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王昌齡譯文
從軍行王昌齡其三其六主要寫的是什么呢?詩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里面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從軍行王昌齡譯文,希望大家喜歡。
從軍行王昌齡譯文 篇1
從軍行其三
王昌齡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注釋】
①關城:指邊關的守城。
②云沙:像云一樣的風沙。
③表:上表,上書。
④掩塵骨:掩是埋,掩塵骨指尸骨安葬.
⑤龍荒:荒原.
【譯文】
深秋邊城榆樹上的葉子早已疏黃開始飄落,傍晚紅日欲墜,大風突起,一轉眼城外的古戰場就被如云的風沙彌漫.風沙過后,無數枯骨暴露在戰場上。
這些年來,多少將士為保衛家園,戰死在這荒涼的邊城.應該上書朝廷將他們的'尸骨好好安葬,別讓這些為保衛國家而死的將士們像孤魂野鬼一樣到死還在游蕩。
從軍行其六
王昌齡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注釋】
[1]本篇描寫了一個志在殺敵保邊疆的英雄形象。
[2]胡瓶:西域出產的一種儲水器。落膊:挎在胳膊上。落,通絡。薄汗:健馬名。
[3]碎葉城:古城名,因城臨碎葉水而得名,故址在今吉爾吉斯國托克馬克城附近,曾是唐安西四鎮之一的碎葉鎮治所所在地。
[4]明:白天。敕(chì):皇帝的詔書。星馳:星夜奔馳。封寶劍:賜給尚方寶劍,作為封官的憑證。
[5]樓蘭:古國名,見《從軍行其四》注5。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從軍行王昌齡譯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從軍行王昌齡譯文 篇2
從軍行
作者: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注釋
1.從軍行:樂府舊題,內容多寫戰爭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這里指甘肅省的祁連山。
4.穿:磨破。
5.金甲:戰衣,金屬制的鎧甲。
6.樓蘭:漢代西域國名,這里泛指當時騷擾西北邊疆的敵人。
7.孤城:當是青海地區的一座城。一說孤城即玉門關。
8.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然后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譯文
青海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賞析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上空,長云彌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延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然后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里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斗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
為什么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門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御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范圍。
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然后是概括力極強的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斗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于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征,令人宛見“日暮云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斗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
“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斗之艱苦,然后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盡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并不回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全詩表明了將士們駐守邊關的宏偉壯志。
相關材料
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首詩就有這種情形。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延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千里,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于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
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在后,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云暗雪山”,這里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后一種誤解而生。
從軍行王昌齡譯文 篇3
從軍行七首(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譯文:
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了新的聲音,不管怎樣翻新,聽到《關山月》的曲調,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
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著那連綿起伏的長城。
鑒賞
這是一首格調沉郁的邊塞詩。
此詩只抓住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透過軍中飲宴一個鏡頭,跌宕起伏地表現出當時邊塞軍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悶無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復雜的感情躍然活現。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絕唱,然而在久戍邊關的軍士眼中,又是使人厭倦而單調的景象。天天都是那連綿不斷的亂山、長城,白天與“大漠”、“落日”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鐵衣”的荒野。即使軍中作樂,通宵盡歡,樂聲嘹亮,也難以消除軍士們積郁內心的惆悵。
“琵琶起舞換新聲”。琵琶不斷奏出新的曲調,隨著旋律的變化,人們翩翩起舞了。琵琶是富于邊地色彩的樂器,而軍中作樂,離不開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這些樂器,對戍邊者來說,帶有異域的情調和征戰的音律,易喚起戰士們強烈的感觸。既然是“換新聲”,應該給人以新的感受,帶來新的歡樂吧?然而“總是關山舊別情”。“總是”二字,轉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舊”與上句的“新”二字相承應,意味無窮。“新聲”與“舊別情”互相影射,形成詩意的波折,造成抑揚頓挫的音情,尤顯出“意調的`酸楚”,邊愁的深重。征戍者離鄉背井,因此,“別情”
是軍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盡管曲調花樣翻新,而喚起的“總是”人們的離愁別緒呵!《樂府古題要解》云:“《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二字,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頗深。
“撩亂邊愁聽不盡”。盡管撩起了紛亂的邊愁,卻總也聽不盡。這是詩中又一次波瀾,又一次音情的抑揚。“聽不盡”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復雜,意味深長,只要邊患未除,就依然彈下去,聽下去,所以“邊愁”既是思歸的哀愁,又何嘗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高高秋月照長城”既是寫景,又是抒情。詩人輕輕宕開一筆,“景中含情,更慘”,以景結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后,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么感想?
是無限的鄉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于現實的優怨?
也許,還應加上對于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等等。
一個渺茫而悲涼的境界。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后,到此卻匯成一灣深沉的流水,蕩漾回旋。“秋月照長城”,為全篇情感之凝結處。這時離情入景,奇想層出,使詩情得以升華。正因為情不可盡,詩人“以不盡盡之”,“思入微茫,似脫實粘”,將征戍者復雜的內心世界和豐富的思想感情表達得入木三分。此詩被譽為“詩之最上乘也”,除音情曲折外,也得益于這絕處生姿的一筆。
僅二十八字的絕句,卻展現了一幅廣闊而生動的畫面,而且包含極其豐富的內涵。新的聲,舊的情,撩亂的旋律,婆娑的舞姿,天上的秋月,腳下的長城。
既有動作,又有聲響,還有那色彩斑斕的邊塞景色,。。這一切,都交織在邊將士卒們復雜的、撩亂的、蕭索的、延綿無盡的離情思鄉之感中了。
清人云:“前者(指《從軍行》其一)以海風為景,以羌笛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為事,以秋月為景,景在事后。當觀其變調。”乃此絕句之特色也。無怪乎明代詩評家將王昌齡的七絕稱為“神品”。
從軍行王昌齡譯文 篇4
從軍行【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注釋
1.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的。
2.新聲:新的歌曲。
3.關山:邊塞。舊別:一作“離別”。
4.撩亂:心里煩亂。邊愁:久住邊疆的'愁苦。聽不盡:一作“彈不盡”。
譯文
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關山月》的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著長城。
【從軍行王昌齡譯文】相關文章:
從軍行的王昌齡譯文及賞析08-10
王昌齡《從軍行其六》譯文06-18
《從軍行》王昌齡11-29
從軍行王昌齡06-02
《從軍行七首其四》王昌齡古詩譯文及賞析03-26
從軍行王昌齡的詩意01-25
從軍行王昌齡鑒賞11-24
《從軍行》王昌齡詩意06-24
從軍行王昌齡的翻譯07-16
王昌齡的《從軍行》賞析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