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譯文及賞析
《山居秋暝》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山居秋暝譯文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注釋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將晚。
⑵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新:剛剛。
⑶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語喧嘩。喧:喧嘩,這里指竹葉發出沙沙聲響。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滌衣物。
⑸隨意:任憑。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后來也泛指隱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孫實亦自指。反映出無可無不可的襟懷。
鑒賞
這首為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詩中明確寫有浣女漁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原來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由于這里人跡罕至,“峽里誰知有人來,世中遙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來了。“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多么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啊!王維的《濟上四賢詠》曾經贊嘆兩位賢士的高尚情操,謂其"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詩人自己也是這種心志高潔的人,他曾說:”寧息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嶇見王侯。”(《獻始興公》)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嗎?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灑脫,毫不著力。像這樣又動人又自然的寫景,達到了藝術上爐火純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學到。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這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過安靜純樸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污濁官場的厭惡。這兩句寫的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創作背景
這首寫初秋時節山居所見雨后黃昏的景色,當是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別墅)時所作。
名家點評
宋代劉辰翁《王孟詩評》:總無可點,自是好。
明代郭濬《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云:色韻清絕。
明代鍾惺、譚元春《唐詩歸》:譚云:說偈(“明月”二句下)。鐘云:“竹喧”“蓮動”細極!靜極!
明末清初唐汝詢《唐詩解》:雅淡中有致趣。結用楚辭化。
明末清初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月從松間照來,泉由石上流出,極清極淡,所謂洞口胡麻,非復俗指可染者。“浣女”“漁舟”,秋晚情景;“歸”字、“下”字,句眼大妙;而“喧”“動”二字屬之“竹”“蓮”,更奇入神。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詩評選》:凡使皆新,此右丞之似儲者。頷聯同用,力求切押。
明末清初黃生《唐詩矩》:尾聯見意格。右丞本從工麗入,晚歲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此非復食煙火人能道者。今人不察其漸老漸熟乃造平淡之故,一落筆便想作此等語,以為吾以王、孟為宗,其流弊可勝道哉!
清代范大士《歷代詩發》:天光工影,無復人工。
清代王士禎《唐賢三昧集箋注》:寫景太多,非其至者。顧云:翻案“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句,謂豈必春草思歸。“隨意”字著“秋”,“留”字著“山居”,澹適。
清代沈德潛《說詩晬語》:中二聯不宜純乎寫景。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景象雖工,詎為模楷?
清代張謙宜《絸齋詩談》:“空山”兩句,起法高潔,帶得通篇俱好。
清代盧麰、王溥《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曰:三四極直置,而清寒欲溢,遂使起二句頓增生致,不見為率。五六加婉琢矣。評:三四佳在景耳,景佳則語雖率直,不傷于淺。然人人有此景。人人不能言之,以是知修辭之不可廢也。梅坤承曰:語語作致,三四是其自然本色。
清代張文蓀《唐賢清雅集》:語氣若不經意,看其結體下字何等老潔,切勿順口讀過。
清代劉文蔚《唐詩合選詳解》:王翼云曰:前是寫山居秋瞑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見。
清末高步瀛《唐宋詩舉要》:隨意揮寫,得大自在。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人物生平
才華早顯
少年王維
王維于武則天時期出生在蒲州(今山西永濟)。幼年聰明過人,才華早顯。
唐玄宗開元三年(715年),王維離家赴京城,希望得到達官貴人的舉薦。由于能寫一手好詩,工于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
開元五年(717年),在長安,其間有時至洛陽。有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京城求仕
開元七年(719年),在長安,七月應京兆府試。有詩《李陵詠》《西施詠》等。
開元八年(720年),在長安,常從岐王李范等游宴。春,就試禮部,落第。
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負責音樂、舞蹈等教習,以供朝廷祭祀宴享之用。然而供職僅數月,就因屬下伶人舞黃獅子而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黃獅子舞是專供皇帝享用的,故伶人私自作舞為不敬,累及王維得罪貶官。赴濟州途中作《宿鄭州》等詩。
半官半隱
開元十四年(726年),離濟州司倉參軍任。
開元十六年(728年),隱居淇上。
開元十七年(729年),開始從大薦福寺道光禪師學頓教。冬,孟浩然還襄陽,行前有詩相贈。
開元十九年(731年)前后,王維妻子去世。之后再沒有續娶。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閑居長安,秋赴洛陽,獻詩張九齡求汲引,隱居于嵩山。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官拜右拾遺,離嵩山至東都任職。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冬十月,隨唐玄宗回長安。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赴涼州河西節度幕,為監察御史兼節度判官。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自河西回長安,仍官監察御史。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遷殿中侍御史。冬,因公務赴南方,自長安經襄陽、郢州、夏口至嶺南。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自嶺南北歸,曾經過瓦官寺謁璇禪師。
天寶元年(742年),在長安,轉左補闕。
天寶三載(744年),開始經營藍田輞川別業。
天寶四載(745年),遷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曾經至南陽郡,遇神會和尚。
天寶五載(746年),轉庫部員外郎。
天寶七載(748年),轉庫部郎中。
天寶九載(750年),春,母親去世守喪,離朝屏居輞川。
天寶十一載(752),三月初,守喪期滿除服,官拜吏部郎中。當年吏部改為文部,為文部郎中。
天寶十四載(755年),由文部郎中轉給事中。
戰亂被俘
天寶十五載(756年),仍任給事中。六月,安祿山叛軍陷潼關,隨之攻入長安,玄宗倉皇逃往四川,王維被俘。被俘后,他曾吃藥取痢,假稱患病,以逃避麻煩。但因其詩名太大,安祿山派人迎接他到洛陽,拘于菩提寺,硬委之以給事中之偽職。
晚年生活
乾元元年(758年),責授太子中允,加集賢殿學士,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
上元元年(760年),夏,轉任尚書右丞,這是他一生所任官職中最高的官階,也是最后所任之職。
上元二年(761年),仍官尚書右丞。春,上《責躬薦弟表》,請求削去自己全部官職,放歸田園,使其弟王縉得以還京師。五月,進上謝恩狀。七月卒。臨終時,他仍作書向親友辭別,完成后便安然離世。
【山居秋暝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王維《山居秋暝》注釋、譯文及賞析06-17
《山居秋暝》古詩譯文03-29
王維《山居秋暝》譯文及注釋08-09
王維山居秋暝賞析12-28
王維《山居秋暝》賞析10-21
王維《山居秋暝》原文及賞析01-24
王維《山居秋暝》古詩賞析12-08
王維山居秋暝原文及賞析03-01
王維《山居秋暝》翻譯及賞析07-30
王維的《山居秋暝》賞析(精選6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