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a、領略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色;
b、感悟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教學重點:
a、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色
b、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教學難點:
a、詩中哲理的理解;
基礎知識:
a、作者生平;
b、泰山的有關知識;
c、字音、字形;
教學方法:
朗讀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國家山河秀麗,景色優美,名勝古跡數不勝數。單說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誰最有名呢?那當然是“五岳”,因為有語云:“五岳歸來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誰的名氣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歸來不看岳”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一下杜甫筆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講授新課:
1.板書課題,指名簡介作者。
我們學過很多杜甫的詩篇,下面我首先請一位同學將杜甫介紹一下。師板書: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人稱詩圣;其詩被喻為“詩史”;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別”(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2.范讀課文,強調字音、字形。
這首詩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學們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決眥;同學們一起讀兩遍。
3.初讀課文,了解詩句大意。
下面同學們自讀課文,借助文中的注釋理解詩句的含義。閱讀后同學之間可以相互提問詞句的含義。然后老師將點名抽查掌握情況。
4.精讀課文,體會詩句所表現的情感。
下面同學們將課文一起朗讀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兩句,我們應該用什么感情來讀呢?為什么?討論一下,再試著讀讀。
同學們再一起將這首詩朗讀一遍。首聯遠望泰山,表現了作者驚嘆之情;那么頷聯、頸聯、尾聯又分別從哪些角度來描寫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呢?討論一下,然后我請同學來讀。詩人由遠望到近望,由細望到想象將來登岳遠望之景,全詩以“望”字貫穿全詩,“望”字成了全詩的線索。在望岳的過程中表現了作者驚嘆、贊美、陶醉、豪邁之情。
5.品讀課文,理解景色的`特點,感悟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好,讀得很好,比開始有很大的進步。同學們想一想,作者為什么產生如此的情感呢?他驚嘆什么,又贊美什么?為什么這么說?
因景而生情,這是客觀因素;有沒有作者的主觀因素在里面呢?當時詩人二十幾歲,這也是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詩中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兩句詩中還蘊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視萬物。
齊讀。聯系自己的社會生活實際,談談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達雄心壯志和遠大的抱負的名言名句。哪個同學能說兩句。小學時我們學過一首詩《登鸛雀樓》,哪個同學將它背一下?其中有兩句詩和我們今天學的這首詩的最后兩句,意境相似。哪兩句?“
同學們一起將這首詩再朗讀一遍,領略詩中美景,感悟詩人的豪情。
這首詩寫得很美,下面我請同學來談一談自己學了這首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賞詩中這一句 ,是因為 。”格式說一說。
說得都不錯,課后將這首感情背誦。課前,我讓同學們找一關于泰山的資料,有沒有找到?下面我請同學拿出來讀一讀。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材料。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
三.總結課文:
1.小結:很好,通過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哪些東西,我請同學來總結一下。好,下課。
2.布置作業:當堂檢測。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 2
1、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借物抒發的不同情感,學會意象—意境—詩情的鑒賞方法。
2、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詩歌賞析四步法,學會通過此方法鑒賞詩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介紹基本常識。多媒體展示詩歌賞析四步法:明背景、抓意象、析意境、賞手法。介紹杜甫基本情況,并引述詩的四時期,講解本詩寫作背景。做好筆記,課堂上應掌握基本的文學常識。讓學生對如何賞析詩歌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對作者的生平等基本情況進行掌握。
二、明詞義。講解重點字詞及詩歌的結構。對通假字、“陰、陽”二字等重點字詞進行講解,如“夫”的讀音。同時通過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這四部分分析詩歌結構,從中體會詩歌藝術特色。對重點字詞做好筆記,按照老師的教授步驟,對每一句詩的藝術特色進行賞析。掌握詩歌中重點字詞,有助于學生更好理解詩歌內涵,同時對每一句詩進行深刻的分析。
三、抓意象。通過字詞的含義教學生如何領會詩歌的意象。如:“青未了”、“鐘”、“割”、“生”等字,讓學生明白作者為什么這樣寫,這樣用字。欣賞多媒體泰山的'畫面,在結合字詞的講解,讓學生抓住詩歌的意象,解答學生的疑問。字畫結合,有助于學生形象的理解這些字詞用的精妙之處。
四、析意境多媒體繼續播放泰山的畫面,并播放朗讀錄音,讓學生進入畫面中,老師結合第三部分的講解,深刻分析詩歌的意境,點明本詩歌的思想感情。學生會感覺到熱血沸騰,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懷揣遠大抱負,這時可以運用“隨機點撥,因文入理”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賞析詩歌。通過運用“隨機點撥,因文入理”的方法。讓學生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并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和遠大抱負的愿想。
板書設計
遠望設問由遠襯高雄偉高大
(虛)
近望擬人險峻神秀
(實)
望岳
細望對偶反襯神奇力量
(實)
愿望想象抒發抱負
(虛)
評價原則:
1、及時性,對學生的積極表現給于及時鼓勵;
2、以鼓勵為主,多給于正面鼓勵;
3、評價要公平、公正。
通過上述兩張評價方案,學生可以從老師、小組長等處得到外界的評價,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自我評價,這樣有助于學生有針對性的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掌握重點字詞的含義;
領略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色;
理解并學習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教學重點】:
a、重點字詞的含義;
b、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教學難點】:
a、名句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ppt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幻燈1)
詩歌,是一種文學體裁,透過語言,除了表達文字的意義外,也表達情感與美感。詩歌是觀照詩人情感的一面鏡子。詩配上音樂則稱為歌。
詩歌作為中國文學領域的一顆璀璨的名珠,好多詩人的形象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看下面這句話是對哪個詩人的評價?
二、作者并背景介紹
1.說說你印象中的杜甫
師補充要點(幻燈3)
我們今天就來欣賞下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筆下的泰山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板書課題,并釋題)
“泰山” 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岳
2.《望岳》寫于唐開元盛世時期,詩人二十四五歲,正值青年時期。
三、初步朗讀
1、聽范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節奏。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句式特點為“二二一”或“二一二”)
2、自由讀、指名讀、全體學生齊讀。
四、整體感知(分組討論)
1.結合注釋,了解詩歌內容。
2.快速搶答,字詞解釋。
3.釋句。
五、深入研讀
師:詩題叫《望岳》,杜甫實際上望到了哪些景象?(幻燈7想一想)
2、這首詩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來?
3、詩題為《望岳》,但全詩沒有一個“望”字,而句句寫向岳而望,而且角度不同,試對此作具體分析。
4、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指導概括并板書: 首聯: 遠望 綿延不絕、樹木蒼翠 頷聯: 近望 神奇秀麗、巍峨高大 頸聯: 細望 云涌云翻、鳥兒歸巢 尾聯: 不畏艱難 俯視一切
六、名句賞析
有人說詩歌是要“品”的,就跟茶一樣。你不細細的品,是品不出它的味道的,你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的品,才能品出他的味道。
例如這兩個字:(幻燈8品一品)
1、“陰陽割昏曉”中的“割”一直被后人推崇,為什么?
2、賞析“造化鐘神秀”中“鐘”字的妙用。
七、中考鏈接
我們學生學習古詩除了可以陶冶情操外,還要能直面最后的中考,下面看看有關這首詩的中考賞析題。
(幻燈9)
八、背誦競賽。
九、教師小結。
十、作業: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認識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象
2、理解、學習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3、探究文學作品風格與作家個人遭遇之間的關系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詞、短語或語句來描繪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簡單點評后轉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學新課
1、作者及背景簡介
2、朗讀詩歌
(三)了解詩的內容
1、學生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2、全班交流問題及解答。
3、學生說說詩句的含義。
(四)再次朗誦,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和意境,想象詩人當時望岳的情景。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點?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2、詩題叫《望岳》,可見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寫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別,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五)進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問:年輕的詩人科舉不第后游歷齊趙,見到了泰山,寫下了這首詩,在詩中你能看出任何科舉敗后消極頹廢情緒嗎?那整首詩給你的感受是什么?(詩人熱情贊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出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尤其是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你還能聯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詩句?(王之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敢于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2、再次齊讀詩歌,讀出感情來。
(六)感受詩人高超的寫作藝術,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問:這首詩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絕唱,談談這首詩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來并說明理由。
(示例:1、煉字。鐘——將大自然人格化、擬人化,把大自然寫的有情有義。割——從山的北面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像被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割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虛實相生......)
(七)背誦古詩。
(八)練習
1、《望岳》的頸聯是:_________________
2、總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偉高大的山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描寫近望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表現詩人欣賞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充分表現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成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包含一切有所作為的人都應具有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哲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7、明全詩主旨并表達作者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人生哲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詩人細望泰山而時間之久,表現對祖國河山的熱愛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 5
【教學目的】
1、知識: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
2、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德育: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4、重點目標:背誦此詩。
5、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查上首詩的默寫
二、背景和作者簡介(略)
三、齊讀本詩二遍
四、理解此詩的意境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開篇以設問起句,寫意中遙想,久慕其名,而未得親歷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稱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么樣呢?“夫”,在這里無實在意義。接句自問自答,以夸張手法,極寫“齊魯青未了”的氣勢,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蒼都,綿延不絕。“齊魯”,春秋時兩諸侯國,后用為該地域的簡稱。泰山北為齊,泰山南為魯。“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脈綿延深遠,青翠蒼都,從齊到魯看不到盡頭。這一句是遠望,摹寫泰山臥齊魯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偉宏闊的氣勢。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曉”的景象寫泰山高聳云端、萬仞摩天的高偉雄俊。這里是近望,贊嘆大自然把天地間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兩大部分:陽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這奇偉壯觀的景象真是鬼設神施,造化所鐘。“造化”,指天地自然。“鐘神秀”,天地間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鐘”,聚集的意思。
“蕩胸生層云,決眥人歸鳥。”這兩句是想像之辭。詩人由遠望、近望進而想到泰山氣象萬千,云氣層生,一定會震蕩人們的心胸。使之豁然開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會更加敏銳,連一掠而過的'歸鳥也收入眼底。這兩句寫主觀感受,反襯出泰山的雄偉壯麗及其感人力量。“蕩胸”,心頭滌蕩,胸襟為之開豁。“蕩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層云疊起,沖擊滌蕩著心胸,胸襟為之開豁。“決眥”,眼睛睜大,眼角欲裂,形容極力張大眼睛。“眥”,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結尾兩句寫有望岳而引起的決心。因泰山之雄偉而引出一覽無余而后快的心緒,抒發了詩人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博大胸懷。“會當”,應當,一定要。“凌”,登臨,登上。“絕頂”,最高峰。“覽”,俯視的意思。這兩句既寫了泰山的巍峨高聳,也表達了詩人的壯志和毅力,能開闊讀者的眼界和心胸。
小結:這首詩層次清晰,形象鮮明,寫景抒情,交相輝映,通篇寫望而不著一個望字,含蓄蘊藉又自然開朗。始終在研詞煉句方面頗見功夫。
五、背誦這首詩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自學生字詞,能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中理解詩意,升華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象,體會 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
教學難點:
由詩句感悟作者情感。
教學過程:
同學們,你知道我們祖國的“五岳”名山嗎?五岳之首是那座名山?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唐代大詩人杜甫一起去領略泰山的風姿。
(一)朗讀詩歌。
1、觀看多媒體課件,邊聽邊在文中劃出節奏,不認識的字要標音。
2、自由讀文,讀出古詩的韻律。
3、點名讀文,師生點評。(教師適機指導朗讀,大體上每句詩的前兩個字讀緩,第三個字重讀,后兩個字上揚。)
(二)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小組研讀,理解詩意。
1、重點理解“夫”的作用,夫在這里是虛詞,表示感情強烈。并讓學生對比朗讀,“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
2、自由匯報對詩的理解,師生共同參與。
3、整理詩意。(五岳之首的泰山是怎樣的景象呢?她的峰巒在齊魯大地綿延,青翠的山色無窮無盡望不到邊際。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麗都匯聚在這里,山南山北雖在同一時刻,但一邊明亮如清晨;一邊卻陰暗似黃昏。看著山間升騰的層層云霧,真是令人胸懷蕩然。極力張大眼睛把飛鳥歸山的景象映入眼簾。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群山!)
(三)深入品讀。
1、有感情的誦讀全詩。
詩的第一句什么意思?(五岳之首的'泰山是怎樣的景象呢?)作者又是怎樣回答這一疑問的呢?從中你能體會到作者筆下的泰山有何特點?
2、詩雖以《望岳》為題,但文中卻無一個望字,但又處處不離望,請同學們再讀此詩,感受作者都是從哪些角度去望泰山的?(前兩句遠看,三四句近看,五六句細看。)
3、正因為作者看到了如此美景,才有了怎樣的愿望呢?(引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從這一句中你能體會到詩人怎樣的胸懷?
(四)再讀悟情。
這首詩是詩人科舉落榜后游歷齊、趙時,見到了泰山,寫下了這首詩,在詩中你能看出任何科舉落榜的消極情緒嗎?整首詩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詩人熱情贊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出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尤其是最后兩句,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
你還能聯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詩句?(王之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五)知識延伸。
泰山自古一來就被文人墨客所青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贊泰山。(課件出示泰山圖片)學生結合課下收集的內容匯報描寫泰山的語句。其他人可以有選擇的記錄。
(六)小結作業。
杜甫雖一生坎坷,但卻能憂國憂民。這首詩就抒發了他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課下請同學繼續收集杜甫的詩句,感受“詩圣”的情懷。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知識。
2、朗讀詩歌,了解大意,領略泰山雄偉壯麗的景色。
3、體會詩句所表現的情感,感悟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4、學會賞析名句,領悟詩歌的哲理。
【重點、難點】
體會詩句所表現的情感,感悟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賞析名句,領悟哲理。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二、文學常識:
1、關于作者:
《望岳》的作者是 唐 代詩人 杜甫 ,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他有“ 詩圣 ”之稱。他的詩被譽為“ 史詩 ”他是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其代表作有: “三吏”“三別”, 這是一首詠東岳泰山的詩。
“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2、了解“五岳”: 東岳泰山( 1532 米),位于山東泰安市。 西岳華山( 1997 米),位于陜西華陰縣。 南岳衡山( 1512 米),位于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岳恒山( 2017 米),位于山西渾源縣。 中岳嵩山( 1440 米),位于河南登封縣。( 東西南北中 泰華衡恒嵩)
三、朗讀詩歌
初讀詩歌,強調字音,把握節奏,明確體裁。
( 1 )學生自己默讀詩歌,教師則強調一些字的讀音,如“岱”、“夫”、“了”、“眥”等。
( 2 )學生劃分詩歌停頓的節奏,同桌互讀,指名讀,教師總結、評價,最后,再集體朗讀詩歌。
四、感知探究
1、再讀詩歌,理解詩句含義。 ( 學生借助課下注釋逐句理解,小組內同學間互相交流,掌握詩句的含義。 )
完成后,教師再點名檢查、集體點撥自學情況。學生集體復述句義,再讀詩歌。
2、細讀詩歌,哪些詩句是寫景?前六句詩句具體描寫了泰山景色的什么特點?
3、全詩以“望”字貫穿全詩,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虛有實。那么每句分別
五、背景介紹
六、 品情感,賞名句
1、談談你對“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話的理解。
(溫馨提示:賞析名句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1、分析內容 2、抒發情感 3、蘊含哲理 4、運用修辭 5、煉字角度)
1 )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舉目四望所有的山都是那么的矮小。表達了作者希望登上山頂,俯視群山的意愿。
2 )表現了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豪邁氣概。
七、拓展延伸
1、總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偉高大的山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寫近望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人細望泰山而時間之久,表現對祖國河山的熱愛的詩句是(表現詩人欣賞泰山而入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充分表現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成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明全詩主旨并 表達作者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人生哲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包含一切有所作為的人都應具有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哲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 8
教學目的
1.學習《望岳》這首詩,朗讀、背誦這首詩詞。
2.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品味語言,體味詩詞意境。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重點難點
1.重點:(l)朗讀、背誦這首詩詞。(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難點:理解詩歌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說說你對杜甫的了解。
三、學習《望岳》。
1.作家作品簡介。
杜甫詩現存1400多首,這些詩真實、深刻的反映了唐王朝由極盛走向衰落這一轉折過程中的.種種社會現象,展現出廣闊的生活畫面,成為唐代社會的形象的歷史,歷來被稱為"詩史"。他的詩在思想性、藝術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這首詩寫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
2.分組學習,學生合作探究。
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有什么值得探究的問題?
3.全班進行交流,學生評析詩句。
4.背誦指導。
四、意境的賞析。
分組寫賞析短文,堂上交流。
五、作業。
1.默寫這首詩。
2.完成掌握語文的有關練習。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古代詩歌朗讀技巧。
能力目標:
品味詩歌語言,理解詩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德育目標: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借詩歌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導入
我國山河秀麗,景色優美,名勝古跡數不勝數。在眾多景物之中,中國人對山是情有獨鐘。而群山之首當屬五岳。古人曾說“王岳歸來不看山”。
師:你知道五岳指哪五座山?(泰山、華山、恒山、衡山、嵩山)師:五岳之首呢?泰山
的確,我國自漢代確立“五岳”之說以來,泰山就以它五岳之首的獨有風姿卓然屹立在世人面前,留下了無數經典傳說和美詞佳句。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一首詩《望岳》。
二、板書課題:
望岳
三、教學過程:
1、杜甫共寫過三首《望岳》,一首是詠東岳泰山,一首是詠西岳華山,還有一首是詠南岳衡山。今天我們學的這首《望岳》是詠東岳泰山的。
這是杜甫現存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氣。題解:什么是岳?(高大的山)標題是“遙望泰山”之意。作者簡介:(屏幕)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
2、介紹本詩寫作背景(屏幕)
3、指導朗讀:
師:要理解一首詩,朗讀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怎么來讀呢?大家一定還記得:“凡讀書必須要做到字字響亮,不可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全詩。指導學生朗讀。教師范讀全詩。
4、整體感知詩意:
指導學生參照詮釋,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1)巡視。隨機指導。
(2)引導學生質疑,學習釋疑。
5、內容品析。
“詩聯賞析法”來品析這首詩。它需要以下幾個步驟:(屏幕)
第一步:解說注釋(借助書下注釋,無注釋的補充資料。字典等工具書)第二步:描述詩聯(將零散的字詞解釋連成一句通順的話)
第三步:品析字句(哪個字用的好,用的準,寫出了什么,表現了什么)
第四步:揣摩情感(全詩表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前兩部分內容
6、串講四聯意思(借助書下注釋)
7、賞析:師:杜甫被稱為“詩圣”。“圣”乃極至也。無人能敵。中國文化史上的孔子孟子都是圣。他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在這首詩中,你覺得哪些詞句超乎尋常?讓你感受與眾不同?再讀:
讀出贊美之情——前三聯
讀出期盼之意——最后一聯詩人都是站在什么角度來望的呢?
詩言志,詩中到底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懷?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由望岳而產生的登岳的愿望。點明題旨,氣勢不凡,意境深遠。表達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詩句中我們并未看出他科舉落地的失落,正是眼前的泰山給了他神奇的力量,而他給了泰山以精神的光芒。使這句成為千古名句。
“詩出于人,有子美之人,而后有子美之詩”。人們常說心中有筆下才有。通過這些詩句,你看到了怎樣的杜甫?
斗志,渴望,志向遠大。(登了山頂不僅僅是他的志向,對人生充滿遠大志向)可見寫此詩時的.杜甫正是充滿人生豪情的年輕時期。也正是想要實現遠大抱負躊躇滿志的時期。
他的遠大抱負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也有濟世蒼生的情懷。杜甫一生各種求官之道都試圖找過。他曾給當時的尚書左丞前后的韋濟寫過兩首詩以求他的援引,韋濟雖然賞識杜甫的詩才,但沒能給他以實際的幫助。此時他已在長安求功名三年,結果處處砸壁,素志難伸。他一生最大的官就是左拾遺。才一年左右。(武則天時設的,是對皇帝進行規諫并薦舉人才的。白居易也做過左拾遺) (屏幕)杜甫人生四個時期
總結全詩。
總結:今天我們再讀望岳,不僅感受的是對泰山美景的贊揚,更是一種泰山精神的崇敬。千百年過去了,《望岳》以及詩歌體現的精神與泰山同垂不朽。它被譽為寫泰山詩的絕唱,以后很多人寫泰山詩卻無人能敵。明代有位詩人寫到:“齊魯至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大有眼前有景道不得,早有杜詩在上頭之感。
全詩讓我們感受到的是自然美與人格美合二而一的優美境界。讓我們再讀全詩。體會作者是斗志豪情!
板書
首聯:雄偉寬大——驚嘆
望
頷聯:巍峨高大——贊美
岳
頸聯:高峻幽深——喜愛、陶醉
尾聯:想像,登山決心——期盼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對照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2、結合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3、品味語言,培養語感,提高審美情趣。
學情分析
經過與其他老師溝通和開學一個月以來的觀察,認為九年六班的語文學習狀況如下:
1、缺少語文學習興趣,基礎較薄弱;
2、學生學習習慣不好,表現最為明顯的是字體書寫不規范不工整;上課小動作多;
3、閱讀量嚴重不足,閱讀感悟能力差,學生搜集和存貯的好詞、妙句、文段較少,能夠靈活運用所積累素材的學生寥寥無幾。
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情感。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望岳》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創痍,詩中圣哲。滿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國,草堂猶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
同學們,這些對聯中指的人物是誰呢?對,是杜甫。今天我們來學習他青年時期所創作的佳作《望岳》
活動2【講授】作者簡介
杜甫
(712年—770年)
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后人稱杜少陵。自唐以來,他的詩歌被公認為“詩史”,他本人也被稱為“詩圣”。
主要代表作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
“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
“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活動3【講授】寫作背景
這首詩歌寫于736年,屬于杜甫創作歷程中的漫游時期。20歲后,詩人開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南游吳越,北越齊趙,飽覽了祖國壯麗的河山,開闊了他的視野和心胸,并在洛陽與李白等同時代的著名詩人結為肝膽相照的的.朋友,這個時期的生活和創這首詩歌寫于736年,屬于杜甫創作歷程中的漫游時期。20歲后,詩人開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南游吳越,北越齊趙,飽覽了祖國壯麗的河山,開闊了他的視野和心胸,并在洛陽與李白等同時代的著名詩人結為肝膽相照的的朋友,這個時期的生活和創作。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和情調。作。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和情調。
活動4【活動】朗讀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活動5【講授】解析詩句
首聯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泰山究竟如何?走遍齊魯大地,只見一片青綠蒼翠,一望無際。
“岱”,泰山別名,舊謂泰山居五岳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岱宗。
“齊魯”,原是春秋時兩個國名,在今山東省境內;齊國在泰山之北,魯國在泰山之南,后以“齊魯”作為這一地區的代稱。
它生動地展現了泰山山脈連綿不斷的形象,同時也有看不盡、道不完的意思。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望岳》教學設計11-18
《望岳》教學設計04-19
《望岳》教學設計(優秀)12-12
《望岳》教學設計案例04-17
《望岳》教學設計15篇11-03
《望岳》教學設計(精選11篇)11-08
《望岳》教學設計(精選15篇)11-17
六年級《望岳》教學設計11-15
《望岳》教學設計(通用15篇)12-13
《望岳》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