞藻,也沒有過多濃烈的感情,相反地是那種細水長流的描述,從細節處取勝,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對汪曾祺的評價
汪曾祺的一生,可謂是極為坎坷,但在這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汪曾祺并沒有向命運低頭,也沒有向政治俯首,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堅強的活著。
作家賈平凹評價汪曾祺是一只文狐,而且是一只修煉成精的老狐貍,可見汪曾祺在文學上的造詣之高超,令人嘆為觀止。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也曾經盛贊過汪曾祺,說他是少有的學問界文章寫得好的。沈從文也曾經說汪曾祺就是人太老實了,雖然文章寫得很好,但卻一直沒有刻意的表露過自己的長處,以致于老舍先生很久之后才發現了汪曾祺這顆文學界的金子。
人物經歷
求學經歷
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蘇高郵縣的一個舊式地主家庭。1925年,入讀高郵縣立第五小學幼稚園學習。1926年秋,入讀縣立第五小學讀書。1932年秋,小學畢業考入高郵縣初級中學讀書。1935年秋,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今江蘇省江陰市)南菁中學讀高中。1937年,日本人占領了江南,江北告急,輾轉借讀于淮安中學、私立揚州中學以及鹽城臨時中學。后戰事日緊,隨祖父、父親到離高郵城稍遠的.一個村莊的小庵里避難半年,在小說《受戒》里描寫過這個小庵。
1939年夏,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 大學期間與同學創辦校內的《文聚》雜志,于1941年開始發表作品,與同學合辦校園刊物《文聚》,并在第一、第二合期上刊登小說《待車》。此后不斷在刊物上發表小說、散文、詩歌等,所用筆名有“曾祺”“西門魚”。
1943年本應于這一年大學畢業,但是由于未參加必修課體育和大二英語的考試而不能畢業,留校補修課程。1944年,為生活在昆明北郊觀音寺的一個由聯大同學辦的“中國建設中學”當教師,在兩年的教學期間,寫了小說《小學校的鐘聲》,重寫小說《復仇》。后由沈從文推薦給鄭振鐸在上海主辦的《文藝復興》雜志發表。此外,還創作小說《職業》《落魄》《老魯》等;同年,補習課程合格,但當局征調應屆畢業生充當美軍翻譯,否則作開除論處。汪曾祺沒有應征,故仍未取得西南聯大畢業證書,只算肆業。1945年1月,離開西南聯大,到由聯大同學開辦的私立中國建設中學任教。學校先是在白馬坡,后遷至觀音寺。此時施松卿也在建設中學任教,兩人接觸逐漸增多;8月,日本投降,抗戰結束,汪曾祺因回家路費無著,繼續滯留昆明。
1946年,離開昆明經越南、香港轉赴上海,由李健吾介紹到私立致遠中學任教,教學之余,寫作并發表了較多的作品,諸如《復仇》《綠貓》《戴車匠》等小說。
1947年1月,小說《雞鴨名家》《醒來》發表;2月初,沈從文在復李霖燦、李晨嵐信中(順便托代為汪曾祺謀職);夏,施松卿謀到北大西語系助教位置,北上就職途經上海與汪曾祺相見,兩人訂婚;施松卿就任北大教職后,負責公共英語課。
1948年2月,發表散文《背東西的獸物》。3月,經天津到北平。開始求職,處于失業狀態,生活多靠施松卿接濟。5月,經沈從文幫助,進入位于午門的歷史博物館充任辦事員,保管倉庫、為藏品寫說明卡片。
1949年春,與施松卿結婚;3月報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南下工作團;5月離京南下到武漢;5~8月留在武漢文教局,接管學校;9月被派往漢口第二女中任副教導主任。
晚年生活
1990年,創作散文《七十抒懷》《鬧市閑民》《多年父子成兄弟》等。英文版小說集《晚飯后的故事》由《中國文學》雜志社出版!妒车琅f尋》,發表于《中國烹飪》11月號。
1991年5月,《蒲橋集》由作家出版社再版。1992年4月,散文集《旅食集》由廣東旅游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以故鄉高郵為背景的小說集《菰蒲深處》在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1997年5月16日,因消化道大出血在北京去世,終年77歲。
人物評價
汪曾祺筆下多的是蕓蕓眾生瑣碎的日常,和花開花落爛漫的雅興。“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先生將自己對生活、人生的態度盡收在文字中,讓我們在文字中也更多的了解如何去面對生活。在風雨飄搖的年代,保持初心不變,持續向前。(新華網評)
有些人散文如水,有些人則善于翻跟斗、玩花樣,有些人則像說相聲的,善于抖包袱,說機靈話兒,汪曾祺的散文則如窖藏了大半輩子的醇酒,消盡人生火氣,簡練而淳樸。(作家張憲光評)
在中國,很少有作家像汪曾祺一樣,以小說、散文、詩歌等多種文體,400多萬字,窮盡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僅以作品完成了自我和家鄉的書寫。(《三聯生活周刊》評)
汪曾祺是“文化史的寵兒”!拔幕贰辈粌H包含汪曾祺所經歷的新舊交替的時代,同樣包含當下對于汪曾祺的重新發現。這份“發現”里有對美、人情和現代性的追求,也有斷裂傳統與過去的神傷。(學者季紅真評)
【汪曾祺的介紹資料】相關文章:
汪曾祺的介紹11-07
汪曾祺的介紹08-25
汪曾祺的介紹11-01
汪曾祺的介紹03-02
汪曾祺的介紹11-26
汪曾祺的介紹11-16
汪曾祺的介紹10-03
汪曾祺的介紹匯總04-24
汪曾祺受戒介紹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