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課堂實錄
《望岳》課堂實錄1
課前放鄧麗君演唱的《明月幾時有》,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置身于古詩詞演唱的氛圍之中。
一、導課
師:同學們,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藝術源遠流長,詩詞歌賦浩如煙海。山川河流、花草樹本都成為詩人歌詠的對象。如我們學過的寫樹木的詩有:
生:《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無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師:寫山的有:
生:橫看成嶺側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師:寫花的呢?
生::《梅花》。
師:同學們一起背王安石的《梅花》。
生: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師:舉不勝舉,如果說古代詩歌就是那天上的星星,那么杜甫的詩就是那最閃亮最璀燦的一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去聆聽詩人心靈搏動的顫音,感受詩人生命之歌的變調。今天,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學習杜甫早期所寫的詩歌《望岳》。
展示課件一:踏歌而行覓古韻,余音裊裊仿古詩。請同覺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生(思鴻):唱著歌尋覓古詩的韻味,在余音裊裊中仿寫古詩。
師:對。這堂課要求把握而兩點:一是體會《望岳》詩歌意境;二是領略詩歌和音樂完美結合的神韻,吟唱仿寫古詩詞。
師:《望岳》這個“岳”指的是哪座山?
生:齊答“泰山”。]
師:對,是有“五岳獨尊”之稱的泰山。(老師板書“望岳”,簡單畫泰山輪廓)
老師畫的泰山象不象?
生:齊答“象”(笑)。
師:這首詩比較好懂,同學們課前做了預習,請同學來介紹杜甫及這首詩有關的內容。
生: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字子美。
生:杜甫的詩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憾鸥Ρ环Q為詩圣。
生:齊答“杜甫的詩反映了當時歷史,稱為史詩”。
生:杜甫詩的風格主要以“沉郁頓挫”為主。
師:同學們介紹得很清楚,全面。同學們對詩人寫作《望岳》的背景是否有所了解?
生: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詠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
]生:《望岳》這首詩是杜甫二十四歲時寫的。詩人在詩篇中遠望泰山,為它的大神奇秀美而心情激蕩…
師:說得非常好,肖奕奕同學課前對《望岳》一詩進行了深入地探討。下面我們分組討論、學習這首詩。第一大組討論①、②句,第二大組討論③、④句,第三大組討論⑤、⑥句,第四大組討論⑦、⑧句。
學生互相討論三分鐘,老師參與討論并作指導。
師:請停下。請第一大組的同學來鑒賞①、②句。
生:這兩句主要寫了詩人遠望泰山。
師:從哪個地方看出詩人是遠望而不是登上泰山?
生:從“齊魯青未了”這一句來看。因為在泰山周圍,遠看一大片的綠色。
師:這寫出泰山什么特點?
生:齊答“寬廣”。
師:很好(老師板書“廣”)。第一大組同學說①、②句寫出了泰山的寬廣,詩人當時是怎樣的心情呢?其他組同學幫忙想一想?
生:從這一問一答的句中,看出詩人非常喜愛這泰山。
生:齊說“一種喜悅的心情!
學生看到林翠娜夸張的手勢,都笑了。
師:是啊,在寫景的時候表達自己的情感,正應了這句話“一切景語皆情語!
第二組的同學說說③、④句。
生:③、④句描寫了泰山景色秀美。
師:從哪里看出來?
生:“造化鐘神秀”就是說大自然把神奇秀麗都聚集在泰山身上。
師:對,這個“鐘”解釋得好。
生:“陰陽割昏曉”說明泰山的南北暗、亮不同,說明泰山很高大。
師:這里哪個字用得好?
生“割”字很形象,就象人用刀割開一樣。師:這個字找得好,這兩句寫出了泰山的特點:高大(師板書“高”)其他組同學對③、④句還有沒有問題?
生:還寫了泰山的秀美。
生:齊說“已經說了”。
師:噢,第二組已經說到了。很好。(師板書“美”)。第三大組說說⑤、⑥句。
生:從這兩句看出詩人心胸很坦蕩。
師:心胸坦蕩。詩中“蕩”字是什么意思?
生:激蕩。詩人的胸懷隨著泰山之云霧繚繞而激蕩。
師:對,同學們看看語文書封面,這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生:齊說“有山,有云”。
師:對,山與云連成一片。第四大組說說⑦、⑧句。
生:就是寫詩人登上泰山的時候。
師:登上泰山了嗎?
生:齊說“沒有,是說一定要登上去”。
師:詩人為什么想要登上去呢?一二三大組同學剛才說了什么?
生:因為泰山很高、很美,詩人想一定要登上去。這兩句說,登上泰山頂就會覺得其它山都小了。因為泰山是很高、很大、很廣。這樣寫,就襯托了泰山的高大。
師:覺得其他山都小了。古代一位智者也曾登上泰山,發出同樣的感慨。同學們知道是誰嗎?
生(陳金龍):是孔子。他說“登上泰山而小天下。”
師:登上泰山。覺得天下都小了,這里用了什么手法?
生:齊答“夸張”。
師:這是夸張。杜甫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人還沒登上泰山,就說“一覽眾山小”,詩人這里是一種怎樣的思維方式?
生:齊說“想象”。
師:對。寫詩就要展開想象。想象是詩歌的生命。當時詩人才二十四歲,正值胸懷遠大抱負的時候。同學們想象一下:假如青春年少的你登上泰山會有何感想呢?
生:有一種被征服的快感。
生:是一種征服泰山的快感。
生:祖國的山河真是美。
生:就因為泰山很高,自己上去了,身邊有眾山圍著,自己就象神仙一樣。
師:說得好。李白就曾來到泰山,也寫了泰山,那就是神仙一般的感覺,同學們課后讀一讀。
生(吳海燕):我覺得是希望在明天,我登上泰山,想到我可以在這個世界創一番事業。
師:很好,有抱負,有凌云壯志。讀這首詩,我們感覺到的不僅是對泰山美景的贊揚,更是一種泰山精神,一種民族精神的體現。時過境遷,千百年過去了,《望岳》以及詩歌體現的精神與泰山同垂不朽。《望岳》被喻為寫泰山詩歌的絕唱。以后很多人來過泰山、寫過泰山,但無人能比。明代有位詩人寫到:齊魯至今青未了,題詩誰比杜陵人。杜陵人是誰?
生:齊答“杜甫”。
師:同學們理解了詩歌內容、領悟了詩人的情感,下面再來讀一遍。
生:齊讀《望岳》。
師:讀得很有氣勢。我們說《望岳》是一曲民族精神和杜甫個人抱負的頌歌。杜甫在頌,我們想怎么樣呢?
生:齊答“歌”。
師:那好,我們討論一下,選自己熟悉的'曲子來唱,可合作可獨唱。
學生討論、準備、練唱三分鐘。
生(肖奕奕、顏碧文)齊唱《望岳》。
全班同學鼓掌、笑。
師:歌聲悠揚。請問選的是什么曲?
生(肖奕奕):《大中華》。
師:為什么要選這首曲來唱?
生(顏碧文):覺得感情比較相近。
生(肖奕奕):節奏也很接近。
生(劉愷華):唱《望岳》(用《小城故事》曲)
全體同學笑。
師:為什么選這首曲?
生(劉愷華):覺得它很美。
生(劉廣銳):唱《望岳》(用《三國》曲)
全班同學熱烈鼓掌。
師:多么渾厚的歌聲。為什么選這首曲?
生(劉廣銳):覺得它氣勢雄壯,跟《望岳》很相配。
師:還有理由嗎?
生(劉廣銳):還有一首。
全班同學笑。
師:我問你還有什么選曲的理由?
生(劉廣銳):內容也很相近。
師:幾個同學告訴我們選曲時,要選內容相近、感情相近、節奏差不多的曲子來唱。
剛才劉廣銳天機泄露,說還有一首想唱,讓我們洗耳恭聽。
生(劉廣銳):唱《望岳》。(用《蒙古人》曲)
全班同學熱烈鼓掌。
師:男女同學的演唱各具特色。女聲甜美清脆,有一種陰柔之美;男聲高亢渾厚,有一種:
生:齊答“陽剛之美”。(笑)
師:如果一起唱不是剛柔相濟嗎?
生:齊說“一起唱”。
師:好。我們男女生一起唱,跟劉廣銳選曲的標準一樣,張勝藍、賈明、譚達聰為我們推薦了《中國功夫》這支曲。我覺得非常好。全體起立,我們一起唱,頌揚中華民族瑰寶,展示我五班男兒志氣。
師放伴奏磁帶。
學生齊唱《望岳》。
師:同學們都譜了曲。由于時間關系,不能一一來唱,但你們沒唱我也能感受到那種趣味。雖未成曲調卻先有情。
這《望岳》既適合讀又適合唱,同學們想想這是為什么?
生:寫得好,節奏感強。
師:是呀,與其羨慕詩人寫得好,不如自己也露一手。同學們寫作之前,先結合這首詩了解一下古詩詞特點。
學生討論三分鐘,探討古詩詞特點。
生(趙路遙):這首詩共八句,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頷聯、頸聯要用對仗。
師:趙路遙給我們介紹了豐富的知識。你能說說這首詩中的對仗嗎?
生(趙路遙):詩中“蕩胸生曾云”與“決眥入歸鳥”是對仗的。句式很工整。
生(葉奕詩):這首詩是五言律詩,共八句,每句五個字。
師:嚴格說起來,這首詩是屬于古體詩,不象有些律詩要求那么嚴。
生(湯洋):這首詩押韻。
師:對。韻腳是那些?
生:齊答“了、曉、鳥、小”。
師;寫詩除了注意這些特點之外,還要善于想象。
生:寫詩要先描寫景物再抒發感情。
師:對,觀山觀景充滿一種情感,寫詩要充滿感情。下面請同學們互相切磋。
練習寫詩。可以單個寫,也可以一個小組集體創作。
學生寫詩練習五分鐘。
師(巡視、指導):有的同學寫了《望蓮》、《望地王》、《望蓮花山》、《望珠峰》。
師:《望蓮》,“朵朵水中蓮,片片荷葉護”。哪個同學來點評一下。
生:寫出蓮、荷葉的形狀。
師:寫好了交上來,我們展示一下。
師:《望月》。
生:齊讀《望月》。
師:《望冬》
生:齊讀《望冬》。
師:讀到顏碧文詩中“白雪如春歸”。我就想到了毛澤東的詩句。
生:齊答“飛雪迎春到”。
師:詩句中“如”怎么改會好些?
生(劉志軒):改為“送”好一些。
師:很好。杜甫寫詩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師:展示湯洋的《江湖——武林》。
生:齊讀《江湖——武林》。
師:同學們讀懂了湯洋詩歌的內容嗎?
生:齊答“笑傲江湖”。
師:我們看著湯洋詩歌有沒有要改動的地方。
學生討論。
生:沒有押韻。
師:我們幫他改一改。同學們有改的嗎?沒改出來,那好,我們課后改一改。湯洋這首詩也成為寫武林的絕唱。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能把同學們的詩一一展示。課后交上來,我們編訂一本詩集。再傳閱。同學們剛才又讀了、又唱了、又寫了,其實老師也想唱。
生:老師唱一首。
師:對不起,老師唱不好。我寫了一首,獻丑了。
師:展示《感懷》一詩。
師:我解說一下“感懷”,今天講這堂課老師感觸很多!皸盍Γ依钤~”都代指古詩詞!疤じ璨槐M心頭語”老師看到同學們又唱又寫,我很高興,說不完心中的話!扒奥吩俸颓自姟痹谝院,同學們還可以寫千首、萬首詩歌。
生:學生笑,齊讀《感懷》。
師:老師唱不好,但老師也選了一首曲來唱這首詩。同學們幫老師唱一唱。
生:齊唱《感懷》。(用《中華民謠》曲)
師:謝謝。熟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同學們今天又讀了、又唱了、又寫了,我們再來背一背。
生:齊背《望岳》。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嘗試了一種新的方法來學習詩歌,我們對詩歌有了更深的認識。她不僅僅是形的和諧與莊重,不僅僅是聲的柔婉與渾厚,不僅僅是境的幽幻與峻奇她是一汪永不枯竭的泉,一段永不腿色的夢,一條永不迷失的路。詩歌,就象一曲生命之歌,蕩然于天地之間,令人魂牽夢繞。同學們,我們隨著優美的樂曲,充分與詩歌、與繆斯接觸,用婉轉的歌喉吟唱出她的神韻,用純潔的心靈去感受她的靈秀。
《望岳》課堂實錄2
第一課時
T: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望月》。
(板書:望月)和我一起寫課題,注意“望”的第三筆是豎提。齊讀課題。(生齊讀)
T:課文預習了嗎?讀了幾遍?
S:七遍。
S:五遍。
T:這篇文章寫誰在哪兒望月?
S:寫作者和小外甥在江輪上望月。
T:一定是作者嗎?
S:寫課文中的“我”和小外甥在長江江輪的甲板上望月。
S:還寫了他們一起背古詩,一起談論月亮的事。
T:課文讀了五六遍,能有這么多收獲,就很可以了。
[自評:學生預習了,對課文內容已經有了大概的了解。通過交談是為了了解學生掌握得怎么樣。這也是讓學生初步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老師出示生字:甥、瞳、爍、斑、沐、仁、喻、絮、鎖、呵、欠)
T:這課的生字比較多,同位互相讀讀聽聽,看誰預習得好,讀得準,都認得。
。ㄍ坏耐瑢W互相讀給對方聽,互相糾正。)
T:請班長讀一讀。(師指生字,班長讀。讀得很正確。)不愧是班長!l再讀?(接著又對班長耳語一番,由他指定幾位同學讀,無一錯誤。)預習得真好,每課都能這樣預習嗎?
[自評:因為是借班上課,對學生不了解,所以只能請班長指定部分學困生來讀。他們認得了,其他學生問題就不大了。我經常說,教學一定關注學困生。]
S:老師說,您要給我們上課,所以要求我們好好預習。
T:下了死命令的,是不是?(笑)因為你把“好好”說得特別實在,特別重。(笑聲)
S:我們平時也是這樣的預習的,都是“好好預習”的,當然這次更認真一點。(笑聲)
T:實話實說。如果我是你們中的一員,我也會像你們一樣比平常多讀幾遍。為什么?為了給班級爭光,為了讓于老師滿意呀!養成預習這個習慣非常好。課文讀得怎么樣?
S:我能流利地讀下來了。(該生是男同學)
T:那我就請你,你再邀請兩位同學一起讀課文,好嗎?(該生邀請了兩位男同學)
T:你不能都請男生,也要給女同學一次機會嘛。再換一位女同學——咱們不換了,再增加一位女同學好嗎?
[自評:當時我想,不能換!否則被換下的男同學也會不好受的。于是決定再增加一位。善待學生應體現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小的方面。小的方面,學生感受更真切。]
。ㄔ撋终埩艘晃慌。老師為他們做了分工,四人一起把全文從頭至尾讀了一遍。個別讀得不好的地方,做了糾正,有些句子還領讀了一下。初讀課文很實在。)
[自評:著名教育專家張慶、高萬同老師常說,閱讀教學要“強化初讀,延遲開講”;還說,“課文不讀熟不開講”。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是基礎,是“保底工程”。書面語言是怎么學來的?是讀。語感是怎么培養的?還是讀。在這方面花時間是值得的。在初讀中,我不放過任何一點錯誤,不達到正確、流利的目標,決不罷休。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只要我們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多多鼓勵,人人都可做到。]
T:聽我讀一遍行嗎?——請聽好?纯茨男┑胤侥阏J為讀得好,值得你學習,哪些地方讀得不好,你認為不可取。(老師把課文范讀了一遍,老師讀得繪聲繪色,把學生帶入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讀完,掌聲雷動。)
[自評:范讀我都是選擇在學生“嘗試”過之后。美文要美讀。我體會到,教師讀好了,就會使自己的語文教學富有生氣。不但使教學有成就,而且省力氣。]
T:我備課時,至少讀了五六遍,但我今天讀得還不太好,有兩個地方讀得不連貫。大家為我鼓掌是鼓勵我。同學們,課文讀好了,真是一種享受。大家再讀讀看。(學生讀書的興致十分高漲。)
[自評:學生是很愛自己的老師的。我對學生表達的對我的愛,一定向學生發出“我知道,而且領情”的信息。此外,還是表示感謝,因為師生是平等的。我范讀過之后,學生的讀書熱情總是很高漲的。聲情并茂的范讀有激情激趣的作用,有使學生頓悟的作用。]
T:下面還有點時間,請全班同學把生字寫一寫。先在書上,把生字描紅一遍。然后拿出寫字本來仿影、臨帖。
。▽W生按要求寫字,最后,老師強調了“甥、瞳、鎖”三個左右結構的字的左右各占的比例,并作了示范。)
(下課休息)
第二課時
T:下面我找同學讀課文1、2兩段。
。ㄒ粚W生起來后開始讀,讀完課題后被叫停。)
T:讀完課題以后要注意停頓,讀課題聲音要響亮一些,你再讀一下。(該生按要求讀了,然后請那位學生繼續讀課文。)
T:讀得正確、流利!阕x了幾遍?
S:二三遍。
T:“二三遍”不順嘴,改為“兩三遍”,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不容易。文中的這段文字,寫出了月色下景物的寧靜,你能不能試著把這種寧靜的感覺讀出來。不要快,要體會“寧靜”。全班同學都練一練。
。▽W生練讀,人人聲音很輕。)
T:(指著一個練讀時表情特別好的男同學)你的表情特別好,能到講臺前讀一下嗎?
。ㄔ撋鷦忧槔首x,眾鼓掌。)
T:這兩個自然段中又不懂的詞語嗎?
S:“蘆蕩”
T:誰知道?
S:江邊長了很多蘆葦。
T:應當再加三個字——江邊長了很多蘆葦的地方。
S:什么叫“剪影”?
T:剛開始我也不太明白,后來看了幾幅照片,特別是到了雁蕩山看夜景,才真正理解了。請同學們看幾幅雁蕩山的照片。(投影出示群山剪影的畫面,兩幅是日落以后山和樹的剪影,一幅是月色下“犀牛望月”的剪影。)什么叫“剪影”懂了嗎?月光下,那山、林只留下了黑色的輪廓,真像用黑色的紙剪下來貼在遠處似的。
[自評:“剪影”是個實詞,對于類似的詞語,最好的理解方法是把它所表達的客觀事物戰士在學生面前,或者通過敘述,激活學生頭腦中的圖象。]
T: 詞語理解了,我想你們會讀得更好。剛才讀書的那位女同學再讀一下好嗎?(指第一位學生)
。ㄔ撋懈星槔首x,讀得比第一次更好。)
T:大有進步。于老師讀讀可以嗎?謝謝大家給我這次機會。
(師配古箏音樂朗讀。生熱烈鼓掌。)
T:這兩個自然段寫的是(板書:?月)什么月?請你思考?凑l能把這兩個自然段讀成幾個字。
S:明月。
S:亮月。
T:你們怎么知道月是明的,月是亮的?
S:用眼睛看到的。
T:對,這兩節寫的都是作者用眼睛看到的月,是什么月呢?——是“眼中月”。 (擦掉問號,在橫線上板書:“眼中”,形成眼中月。)
[自評:一次,我和高林生先生一起聽一位老師執教這一課。評課時,我們把這一部分概括為“眼中月”。老師們覺得有點道理。于是我在執教這一課時,就引導學生這樣去概括。概括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我很重視這種能力的培養。但不是課課都這樣訓練,要因文而異。]
T:這部分寫的是看到的月。你接下去讀3—12自然段,思考一下這一部分寫的是什么月。 (學生朗讀)
T:讀懂了嗎?
S:懂了。
T:我們暫不討論這個問題。先找同學來讀讀這一部分,找兩個人分角色讀。
(找同學分角色讀“對詩”那一部分。)
[自評:概括能力雖然很重要,但較之朗讀,還是次要的。所以我還是讓學生朗讀。]
T:接下去,齊讀第12段。 (學生齊讀。讀完,老師又動情地復述了一遍:“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保
[自評:語文的“人文性”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一個“情”字上。讀要有情,說也要有情。]
T:多好的境界!下面我來當文中的“我”,誰來當我的.外甥?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眾笑)
T:誰能做我的外甥,請你(師指一名男同學)推薦一下。
。▽W生推薦一位男同學到前邊和于老師分角色讀。師生讀得都有感情。同學鼓掌。)
[自評:我之所以充當文中的“我”,一是從年齡上考慮的,二是從情趣上考慮的。師生融為一體的境界是很美妙的。]
T:(對“外甥”)今天月色這么好,我們來對詩好嗎?可以用書上的,也可以不用。但必須是寫月亮的詩句。
S:好。
T:你先說。
S: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T: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眾笑)
T:你們笑什么?
S:你們背的是一首詩里的句子。
T:可以嗎?
S:可以,都有月。
S: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T: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S: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T:梨花園落溶溶夜,柳絮池塘淡淡風。
S:老師背的句子中沒有月!不能算。
T:沒有?“溶溶夜”,說的就是月色溶溶!有嗎?
S:有!
T:你再接下去背。
S: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T:月兒彎彎照樓臺,樓高又怕摔下來。
。ㄉ笮Γf不是古詩,是老師胡編的。
T:是古詩!這是京劇《望江亭》中的楊衙內做的詩!后面兩句是:“今天遇見張二嫂,給我送條大魚來。“楊衙內也是古人嘛!——你再背。(生笑聲不止)
[自評:我是故意背楊衙內的歪詩的,不是為了別的,為了讓學生感到有意思。這種調侃,相信老師們也會接受。——至于學生,是肯定接受的,而且會長時間不忘的。課后,他們圍著我,說上我的課真有意思(我不是第一次在這個班上課了。)俗而不傷大雅,這是我“幽默“的底線。一旦學生喜歡老師,喜歡上我的課了,就成功了一大半。]
S:……
T:他被我的歪理邪說搞得有些暈頭轉向,背不出了。剛才我也有點暈頭轉向,所以才憋出一首歪詩來的。說實話,這位同學很不簡單,大庭廣眾之下,應對得這么好。下面我們同學分兩部分,這一半當“舅舅”,那一半當“外甥”。來個比賽好嗎?(師把全班學生分成兩部分,比賽背詩。)
。▽W生背誦踴躍。因為太快,記不下來。)
T:第一輪,“舅舅”敗了,因為沒接上茬兒。再給一分鐘時間準備,然后再比。
S:能不能背山水類的?
T:可以。
。▋刹糠謱W生爭相背山水詩,氣氛更活躍。因速度更快,也沒記下來。)
T:(發現一個學生背詩吐字不清。)請你到前面來,你雖然剛才吐字不太清晰,但是你會的詩很多,很活躍,你能不能認真背一首?
(學生認真地、有感情地背一著杜甫的《望岳》,博得大家的掌聲。)
T:這一輪比賽,不分上下,棋逢對手,平起平坐。同學們,如果說1、2兩段寫的是“眼中”的月,那么這一部分寫的是什么月?(板書:?月)
S:(異口同聲)詩中月。◣煵恋魡柼枺跈M線上寫上“詩中”。)
T:如果眼中月只是看到的月亮的樣子,那么詩中月就融入了人的感情。眼中月是美的的,詩中月更美。
[自評:這兩句話是對一、二部分的概括。課后有老師說,于老師,您的語言很美,應了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我說,有些關鍵的話,比如對一、二部分概括的話,我是備課時就想好了的。]
下面請同學讀課文后一部分,看看這一段又寫的什么。
。▽W生讀課文,然后進行交流。)
S:想中月。
S:幻中月。
師“為自己鼓掌吧。但是不要為了和上邊的一致,非說成三個字不可。這是寫的幻想中的月,或者說想象中的月。(板書:幻想中的月)
[自評:眼中月,詩中月,幻想中的月,都是我和高林生琢磨出來的。]
T:這一部分能讀好嗎?
S:能。 (學生練讀。)
T:先找個男同學來讀。
。▽W生朗讀,教師相機指導,尤其強調人說話時的語氣。)
T:同學們注意,“不假思索”為什么用“假”而不用“加”?
S:“假”是借用的意思,是不用大腦思考的意思。
T:對的。注意不要寫錯這個字。大家把這個詞書空一下。“假”和“加”讀音就不一樣,只要讀準了,就不會寫錯。再齊讀一下。(生齊讀“不假思索”。)
[自評:中學語文老師常常對我說:于老師,您教的學生進了中學,作文錯別字較少,字寫得較端正,我們就感謝不盡了。是啊,小學語文老師干什么?不就是教學生認字、寫字、讀書、作文嗎?這些基本功扎實了,真是功莫在焉!]
T:小外甥的話該怎么讀,他說月亮困了,實際是表示什么呢?該用什么語調呢?大家練一下。
(學生用心練讀。練讀過之后再請那位男生讀,讀得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T:我們一聽就知道小外甥也困了,他想睡覺了。再找一位女同學與前面的男同學比賽。(一女生讀第三部分。)
[自評:指導朗讀也應該而且能讓學生感到有情有趣的。就看我們讀沒讀好,會不會啟發。]
T:(讀到“又冒出了一個問題”打斷讀書女同學)為什么說“又”冒出一個問題,為什么用“又”呢?
S:因為他前面提過問題了。
T:那為什么用“冒”?
S:他突然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T:有道理。除了“突然”外,第二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提得怎么樣?
S:更有價值,更讓人沒想到。
T:對了,所以說“冒出了一個問題”!又x。
。ㄔ撋x完。)
[自評:實際上我是告訴學生讀書要思考,要注意前后照應。但我沒直說。有時候,直說反而不如不說。]
T:讀得真好,把我們帶到了童話的境界中去了。
(又找一名同學把最后一節讀完。)
T:讀得真是有夢幻的感覺。你們也幻想一下,閉上眼眼想象一下月亮。(學生閉目想。片刻之后——)你們想象中的月肯定也很美。這篇文章與了眼中月、詩中月、幻想中的月;孟胫械脑率制嫣,孩子們幻想中的月是最美的。(指三名同學分角色讀第三部分。)
T:文章寫得美不美?
S:美!
T:寫得美,讀得也美。大作家羅丹曾經說過一句話:“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我們的眼睛來說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比如月亮吧,“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從古至今都是這一個月亮,但是那么多作家、詩人筆下的月亮為什么都不一樣,都那么美呢?今天作業就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同學們觀察一下月亮,再觀察一下周圍的景物:山、樹、人、房屋都是什么樣。你仔細觀察,用心幻想,你的筆下一定會有一篇篇優美的文章誕生。于老師期待著。
[自評:有句諺語叫“燈不撥不亮”(過去點油燈)。學生們潛能很大,但需要點撥、需要激發。]
。ㄏ抡n)
【《望岳》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望岳》課堂實錄04-19
《望岳》課堂實錄及反思04-17
望岳03-27
《望岳》教案11-05
望岳的賞析03-10
《望岳》鑒賞02-22
杜甫 《望岳》11-18
《望岳》譯文04-23
《望岳》的譯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