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從軍行譯文
王昌齡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王昌齡從軍行譯文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從軍行七首
唐代: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獨上 一作:獨坐)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譯文
其一
在烽火臺的西邊高高地聳著一座戍樓,黃昏時分,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面吹來的秋風撩起自己的戰袍。
此時又傳來一陣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關山月》調子,無奈這笛聲更增添了對萬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其二
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聽到《關山月》的曲調,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
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著連綿起伏的長城。
其三
邊城榆樹的葉子早已稀疏飄落,顏色發黃了,傍晚時分,一場戰斗剛剛結束,環視戰場,只見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將軍向皇帝上表奏請班師,以便能把戰死沙場的將士尸骨運回故土安葬,不能讓士兵們為他鄉埋葬自己的戰友而傷感痛哭。
其四
青海湖上蒸騰而起的漫漫云霧,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
黃沙萬里,頻繁的戰斗磨穿了守邊將士身上的鎧甲,而他們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其五
塞北沙漠中大風狂起,塵土飛揚,天色為之昏暗,前線軍情十分緊急,接到戰報后迅速出擊。
先頭部隊已經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敵人展開了激戰,剛才還在交戰,現在就傳來俘獲敵軍首領的消息。
其六
將軍臂膊上綁縛著胡瓶,騎著紫薄汗馬,英姿颯爽;碎葉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懸掛著一輪秋月。
邊境傳來緊急軍情,皇上星夜傳詔將軍,賜予尚方寶劍令其領兵殺敵;將軍辭京奔赴前線,很快就大獲全勝。
其七
玉門關周圍山巒層層疊疊,像重重屏障護衛著王朝的西北邊防;烽火臺遍布各個山頭。
人們戍邊要依靠烽火來傳遞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馬兒跑過一會兒就看不見蹤影了。
注釋
⑴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樂器。關山月,樂府曲名,屬橫吹曲。多為傷離別之辭。
⑶獨上:一作“獨坐”。
⑷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思親之愁。一作“誰解”。
⑸新聲:新的歌曲。
⑹關山:邊塞。舊別:一作“離別”。
⑺撩亂:心里煩亂。邊愁:久住邊疆的愁苦。聽不盡:一作“彈不盡”。
⑻關城:指邊關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樣的風沙。
⑽表:上表,上書。掩塵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龍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⒀玉門關:漢置邊關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一作“雁門關”。
⒁樓蘭:漢西域國名,在今新疆蠟羌縣及羅布泊一帶,此地代指唐西邊境少數民族政權。終不還:一作“竟不還”。
⒂轅門:指軍營的大門。
⒃吐谷渾: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稱,晉時鮮卑慕容氏的后裔。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區制作的一種工藝品,可用來儲水。
⒅敕:專指皇帝的詔書。星馳:像流星一樣迅疾奔馳,也可解釋為星夜奔馳。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樣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臺。
王昌齡從軍行介紹
《從軍行七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情景;第二首詩描寫征戍者在軍中聽樂觀舞所引起的邊愁;第三首詩描寫古戰場的荒涼景象,寫將軍上表請求歸葬戰死將士骸骨,表現將帥對士卒的愛護之情;第四首詩表現戰士們為保衛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詩描寫奔赴前線的戍邊將士聽到前方部隊首戰告捷的消息時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軍強大的戰斗力;第六首詩描寫將軍欲奔赴邊關殺敵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詩主要描寫山巒疊嶂、烽火遍布的邊塞景觀。全詩意境蒼涼,慷慨激昂,充分顯示出盛唐氣象。
創作背景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從軍行七首》就是盛唐詩人王昌齡采用樂府舊題寫的此類邊塞詩。
邊塞詩特點
1、如火的激情——邊塞健兒殺敵報國、建功立業之情懷的袒露
邊塞詩多塑造邊塞健兒的英雄形象,歌頌從軍報國和建功立業,從而抒發自己的壯志
2、曠世的孤獨——對戍邊將士思鄉情懷的關注
邊疆將士對家鄉的思念。
3、深沉的思索——對人類不休爭戰的冷竣而理性的思考詩中或寫戰爭對廣大人民和平生活的破壞,或寫對和平的向往,或寫對軍中某些現象
4、描繪邊塞的奇異風光與邊陲人民的生活狀況。
邊塞詩人抒發感情和描寫人物是常用粗獷的筆觸、厚重的色彩描繪出蒼茫雄渾的邊塞風光作為背景。
王昌齡邊塞詩特點
說起邊塞詩,王昌齡也是極其有名的,可以和高適、岑參、王之渙相媲美。王昌齡的詩數量上也較多,題材除了邊塞詩,也有較高質量的送別詩和宮怨詩。他擅長七絕,有人稱他為“七絕圣手”。
《出塞其一》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邊塞詩,也很適合作為孩子的啟蒙詩。這首詩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前兩句有一種時空的超越,引出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戰爭的回憶,后兩句用了一個假設,既表達了詩人對漢代名將李廣的懷念,又指責了當時駐守邊將的無能,流露出詩人對良將的渴望,對保家衛國的期待。
《從軍行其四》也很值得一讀。王昌齡一共寫了七首《從軍行》,這是其中的第四首,前兩句寫出了邊疆生活的艱苦和將士們獨守孤城的兇險與堅定。后兩句是名句,寫出了戰爭的持久激烈,表達了將士們誓死抗敵的決心和忠勇。
【王昌齡從軍行譯文】相關文章:
從軍行王昌齡譯文10-29
從軍行的王昌齡譯文及賞析08-10
王昌齡從軍行其二譯文10-30
王昌齡《從軍行其六》譯文06-18
從軍行王昌齡06-02
《從軍行》王昌齡11-29
《從軍行七首其四》王昌齡古詩譯文及賞析03-26
王昌齡從軍行古詩06-13
《從軍行》王昌齡詩意06-24
從軍行王昌齡及詩意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