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王勃《八仙徑》原文翻譯注釋
在年少學習的日子里,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王勃《八仙徑》原文翻譯注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仙徑》作品介紹
《八仙徑》的作者是王勃,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6卷第17首。
《八仙徑》原文
八仙徑
寺南又有昌利觀,去寺可數里,巖徑窈窕,杖而后進
作者:唐·王勃
柰園欣八正,松巖訪九仙。
援蘿窺霧術,攀林俯云煙。
代北鸞驂至,遼西鶴騎旋。
終希脫塵網,連翼下芝田。
《八仙徑》注釋
①昌利觀:道觀,張天師居也。王勃時期的昌利觀不僅興盛,還是當時的道教圣地,是具有政治氣息的道教中心。安史之亂后的中唐,昌利觀衰敗。窈窕:深邃貌。
②
八正:佛教以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八正。見《大般涅槃經》十三。
③霧術:弄霧之術。《后漢書·張楷傳》:“能作五里霧。時關西人裴優亦能為三里霧。”
④林:全詩校:“一作桂。”煙:全詩校:“一作阡。”
⑤代:全詩校:“一作岱。”
⑥鸞驂:仙人的車乘。
⑦塵網:比喻世俗的束縛。
《八仙徑》詩詞大意
我園欣八正,松樹巖訪九仙。
援助蘿看霧方法,攀著林下云煙。
代北鸞陪到,遼西鶴騎旋轉。
始終希望脫塵網,連翼下芝田。
《八仙徑》作者介紹
王勃,(650~675)唐代詩人,字子安,著有《滕王閣序》。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父親王福畤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
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種本子,皆不傳。現有明崇禎中張燮搜輯匯編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蔣清翊著《王子安集箋注》,分為20卷。此外,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著錄卷子本古鈔《王子安文》1卷,并抄錄其中逸文13篇(實為12篇,其中6篇殘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又輯有《王子安集佚文》1冊,共24篇,即增楊氏所無者12篇,且補足楊氏所錄6篇殘缺之文。羅氏序文中還提及日本京都“富岡君(謙藏)別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部影印唐鈔本第1集有《王勃集殘》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當即富岡所藏本。清宣統三年(1911年),刊姚大榮《惜道味齋集》有《王子安年譜》。
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爭構纖微,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業”楊炯《王勃集序》。他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八仙徑》原文翻譯注釋】相關文章:
王勃秋夜長原文及注釋09-07
王勃《滕王閣序》原文翻譯注釋及寫作背景03-30
王勃《滕王閣序》原文及注釋04-22
王勃山中原文及翻譯06-20
王勃春日還郊原文及翻譯06-22
王勃詠風原文及翻譯04-25
王勃的滕王閣序原文翻譯03-08
《滕王閣序》原文及翻譯王勃05-15
王勃的《滕王閣序》原文及翻譯05-23
王勃《滕王閣序》原文及翻譯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