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王勃是唐朝哪個時期的
導(dǎo)語:王勃是唐朝哪個時期的?有著神童的稱號的王勃由于溺死而過早的離開人世,但是人們永遠記住他。而他的詩篇也廣泛的流傳著。
唐朝是我國的一個鼎盛時期,而在唐宋時期,我國的詩詞可以說發(fā)展到了一個巔峰。在我國的唐朝時期,出現(xiàn)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著名詩人,而王勃就是其中一個。
王勃出生于公元650年,而唐朝在618年才開始建立。所以,王勃所在的朝代是初唐人士。而王勃也與楊炯、駱賓王以及盧照鄰三人并稱為“初唐四杰”受到很多文人雅士的贊揚。同時,也紛紛土超圍觀,在官場上展示自己的學(xué)識。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就是王勃在朝中大臣閻都督的宴席上寫出來的。
一開始,閻都督之是想讓自己的女婿在眾人面前為自己長臉,但是王勃卻因為喝醉了,不懂得人情世故。閻都督看見王勃搶風(fēng)頭,心中十分不悅。但是在聽完王勃即興寫下的《滕王閣序》之后,連連稱贊王勃乃不世之才。也正式因為如此,使得王勃這一個人被更多的人知曉,并且敬仰王勃的才華。
王勃生于唐朝,可以說是十分幸運的。因為唐朝時期,對于學(xué)識文化十分的重視,給及了所有愛好文學(xué)的人一個很好的大環(huán)境。在加上唐朝統(tǒng)治者對于知識分子有很大的有待,這使得很多人想要通過學(xué)習(xí),從而進入官場,發(fā)揮自己的才華。王勃雖然懷有大才能,但是卻英年早逝,在其二十六歲的時候,便因溺水而死。
生平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人,唐代詩人。
出身于豪門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號文中子;叔祖王績是著名詩人;父親王福畤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從祖王績,王績的詩風(fēng)直接影響了王勃的詩作。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詩文為人稱道。王勃曾有過“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感嘆。
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稱為“王楊盧駱”,世稱“初唐四杰”。他們四人反對六朝以來頹廢綺麗的風(fēng)氣,“思革其弊,用光志業(yè)”,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風(fēng),提出一些革新意見,開始把詩文從宮廷引向市井,從臺閣移到江山和邊塞,題材擴大了,風(fēng)格也較清新剛健,對于革除齊梁余風(fēng)、開創(chuàng)唐詩新氣象,起了重要的作用。經(jīng)過他與同時代的人的努力,“長風(fēng)一振,眾蔭自偃,積年綺碎,一朝清廓”,以獨具特色的文風(fēng),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講中國文學(xué)史,尤其是唐代文學(xué)史,沒有不講到“王楊盧駱”的。
他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舊唐書》載:“六歲解屬文,構(gòu)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株樹也。”楊炯《王勃集序》上也說:“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jīng),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xùn)。時師百年之學(xué),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書右相劉祥道曰:“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氣存乎心耳”。劉祥道贊其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元年(666年)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后,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dāng)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亡,時年27歲,一說,26歲。關(guān)于王勃的生卒年,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根據(jù)楊炯的《王勃集序》。上面說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二十八歲。據(jù)此推斷,王勃生于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另一種說法根據(jù)王勃自己寫的《春思賦》:“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咸亨二年即671年。據(jù)此,則當(dāng)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0年)。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xué)者多以后一種說法為準,認為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年),卒于上元三年(676年),時年27歲。后世的人們只知《滕王閣序》文采的不朽,卻不知當(dāng)時王勃對旅途上萍水相逢的知己的懷念。
王勃的文學(xué)主張崇尚實用。當(dāng)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fēng),“爭構(gòu)纖微,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業(yè)”(楊炯《王勃集序》)。
他創(chuàng)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轉(zhuǎn)變風(fēng)氣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種本子,皆不傳。現(xiàn)有明崇禎中張燮搜輯匯編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蔣清翊著《王子安集箋注》,分為20卷。此外,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著錄卷子本古鈔《王子安文》1卷,并抄錄其中逸文13篇(實為12篇,其中6篇殘缺)。羅振玉《永豐鄉(xiāng)人雜著續(xù)編》又輯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冊,共24篇,即增楊氏所無者12篇,且補足楊氏所錄 6篇殘缺之文。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xué)部影印唐鈔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殘》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當(dāng)即富岡所藏本。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刊姚大榮《惜道味齋集》有《王子安年譜》。代表作《檄英王雞》,《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的送別詩
王勃作為我國著名的詩人,寫下了很多的詩,其中多數(shù)為送別詩。在王勃的送別是當(dāng)中,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及《重別薛華》這兩首詩最受人追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是: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當(dāng)中,“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一句詩成為了千古名句,被用于朋友親人之間離別時的祝福語。而王勃也因為這一千古名句,受到了人們的敬仰。
《重別薛華》原文是:明月沉珠浦,風(fēng)飄濯錦川。樓臺臨絕岸,洲渚亙長天。旅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這一首詩是王勃與自己的好友薛華離別是,專程寫來送給薛華的。而薛華在拿到了王勃為自己寫的這首詩之后,心中十分的感動,而王勃與薛華兩人之間的友誼也進一步加深。所以,每當(dāng)朋友離別之時,除了會送上一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之外,同樣還會送上《重別薛華》當(dāng)中的詩句,一表達自己與朋友離別所產(chǎn)生的不舍之情。
王勃的送別詩除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及《重別薛華》這兩首膾炙人口的詩之外,當(dāng)然還有很多,例如《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白下驛餞唐少府》、《送盧主簿》等等,都是受到人們追捧的送別詩。
【王勃是唐朝哪個時期的】相關(guān)文章:
王勃是唐代哪個時期05-05
王勃《滕王閣序》唐朝散文06-21
王勃的詩集及王勃簡介09-17
唐朝時期人物楊玉環(huán)08-30
王勃的名言09-29
王勃的故事06-30
王勃的詩詞07-28
王勃的詩09-27
王勃與《滕王閣序》10-10
《滕王閣序》王勃08-05