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朗誦望廬山瀑布
導語:望廬山瀑布是著名詩人李白的佳作,下面小編為打擊帶來關于古詩朗誦望廬山瀑布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釋】
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
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著云煙而得名。
生紫煙:云煙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氣透過陽光呈現紫色,所以說它“生紫煙”。
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懷疑。
銀河:晴夜所見環繞天空呈白色的云狀光帶,由大量恒星構成。
九天:天空,極言其高。古人以為天有九重,最高一層稱九天。
[譯詩、詩意]
太陽照射香爐峰升起淡淡的紫煙,遠遠望去一條瀑布懸掛在山的前面。飛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令人懷疑那是銀行傾落于九天。
陽光照在香爐峰上,騰起一片紫色的霧煙,遠遠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掛在前面的壁川。這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觀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銀河來自于九重之天。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是盛唐詩壇的代表作家,同時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才華橫溢,感情恣肆,他的詩被杜甫稱贊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被稱作“詩仙”。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生于中亞的碎葉(今屬吉爾吉斯斯坦),五歲隨父遷居四川彰明縣青蓮鄉。少年時博覽群書,研習劍術,26歲時出蜀,開始了一個漫游而兼求仕的時期。后任翰林供奉,報國志向得不到施展,加上他蔑視權貴,放蕩不羈的性格,遭到權貴的讒毀。李白對仕途失望后,離開了長安。再次南北漫游10余年,這期間結識了杜甫,成為莫逆之交。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柏蒙冤入獄,后遇赦返回。晚年漂泊異鄉,762年,病逝于當涂(今安徽省境內)。
李白現存詩篇900多首,內容豐富,有的批判黑暗現實,有的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報國之志,有的表達壯志難酬的痛苦和憤懣,有的吟詠自然景物。追求身心自由和個性解放的昂揚向上的精神是他的詩歌中的主旋律。
在藝術上,李白繼承和發揚了浪漫主義精神與創作手法,運用神話傳說,馳騁的想象,大膽的夸張,生動的比喻,出神入化,揮灑自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自己的這兩句詩是他詩歌語言最生動的形容和概括.
【寫作背景】
天寶十五年,唐玄宗采納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議,傳下“制置”的詔旨,將四個兒子分置四方,對叛軍造成分進合圍的態勢。不料太子李亨卻在此詔命之前已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號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為太上皇。玄宗得知雖心中不樂,但一來年歲已高,二來考慮到自己在位上引發了叛亂,心中內疚,面對既成的事實也就沒有追究。
然而永王李縕,正當盛年,身強力壯,雄心勃勃,對太子李亨擅自稱帝,心存不滿,便沒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師江夏,繼續擴充隊伍,召募人才,以便與肅宗李亨分庭抗禮。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騙,入其幕府,而后被捕下獄,終被流放夜郎。這是后話。
且說李白此時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離開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廬山隱居。廬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麗無雙,李白觀察日九,愛之深切,寫下不少詩篇贊美廬山美景。《望廬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賞析】
李白生平游歷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愛廬山的風景,從他的“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望廬山瀑布》之一)等詩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經有過退隱廬山的念頭。這首詩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廬山瀑布》共有兩首,第一首是五言古體,這里選讀的是第二首,為七言絕句。
這是一首寫景的詩。詩人在廬山香爐峰下,遠遠地觀賞這里的風景。他先從上面的香爐峰看起,“日照香爐生紫煙”,太陽的光輝照射在香爐峰上,“香爐”中在升起紫色的煙霧。煙,一般呈灰白色,這兒的煙怎么會是紫色的呢?因為香爐峰下有瀑布,水氣蒸騰,混入云氣,透著日光,反映出紫紅色,遠望過去,在形似香爐的高峰上盤旋繚繞的就是紫色的煙云了。這樣的風景多么美妙啊!香爐冒煙是極為平常的事物,詩人借它來描寫香爐峰的奇麗景觀。
接著向下望到香爐峰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遠遠望去,一條瀑布掛在前面的水面上。這里最傳神的是一個“掛”字。瀑布原本是從山壁上突然傾瀉而下的水,遠遠看起來就像是懸掛著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掛”字形容它從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廬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掛流三百丈”的詩句,也是用“掛”來形容香爐峰瀑布的。
第三、四兩句進一步描寫瀑布,“飛流直下”,寫瀑布從高高的山壁上筆直地奔瀉而下的迅疾情況。“三千尺”是一個夸張數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掛流三百丈”一樣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從陡峭的山壁的極高處飛流而下的氣勢。最后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意思說讓人懷疑那是銀河從極高的天空降落下來了。銀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環繞天空的銀白色光帶,它既很壯觀,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種天象奇觀,用銀河比喻瀑布,顯示出瀑布銀光閃閃,氣勢磅礴的壯麗奇觀,真是別出心裁的聯想。詩人在運用這個比喻時,不取“像”“似”之類的字,而用一個“疑”字,故意說它若真若假,卻更強調了兩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這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張,顯示出廬山瀑布奇麗雄偉的獨特風姿,也反映了李白這位大詩人胸襟開闊、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人間銀河 瀑布成因】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李白描寫廬山瀑布的詩。瀑布在人們的眼里,是一種極為壯麗的.自然景色,它那奔騰澎湃的氣勢.使祖國的山水顯得更加雄偉和生動。在我國,瀑布是很多的,不僅是廬山,雁蕩山、黃山、莫干山……許多名山中都有瀑布。在河流上,還有更多更大的瀑布,像貴州白水河上的黃果樹瀑布,黃河上的壺口瀑布,牡丹江上的鏡泊湖品水樓瀑布等都是景色壯麗、水力強大的瀑布。
為什么會出現瀑布呢?那是因為這里的地勢突然下降,高低相差很大,水從這里流過時,便突然跌落形成瀑布。
地勢高低相差很大的地方不少,而同時有水流過的這個條件就不一定具備了。河流是經常有水的,因此許多瀑布出現在河流上,出現在河床高低變化很大的地方。
在一條河流上,河底的巖石種類在各處是不一樣的,有的軟,有的硬。軟的容易被破壞,地勢變低;硬的被破壞得慢些,相對地顯得高了。在軟硬巖石交界的地方地勢高低相差比較大,就會出現瀑布。有的河流的支流注入主流的地方,因主流中河水破壞力很大,將河床沖刷得很深,支流則淺些,于是在此處也能形成瀑布。如果不是流水,而是冰川,更能刨刮出深淺不一的山谷,提供了形成瀑布的條件,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高山中。
別的一些因素也會使地形發生變化。比如,河底發生斷裂,斷裂的一邊地殼下沉,另一邊上升,這樣當然會形成瀑布;另外,當河流被火山噴出的熔巖、山崩時塌下的沙石以及來自冰川的堆積物堵塞時,就造成了湖泊,而因為湖泊中的水壅得很高,從湖里流入河道時便往往形成瀑布;高山上的湖泊往山下輸水時,自然更是一落千丈,白頭山頂的天池出口就有一個約60米高的瀑布。從山中洞穴里流出的地下水也可以跌落得很厲害,形成懸掛的銀河。
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瀑布的出現清楚地表明了地殼上在不斷發生變動。
瀑布出現后并不是永遠不變的。在水流下跌的地方,水力最為強大,對地殼的破壞特別劇烈,瀑布跌落處的陡崖不斷崩塌,向著和水流相反的方向后退,終于河底高出的部分顯得不突出了,瀑布就會慢慢地消失。早在100多年以前,英國地質學家賴爾就發現著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在最近35000年以來已后退了11.2千米。
瀑布所擁有的力量與它的水量和落差有關。所謂落差也就是它的高度,水量、落差愈大,瀑布跌落的力量也愈大。
面對著這樣壯麗的瀑布,詩人畫家常常要為它吟詩作畫。但在舊社會里,由于時代的局限,縱如李白的豪放,在這大自然的杰作面前也只能發出“壯哉造化功”的感嘆,乃至產生了“永愿辭人間”的念頭。
在勞動人民的眼里,瀑布已不再僅僅是供觀賞的景色,更重要的是,它是可以被馴服的巨大動力。大的瀑布可以發電,小的瀑布也可以推動機器碾米磨面,可以節省大量的勞動力。在我國古代,雖然那些天然的大瀑布尚未能利用,但在1000多年前,人們就已開始了筑壩堰水,用來推動磨盤、石碓以及鼓風機等。現在我們更一方面利用天然瀑布,一方面大規模地在河流上興建許多攔河壩,壅高河水水位,形成或大或小的人工瀑布來為我們服務。像劉家峽水利樞紐中,攔河大壩高達147米,比原來黃河上最大的天然瀑布壺口瀑布高了8倍多。在未來的長江上,更為巨大的人工瀑布還將出現,使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也感到遜色。人們光榮豪邁的勞動,正寫著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詩篇。
【古詩朗誦望廬山瀑布】相關文章:
望廬山瀑布改寫12-23
改寫望廬山瀑布12-23
《望廬山瀑布》反思06-26
讀《望廬山瀑布》有感09-23
【精】望廬山瀑布作文09-15
望廬山瀑布_400字06-28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與《望廬山瀑布》有什么異同點?10-25
大班語言教案:古詩《望廬山瀑布》2篇07-24
望廬山瀑布改寫15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